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真人秀綜藝節目《奔跑吧》新一季開播。不知不覺間,這檔2015年從韓國引進的綜藝節目居然已經進行到了第六季。
在經歷了嘉賓更新、大小銀幕互動、節目更名、播出時間多次調整等事件後,第六季的《奔跑吧》正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氣質。
《奔跑吧》第六季開跑,氣質溫柔地像「戶外文化」節目
《奔跑吧》自2014年引進開始便一直是以「戶外遊戲」+「明星真性情」的方式運作,所以,那些觀眾看起來好玩的節目內容,比如,驚險過山車,趾壓板的,彈射椅,還有各種在水上舉行的比賽,事實上都是各位嘉賓在「拿生命在挑戰」。也正是這種全新的戶外對抗的形式讓節目收穫了一眾粉絲。
然而,從上周五第六季第一期播出的節目內容來看,這一季的《奔跑吧》仿佛溫柔了很多。
沒有了以往高強度的對抗,也沒有智慧和體力並存的撕名牌大戰,嘉賓們唯一的挑戰便是英文面試和英文演講。所以,這一次,成員們的「軟實力」倒成了完成挑戰最重要的砝碼。
同時,按照跑男節目組以往的慣例,每到一個地方都需要和當地的外國友人來一場花式互動。本次也不例外。讓外國友人寫中國字並讓跑男團成員猜的過程雖然看上去有些無聊,但是笑料十足,同時也很好地推介了中國語言。
另外,本次跑男團去到的地方也是很高大上。相比原來到過的捷克斯洛伐克,紐西蘭、首爾等地方,本季的第一期就去了位於日內瓦的聯合國總部。這個平常只是出現在國際新聞中的地方,就這樣在跑男團的帶領下接地氣了一回。在參觀遊覽的過程中,節目組還不時地進行各種知識的普及,活生生的一檔行走的戶外文化節目。
不撕名牌,改秀英語的跑男團依然有看點。
原本以為取消了撕名牌的跑男會沒有看頭,然而看完後才發現,他們被迫用英文來挑戰自己反而比以往更有意思。
在以往的視頻或者電影裡,各路明星參差不齊的英文水平確實為娛樂八卦貢獻了一大堆素材。以娛樂搞笑的跑男團中更是如此,鄧超經常脫口而出的we are 伐木累(family)更是將他的英文水平給趴了個底朝天。所以,要在這裡和很多的外國朋友一起完成聯合國的各個類別的演講,挑戰的難度還真是不比撕名牌小。
他們中間,Angelababy 和王祖藍都是在香港長大,英語的聽說讀寫是沒有問題的,唯一的挑戰困難就是那些生澀的專業詞彙。相比王祖藍英語的嫻熟和快速進入狀態,英語不錯的Angelababy 一如既往地表現出了她那股迎難而上的求勝欲。
剩下跑男團成員,鄭凱讀書期間因為曾經做過交換生,前段時間還在《聲臨其境》中秀過英文配音,所以,在被指導老師指點略顯誠意不足這一個小缺點後,一個人獨自上場的表現也算可圈可點。
相比上面的三位,李晨、陳赫、鄧超英語水平則是半斤八兩的。甚至一度因為壓力大,鄧超還情緒化地「呵斥」了跟拍的攝像。
不過,在經歷了等待時的緊張,意氣風發地上臺,以及忘詞、卡殼等演講常見的問題,他們最終還是完成了任務。這個環節裡,被製作方有意突出的尷尬瞬間反而讓觀眾有了很強的帶入感。多數人仿佛想起了自己第一次上臺演講時的經歷,同時,在鏡頭面前看起來鎮定自如,身經百戰的明星們,事實上在面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上,緊張程度和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
這點從節目裡傳遞出的正能量,小編是滿滿地收下了。
《奔跑吧》還能奔跑多久?
沒有了重頭戲「撕名牌」,氣質很溫柔,還帶著濃濃的人文氣息,第六季第一期的《奔跑吧》確實很不一樣。不過,化身為「行走」的文化節目,《奔跑吧》依然表現出了它強勁的生命力。
首播的當晚,《奔跑吧》便取得了同時段收視第一的耀眼成績。同時,在網絡播放量、話題度等方面都幾乎沒有壓力地創下了新的亮眼成績。與此同時,從開播前的各路嘉賓大猜測,再到當晚因為節目的各種梗刷屏,《奔跑吧》開跑的首戰和同類以及同期的綜藝節目比起來確實不錯。
不過,這樣的收視成績,對於《奔跑吧》這樣自第一季開始時就一直活躍在觀眾視線裡的老牌綜藝節目並不能算得上好,甚至和以往的開播的收視成績相比,本次的收視成績也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這兩年,綜藝節目的繁榮可謂是覆蓋了觀眾視線的方方面面。以央視為主流的大型文化類綜藝節目已經牢牢地抓住了部分觀眾的注意力,它們製作的節目如《朗讀者》《國家寶藏》等一經播出便從眼花繚亂的綜藝節目殺出重圍,被觀眾視為喧囂裡的一股清流。
另外一方面,以《偶像練習生》《這就是街舞》《中國有嘻哈》等內容各一的網絡綜藝頻繁出現,勢頭之猛,大大超出所有人的期待的同時,更是分流了其它綜藝節目的關注度。
所以,看似繁榮的收視的《奔跑吧》實質上是危機重重。
要在如此圍追堵截的大環境下與來勢兇猛的各種綜藝節目正面PK,《奔跑吧》僅靠前幾個季度累計的口碑和流量恐怕還很難在這片綜藝「紅海」持久。加之國家最近兩年對綜藝節目的宏觀調控,疲態盡顯的《奔跑吧》前途也不如樂觀。
不過從目前播出的第一期來看,《奔跑吧》顯然也意識到了「四面楚歌」的危機,所以,採用「寓教於樂」的形式,不光是他們所做的一次創新,更是向市場靠攏的一種策略。
改變後的第一期確實帶給了觀眾一些新感覺,不過如何通過持久的創新來獲得觀眾的粘性,《奔跑吧》後續估計還得再狠狠地下一番功夫才行。
最後,想弱弱地問一下句,如果以後跑男都不「撕名牌」,不秀英語,你還會期待他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