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刊財經 特約作者 魏威
A股納入MSCI指數已經倒計時了, 「中西醫結合」後的中國A股會迎來什麼,市場上宏觀分析的文章很多。作為寧波本地的私募團隊,「漲停板敢死隊」是永恆的話題,今天筆者來分享一下「入摩」後,我們對於漲停板交易方式的一些討論和猜想。
「入摩」後的A股大概率積極向上
A股納入MSCI指數已進入經倒計時,筆者通過分析韓國、俄羅斯、印尼、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主要指數走勢圖發現,大部分亞洲市場股市在被納入MSCI指數以後,中長期都呈現出積極穩定的向上趨勢(除去1998年,2008年金融危機一些極端行情),其中印尼、韓國、印度等出現「長牛」行情,中國臺灣和俄羅斯在被納入MSCI指數以後也迅速的發生了一波大行情,不過,由於地緣政治及各種事件影響,中國臺灣和俄羅斯的證券市場的波動幅度相對較高,需另當別論。
從各種數據上看,A股納入MSCI指數以後,大概率是積極穩健向上的,或許在階段中會出現大家期待已久的「長牛」、「慢牛」行情。
MSCI納入A股後能夠產生關係的指數主要有四種:MSCI中國指數、MSCI亞洲市場(除日本)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及MSCI全球市場指數。通過MSCI官網上目前能找到的最新數據,筆者做了個簡單測算(見圖表)
圖表:增量資金估算
資料來源:www.msci.com 國京投資研究部
2017年6月MSCI披露的數據顯示,MSCI中國指數和亞洲(除日本)指數跟蹤資金規模分別是0.014萬億美元和0.2萬億美元;2017年9月的數據顯示新興市場指數和全球市場指數跟蹤資金分別為1.6萬億美元和3.2萬億美元。
根據MSCI納入A股的兩步走方案:第一步納入2.5%,預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時實施,6月1日生效;第二步納入後達5%,在2018年8月季度指數評審時實施,9月3日生效。
也就是說,今年按5%納入預計將帶來1323億增量資金。預計6月和9月分別有約650億資金流入。這部分資金主要是以MSCI為基準的指數基金。這部分資金都是被動買入資金,對A股市場的穩定性和波動率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漲停板強勢股不是MSCI的」菜」
眾所周知,中國A股市場上以漲停板為主要交易方式的核心圈子並不大,況且漲停板戰法在市場角逐中,也存在容量問題,大資金並不適合參與。同時據我們判斷海外資金參與漲停板戰法哪怕是MSCI指數的外延資金參與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A股納入MSCI指數以後,海外資金對A股市場最活躍的漲停板戰法影響有限。
市場的好壞意味著漲停板交易中的破板率、連板率和成功率,從歷史經驗上看「漲停板戰法」在牛市或階段性行情中的效果和收益率毫無疑問是驚人的。
不過,從筆者統計的華森醫藥、貴州燃氣、萬興科技、中石科技、華鋒股份等2018年漲停強勢股來看,漲停板戰法所青睞的股票和板塊隨機性較強、流通市值普遍較小。而從已公布的擬納入MSCI的個股來看,MSCI更青睞以大藍籌為主的價值股,如潛在納入成分股主要集中在大金融(33.62%)和大消費板塊(24.46%)。從一級行業來看,潛在納入成分股主要集中在銀行(19.65%)、非銀金融(13.97%)、食品飲料(9.58%)、房地產(6.15%)、電子(5.51%)、醫藥生物(5.04%)等。因此,無論在行業板塊還是市值要求,漲停板強勢股都不是MSCI指數的」菜」。
結合上面數據的簡單分析,雖然在成分股標的和增量資金方面,並沒有給漲停板戰法帶來一絲好處,但我們認為A股納入MSCI 指數以後,對於目前中國股票市場活躍的漲停板戰法還是有利的,穩健的市場環境,良好的市場情緒都是漲停板戰法中必要條件,而這兩點恰恰又是A股納入MSCI指數以後能夠給市場帶來的最直接改變。
(本文作者系國京投資總經理魏威,文中所涉及個股僅做舉例,不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