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國家概況

2020-12-12 環球網

(最近更新時間:2018年6月)

【國名】納米比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Namibia)。

【面積】824,269平方公裡。

【人口】248萬。88%為黑人,白人和有色人約佔總人口的12%。奧萬博族是最大的民族,佔總人口的50%。其他主要民族有:卡萬戈、達馬拉、赫雷羅以及卡普裡維、納馬、布須曼、雷霍伯特和茨瓦納族。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阿非利卡語、德語和廣雅語、納馬語及赫雷羅語。90%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溫荷克(Windhoek),人口34.4萬,年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7℃。

【國家元首】總統哈格·根哥布(Hage Geingob),2014年11月當選,2015年3月就職。

【重要節日】元旦:1月1日;獨立日:3月21日;勞動節:5月1日;非洲日:5月25日;英雄日:8月26日;人權日:12月10日;聖誕節和家庭日:12月25日和26日。

【簡況】原稱西南非洲,北同安哥拉、尚比亞為鄰,東、南毗波札那和南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600公裡。全境大部分地區在海拔1000~1500米。西部沿海和東部內陸地區為沙漠,北部為平原。主要河流有奧蘭治河、庫內內河和奧卡萬戈河。氣候燥熱少雨,年平均氣溫18~22℃, 分春(9~11月)、夏(12~2月)、秋(3~5月)、冬(6~8 月)四季。

15~18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等殖民者先後侵入。1890年被德國佔領。1915年,南非參加協約國對德作戰,出兵佔領西南非洲。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南非統治西南非洲。1949年,南非非法吞併西南非洲。1960年4月,西南非洲人民組織(簡稱人組黨)成立,開始進行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1966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取消南非對西南非洲的委任統治。1968年,聯合國大會根據西南非洲人民的意願決定將西南非洲更名為納米比亞。1978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435號決議,支持納實現獨立。1989年,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行制憲議會和總統選舉,人組黨獲勝,其候選人努喬馬當選總統。1990年3月21日宣布獨立。

【政治】納獨立後,政局一直保持穩定。人組黨政府重視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經濟社會事業不斷發展。2009年11月,納舉行獨立後第四次議會和總統大選,人組黨獲勝,該黨候選人希菲凱普涅·波漢巴再次當選總統。之後,波漢巴總統任命根哥布為總理。2014年11月,納舉行總統大選和議會選舉,根哥布作為人組黨總統候選人參加競選,以87%的得票率當選總統,於2015年3月21日就職。人組黨贏得國民議會全部104個議席中的85席。

【憲法】現行憲法於1990年2月制定。憲法規定:納實行三權分立、兩院議會和總統內閣制,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5 年,不得超過兩任;經內閣建議,總統可以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並舉行全國大選;同時總統應辭職並在議會解散後的90天內選舉新的總統;修改憲法須經議會兩院各2/3多數通過等。

【議會】由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和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組成。國民議會每屆任期5年。本屆國民議會於2015年3月組成,共104個議席,在96個直選議席中,人組黨佔77席,另有,總統提名議員8名,任期至2020年3月。本屆國民議會議長彼得·卡賈維維(Peter Katjavivi),於2015年3月就職。

全國委員會由全國14個區委員會選舉42名代表組成。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會議。總統無權解散全國委員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於2015年12月成立,任期至2021年12月,主席瑪格蕾特·門薩-威廉斯(Margareth Mensah- Williams)。

【政府】本屆政府於2015年3月組成。現主要成員有:副總統南戈洛·姆奔巴(Nangolo Mbumba),總理莎拉·庫貢蓋盧瓦-阿馬蒂拉(Saara Kuugongelwa-Amadhila,女),副總理兼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長內通博·南迪-恩代特瓦(Netumbo Nandi-Ndaitwah),國防部長彭達·亞·恩達科洛(Penda Ya Ndakolo),司法部長薩克斯·尚加拉(Sackeus Shanghala),內政與移民部長弗蘭斯·卡波菲(Frans Kapofi),工業化、貿易和中小企業發展部長切克羅·特韋亞(Tjekero Tweya),財政部長卡勒·施萊特魏因(Calle Schlettwein),教育、藝術和文化部長卡特裡娜·漢澤-希馬爾瓦(Katrina Hanse-Himarwa),體育、青年與國家服務部長伊拉斯塔斯·烏託尼(Erastus Utoni),安全保衛部長查爾斯·納莫洛(Charles Namoloh),礦業與能源部長湯姆·阿爾溫多(Tom Alweendo),工程和運輸部長約翰·穆託爾瓦(John Mutorwa),新聞與通訊技術部長斯坦利·西馬塔(Stanley Simataa)等。

