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最醜手槍!沒有擊錘,只有扳機,外型如料理噴槍

2020-12-25 輕兵器愛好者

SHOTSHOW是一個審核嚴格的專業性展會,會在展前進行多重審核。由於展會性質為行業專業展會,所以對公眾不開放。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更多SHOTSHOW的盛況,請關注我們輕兵器愛好者,輕兵器愛好者作為官方許可的唯一中文自媒體,會及時為大家帶來最新資訊。

SHOTSHOW 2020展會上結構最簡單的手槍——Altor Corp

每年的SHOTSHOW上總少不了過分宣傳的武器,大家期待已久的武器,以及除了酷炫外沒有其他優點的武器。但是有時我們也會遇到有些不常見,新奇的甚至是非常古怪的武器。

比如今年,Altor Corp的參展手槍就是一個例子,設計非常古怪。武器使用的彈藥為.380彈或者9x19mm彈藥。而且外形和其他的參展武器完全不同。

Altor Corp本次的手槍

武器僅由6個部件構成,也許這支武器就是展會上構造最簡單的武器。武器和傳統的設計完全不同,沒有設計扳機以及扳機護圈。武器的外形以及其機械瞄具就如同科幻作品中的武器一樣。

說到這個武器的外型,小編我第一眼就突然感覺似曾相識,這不就是我們經常在日料餐廳見到的食物料理噴槍嘛!

我們經常在日料餐廳常見的食物料理噴槍

食物料理噴槍,這外形跟Altor Corp本次的手槍太像了~

武器的零件包含一個注塑而成的聚合物握把和機匣,一根不鏽鋼製的2英寸帶膛線槍管,以及一個簡單的擊發系統。結構和現代的弩完全不同。

當然,這支武器也不可避免地會和一些秘密攜帶武器進行對比。比如二戰時期的解放者手槍以及之後CIA開發的「鹿槍(deer gun)」。而Altor集團的手槍是否可以安裝消音器也是一個非常引人關注的話題。

據說武器的裝填可以在10秒內完成。裝填步驟如下:首先旋轉槍管並移除槍管,然後把一顆彈藥從槍機的引導槽卡入擊發位置(槍機固定在聚合物握把內)。之後,把槍管按安裝回去,旋緊。武器就準備擊發了。

射手只需要把扳機向後按動,扳機力為4磅,對射手而言應該不是太難。之後,瞬間放開扳機。擊針和扳機就會在擊針簧的作用下共同向前運動,擊發彈膛內的彈藥。武器的保險則較為傳統,為平移銷式保險。保險開啟時,扳機無法向後運動。另外,還有一個切口位置用於安放槍管。不過對原作者來說,這個有些多餘而且不太安全。

Altor集團希望可以讓這支武器的外觀看起來不那麼致命(確實這支武器看起來不像手槍,而像是1950年時地攤小說封面的鐳射槍。

實際上,譯者認為這個武器看起來像膠水注射槍。設計的公司建議,這支武器適合在面對單個目標的自衛中使用(尤其是面對動物),並且適合作為農場用槍。

Altor集團認為這支武器射擊非常簡單,而且精度驚人。(譯者:的確是夠簡單的,沒有擊錘,套筒都不用拉,只要按扳機就可以了,比Glock的使用還要「簡單」啊。而且這精度也確實驚人,糟糕的扳機手感加上極短的槍管,很近的距離都可以打偏。)畢竟在機匣上安裝有固定機械瞄具。

手槍武器屆四大醜八怪

Altor Corp「解放者」「鹿槍」威爾洛德(Welrod)微聲手槍「解放者」(Liberator)

「解放者」(Liberator)手槍是一種非常簡陋的單發滑膛手槍,這種手槍是二戰期間美國的OSS(戰略情報局,是CIA的前身)散發給被軸心國佔領地區的抵抗組織所使用的簡易武器。「解放者」手槍的正式名稱是FP-45,即「.45口徑信號槍」(Flare Projector Caliber .45)的縮寫,「信號槍」這個名稱估計也是來用迷惑敵方情報機構的。

首先,該槍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由戰略情報局設計和生產的,但實際上戰略情報局沒有能力設計和生產大量的手槍,「解放者」是由美國陸軍研製和監造,然後再交給戰略情報局在敵佔領區進行散播;另一個誤解是此槍被大量空投在法國。事實上「解放者」手槍在法國只有很少的數量,大部分都是在菲律賓和中國使用;甚至連槍的名字也有爭議,有些人說,這種槍原本不叫「解放者」,只是在1944年6月戰略情報局公開他們的武器目錄時,在這把槍的圖片下面寫著「解放者」。

