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途旅雲南文旅:每個人身邊都有一趟無法遺忘的自由行,停留的時間或長或短。
序 · 緣起
2019年3月,那時我20歲,第一次來雲南,第一次來麗江 。
因為那次的行程緊張,一周的時間,遊玩了大理、麗江、瀘沽湖和香格裡拉,而麗江只作為落腳歇息之地,沒怎麼逛,所以當時留了個念想,下次一定要好好感受 麗江 ,預約了一篇遊記。
麗江在很多人眼裡可能已經過度熱門和商業化了,很多注重旅行體驗感「挑剔」的旅行者們,會把 麗江作為中轉站,而更傾向於香格拉裡、瀘沽湖等地。而今天我要告訴你,一趟關於麗江的高性價比旅行。
2020年9月,這時我21歲,第三次來雲南,第二次來麗江。
這才是麗江該有的樣子(預告)
每個人的青春歲月裡,都有一段關於旅行憧憬
我知道,麗江是你徘徊很久的夢
很多人說麗江已經是充滿商業氣息的地方
久而久之,你也變得不喜歡 麗江
麗江到底值不值得去
那就和我去看看麗江該有的樣子吧
清晨漫步石板路上,在某個轉角走進小巷深處,吃一碗正宗的雲南米線。
麗江的雨季,難得見到藍天白雲,等走了一場雨,能看見遠處的雪山和白雲連成一片,讓人心情忽明。
在山上,邂逅雲淡風輕,古城中稀疏的樹木點綴著這一片土地,陽光時隱時現。
尋一處小院,喝茶發呆,浪費時光。
四方街的人們載歌載舞, 麗江 的熱情像這暖陽。
再看一場盛大的表演,馬幫的故事歌頌著麗江千年的歷史。在千古情,給我一天,還你千年。
漫步束河,隨處可見睡在地上的狗,這裡的安靜與悠閒,讓動物也變得「懶惰」,他們真幸福~
穿越20年前,尋找麗江當初的模樣。白沙古鎮遊客稀疏,街邊的染布裝飾著古房,陽光就在頭頂山,雪上就在前面。
有一個彩色的村子,靜悄悄的棲息在麗江南方,這裡人很少,你會偶爾看見身著民族服飾的當地老婆婆,一起聊天散步的樣子。
待夜晚華燈初上時,繽紛靚麗的「紙傘街」把 麗江 變成了一個七彩斑斕的夢。
給自己寄一封來自 麗江 的信,回去收到時,剛好有收到了來自麗江的問候。
壹 · 古城的日與夜、靜與鬧
清晨微醺的晨光中,古城是安靜的,腳步輕輕,時光輕輕。
在早晨, 麗江 古城完全擺脫了給人留下的熱鬧人多的印象。
這時候,不如迎著陽光,找個小巷鑽進去,在巷子深處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雲南米線。
總覺得巷子適合一個人慢慢的逛,看看剛開張的小店,街頭偶爾趕路的人,甚至一隻貓咪的身影都會被吸引。
早晨的古城特別適合發呆,適合找個安靜的咖啡店,慢下來思考。
都說麗江是豔遇之都,我想這個豔遇就是從遇見麗江的陽光、遇見 麗江 的慢節奏、遇見麗江的早晨的純淨和夜晚的熱鬧。
豔遇一個人不如豔遇一個地方,因為人會離開,那個地方卻一直都在。
等到日落,天空變得非常好看,伴著雲朵,回到古城中心。
夜晚華燈初上時,古城最為熱鬧,有故事的夜晚讓街頭變得人潮湧動,四面八方而來的遊客都想體會這繁華的古城街巷。
不論走到哪裡,歌聲鼓聲都不會停歇,這就是你一直期待的《彩雲之南》。
秀色麗江,人在路上。
裡面也有賣河燈的,這讓我想起古時候放河燈的場景,寄託了人們心中的美好心願。
晚安, 麗江 。
貳 · 漫步束河,體驗純正的納西風情
束河這個名字,讓我最先想到的是《天龍八部》的網遊,初中那會兒很迷戀這個遊戲,以至於大理、石林等這些地方都像是我早就認識一樣,自帶江湖武俠的感覺。
束河比起麗江古城,少了些許嘈雜,多了份悠靜。
這是第二次來束河了,但還是美如初見。
一進去就能看到這個許願走廊,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心願,有對愛情的期待,對親人的祝福,對學業有成的嚮往。
束河古鎮現在會收門票,入口處可購買。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忘了帶學生證,登錄教務系統查詢信息給工作人員看也同樣有效。
束河是納西先民在 麗江 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
馬蹄聲響,你會去往何方。
這裡應該是最 束河 的地方了,有種 江南 的美。
路過一條街,這個牌子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太有意思了哈哈!
在古鎮中的「四方聽音」會有表演,大家可以對照到時間去觀看。除此之外,也可以憑景區門票免費從四方街坐觀光車回到四方聽音。
茶馬古道博物館,是明代木氏土司「 束河 院」建築群的組成部分,內有壁畫六幅,與白沙壁畫一樣,是雲南 碩果僅存的明代壁畫典範之作,列為省級文物。其周圍建築為民國年間束河小學的教學樓,現已整體保護,是遊客了解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
博物館可以憑藉束河景區門票免費參觀,裡面配有免費講解,如果不趕路可以去逛逛。
原來除了麗江古城, 束河 也有「紙傘街」,茶馬古道博物館門口進去就可以看得到。
博物館分為序言廳、壁畫展廳、史事一廳、史事二廳、 束河 生活廳、 束河 皮匠廳五個展區。向遊客展示著該地區的悠久歷史與文化。
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 盛。茶馬古道分川藏、滇藏兩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西亞、 西非紅海海岸。
滇藏茶馬古道大約形成 於公元六世紀後期,它南起雲南茶葉主產區思茅、普洱,中間經過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麗江地區、香格裡拉進入西藏,直達拉薩。有的還從西藏轉口印度、尼泊爾,是古代中國與南亞地區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 。普洱是茶馬古道上獨具優勢的貨物產地和中轉集散地,具有著悠久的歷史。
在去九鼎龍潭的路上,會看到這三口緊挨著的井,名叫「三眼井」。
它其實是當地古老節水方式的體現,利用水的流勢,由上而下並排成三口井。三眼井最左邊作為泉水源頭,可以作飲用水,中間用來洗菜,最右邊用來洗衣服。
在古鎮的北邊,有個顏色很好看的潭水——九鼎龍潭。
九鼎龍潭西枕龍泉山,東頻青龍河,是一上一下兩個半圓形的小 石潭 ,兩潭之間建有一個涼亭,是觀賞「九鼎龍潭」的最佳處。九鼎龍潭的水出自龍泉山山腳的石頭隙縫裡,潭水不深,但卻夏季不渾,冬季不淺,一般清澈的流水從石隙中溢出,永遠滋潤著古鎮。
作者:林琛Live
卓瑪途旅雲南文化旅遊自由行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