【網址】http://www.gov.na/。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4個行政區(Region)。

【司法機構】由最高法院、區法院和地方法院組成。最高法院大法官和總檢察長由總統商內閣和司法諮詢委員會後任命。區和地方法院法官由司法部長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彼得·希武特(Peter Shivute)。

【政黨】有大小政黨40多個,其中7個政黨在議會有席位。主要政黨有:

(1)西南非洲人民組織(South West African People's Organization-SWAPO-PARTY):簡稱人組黨,執政黨。1960年4月19日成立,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奧萬博蘭人民組織,得到納最大民族奧萬博族及其他社會階層的廣泛支持,1966年8月開始武裝鬥爭,1989年11月在制憲議會選舉中獲勝,成為執政黨。1991年12月舉行了納米比亞獨立後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從民族解放組織轉變為群眾性政黨。2017年11月召開了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集體,哈格·根哥布、內通博·南迪-恩代特瓦分別當選主席和副主席,索菲婭·沙寧瓦(Sophia Shaningwa)當選總書記。

(2)大眾民主運動(Popular Democratic Movement):原稱特恩哈爾民主聯盟,2018年1月改稱現名。由白人共和黨聯合10個民族集團於1977年11月成立,1989年經重新組合後包括12個政黨和派別,宣稱「既反對共產主義,也反對種族主義」。2003年,其重要成員共和黨和全國團結民主組織相繼宣布退盟。現任主席麥克亨利·韋納尼(McHenry Venaani)。該黨在2014年大選中獲得5個議席。

(3)民主與進步大會(Rally for Democracy and Progress):2007年11月,由前外交部長希迪波·哈穆滕尼亞和前礦業與能源部長傑薩亞·恩亞穆共同組建。在2009年11月舉行的大選中首次參選並在國民議會中獲8個席位。主張進一步鞏固民主、尊重人權,反對獨裁和威權體制,反對個人崇拜;加大減貧力度,積極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該黨在2014年大選中獲得3個議席。

【重要人物】哈格·根哥布:總統。1941年8月3日出生於納北部奧特宗朱帕省,達馬拉族。1964-1974年在美國期間獲得政治學學士、碩士學位,2004年獲英國利茲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青年時代投身納解放運動,參與創建人組黨,系納獨立憲法起草人之一。1975年至2002年擔任人組黨政治局委員。1990年3月納獨立後出任總理,並連任至2002年。2002年8月退出納政壇,2003年移居美國,受邀請擔任政府間國際組織「非洲事務全球聯盟」(GCA)執行書記。2004年重返政壇。2007年重新當選人組黨政治局委員,出任人組黨副主席、國民議會黨團領袖。2008年4月任貿易與工業部長。2012年再次出任總理。在2014年11月舉行的大選中當選總統,2015年3月21日就職。曾於1991年9月以總理身份訪華,2006年隨波漢巴總統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1年以貿工部長身份隨同波漢巴總統訪華。2014年4月以總理身份正式訪華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2015年12月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習近平主席與其會見。2018年3月來華進行國事訪問。夫人莫妮卡·根哥斯。

【經濟】世界上海洋漁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鈾、鑽石等礦產資源和產量居非洲前列。礦業、漁業和農牧業為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種植業、製造業較落後。獨立後,人組黨政府先後制訂了5個五年經濟發展計劃(第五個國家發展計劃為2017-2022年)及2030年遠景規劃,大力吸引外資發展製造業、礦產品加工業、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扶持黑人企業發展,同時注意維護白人合法權益,納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14年和2015年,經濟增長率分別達6.4%和6.0%。2016年初以來,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和國內旱災、基礎設施薄弱等影響,經濟一度陷入技術性衰退。為扭轉當前困境,政府削減預算、減少開支,努力推動農牧產品出口和旅遊創匯,積極發展工業園區。但受制於經濟內生動力不足、政府效能低下等因素,經濟運行前景尚不明朗,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

2017年納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35.2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450美元

經濟增長率:1.3%

通貨膨脹率:5.2%

外債總額:72億美元

外匯儲備:21.5億美元

匯率:1美元≈13.5納元

【資源】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素有「戰略金屬儲備庫」之稱。主要礦藏有:鑽石、鈾、銅、鉛、鋅、金等。

