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是山西太原的南大門,古為京陝交通要衝,早在戰國時期,史書中就有了對榆次城郭的記載,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山西古建築是一座寶庫,榆次老城便是其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集宋、元、明、清、民國各時代的風格於一體,在晉商文化土壤的孕育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築群。
圖說:榆次縣衙 來源:網絡
老字號
鬥拱交錯、重簷飛翹組成了廟、市、街、景合一的榆次古城特有風貌。老城內有城隍廟、縣衙、文廟、鳳鳴書院、南北大街、市樓、思鳳樓、清虛閣、大乘寺、西花園等眾多歷史古蹟和人文景觀。值得一提的是,在榆次老城的南北大街上聚集著眾多山西老字號商鋪。
20世紀初,石太鐵路開通後,晉商在鄉梓的商業活動中心逐漸移向榆次。南北大街分界處的市樓,即是清朝中後期榆次市場繁華、商業鼎盛、金融發達的標誌性建築。榆次縣衙記載:向有糧集、年集、果木集;萬商雲集,經日不散。可見,到了明清時期老城街市已相當繁榮。
市樓上「天下第一樓」的匾額有力地顯示了晉商第一街歷經的輝煌。北謙亨老店是譽滿三晉的名煙店,而瑞隆裕、德新成、吉生慶、祥記公司等眾多老店當時都與常家、王家、孔家、宋家等晉商大戶密切相關。其中,山西著名的老字號祥記公司煤油莊是由孔祥熙開辦的獨資公司,1916年創辦於太谷,在榆次設分號,壟斷包銷英國亞細亞煤油、殼牌汽油,兼營洋鹼、洋蠟、白糖、顏料等商品。義聚煤油莊則創辦於1929年,主要股東為大張義宋家,宋氏與美國美孚油行籤訂包銷合同,首次將美孚煤油引進山西,成為美孚山西總代理。
城隍廟
榆次老城中的城隍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內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廟之一,始建於公元1362年,主殿前有玄鑑一座,高達25米,頗為壯觀。1999年,世界歷史文化遺址基金會公布其為全球最精美的古建築之一。
城隍廟前,有兩尊貔貅威武地立在門前的廣場上。貔貅只進不出,是發財的瑞獸。在陽光下,鑄鐵的貔貅昂首挺胸,威風凜凜,像一對忠誠的衛士,日夜鎮守在老城。
文廟
榆次文廟,是榆次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群之一。欞星門是文廟的大門,始建於宋真宗成平二年,其坐落於高臺上,面闊三楹,山琉璃瓦頂。欞星門裡,有個半月形水池,上面的石橋叫做狀元橋。進入大殿,中央是儒家創始人孔子像,兩邊則是四哲和十二賢人圖。
新民晚報記者 夏菁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