生產線上最後一支「解放者」,握把上有槍號及紀念銘文

圖中間是「解放者」手槍及其包裝盒,左側是拆開後成為說明書的包裝盒

每一把「解放者」手槍連同10發.45 ACP彈和一根小木棍被裝在一個塗了石蠟的厚紙板盒內,用小木棍拆開紙盒可以看到一組繪畫說明書,就算不識字的人也會按著圖畫操作。由於保存下來的紙盒比手槍還少,因此對於收藏家來說這種「連環畫」說明書比槍更有價值,結果導致槍械市場上的假說明書比真的還多。

結構

裝填時要用手把滑動後膛打開,把子彈塞進去後再合上,還要用手把擊錘扳到待發狀態才能扣支扳機擊發。每次發射後,都要打開後膛,然後用紙盒內附帶的小木棍(或類似的適當替代品)把空彈殼頂出槍管。

「鹿槍」

二戰結束後,大批「解放者」手槍被美國回收和銷毀,而這個愚蠢行為導致的後果是——當CIA想要在越南使用類似的東西時,他們不得不重新設計和製造,並命名為「鹿槍」(Deer Gun,有時被稱為Dear Gun)。然而他們並沒有學到前輩們的經驗教訓,大量的「鹿槍」也在越戰後被銷毀,結果「鹿槍」比「解放者」更罕見。

威爾洛德(Welrod)微聲手槍

威爾洛德(Welrod)微聲手槍是二戰中研發的一款帶有極強神秘色彩的微聲手槍。該槍於1942年射擊成型,1943開始生產。此槍大約生產了2800支左右,除去提供給英國特種突擊隊和英國特種空勤團使用以外,部分美國特殊機構也使用。由於此武器的外觀十分有意思,所以別名叫「打氣筒」。

射程近,實用主義

該槍有效射程約23m,準星直接安裝在槍管長度約一半的位置。握把相對較小,底部安裝有一個僅能容納6發槍彈(或者8發)的小型彈匣,並且可以根據攜帶的要求從槍管處拆卸下來。

該槍沒有握把保險,拋殼窗位於握把右側上方位置。槍尾部有一小段環狀結構,就是該槍的槍機,由於該槍採用手動槍機結構,在裝填好彈匣的情況下,需要將槍機向前推,並且向右旋轉90°,上彈入膛。在發射過程中,需要將槍機向左旋轉90°,然後向後拉來完成新的上彈過程。

通過建模還原武器

遊戲《恥辱之日》中的威爾洛德微聲手槍

威爾洛德微聲手槍只能進行單發射擊,意思是每打完一發就要手動退出彈殼,重新裝填,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除了擊發時撞針的聲音,沒有任何機械聲,這把槍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微聲」。