【工礦業】製造業不發達,80%的市場由南非控制。製造企業約300家,90%以上為小規模私人企業,主要行業有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皮革加工、木材加工和建材化工等。礦業是納傳統支柱產業,90%的礦產品出口,主要生產氧化鈾、鑽石、黃金等。2016年,納米比亞鈾產量3654噸。納是重要鑽石供應國。近年來,納鑽石銷售市場擴大,除美國外,還銷往中東和日本等地。

【農牧漁業】納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農業吸納了納65%的勞動力。種植業較落後。全國可耕地面積6900萬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高粱和小米等。由於雨量稀少,土地貧瘠,農作物產出率低且不穩定,糧食不能自給。目前70% 的糧食依靠進口,主要來自南非。政府正在推行「綠色農業計劃」,力求增加糧食產量。畜牧業較發達,85%的可耕地被用來發展畜牧業,收入佔農牧業總收入的76%,以養牛、羊為主,牛存欄280萬頭,羊400萬隻,大部分出口南非和歐洲。所產紫羔羊皮馳名世界。納漁業資源豐富,捕魚量位居世界前十名,主產鱈 魚、金槍魚、沙丁魚、莢魚、龍蝦和蟹,其中90%供出口。

【旅遊業】旅遊業較發達,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左右。海灘、自然保護區等旅遊景點集中在北部和南部地區,其中北部的艾淘沙公園聞名世界。1997年,納成為世界旅遊組織成員。近年來,赴納國際遊客逐年遞增,2016年共有147萬外國遊客赴納觀光。納發展旅遊業條件優越,主要有地形地貌豐富多彩,生物多樣化特點突出,注重生態保護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等。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較發達。

鐵路:總長2600公裡;平均每年客運量60.2萬人次,貨運量68.7萬噸公裡。

公路:總長約6.4萬公裡,其中瀝青路5000公裡;年均客運量5萬人次,貨運量18萬噸。

水運:沃爾維斯灣是納唯一深水港和西南非地區最大的貿易和漁港,年吞吐量約200萬噸。

空運:納米比亞航空公司經營的國際和地區航線通往法蘭克福、開普敦、約翰尼斯堡、盧薩卡、哈拉雷和羅安達等城市,國內航線通往納各主要城市及一些偏遠城市。納各大城市均有機場。

【財政金融】納是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和蘭特貨幣區成員國。財政金融大權集中於中央,90%財政收入源於稅收。從南部非洲關稅同盟所得收入佔每年財政收入的20%~30%。納65%的銀行為外國資本掌握。

【對外貿易】主要出口礦產品、漁產品、畜牧產品及初級加工產品,其中鑽石出口佔出口收入總額的33%。經濟對進口依賴性強,絕大部分生產、生活資料需要進口。接近90%的進口商品來自南非。主要出口市場為南非、英國、美國等。2017年外貿總額為100.5億美元。

【外國援助】1990~1998年共獲外援約47.88億納元,主要援助國有德國(佔外援的30%)、瑞典(佔外援的23%)、挪威、美國等。援款主要用於創造就業機會、減少收入分配不公和扶貧。2010年,納共獲得20億納元的發展援助,主要用於愛滋病防治、教育、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人民生活】納雖為中等收入國家,但貧富差距較大,是全球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現有醫院34所、診所267個,保健中心44個。共有6435張床位,平均每1000人佔有3.6張。此外還有許多私人診所。納政府重視提高人民的醫療衛生條件,醫療衛生經費佔財政總預算的9%左右。經過多年努力,納愛滋病感染率趨於穩定。愛滋病母嬰傳播比例從2005年的20%降至2013年的4%,新增病例降低了50%。同時實現了85%的治療覆蓋率。

【軍事】獨立後,政府在整編前納米比亞解放軍和前西南非洲地方軍的基礎上,建立起一支統一的國防軍,總兵力1.9萬人,其中陸軍1.67萬人,空軍1100人,海軍1200人,另有警察部隊1.4萬人。據納財政部向議會提交的2017/18年度財政預算,國防預算為56.8億納元,約佔政府財政預算的9.1%。

