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靠右眼導航 能看見地球磁場

2021-01-12 奇異8

科學家發現,鳥類利用右眼查看地球磁場,並依此導航。

德國科學家發現,鳥類利用右眼查看地球磁場,並依此導航。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如果用眼罩把小鳥的右眼罩住,它們就無法有效導航,而它們的左眼被眼罩罩住時,它們仍能非常完美的導航。人們早就清楚鳥類能感覺到地球磁場,並利用它來導航,尤其當鳥類為了過冬,向南方遷徙時。

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鳥類其實能用右眼看到磁場,並把信息傳遞給左腦。磁力圖產生的明、暗陰影,鳥類利用它們的正常視覺就能看到。當鳥兒轉動腦袋時,陰影會發生變化,鳥兒把陰影的圖案當做視覺指南針,用來判斷方向。

科學家認為,鳥兒視網膜上的分子在遇到藍光時,會變成活躍狀態,每個分子擁有一個不成對電子,形成一個「自由基對(radical pair)」。磁場的出現對這些自由基對分子重新恢復到不活躍狀態所需的時間產生影響。

人們早就清楚鳥類能感覺到地球磁場,並利用它來導航。

視覺和磁力圖的光線和陰影都會發生變化,不過視覺圖一般有更鮮明的線條和邊緣,而磁力圖從明到暗是漸變的。

德國法蘭克福市歌德大學的卡特琳斯塔普特領導的這些研究人員發現,當這種磁感失真時,明暗圖變得毫無意義,因為鳥類此時無法分辨哪些是從視覺圖獲得的信息,哪些是從磁力圖獲得的。

斯塔普特決定通過給知更鳥佩戴眼罩(一面是透明金屬,另一面是磨砂金屬),檢測這些理論。眼罩的兩面是半透明的,可使70%的光進入,但是磨砂一面的圖像顯得更模糊。研究人員準備好一切後,先把鳥兒放進籠子裡,直到該遷徙的時候才把它們放出來。

鳥兒被放進一個漏鬥形狀的籠子裡,籠壁上塗著流體物質,鳥兒要通過細口才能飛出去。如果鳥兒碰到籠壁,就會蹭掉液體物質。結果顯示,沒戴眼罩的鳥和左眼戴眼罩的鳥兒像人們希望的那樣,直接飛了出去,而那些右眼戴眼罩的鳥兒因為分不清方向,朝哪個方向飛的都有。