原創內容,文字著作權屬作者本人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從上方裝入彈匣的怪異手槍
    我們把當時的專利聲明為大家翻譯過來(譯者註:這段話描述的就是雙動扳機):「手槍......屬於自動裝填的武器類型,在首發射擊時,帶有鎖定結構(阻鐵)的擊錘可以用手待擊或者直接扣動扳機,後膛結構(槍機)通過氣體壓力驅動,完成隨後的待擊動作。」
  • 武器竟然能如此嫵媚 號稱最適合女性隨身攜帶 防身自衛的小型手槍
    既然面對的受眾不再是軍隊,那麼民用型槍械自然要根據顧客的需求和喜好進行生產,同時為了吸引顧客的眼球,為數不少的槍械在外形上更加追逐一鳴驚人,而如下這一款美國SCCY公司的CPX系列手槍就是一個最為顯著的例子。生產地位於佛羅裡達州,主要生產方向是可攜式輕武器的SCCY公司,其誕生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
  • 兵器| 中國高級軍官專用11式手槍,為什麼被評為「最醜」手槍?
    ,後來直接把54式衝鋒鎗帶上飛機的記錄,但目前中國沒有美俄那種越境進入他國的作戰任務,飛機出現故障迫降跳傘後,一般都是落入我國境內,沒有太多地面自衛需求。77手槍也存在扳機行程過長、活動護圈回彈擊痛手指等問題,而且隨著64式7.62mm手槍彈的淘汰,77式自動手槍也面臨斷糧的命運。
  • 作為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它的服役期高達70多年!
    M1911自動手槍作為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長達70多年,該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工作原理,射擊方式為半自動。該槍最大不足是:重量體積較大,射擊時後坐力大,影響射擊精度。M1911自動手槍作為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長達70多年。
  • 自殺都不靠譜的手槍?也許南部94式並沒那麼糟糕
    這個黑點主要在擊針上,但這個缺點主要體現在南部十四而不是南部九四。由於王八盒子是平移式擊針,沒有擊錘,所以它的擊針又臭又長又重,所以在一些寒冷環境下會引起擊針彈簧無力的情況,結果就是擊針在子彈底火上就錘了個印子,沒擊發。另外,由於日本當時冶金工藝確實算不上好,因此擊針那個細頭容易斷裂。
  • 評測:斯普林費爾德兵工廠XD-E 專業編輯推薦的隱蔽攜帶手槍
    斯普林費爾德兵工廠(Springfield Armory)新型單/雙動擊錘式XD-E緊湊型隱蔽攜帶手槍,射擊準確、動作可靠、後坐力柔和,獲得「on target magazine」網站的編輯推薦獎。該槍採用了類似1911手槍那樣的手動保險,兩手都可以方便使用,操作非常方便。
  • 二戰時期,捷克陸軍欽定的下一代制式手槍,為何被德軍嫌棄?
    CZ38發射.380 ACP彈,歐洲主流9×19mm彈的槍口動能可以達到450焦耳,而.380 ACP的彈殼短啊,裝藥量少了很多,這就導致它的動能只有280焦耳,殺傷力嚴重不足。 德軍已經用慣了9×19mm帕彈,你讓他們突然換上一款低威力手槍,誰能受得了?
  • 都喜歡格洛克手槍,這可能是最全面的一篇介紹文章了
    ▎Glock的建立和整體介紹Glock整個底把包括握把,扳機和彈匣均是由工程塑料製成的,只有少量特殊部位使用的鋼來加強。這樣做不僅能大量降低成本,而且塑料槍身還有保養及使用上的方便之處。金屬槍身面臨潮溼氣候便更加需要保養,而潮溼天氣卻對塑料槍身影響不大。
  • 美國M9、瑞士SIG P220、俄羅斯MP-443,誰才是制式手槍的王者?
    M9手槍配發M12手槍套(伯萊塔UM84手槍套系統中的一部分),但亦有士兵採用其他手槍套。M9手槍的套筒座包括握把都是由鋁合金製成的,不過為了減輕槍的重量,握把外層的護板是木質的。在保險裝置上,不再是過去的按鈕式,而是變成了搖擺杆。扳機護圈的增大,即便是戴上手套扳動扳機也非常順手。M9手槍的顯著特點是天窗式套筒設計、槍管下方鎖定槍機組件的使用和擊錘跌落保險。
  • 手槍需要加瞄準鏡和兩腳架麼?沒錯,法國人就是這麼幹的
    話說手槍+瞄準鏡這種騷操作在我看來,都是可以丟進武器界奇葩行為大賞的操作...畢竟你想,手槍這種既沒有槍託,也沒有支架的玩意,平時據槍就晃的要死(沒有槍的同學可以自行持吹風機嘗試)。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哈,因為當時主要流行的還是擊錘式手槍,比如M1911或者白朗寧大威力這種,而這類擊錘手槍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射擊之前得拉套筒;或者說在已經上膛的情況下也得釋放保險;亦或是在擊錘處於收攏(Decock)狀態下,得重新把擊錘掰到待發狀態。