【文化教育】獨立後建立普及教育制度,2012年實現小學免費義務教育。全國擁有1500所中小學校和特種學校。納米比亞大學是全國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建於1993年,有學生4000多人;另有10多所中等技術學校和師範學校。近年來,納教育投入持續增加,教育撥款從2000年的18億納元提高到2018年的150.5億納元,佔預算總額的24%。目前,初等教育入學率達93.6%,高中入學率為49.5%,高等教育普及率為24%。納全國識字率從獨立時不到75%上升至目前的90%。納還分別與南非、德國、中國等籤署了聯合研究和科技合作文件,但教育事業發展仍面臨輟學率和不及格率過高、教室嚴重缺乏和教學質量不盡人意等挑戰。

【新聞出版】全國有192家新聞機構和組織。有報刊十餘種。主要報刊和發行量為:《納米比亞人報》(1萬份),1985年創刊;《共和者報》(1萬份),1977年創刊,大眾民主運動機關報,有英、德、南非荷蘭文;《新時代報》(7000份),人組黨報;《溫荷克廣告者報》(1.1萬份)。

納米比亞廣播公司為全國性廣播和電視機構,成立於1990年,其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西南非洲廣播公司,產權為國家所有。下設廣播電臺,用英、德、南非荷蘭語和13種地方語廣播。納米比亞通訊社為半官方通訊社。南非在納設有電視轉播站。

近年來,納國有新聞、通訊產業業績突出。移動通訊核心骨幹網絡進行了升級改造。隨著信號傳送基站建設速度加快,納廣播公司調頻廣播和電視信號的覆蓋範圍分別達到全國的98%和68%。納通社開通全天多媒體新聞服務,並在全國設立了6個分部,地方新聞採訪能力明顯提高。

【對外關係】迄今,已與150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奉行不結盟、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強調外交為經濟建設服務,支持加強非洲國家間的合作,主張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加強南南合作、南北對話。注重周邊外交。加強同周邊國家、亞洲國家的經貿往來。

【同中國的關係】見「中國同納米比亞的關係」

【同非洲國家的關係】重視發展同非洲國家、特別是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鄰國的關係。主張南共體國家建立促進貿易、投資、地區經濟發展的共同機制,支持南共體政治、防務與安全機構的工作。支持非盟主導非洲事務。

【同西、北歐國家的關係】同西、北歐國家有密切的經貿聯繫,德國、瑞典、挪威、法國是納主要的援助國。納獨立後即加入洛美協定並與西、北歐國家籤有多項經貿、文化和技術合作協定。歐盟向納提供主要援助領域包括教育、鄉村發展、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政府管理和非政府組織活動等,旨在幫助納促進減貧和實現可持續增長。納與德國關係特殊,目前在納有近4萬德裔白人,有30所學校教授德語。2014年同歐盟就《經濟夥伴協定》(EPA)達成共識。

【同美國的關係】美是納主要援助國之一,每年向納提供1000萬~1500萬美元的雙邊和地區發展基金。美國公司佔外國在納公司的1/3以上。美和平隊青年志願者計劃自納獨立伊始即開始實施,目前約有100名青年志願者在納政府機構、中小企業、診所、學校和社區組織開展志願服務。2001年,納獲得美《非洲增長與機會法》受益國待遇。2006年,美接受納為「千年挑戰帳戶」受惠國。

【同亞洲等國家的關係】近年來,納積極推行「東向」政策,加強同亞洲國家的合作。在高度重視對華關係的同時,積極加強同日本、印尼、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在天然氣開發、公務員培訓、遠程教育、農業、海洋漁業、港口建設、人力資源、旅遊等領域的合作,擴大經貿往來。