相關焦點

  • 超級鳥眼有秘密 可"看見"地球磁場自己導航
    科學研究證實,歐洲知更鳥的眼睛能「看見」地球磁場,以此確定方位,在遷徙中為自己導航。   「超人」知更鳥  知更鳥並非像人們猜測的那樣靠鳥喙上的感磁細胞辨別方向,而是依靠腦部視覺中心和眼球內感光細胞「看見」地球磁場確定方位,從而不迷失方向。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9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 令人難以置信的新研究發現,狗狗可以利用地球磁場導航
    捷克科學家首次發現了犬類能夠利用地球的弱磁場感知和導航的證據。確切地說,它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在多大程度上還不清楚,但似乎這種被稱為磁接收的隱秘感覺確實存在於犬類中,就像它存在於許多其他動物中一樣,包括鳥類、蠑螈和青蛙。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懷疑我們四足朋友身上隱藏的這種才能,但從未真正以如此嚴格的方式進行過測試。
  • IndoorAtlas:利用地球磁場定位的室內導航技術 | 愛範兒
    IndoorAtlas:利用地球磁場定位的室內導航技術 導航技術在近幾年的發展很快,也漸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著或不可缺的一部分。
  • 如果地球磁場南北極反轉:太可怖!
    在險惡的宇宙環境中,地磁場保護著脆弱的地球。那麼,如果地球磁場的南北極發生顛倒會有什麼後果?不過,這樣的反轉真會出現嗎?事實證明,地球過去經歷過許多次的地磁反轉。地質記錄表明,自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以來,已經有過數百次地磁反轉。
  • 地球磁場的南北極發生顛倒會怎樣?
    地質記錄表明,自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以來,已經有過數百次地磁反轉。事實證明,地球的磁場在「反極性」(地磁場方向與現在的方向相反)和「正極性」(地磁場方向與現在的方向相同)時期之間不斷變換。  地質學家的研究認為,地球的磁極反轉在未來仍可能會發生。事實上,平均每45萬年左右地球就會自然地發生一次磁極反轉。
  • 沒有磁場保護的地球,人類還能活多久?
    在眾多災難片、末世文中,地球磁場一消失代表著生物瀕臨滅亡,拯救計劃開啟。在現實中,2012年,地磁沒有逆轉,末日沒能降臨。2020年,地磁逆轉論又來了。這次逆轉還沒出場,打頭陣的成為專門刁難衛星的南大西洋異常區。在它的上空飛行,天體物理學衛星十之八九會遇到各種問題,給科學界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 地球磁場如何產生?
    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北呢?這是因為地球具有磁場。我們知道:磁鐵有兩極,N極和S極,而且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也就是說:我們用一個磁鐵的N極靠近另一個磁鐵的S極,就會發現二者相互吸引。人們根據指南針在地球表面可以指南北的特點,推斷出地球是具有磁場的,這就稱為地磁場。地球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非常像。
  •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研究員朱小謙為您講述——地磁導航:地球...
    地磁導航之所以被喻為地球母親的「金手指」,是因為地球上任意一點,都有唯一的磁場大小和方向與之對應,並且與該點的三維地理坐標相匹配,使它具有「嚮導」功能。既不用像衛星導航那樣需要依賴外界設備的幫助,也不像慣性導航那樣存在誤差累積,其較強的抗幹擾和生存能力,使它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熱門的導航技術,因此又被喻為地球母親的「金手指」。天然「好嚮導」,兼當地球「保護傘」生活中,信鴿能遠距離飛行傳遞信息,大雁在秋天能大規模有序向南遷徙,動物具備的這種定向運動能力,其實是利用了地球磁場。
  • 科學家進一步解開了鮭魚的導航機制,利用體內的磁鐵礦導航
    許多研究指出,如果人為改變磁場,會導致鮭魚轉變方向,這說明鮭魚會利用磁場來導航,但是導航機制仍然模糊不清。洄遊的帝王鮭最近一項對於鮭魚整個生命周期的新研究,為鮭魚導航機制提供了更多的證據:鮭魚在身體組織中使用磁鐵礦(Fe3O4,四氧化三鐵)微晶體作為地圖和指南針,並在地球磁場中導航。
  • 科學家:它們自帶導航系統
    此前,有科學家認為鮭魚的味覺系統非常卓越,它們是靠自己的味覺來尋路,找到自己的出生地的。但這種說法似乎站不住腳,畢竟河流的狀況瞬息萬變,而且鮭魚需要逆流而上越過重重障礙,憑藉味覺不大可能找得到回家的路。
  • 地球磁場—賴以生存的環境—第八章 帶電粒子流作用下的磁場
    第八章 帶電粒子流作用下的磁場採用比較行星學的觀念來看待地球磁場,也就是把地球磁場形成理念歸納入行星磁場的產生機理中去。這樣形成的理論,應該是最能切合實際情況的理論。也就是說,該理論能夠基本解釋我們所遇到的地球磁場理論的困難。
  • 當地球南北極磁場互換時,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能夠倖免嗎?