  • 普蘭拍賣行2020年春季拍賣中的四種罕見槍械
    專利擊髮式轉輪手槍這是南北戰爭時期南部聯盟的科弗(Cofer)設計的專利轉輪手槍,目前存世的已知只有兩支。拋開這支槍的稀有度不談,它的設計也非常獨特。這支轉輪手槍發射的是.36口徑的金屬殼定裝彈,但是子彈本身沒有底火,需要在槍彈底部的突起上安裝火帽才能擊發。手槍的彈巢為兩段式設計,可以將槍彈的底緣卡在兩段彈巢中間。
  • 以色列BUL軍工廠推出IPSC世界冠軍聯名款頂級競賽手槍
    以色列BUL軍工廠(Bul Armory)推出了全新公開賽手槍——SAS II BULLESTEROS。該槍是BUL軍工廠與IPSC世界冠軍Jorge Ballesteros推出的聯名款,槍身全部以不鏽鋼製造,以增加槍身的重量,使後坐力降至最低。
  • 紐倫堡戶外狩獵展新型手槍集錦《疾速追殺3》電影主題手槍登場
    在剛剛閉幕的德國紐倫堡戶外狩獵展(IWA)現場,參展企業都帶來了自己的最新產品,今天來盤點一下這次展會上的新型手槍。貝雷塔92X高性能手槍,這是一款專為動態射擊比賽設計的競賽級手槍,可以參加各種包括IPSC在內的射擊賽事。
  • 評測:FN 503袖珍型手槍 設計精良的防身武器 填補品牌百年空白
    兩者的擊針部分設計相似,與FN 509一樣,FN 503同樣沒有手動保險,配備三個內置保險,包括擊針保險、扳機保險、跌落保險。擊針保險消除了在不扣動扳機時,擊針接觸底火的可能性;扳機阻鐵(Trigger Disconnec)有效解決了「單打連」故障;扳機保險消除了跌落時,扳機因為慣性向後移動造成走火的風險。
  • 如何分解毛瑟C96手槍 著名的盒子炮只用一枚子彈就能拆成零件
    這是一位美籍日本人展示自己的槍械收藏,他的這個收藏非常有意思是早期型毛瑟C96手槍。該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製造的,所以與我們通常見到的毛瑟手槍有些區別,比如握把上面的方形切削區域就沒有毛瑟商標。這是因為當時毛瑟還沒有申請註冊商標的緣故,我們熟悉的毛瑟商標是一戰結束後才註冊的。擊錘形狀也很特別,很像變色龍的眼睛,這也是早期毛瑟手槍的重要標誌。對於毛瑟C96手槍,這位收藏家有著很複雜的情感。這是他收藏的日本《槍械》雜誌1979年3月號,其封面就是早期型C96手槍。
  • 《個人防衛世界》評選2018年十大最佳手槍 自衛武器競爭激烈
    當然,這些手槍大多數都是日常攜帶用於自衛的武器,因此大多數屬於緊湊型甚至是袖珍型。榜單中出現的都是2018年新上市的型號,並沒有排列名次,畢竟讓每一名槍迷都滿意,這是很難完成的目標。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份榜單中,是否有你熟悉的型號。
  • 美國情侶午夜醉酒拿起手槍扣動扳機,結果一顆子彈把兩人打穿斃命
    據《每日郵報》4月29日報導,一對美國情侶在喝醉酒後握著一把手槍扣動扳機。兩人原以為槍裡沒子彈,結果卻被當場打傷,在送往醫院後不治身亡。4月29日,外媒講述了這對情侶意外死亡的事件。
  • 世界上長相最奇特的4支槍械,第二支最奇葩,跟自行車有關!
    1.三管轉輪手槍:下圖中這支轉輪手槍目前僅有一支存於市面上,在槍械收藏界可稱得上是價值連城,該奇特的槍械是由19世紀中期一名義大利民間槍械發明家設計。它與其他轉輪手槍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採用三根槍管的奇特設計,容彈量相對來說也較大,一共可裝填18發子彈;因該槍械的三根槍管共用一根擊錘,扣動扳機的時候可一次性發射3發子彈,具有旺盛的持續火力和強大的殺傷力等優點。
  • 捷克槍械製造商CZ推出TS 2系列運動手槍 詳解三種款式的不同功能
    著名的捷克輕武器製造商eskáZbrojovka(CZ)剛剛推出新一代運動手槍系列CZTS2。該系列根據IPSC標準手槍比賽規則進行了優化,採用了全新的套筒設計,套筒座和運動式擊錘與之前的CZTS系列相比,具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外部特徵。
  • 二戰時最著名的五把手槍德國的像藝術品,日本的不如燒火棍
    今天,我們說說二戰時最著名的五把手槍,當然每個人心目中的標準不同,評選出來結果自然也不同。我們今天說的這五把槍不敢說性能最強,但是在二戰時都非常的有名。 1.美國柯爾特M1911手槍 柯爾特 M1911 A1式11.43毫米自動手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手槍之一,是世界上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的手槍。該槍於1911年被美國陸軍採用後,只在1922年進行了一次改進,也就是M1911A1手槍,之後該槍就達到了「接近完美」的水平,幾十年來再無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