相關焦點

  • 納米比亞概況
    【獨立日】3月21日(1990年)    【國慶日】3月21日(1990年)     【國石】鑽石     【國家政要】總統希菲凱普涅·波漢巴(Hifikepunye Pohamba),2004年11月當選
  • 【認識非洲】非洲國別投資環境概況之納米比亞|中國投資
    藍色代表納米比亞的天空、大西洋、海洋資源,也象徵雨與水的重要性。綠色象徵國家的翠綠草木與農業資源,白色象徵和平與團結。紅色代表納米比亞人民,他們的英雄氣概與堅毅決心為每個人創造平等的未來。黃色是溫暖的陽光,也是大地與納米比沙漠的顏色,獨立戰爭時期,遊擊隊多在沙漠中活動,舉目所見盡為烈日與黃沙,國旗中以一輪黃色太陽象徵其堅韌不拔之精神及獲得獨立的喜悅,又有生命與能量之意。
  • 中廣核湖山鈾礦 成為納米比亞國家名片
    原標題:中廣核湖山鈾礦 成為納米比亞國家名片   「開這輛礦車的感覺太棒了,我喜歡這份工作!」31歲的卡裡比·普阿希說,她是中廣核湖山鈾礦上330噸礦用車的駕駛員。她說:「我的家人都為我的職業感到驕傲,我奶奶還問我,開那麼大的車你不害怕嗎?
  • 納米比亞國家野生動物園的一天
    從4月21日下午踏進納米比亞埃託沙國家野生動物園大門,到第二天上午離開,我們在這裡待了總共不到20個小時。對於這個非州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沙漠地形野生動物棲息地,我們僅僅看了九牛一毛,但儘管如此,仍感到收穫頗豐,不虛此行。
  • 生長麵包樹的國家:在納米比亞safari
    在納米比亞safari作為驢友,準備行程是很重要的過程,比報旅行社的團隊要複雜一些。但我也認為這是一種樂趣,準備的過程,也是對這個國家了解的過程。但與東非基本依賴當地safari公司組團遊不同,納米比亞的旅遊形式多樣,自由度非常高。這可能與他們國家一直以歐洲市場,特別是德國市場為主的緣故。旅遊的形式可以是自駕,參團,自組團等。找safari公司的時候,注意是否有TASA的相關認證(The Tour and Safari Association of Namibia),這樣比較有保證。
  • 納米比亞:充滿德式風情的非洲國家 這裡是攝影師的天堂
    納米比亞旅遊局的展臺充滿了非洲風情,吸引了很多同行的駐足。環球網旅行頻道記者對納米比亞旅遊局大中華區市場代表朱政女士進行了專訪。朱政:納米比亞坐落在西南非洲,享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既有非洲特色資源,又有海洋旅遊資源。納米比亞旅遊有著名的四大特色,首先是野生動物,納米比亞是世界上擁有野生獵豹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擁有黑犀牛最多的國家。此外,也有著名的非洲沙漠大象。生活在納米比亞的動物有著廣袤的生存空間,是全球生活狀態最原生態的野生動物群落。
  • 納米比亞|火焰與海洋並存,世界盡頭的神秘國家
    有這麼一個國家,它擁有世界上最美、最古老的紅沙漠,生長著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植物,保留著神秘古老的民族,生態奇景,絕世奇觀。它,就是納米比亞。作為非洲高端旅遊目的地,納米比亞曾獲得"2015年最佳旅遊國度",《Lonely Planet》評它為"2017年度全球最物超所值旅遊目的地"。許多人也許並不熟知這個國家。直到去年,熱門綜藝《花兒與少年3》中,陳柏霖在導遊之爭中遺憾落敗,獨自開啟了一人一狗一車一帳篷的「流放」之旅。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驚豔自然之美 納米比亞沙漠探險記
    納米比亞是位於非洲西南部的一個小國,甚至很多人完全沒有聽說過,但這裡擁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自然景觀,包括最著名的西海岸納米布沙漠和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大西洋沿岸的歐式城市、精彩紛呈的戶外活動、歷史悠久的埃託沙野生動物國家公園、北部內陸居住的原始部落辛巴族、能夠看到幾十萬頭海獅的十字角、神秘傳說中的骷髏海灘、世界遺產地之一的頹廢方丹等。
  • 納米比亞,作為非洲最年輕的國家之一,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納米比亞猶如嵌入卡拉哈裡沙漠和南大西洋之間的一枚模子。作為非洲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它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加之文化和民族淵源的顯著多樣性,納米比亞成為了攝影愛好者們夢寐以求的勝地.這裡有狂野的海洋景觀、麟峋起伏的高山,荒涼的沙漠.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殖民時期所建的城鎮和幾乎無限的活動空間。
  • 納米比亞沙漠
    納米比亞沙漠旅遊概述納米比亞沙漠位於整個國家的西南部,西部與大西洋相接,有很長的海岸線,最著名的要算位於海邊小鎮Swakopmund 和 Walvis Bay 之間的long beach段,這裡最獨特的風景是開車行使在海岸線的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一邊是海景
  • 位於納米比亞的一個野生動物公園:馬米利國家公園
    位於納米比亞的一個野生動物公園:馬米利國家公園這是一片鮮為人知的寶地,這裡是野生動物生活的仙境,園內分布著島嶼、河道、溼地以及波札那的奧卡萬戈三角洲(Botswana's Okavango Delta)。