    如果地球的南是北,北是南呢?就像780000年前一樣?地球磁場已經存在了至少42億年,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盾牌,保護我們的星球免受宇宙輻射的灼傷。翻轉磁極不會使地磁場消失,但它會把地球上所有暴露在更高輻射水平下的東西都剝離掉。但我們是否仍有保護我們的大氣層?在弱磁場下,來自太陽的熾熱粒子會猛擊我們的臭氧層並刺穿它。額外的紫外線輻射會損傷人體組織並引起突變。我們的技術會有危險嗎?當然。
  • 地球自轉突然變成反方向,你有機會看見太陽西升東落麼
    如果地球突然反方向旋轉,人類能撐多久?在那一瞬間,突然相反的力量,會導致地球上所有的建築物都被連根拔起。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物體,都被拋向空中,並以每小時2000公裡的速度,自西向東移動。地球反轉一分鐘,具有流體性質的海洋,會因為慣性而不受控制,從而引發全球性海嘯,像馬爾地夫,日本等眾多島嶼都將被完全淹沒,同時全球風向發生巨大改變,並形成高達1600公裡時速的超級颶風。颶風所到之處,不管是紐約的摩天大樓,還是埃及的金字塔?都將被完全摧毀。地球反轉一天。
  • 地球磁北極移動太快,科學家提前更新磁場模型地圖
    目前,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宣稱,地球磁北極移動非常快,地球物理學家不得不更新《地球磁場模型地圖》。之前跟蹤記錄地球磁北極移動的《地球磁場模型地圖》在2015年進行了更新,按照原計劃該地圖將於2020年更新,但是考慮到當前磁北極的快速移動,不得不提前一年更新地圖。研究人員稱,目前磁北極開始意外地從加拿大北極地區朝向西伯利亞方向移動,速度比預期更快。
  • 沒有手機導航,動物們怎麼認路?
    每年幾十億隻候鳥在自己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長途跋涉,從不會迷失方向;自古就成為「信使」的鴿子也能經過長途跋涉後精準地將信送到……它們都有哪些認路的絕招?螞蟻的「複合導航系統」螞蟻認路的本領很強,螞蟻在幾百米以外也能順利歸巢,這歸結於它超強的「複合導航系統」。
  • 為什麼鳥類比GPS導航更有優勢
    與鳥類不同,我們到達目的地的能力通常依賴於各種導航設備,通常是手機,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等軟體。在鳥類和手機中,微型加速度計都能測量微小的運動和旋轉,以保持它們的方向性。它們都使用磁力儀來感知地球磁場,但是但是,鳥兒們還有一個額外的技巧——偏振光。來為您解釋一下偏振光:它光學名詞。光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是橫波。
  • 太陽噴出等離子體雲抵達地球 或影響地球磁場(圖)
    中新網12月11日電 綜合報導,12月7日,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它發射出的等離子云被拋射入太空,10日抵達地球,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資料圖:太陽耀斑爆發。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太陽x射線天文學實驗室表示,大約在莫斯科時間10日凌晨四點,密集的太陽氣體與地球發生了接觸。太陽能物質將「包圍」地球大約一天。由於等離子體的影響,對空間飛行器的輻射負荷值將急劇增加,地表磁場還將會發生波動。報導稱,太陽進入了歷史上一個新的最強的周期。這個周期已在秋天開始。
  • 澳大利亞水晶揭開了地球第一個磁場消失之謎!
    據消息稱,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種微小的鋯石晶體,這種鋯石中微小的顆粒可以對晶體形成時地球磁場的狀態進行編碼。也就是說這種古老的澳大利亞水晶可能開啟了地球第一個磁場的歷史,揭開了5億年前地球磁場消失之謎!通過最新觀測表明,這些澳大利亞的微小晶體正在幫助科學家解開地球第一個磁場的古老歷史,這個磁場在數億年前就消失了。這些晶體表明,這個磁場比人們想像的要強大得多。
  • 地球磁場百年內逆轉不符實 或產生新生命進化(圖)
    昨日,有媒體援引科技網站Techtime報導,稱美國、法國及義大利等多國科學家發現,近期地球磁場每隔10年便減弱5%,速度較過去快10倍,由此加速了地磁場兩極偏轉的完成。此外,地球磁場的強度也是在不斷變化中。地球磁場強度目前正在經歷一個減弱過程。而在一般地磁倒轉之前,地磁場強度會變弱。  關於地球磁極倒轉的報導也出現在2008年的俄羅斯媒體中。當時的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磁場研究所的顧問尤裡·扎依採夫表示,地球磁極的偏移將導致地球磁性逐漸減弱,地球張力減小,並據此推算,大約經過2000年後,地球磁性可能會全部消失,導致生態災難。
  • 路痴的福音——探尋海龜長距離導航之謎
    它生活的範圍十分廣泛,除北冰洋外的所有海域中,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海龜有一種神奇的本領,就是辨別方向。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就算將海龜放在非常偏僻的角落,它仍然能夠準確無誤地找到家的方向。海龜是如何確定方向的?這讓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科學家認為,海龜是靠感知地球的磁場來辨認方向。我們知道,地球上是存在磁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