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京空姐孟學與外方人員交談。實習記者範繼文 攝影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的航班降落在首都機場,在一群金髮碧眼的洋空乘中,有兩位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姑娘,她們是漢莎招收的中國空乘。一位乘客說:中國空姐比起洋空姐毫不遜色。德國乘務長說:「她們很出色」。
12月15日上午9:00,漢莎航空公司的LH720航班從德國法蘭克福飛抵北京首都機場,與以往不同,從這架德國航空公司的航班上走下了兩位中國空姐。
■國際航班上有北京空姐記者在機場採訪了幾位乘坐這架航班的中國乘客,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在外航航班上有中國空姐為自己服務,感到很親切。」一位經常出國公幹的邱先生告訴記者,他這是第一次在外航航班上看到有中國空姐,比起洋空姐,中國空姐的風度氣質、服務水準和外語水平都毫不遜色,惟一的區別是顯得比較內向和含蓄,不像洋空姐那麼開朗。「不過這可能是一種民族性格,並未讓人感到不舒服」,邱先生這樣認為。
在機場,LH720航班的機組人員送走乘客就匆匆地乘班車離去,記者又趕到他們下榻的凱賓斯基飯店。在大堂,記者看到兩位中國姑娘在一群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中非常顯眼,雖然穿著同樣的深藍制服,打著同樣的黃色領結。她們一個叫孟學,是剛剛入選漢莎的北京姑娘,另一位叫趙昆,她已是德國公民,並且已在漢莎工作了兩年。這個航班的乘務長阿爾伯特先生對記者說:「中國、德國的文化有很大的差異,而這些中國空姐就像橋梁一樣,讓兩種文化背景的人互相溝通了解,她們非常出色,和她們成為同事我感到很愉快。」
據悉,漢莎航空已從數千報名者中招收了80名中國女孩作為空中乘務員,她們目前正在德國法蘭克福漢莎培訓中心接受為期兩個月的綜合培訓。正式培訓課程結束後,她們還將參加每月一次的德語語言課程培訓,到明年春季,漢莎將擁有100名中國空乘在中德航線上服務。
空姐孫鵬筆試了100道英文題11月6日,入選漢莎的第二批中國女孩準備赴德培訓,在首都機場辦理國際航班登機手續的櫃檯前,記者見到了空姐孫鵬,她正專心致志地辦手續。記者發現大多數入選者的相貌都比較普通。孫鵬1999年畢業於北外英語系,畢業後在新華航空公司做空乘,她是這次入選漢莎的女孩中惟一的「在職空姐」。報考漢莎使她經受了很大的考驗,筆試共有100道題,全是英文的,而且答題時間只有30分鐘。接下來的口試、面試也極具挑戰性。
孫鵬最近在給家裡的信中告訴父母,培訓時教官給她出了這樣的題目:在飛機上遇到一位挑剔的旅客,他不停地按鈴,召喚空乘過來,提出很多要求,即使為他一人服務都忙不過來,而恰巧工作中的搭檔又有些懶惰,不來幫忙,問她怎麼辦。要用英文表演當時的情景,像是表演一個小品。孫鵬的做法是:她不厭其煩地一次次來到那位按鈴的旅客身邊,耐心地服務,然後和顏悅色地告訴自己有點懶惰的搭檔:現在事情比較多,你能否來和我一起工作?如果你實在忙不過來,我可以幫助你。這樣試圖溝通的努力令教官很滿意。
■中國空姐德國受訓獲好評記者從漢莎航空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艾萬裡先生那裡得知:在漢莎法蘭克福基地,這批中國空姐受到很高的評價,她們不僅聰明,而且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學習也刻苦。
眾所周知,國內航空公司在招聘空乘時,身材和容貌成為重要的選拔標準之一,而外航的招聘考核中,往往將內在素質放在容貌之上。當然,這裡面有民族習慣的因素,人們可以注意到,在亞洲國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上,空乘人員的外表都被特別予以關注。
但航空業的激烈競爭使得人們必須重新審視對空乘人員的評價標準,因為空中服務的過程和服務中的每個細節都關係到旅客對航空公司的看法,而這種細節能否完美無缺取決於空乘人員的內在素質而不是外表。比如,與旅客談話時乘務員的視線並不在旅客的臉上,而是遊移不定,顯得心不在焉,這就是在告訴旅客:對我來說,你並不重要。相信有了這種不愉快經歷的旅客,其怨氣不只針對空乘,更針對這家航空公司。所以,乘務員與旅客接觸的幾分鐘,可能決定了這家航空公司能否獲得更大的商機。
漢莎空姐標準:英文好、有修養、具有團隊精神漢莎中國空中乘務員將服務於公司運營的每周23個往返於中國和德國間的航班。目前,漢莎每周運營的航班包括北京與法蘭克福的每日直達航班,上海與法蘭克福的每周6班直達航班以及香港與法蘭克福的每周10個航班。近幾年乘坐漢莎航班的中國乘客在不斷增加,招收中國乘務員,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乘坐漢莎航班的中國乘客。漢莎招收空乘年齡要求是21至35歲,也就是說,招收的不是學生,而是具有一定社會經驗、比較成熟的人。不需要特別出眾的相貌和身材,但要有良好的氣質和修養,穩重而不失活潑;由於是在國際航班上工作,所以英語要非常熟練,特別是口語;必須適合做這份工作,有服務的意識,懂得服務的技巧,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要有在團隊中主動溝通、團結協作的精神和與人為善的態度,因為一個航班的乘務組是一個集體。
0薦聞榜
(《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