  • 波札那國家概況
    主張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小國家應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化挑戰。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南共體)秘書處設在哈博羅內。博還是聯合國、非盟、大英國協、不結盟運動和南部非洲關稅同盟成員。  【同歐盟國家的關係】 博與歐盟關係密切,歐盟是博最大的國際援助方之一。2004年歐盟把旨在提高南部非洲國家產品競爭力的「生產力服務中心」設在博。
  • 納米比亞 驚豔「氧化紅」
    本期目的地: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位於非洲西南部,面積82萬平方公裡,北與安哥拉、尚比亞接壤, 東、南連接著波札那和南非。納米比亞是非洲治安狀況最好、生活水平最高、衛生條件最優秀的國家之一。納米比亞原名為西南非洲,長期被殖民統治,在聯合國的幫助下,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方贏得獨立,成為非洲大陸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
  • 納米比亞:紅與黑的碰撞
    地理位置:納米比亞位於非洲西南部,面積82萬平方公裡。大部分地區海拔1000-1500米,具有非洲高原常見的地理特徵。納米比亞原名為西南非洲,長期被殖民統治,曾被荷蘭、葡萄牙、英國、德國、南非先後入侵統治,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方贏得獨立,成為非洲大陸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2007年12月,納米比亞成為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
  • 納米比亞的海邊,溫荷克的語言,安靜的欣賞這個國家
    12月31日抵達納米比亞,首都溫德和克。安哥拉講葡語,納米比亞講英語。大概是因為對旅行迫不及待,樹懶過早地更新了她的語言系統,結果在機場候機的時候,安哥拉工作人員問我們話她全部用英語作答。我問她hey寶貝,我們還在安哥拉,不要著急用英語。她莫名其妙,啊?我講了英文?
  • 納米比亞幾個獨特的活動!
    在納米比亞有很多事情要做,計劃一次沙漠之鄉的旅行可能會讓人無法抗拒。納米比亞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國家,坐落在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地方之列。我記得我們昨天去納米比亞旅行。納米比亞就像另一個星球。關於回到許多國家,我們談了很多,但納米比亞將成為現實。最重要的是,它是非洲最容易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就像我們一樣,納米比亞將進入並讓您渴望探索更多。這是令人驚訝的,因為這個國家是空的,人口稀少。不要被欺騙納米比亞有這麼多美好的事情要做。Sossusvlei是納米比亞的一個地方,每個人都看過這張照片。
  • 納米比亞,一半沙漠一半海灘
    在納米比亞,看最著名的紅沙丘要去諾克路福國家公園位於納米比亞西南部的蘇絲斯黎包括納米布沙漠主要的一部分和諾克路福山脈是非洲最大和世界第四大的主題公園位於納米比亞的西北部的庫內地區最有趣的是有一個大大的鹽盆這是埃託沙國家公園最顯著的地質特徵覆蓋了大約5000平方千米的面積在夏天雨季降水充沛的時候會積水
  • 狂野的非洲--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先後被德國和南非控制,經過22年內戰才於1990年獨立。從西海岸隨處可見的沉船和白骨,到廢棄的金礦和鬼鎮、再到精緻的歐式建築,納米比亞仍保留著鮮明的殖民地痕跡。也許是深知自己的土地來之不易,這個只有200萬人口的國家,獨立伊始就勇敢地將整個國家一半以上的土地劃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
  • 安哥拉農業投資環境概況
    一、國家概況(一)地理概況安哥拉共和國,首都羅安達,位於非洲西南部,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高海拔地區屬溫帶氣候。北鄰剛果(布)和剛果(金),東接尚比亞,南連納米比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650公裡,陸地邊界4837公裡,國土面積125萬平方公裡。2019年安哥拉人口數量達到3180萬。(二)政治概況2002年安哥拉內戰結束,經濟建設迎來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
  • 納米比亞——神秘與野性的碰撞~
    納米比亞作為世界上獨立最晚的幾個非洲國家之一,城市建設保留著德國殖民時期遺風,素有「歐洲後花園」之稱。納米比亞的旅遊業發達,長期以來是歐洲遊客的高端度假目的地,主要景點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蘇絲斯黎紅沙漠、南部非洲最大火烈鳥聚集地瓊灣港、埃沙國家動物園、十字角海豹灘、骷髏海岸、奧普沃辛巴族村落等,在2015年被《lonely planet》年度十佳旅遊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