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大學生的別樣寒假生活:出國遊學、做公益

2021-01-12 新華網

  新華社南寧2月28日專電(記者唐榮桂)「(火車)開著開著突然前面出現了一棵樹,樹枝橫過了車頂,離人不到半米高。前車的人在樹枝靠近時,一齊趴在車上躲過了,後面的我也這樣做,在我起身後前後響起了歡呼聲。」在自己開設的微信公眾號上,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大三學生陳賀振如此描述在孟加拉國「扒火車」的經歷。

  「扒火車」只是陳賀振出國遊學的一部分。今年寒假,他參加了清華大學的「大篷車課堂」,赴印度和孟加拉國開展為期8天的遊學。像陳賀振一樣,越來越多的「90後」大學生寒假期間不再只「宅」在家中,而是通過出國遊學、開展公益活動等方式,開拓眼界,奉獻社會,度過一個不一樣的寒假。

  陳賀振說,這已經是他第2次參加這樣的出國遊學活動,上次去的是蒙古國。這次遊學的內容非常豐富,除了遊玩,20名成員每天都要記錄考察見聞,討論後由帶隊老師點評。

  「遊學可以讓我實地感受周邊國家的民風民情、宗教文化,這對於理解我們自身的歷史大有裨益,也能啟發我們思考當下中國的國際影響。」陳賀振告訴記者。

  毛夢之是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的大二學生,她計劃本科畢業後出國繼續深造,於是就利用寒假的時間提前去看一看美國,算是「20歲的一份生日禮物」。在12天時間裡,她橫跨美國東西海岸,在哈佛大學參加了社會企業案例比賽,聽了耶魯大學、沃頓商學院等高校的許多課程,還逛了很多景點。「我很喜歡旅行,喜歡邊走邊看邊想。體會不同的文化和風景,對我來說是很寶貴的經歷和財富。」毛夢之激動地說。

  為公益奔波的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一年級黃尚尉,已經是一名「老公益人」,5年之前,他就開始參加高考經驗分享活動。黃尚尉介紹,寒假前他就開始籌備活動,包括在網上招募志願者,聯繫各個高中等。這個寒假,他共組織了3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為廣西50所高中的1萬多名畢業班學生做了報告。

  「寒假本來就短,在外面做公益的時間多了,和爸媽在一起的時間自然就少了。」黃尚尉說,雖然要佔用春節陪家人的時間,但每當看到聽完報告的高中生有所收穫,他就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相關焦點

