六朝古都的南京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名勝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隨便走走逛逛就能感受到濃鬱的文化氛圍。如何玩轉南京,南京旅遊攻略必去景點排名看這一篇就夠了。
1、 南京總統府——中西合璧的南京標誌建築
總統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初年曾是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1853年3月太平軍佔領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興建了規模宏大的太平天國天朝宮殿(天王府)。清軍攻破南京後,焚毀宮殿建築,於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兩江總督署。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劉坤一、沈葆楨、左宗棠、張之洞、端方等均任過兩江總督。
2、夫子廟——賞民俗文化品地道小吃
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在江蘇南京市中華門內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在此建文宣王廟。南宋初毀於兵火,紹興年間重建,為建康府學,同時建科舉考場——貢院。府學內有明德堂,堂額原為南宋末午民族英雄文天祥所書,清時山曾國藩改為篆書。元為集慶路學。明初是國子監,後改應天府學。清時為江寧、上元二縣的縣學。現存建築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夫子廟利用秦淮河水為泮池,南岸有照壁,築堤環抱。有聚星亭、思樂亭、欞星、大成、人成殿、明德堂、尊經閣、崇聖祠、壘星閣等建築。六朝時期以迄明清,夫廣廟一帶均是繁華的地方。解放後,經整理改造,已成為群眾的文化活動場所。
3、中山陵景區——瞻仰一代偉人的雕像
中山陵是孫中山的陵墓,位於南京東郊的鐘山風景區內,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由南往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墓地全局呈「警鐘」形圖案。
中山陵包括博愛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建築。陵墓入口廣場有高大的花崗巖牌坊,上面是孫中山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往北走過博愛坊,就是近400米長的墓道,共有392級石階,落差73米。沿墓道前行到達陵門,頂上是青色的琉璃瓦,門額上寫著「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再進為碑亭,繼續向前直到祭堂。
4、玄武湖——坐船或漫步五洲賞湖,看春夏秋時令花卉
玄武湖古名桑泊、後湖,位於鐘山腳下,是中國規模較大的皇家園林湖泊,與嘉興南湖、杭州西湖並稱「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分為五塊綠洲,薈萃了許多的名勝古蹟,現在是南京有名的文化休閒公園。
5、明孝陵——漫步神道賞秋日銀杏
明孝陵,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諡「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 茅山西側,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大型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6、棲霞山——秋季拍攝漫山紅葉
棲霞山也叫攝山,位於南京市中心東北約22公裡處的棲霞鎮,因山中建有棲霞寺而得名。棲霞山有三峰,主峰海拔313米,山中有棲霞寺、舍利塔等眾多古蹟,還有青鋒劍、天開巖、一線天等自然奇觀。
7、鐘山風景名勝區——南京地標景區
明孝陵,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諡「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 茅山西側,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較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國古代較大的帝王陵寢之一。其周邊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吳良墓、吳楨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時被劃入世界遺產保護範圍 。孝陵神道一改中國傳統帝陵神道筆直的格局,而是蜿蜒曲折,分為石象路與翁仲路兩段,兩邊分別排列著6種24隻石獸和4對8個高大的石翁仲。石雕 均由整塊石料雕鑿而成,造型簡樸,工藝精湛,代表了明初石雕藝術的較高水平。
8、南京博物院——欣賞鎮院之寶明鎏金藏式佛塔,來一場穿越之旅
南京博物院坐落在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是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之一。在這裡你既可以看到《盜墓筆記》中金縷衣這樣的古代文物,也可欣賞書畫藝術,甚至在老街道上走一走,來一場穿越之旅。
9、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朝拜禮佛的千年道場
牛首山又名「天闕山」,是金陵四大名勝之一,因山頂東西雙峰形似牛頭雙角而得名。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牛首山風光秀美,素有「春遊牛首」之美譽。
山內佛頂宮供奉佛教界至高聖物——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整個文化旅遊區涵蓋佛頂聖境、寶相獻花、隱龍禪谷、謐境禪林、天闕小鎮五大功能區,致力於打造融佛禪文化、金陵文化、生態景觀為一體的生態勝景、文化聖境、休閒勝地。
10、雞鳴寺——春季賞櫻,夏季登佛塔眺望玄武湖的荷花
雞鳴寺也叫古雞鳴寺,北臨玄武湖,始建於西晉,是南京較為古老的佛寺之一。清明時在寺前道路可觀賞櫻花花海,夏季登上藥師佛塔可眺望玄武湖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