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報訊 記者唐易婷報導:21日,市國土規劃局網站公示《佛山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綱要(公示稿)》(下稱《公示稿》)。《公示稿》顯示,中心城區的願景定位為水脈智城、新韻古鎮、精緻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納入此次研究範圍。
為進一步提升佛山市城市品質、城市風貌,加快將佛山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創新的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市國土規劃局編制了《佛山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綱要(公示稿)》,對中心城區總體形象定位、總體空間格局進行全局的謀劃。
《公示稿》顯示,本次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規劃總面積361平方公裡,把三龍灣納入研究範圍,按照目標願景、生態空間體系、城市空間體系、文化承載體系等方面展開設計。在中心城區城市的規劃與建設中,要做大「水」的文章,彰顯「古」的特色,關注城市空間的品質,建設「精緻」的中心城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嶺南文化名城。
在生態空間體系方面,《公示稿》提到,中心城區整體形成「一環一山,四楔歸心」自然生態格局。一環指東平河與佛山水道圍合形成環城水系,一山指西樵山,一心指三龍灣綠心,是引導城市創新與環境提升的重要載體,四楔指九畝田、樂龍-順番、一環南延線、天子帽4處綠楔。
在城市空間體系方面,《公示稿》提到城市風貌分區、空間標誌體系、城市眺望體系和夜景亮化體系等。
中心城區根據總體風貌格局細化劃定城市核心、濱水空間、歷史特色、山前區域、現代都市、現代產業等6類城市重要特色風貌區,重點對風貌區的建築風貌、景觀廊道、城市地標、眺望視廊、公共空間等進行管控。
中心城區現有季華路及城市中軸線兩條標誌建築聚集的條帶,未來潛在地標區域應重點打造「一河一路」(東平水道、魁奇路),保留原有的美的總部、佛山西站、百花廣場等7處標誌建構築群,新建10處標誌性建築群。
中心城區構建由金融高新區-佛山中軸片-佛山新城片組成城市屋脊,打造季華路城市次高脊;沿東平河、佛山水道形成高低錯落的天際輪廓,在周邊組團中心形成高度節點。
中心城區構建「三核三片,兩帶八軸多節點」的城市夜景亮化體系,打造佛山新城、千燈湖、祖廟-東華裡三個夜景核心,以及東平河、佛山水道兩大濱水夜景帶。
在文化承載體系方面,《公示稿》還對佛山老城、石灣陶谷、疊滘水鄉、平洲玉器、樂從沙滘、南莊湖湧村、南莊紫洞7個片區的建設作了指引,突顯11個特色鄉村。
相關報導
為進一步提升佛山市城市品質、城市風貌,佛山市國土規劃局組織編制了《佛山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綱要(公示稿)》,現公開徵詢公眾意見!中心城區總面積361平方公裡,考慮到三龍灣與中心城區的緊密關係,本次設計在中心城區基礎上,將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納入研究範圍,進行統籌考慮。
中心城區及三龍灣未來將呈現出怎樣的面貌?馬上來看↓
水脈智城、新韻古鎮、精緻佛山。
整體形成「一環一山,四楔歸心」 自然生態格局。
一環,指東平河與佛山水道圍合 形成環城水系,是中心城區城市景觀核心要素,也是中心城區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驅動要素;
一山,指西樵山,雖然位於中心城區外部,但在空間相對開敞的西南部是城市重要的 景觀要素;
一心,指三龍灣綠心,隨著三龍灣片區的發展,它將發揮對禪南順交界地區的 重要影響,是引導城市創新與環境提升的重要載體;
四楔,指對接市域綠楔,形成的九畝田、樂龍-順番、一環南延線、天子帽4處綠楔。
西部突出現代產業風貌特色,依託西站和佛高新區,打造中心城區西部現代產業風貌區。
中部突出現代都市風貌特色,120公裡長的城市內環水系圍繞,通過三舊改造和形態升級,打造佛山高品質的現代都市和傳統文化風貌區。
東部部突出創新生態風貌特色,以大尺度生態藍綠空間為核心,構建強度適宜的創新和人居空間,也是未來佛山發展的最重點潛力區域。
中心城區現狀有季華路及城市中軸線兩條標誌建築聚集的條帶,其空間標誌體系應以原有的建築為基礎,通過精品項目、重點項目進行品質優化。
未來潛在地標區域應重點打造「一河一路」(東平水道、魁奇路)。
保留原有的7處標誌建構築群,新建10處標誌性建築群。重點打造1處鐵路門戶、6處道路門戶節點。
佛山老城
石灣陶谷
疊滘水鄉
保存、突顯水鄉空間肌理。體現龍舟文化、茶居文化和養花文化;以自然水係為軸線;規劃結合步行與水上兩種遊線,構築有機的水鄉風貌空間;
保留疊滘的自然水系肌理,串聯了小橋流水、古樹祠堂等嶺南風貌的景觀意象,並開展一系列展現本土獨特文化的民俗活動;
開放公共空間界面,提高節點重要建築的可視性及可達性,提升地區環境質量。
平洲玉器
樂從沙滘
南莊湖湧村
南莊紫洞
《佛山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綱要(公示稿)》自1月22日起至2月20日(30天)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可反饋至:
點擊這裡可查看公示稿全文。
原標題丨佛山中心城區藍圖繪就:水脈智城、新韻古鎮、精緻佛山!
來源丨佛山日報、佛山發布
編輯丨鍾靜文、梁楚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