  • 一項調查顯示 32.35%的大學生計劃出國遊學
    這個暑假來到德國遊學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學生小方,在博客裡對朋友介紹她的德國遊學之旅:「朋友的家人給我做導遊,口語聽力水平提高得很快喲!」    和小方一樣,希望趁著出國學習的機會,到國外去做一個背包客,是很多大學生的暑假夢想。 據介紹,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我國已有不少高校和國外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
  • 三分之一大學生計劃暑期出國遊學
    這個暑假來到德國遊學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學生小方,在博客裡對朋友介紹她的德國遊學之旅,「朋友的家人給我做導遊,口語聽力水平提高得很快喲!」   《中國青年報》近日聯合新浪網進行了一項關於大學生暑期遊學的調查,截至8月3日,參與調查人數超過1200人。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中32.35%的人打算今年暑假出國遊學,94.44%的人會藉此機會旅遊。
  • 出國遊學費用高?大學生分期貸款「名校貸」來支招!
    旅遊一直以來都深受大學生喜愛,隨著95後進入大學校園,參加學校組織的短期遊學成為了不少大學生的選擇。大學生分期貸款專家「名校貸」CEO認為,大學生參與遊學項目有助於開拓眼界,增長見識,一定程度上得到外語鍛鍊的機會,但是動輒上萬元的費用也成為了不少家庭的負擔。
  • 寒假海外遊學市場火熱 旅途體驗缺乏實質內容
    當中小學生們進入寒假,除了按照自己的興趣有針對性地報各種課外班之外,不少家長將目光投向了寒假研學遊、冬令營等旅遊產品,海外遊學成寒假遊的新風尚。針對中小學生的遊學產品也叫「研學遊」。在內容上大致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到國外知名高校遊覽和交流;二是插班式純學習類遊學;三是半研學半旅遊的體驗式遊學;四是夏令營和冬令營式特色遊學。
  • 大學生寒假兼職生活的酸甜苦辣
    考完試,各位同學已經迎來了寒假,有了空餘時間的大學生們有去旅遊的、有參加業務學習的、有閒散在家玩耍的,更多的則是尋找一份寒假兼職實習,在鍛鍊自己的同時也賺些零花錢。那麼大學生們寒假都做了什麼兼職,又有何收穫呢?
  • 暑假走出國門——出國遊學:遊還是學?
    費錚豪是浙江大學學生,曾利用暑期參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體驗式遊學項目。由於該項目面向不同專業學生,因而在課程設置上偏向於文化體驗。在課程學習外,費錚豪選擇去英國各地遊玩,切身實地感受文化差異。  近幾年,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像費錚豪這樣的大學生選擇利用暑期走出國門,到國外短期遊學。
  • 廣州中學生「出國遊學」趨熱 九成是為留學鋪路
    寒假未到,近日,廣州中學生寒假「出國遊學團」卻已提前掀起熱潮。儘管花費大多高達1萬~3萬多元,仍有不少家庭爭相報名,某「美國遊學團」更是被擠爆。有業內人士指出,九成以上參加者是為方便將來留學做準備。  看到同學出國遊學,不少學生也紛紛向家長要求參加。這令部分家長十分困惑:遊學是否必要?
  • 90後大學生赤腳行走宣傳公益 成立團隊幫助山區
    新潮的髮型、時尚的服飾、流行的電子產品……這似乎是人們對90後大學生們最直觀的印象。然而,這只是年輕人的一個方面。當社會還在議論90後是不是「垮掉的一代」的時候,暨南大學2011級的港生鄭鵬翔已經脫光鞋襪,走上了他的赤腳公益之路,用行動向社會作出了堅定的回答。  「赤腳公益」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名詞。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穿鞋子也能成為一種公益?
  • 中小學生時興寒假出國學英語
    寒假近在眼前,想要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惡補英語」的家長不在少數。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家長們已經不滿足於傳統的補課方式,而是將「戰場」瞄準國外,試圖讓孩子參加寒假海外英語遊學項目,通過幾周的「沉浸式」學習,收穫英語水平突飛猛進的提高。
  • 小學生攀比暑假遊:出國遊學是炫耀的「資本」
    早在5月份就和女兒同學的媽媽做了計劃,準備帶兩個孩子去大連旅遊。」張蘭說,沒想到,她把去大連旅遊的想法告訴女兒時,卻換來孩子的搖頭。「孩子跟我說,她不要去大連看大海,要去韓國玩兒。雖然女兒才7歲,卻很認真地和張蘭說,她的好朋友這個暑假有去美國的、日本的,也有去韓國的、泰國的。「我和好朋友都約好了大家都要出國玩,回來還要互相講故事聽呢。」女兒說。
