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搖滾團體林肯公園(Linkin Park)最近在官方網站上發布消息,即將於2007年5月14日率先在美國發行他們新專輯,名為《Minutes to Midnight》,該專輯在其他國家則推後一日於5月15日正式發行。這是繼2003年《天空之城?美特拉(Meteora)》之後,林肯公園暌睽違四年之後的新作,熱切的林肯公園歌迷們把這張專輯稱為「王者歸來」。
新專輯中的第一支單曲《What I've Done》4月已在歡呼聲中提前與歌迷見面。
5月5日及6日林肯公園還將在新澤西東盧瑟福的巨人體育場舉辦一系列標題為「The Bamboozle Festival」的演唱會。為宣傳新專輯做足準備的林肯公園成員們發出宣言:「這張專輯將是我們樂隊最為突破的聲音!」
新曲:MV關注「滅亡時刻」
新專輯中的第一支單曲《What I've Done》4月已在歡呼聲中提前與歌迷見面。 第一支單曲的面市讓所有林肯公園迷們為之振奮。《What I've Done》MV由樂隊成員Mr.Hahn執導拍攝,拍攝地點在加州的沙漠。音樂帶以蒙太奇的手法,將近半世紀在地球上發生過足以影響所有人類、動物、植物生存權的大事件件事一一記錄下來,其中包括:政治的紛亂、種族衝突造成無謂的戰爭殺戮、環保意識不夠造成自然生態崩解、百年冰川消融、北極熊等珍貴生物瀕臨絕種、人類面對世紀末的倉皇不安,以吸毒等極端的手段暫時逃離現實等等。主唱切斯特也表示:「這首歌代表著我們樂隊的改變,可以說是向從前的我們告別。」
專輯:邀請歌迷定中文名
《What I've Done》MV推出後,唱片公司便向龐大的歌迷群發出邀請,請所有歌迷一起來為林肯公園的這張新專輯想個中文名稱。這次的專輯名稱《Minutes to Mid?鄄night》,「Midnight」意為「午夜」,所代表的就是「滅亡時刻」。專輯本來要表達的是一個叫「世界末日鍾」的概念,該概念源於美國「二戰」時期,當美國在日本長崎及廣島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一群芝加哥大學研究原子科學的科學家們在1974年一起創立了這個概念,科學家們以「世界末日鍾」這個虛擬的定時器,來警惕人類將因過度使用核武,而導致自我滅亡。
改變:「新金屬」風格被捨棄
主唱切斯特認為,專輯中的「午夜」概念不只涉及地球遭到人類破壞的這種「大我」層面,也涵蓋了樂團本身的「小我」。「這種『結束』的感覺也反應映在林肯公園的改變上,因為歌迷們一定會在我們這張新專輯裡發現,他們以往所熟知的林肯公園已大不一樣了。」
切斯特所談到的「改變」,主要表現在他們的樂曲風格。「我們以前其實嘗試過很多不同領域的曲風,因為我們一向不想限制自己的作品走向。諷刺的是,我們仍然被別人定義為『新金屬』風格。所以在做這張新專輯時,我們特意決定要完全捨棄以往的做法。」但切斯特保證,他們仍然會讓歌迷聽得出屬於來「這是林肯公園的獨特聲音」。
(責任編輯: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