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

2020-12-1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梅世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8日就美售臺武器答記者問。他說,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

有記者問,據媒體報導,美國務院於當地時間12月7日批准售臺價值約2.8億美元的軍事通信設備。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任國強說,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嚴重危害中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嚴重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任國強表示,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幹涉。美方任何以臺制華的企圖都是徒勞的。我們強烈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立即撤銷有關對臺軍售項目,停止售臺武器和美臺軍事聯繫,以免給臺海和平穩定和中美兩國兩軍關係造成進一步損害。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堅決挫敗任何分裂祖國的圖謀,堅定捍衛祖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外交部: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對臺軍售計劃

國臺辦:堅決反對美國對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

相關焦點

  • 國防部: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梅世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8日就美售臺武器答記者問。
  • 國防部: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新聞中心-北方網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8日就美售臺武器答記者問。他說,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有記者問,據媒體報導,美國務院於當地時間12月7日批准售臺價值約2.8億美元的軍事通信設備。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國防部: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梅世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22日就美售臺武器答記者問。他說,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對臺軍售計劃。有記者問,據報導,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10月21日表示,美國務院批准售臺總額超過1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請問對此作何評論?
  • 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
    本報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馮升報導:8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就美國務院日前批准對臺售武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據媒體報導,美國務院於當地時間12月7日批准售臺價值約2.8億美元的軍事通信設備。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國售臺武器 必將採取措施予以反制
    8月27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  記者:臺灣媒體報導,美國防部近日公布的一份總價值為620億美元、為期10年的軍售訂單中,包括可能向臺灣出售的66架F-16V戰機。
  • 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國售臺武器 必將採取措施予以反制
    8月27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  記者:臺灣媒體報導,美國防部近日公布的一份總價值為620億美元、為期10年的軍售訂單中,包括可能向臺灣出售的66架F-16V戰機。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吳謙: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國售臺武器。
  • ...答:首先,我想強調,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這一立場是...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售臺武器,不要在錯誤和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2020年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部分內容如下。問:28日,「美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稱,臺灣今年採購軍費再創新高。美政府明年還將對臺軍售。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國防部回應美售臺武器:若美方執意妄為,中方必將堅決回擊
    10月22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就美售臺武器答記者問問:據報導,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10月21日表示,美國務院批准售臺總額超過1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請問對此作何評論?答: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嚴重幹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攸關中方核心利益。
  • 中:堅決反對美國售臺武器
    針對美國向臺灣出售軍備一事,中方始終堅持著固有的原則。外交部發言人日前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向臺出售軍備,如果美國繼續推動新一輪的軍購的話,那麼,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反制。雖然阿扎爾衛生部部長的身份同蓬佩奧國務卿的身份乃至埃斯珀國防部部長等人的不同,但他的出訪也是自從1979年以來第一位美國內閣成員訪臺。另外,美軍在臺灣海峽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特別是美方軍機,穿越臺灣海峽成了家常便飯,還一度創下了距離大陸海岸線距離記錄。
  • 外媒透露美國正計劃一次性向臺灣出售七種武器
    9月16日,路透社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的話發布了題為《美國推動對臺軍售,刺激中國》的獨家報導。報導稱,美國正計劃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包括智能水雷、巡航飛彈和無人機在內的七種武器裝備。文章稱,一次向臺灣地區銷售多達七種武器裝備,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做法。出於對中美關係的考量,美國以往的對臺軍售都慎之又慎,通常是分批次進行的。
  • 美國宣布對臺出售4架無人機,國防部、外交部、國臺辦最新回應
    11月3日美國就向臺灣出售4架「MQ-9B無人機」,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能在1個月後正式生效。對此,中國國防部、外交部、國臺辦相繼作出回應。國防部:如果有人一意孤行,我們必將予以迎頭痛擊!,嚴重危害中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嚴重挑戰中方核心利益,嚴重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
  • 國防部:如美方執意推動新一輪售臺武器,中方必採取措施予以反制
    來源:國防部發布8月27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記者:臺灣媒體報導,美國防部近日公布的一份總價值為620億美元、為期10年的軍售訂單中,包括可能向臺灣出售的66架F-16V戰機。請問對此有何評論?吳謙: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國售臺武器。
  • 美對臺軍售挑釁不斷 中方堅決反對
    美國當地時間10月26日,美國國務院批准向臺灣出售100套波音製造的「魚叉」岸防飛彈系統,交易潛在價值可能達23.7億美元,這在川普任內已經是第九次。就在5天前,美方剛剛宣布一次性出售給臺灣三項先進武器。
  • 外媒稱美國接近批准向臺灣出售大型無人機
    (觀察者網訊)據路透社11月2日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美國出售臺灣4架Q-9B「海上衛士」(SeaGuardian)大型無人機,已在美國國會進入最後批准階段,軍售金額為6億美元。路透社報導截圖 消息人士稱,美國國務院可能會在本周稍後正式知會國會,然後美國國會有30天時間可提出反對;不過因美國兩大黨目前都支持對臺軍售,所以國會不會反對。
  • 美媒:美國助臺「要塞化」,將向臺灣出售價值2050億元新臺幣武器
    路透社報導稱,川普政府計劃向臺灣出售7種主要武器系統,包括智能水雷、巡航飛彈及無人機等,欲助臺「要塞化」。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進一步指出,美國準備與臺灣達成的軍售交易價值70億美元(約2050億臺幣),這是川普政府對大陸加大政治和軍事壓力之際,拉攏臺北的行動之一。
  • 美媒:美國助臺「要塞化」,將向臺灣出售價值2050億元新臺幣武器
    路透社報導稱,川普政府計劃向臺灣出售7種主要武器系統,包括智能水雷、巡航飛彈及無人機等,欲助臺「要塞化」。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進一步指出,美國準備與臺灣達成的軍售交易價值70億美元(約2050億臺幣),這是川普政府對大陸加大政治和軍事壓力之際,拉攏臺北的行動之一。
  • 嚴禁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
    據環球網8月15日消息,美國武器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獲得了一筆10年,總價共620億元的F-16訂單。據一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表示,訂單的乙方就是臺灣地區。針對這一消息,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近期做出了回應。
  • 美媒:美國助臺「要塞化」,將向臺灣出售價值2050億元新臺幣武器
    路透社報導稱,川普政府計劃向臺灣出售7種主要武器系統,包括智能水雷、巡航飛彈及無人機等,欲助臺「要塞化」。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進一步指出,美國準備與臺灣達成的軍售交易價值70億美元(約2050億臺幣),這是川普政府對大陸加大政治和軍事壓力之際,拉攏臺北的行動之一。
  • 美國計劃對臺出售7項主要武器系統?臺灣防務部門:系媒體自行臆測
    據臺媒消息,臺灣防務部門16日稱,針對媒體報導的「美國計劃對臺出售7項主要武器系統,包括水雷、巡弋飛彈和無人機」一事,系媒體自行臆測。據路透社16日援引四名消息人士的話發布「獨家報導」稱,隨著川普政府不斷加大力度向中國施壓,美國打算向臺灣出售包括地雷、巡航飛彈和無人機在內的多達7種主要武器系統。
  • 美大選敏感時刻,美國再對臺灣地區出售軍火,中國三大部門發聲
    近日,美國再對臺灣地區出售軍火,再踩大陸紅線。之後的11月3日,美國務院又批准向臺灣出售4架MQ-9無人機,總價值約6億美元。,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國臺辦三大部門曾先後發聲,堅決反對。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幹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中方將採取正當必要措施,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