  • 廣州掀起中學生「出國遊學」熱
    廣州掀起中學生「出國遊學」熱 專家提醒家長理性對待   據新華社廣州1月2日電(謝苗楓 鄭天虹) 新年第一天,記者在廣州一些英語培訓學校、旅行社發現,儘管「出國遊學」價格不菲,但仍成為家長們的熱選,特別是在一些知名培訓學校前還排起了長龍
  • 寒假出國遊學是交「智商稅」嗎?|關注
    面對價格高昂的遊學產品,孩子們究竟有多少收穫,性價比高不高呢?家長們給出了不同的說法。胡女士的孩子暑假去了澳大利亞遊學,她說道:「這次遊學對孩子來說是一次很美好的經歷,孩子回來後一直很興奮地跟我講關於遊學路上遇到的麻煩事、趣事等等。孩子也比以前更加活潑了,學英語非常積極。」
  • 寧波大學生海外遊學逐年紅火 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14個小時的行程後,她開啟了全新的學習、生活模式。「最大的感受就是國際化,一個班10來位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就像一個小小的聯合國一樣。授課方式大不一樣,以團隊合作為主。」同伴的上進、勤奮讓她印象深刻——一位來自波蘭的同學不僅課堂筆記做得好,專業知識葉門兒清,還深入銀行、諮詢公司等實地做市場調查,非常拼。「真是天外有天,差距太大!」
  • 看看外國大學生寒假多有趣,韓國學生居然會做這個!
    雖然各國放假的時間和長度各有不同,但是大學生們對假期的期待都是一樣的迫切。  那麼在這盼望已久的寒假裡,各國大學生們到底都忙些啥呢?很多大學生覺得自己沒有事情可以做,但是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讓自己的寒假變得更有意義!美國 到社區做義工  美國大學非常看重學生是否參加過社區服務活動。
  • 反思"00後"少年出國遊學 缺點不少優點也很多
    原標題:反思"00後"少年出國遊學 缺點不少優點也很多英國遊學團在倫敦大笨鐘前快樂留影。  暑期出國遊學的群體中有很大一部分是2000年以後出生的,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這部分群體在出國遊學過程中令領隊老師大傷腦筋。不少領隊老師帶團回來後都大呼「就像帶著一幫外星人出去。」不過,這幫孩子也有「80後」、「90後」所沒有的優點。一起來看看領隊老師眼中的這幫孩子都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吧。
  • 30名大學生「社創遊學」 積極參與社會公益行動
    本報訊 (僑報融媒首席記者 聶朦 通訊員 陳澤鑫 林永添) 11月9日,龍崗社會創新中心聯合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媒學生黨支部舉辦龍崗社會創新之路體驗活動,通過「教育+公益+社創遊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行動,從大學生的視角了解公益、創新公益,為社會治理注入更多創新思維。
  • 寒假來了,各國大學生都在忙些啥?
    辛苦了一個學期,終於盼來了寒假。雖然各國放假的時間和長度各有不同,但是大學生們對假期的期待都是一樣的迫切。那麼在這盼望已久的寒假裡,各國大學生們到底都忙些啥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美國:到社區做義工
  • 動輒數萬元的歐美遊學讓孩子有何收穫?寒假未到,暑期遊學推廣又開始
    「孩子寒假都沒開始放,機構就開始推加拿大的暑假遊學營!」面對遊學機構在學校微信群裡不斷發送的宣傳資料,小雷媽媽有些哭笑不得。近年來,遊學已經成為北京中小學生寒暑假活動的一股「潮流」,甚至成為不少家長眼中的假期「標配」。
  • 學費好幾萬 出國遊學含金量有多高?
    多年從事境外遊學項目組織的魯飛(化名)表示。事實上,許許多多的孩子通過遊學,達到了這樣的預期。  「我以前從未想過要出國留學,但這次暑假遊學回來,卻改變了主意。」苗苗是本市一所重點高中的高一新生。由於中考考得不錯,為了獎勵女兒,今年暑假,父母給她報了一個為期兩周的英國遊學團。沒想到,回家後的苗苗突然跟父母商量,高中畢業後想出國讀大學。
  • 今年暑假,你還打算讓孩子出國遊學嗎?
    雖然說價格不菲,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出國遊學已經成了孩子人生中的標配了。根據數據統計,每一年出國遊學的學生數量都在成倍數增長,有些家庭甚至提前一年就安排好了。而且據一家中國旅遊預訂網站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參與遊學的大多數學員都是上中學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