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南澳:昔日隔絕島 今朝網紅地

2020-12-26 南方新聞網

  藍天白雲下,寬闊海岸邊,國家衝浪隊的年輕運動員踏浪而行,不時俯低身姿,鑽進管浪,完成一次漂亮「隱身」。這段時間,國家體育總局水上中心正在組織衝浪隊員們在南澳縣青澳灣開展大合練。

  由於浪湧大、岸線綿長等特點,近年來,青澳灣逐漸成為國內乃至國際衝浪賽事的熱門舉辦地。這是南澳觀摩體育賽事、度假遊玩的新打卡點,憑藉這些熱門景點,在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南澳再次強勢入圍全國人流指數十大熱榜。

  作為廣東唯一一個海島縣,旅遊資源豐富是南澳最大的特色和優勢,在奔康路上,南澳一門心思念好旅遊經,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形成以旅遊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格局,從一個「與世隔絕」的海島,蝶變為遊人如織的旅遊勝地。

  架起「民生橋」 通車當年旅遊收入增4倍

  金秋時節的傍晚,汕頭後江灣水的海面被落日餘暉鋪上一層碎金,猶如巨龍臥波的南澳大橋也被染上一層金黃,橋上車來車往,不少車輛為了欣賞沿途美景減緩了行駛速度。

  5年前,西起汕頭澄海區,東至南澳縣,全長逾11公裡的南澳大橋正式通車,因為直出海口,成為廣東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

  大橋之於南澳的重要意義,南澳縣交通運輸局局長袁永平認為怎麼說都不為過,「它帶動南澳縣邁入『大橋新時代』」。

  大橋未開通前,南澳縣只能依靠渡輪實現陸島交通運輸,一旦遇到颱風天氣,渡輪便無法運行,等到風平浪靜時,往往已過了一周之久。

  「因為島上有段時間會『與世隔絕』,南澳縣也被我們戲稱為『難熬縣』。」居民周先生笑著說。

  路不通、財不通。為解決這一歷史難題,從根子上改善居民生產生活條件,修建一座跨海大橋提上議事日程。

  但「小縣建大橋」並非易事,大橋建設很快因為遇到技術難突破、建橋人才空白、資金緊缺等問題,一度停工。

  「其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南澳大橋的水下施工,由於海域浪湧大,天氣不穩定等原因,海上鋼管樁施工作業頻頻受阻。」袁永平回憶說。

  方法總比困難多。通過銀行貸款、聘請專家、科研攻關等方式,當地政府多措並舉,逐步拆解攻克難題。與此同時,施工單位進行多輪試驗論證並引入世界先進的打樁船,最終推動沉樁施工順利進行。

  大橋通車後,南澳旅遊業呈現跨越式發展。袁永平高興地說,僅通車當年,進島遊客便猛增,旅遊綜合收入同比增長4倍以上,經濟帶動作用明顯。

  如今,部分開餐飲店的島民單靠在旅遊旺季開門營業就能過上不錯的生活。

  「入島變得十分方便,島民也可以隨時去島外了!」事實上,南澳大橋不僅是一座「民生橋」,更是一座「生命橋」。大橋開通後,以往島上運送病人不及時的難題得到了解決。

  據統計,目前共有200多部次救護車出島,這意味著有逾千戶家庭因為大橋提供的交通便利得到了更快救治。

  南澳大橋的建成,也推動島內交通逐步得到完善。今年春節前,南澳縣澳嚦隧道順利通車,縣城西側南北得以貫通,將有利於解決旅遊旺季交通擁堵等問題。

  隨著引韓(江)供水工程和過海電纜等工程落地,「三大跨海工程」幫助南澳實現路通、水通、電通,為南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重現「藍色海灣」

  村民轉產轉業開餐廳民宿

  聚焦全域旅遊,南澳島旅遊持續升溫,濱海旅遊、鄉村生態遊等親近自然的特色旅遊項目越來越受到遊客的歡迎。

  不久前的「雙節」假期,南澳迎來旅遊旺季。遊客或在清澈的海水中嬉戲,或在潔白的沙灘上踱步,岸上不少遊客舉起相機對著眼前的藍天碧海頻頻按下快門。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如今綿長美麗的岸線,兩三年前,由於亂搭亂建、非法採沙、養殖汙染等種種問題,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破壞。

  如何重現碧海藍天?作為國家試點地區,南澳痛下決心,全面開展以岸線修復和保護為主要目標的「藍色海灣」整治項目。

  赤石灣是參與整治的五個海灣之一。當地通過建立汙水處理站、重新修建加固海堤、制止破壞岸線和沙灘行為等手段,推動恢復自然風貌。

  「小部分在岸線附近居住且不願意搬遷的居民,我們不僅會勸說告知他們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也會為他們提供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南澳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陳雄說,通過土地調換,一戶原本在海邊生活的家庭順利搬遷並開設一間小賣部,在旅遊旺季能實現一天千元左右的收入。

  隨著環島岸線整治、環島景觀、環島旅遊「三大環島工程」的逐步推進,海島上的大街小巷更加乾淨整潔,環境提升美化為當地村民提供了更好的轉產轉業條件,不少村民通過開餐廳民宿,收入大幅提升。

  探索「旅遊+體育」

  12項賽事帶旺旅遊淡季

  南澳旅遊業發展火爆,但淡旺季差異明顯,如何改善旅遊淡季的冷清局面?這些年,當地嘗試依託海灣資源,探索「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模式。

  2019年,南澳縣舉辦亞洲衝浪暨全國衝浪錦標賽、汕頭南澳鐵人三項亞洲杯暨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等5項國際國內專業運動賽事,以及登山徒步活動、越野挑戰賽等20項群眾性體育活動,吸引來自世界及全國各地1800多名專業運動員、教練員參賽。

  這其中有12項賽事活動在旅遊淡季舉辦,累計帶動40多萬人次進島觀看比賽和旅遊,給淡季旅遊業帶來生機活力,也成為南澳的特色名片。

  另一個困擾當地旅遊業發展的問題是土地資源稀缺。由於南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是山地,緩解土地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矛盾,成為拓寬旅遊業發展空間的重要課題。

  最近,南澳正式啟動旅遊管理服務基地及漁民轉產轉業科研培訓基地工程,不僅將強化海島旅遊統一規範管理,還將帶動休閒漁業發展,進一步拓展南澳發展空間。

  南澳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吳雲崗透露,今後南澳將以承辦亞青會比賽項目為契機,在繼續舉辦沙灘排球、衝浪、帆船等比賽基礎上,探索水上運動等特色旅遊體育項目,打造精品旅遊體育線路、精品賽事和示範基地,破解海島旅遊季節性難題,真正帶旺海島人氣。

  統籌:洪奕宜 駱驍驊

  一線故事

  後宅鎮羊嶼村:

  「靠海吃海」興產業戶脫貧、村出列

  在南澳縣羊嶼村嶄新的柏油路上,樹立著一塊宣傳欄,上面繪有一份脫貧攻堅圖,圖上標記了這裡建檔立卡的25戶貧困戶,家庭人口數及地點分布清晰在列。如今,圍繞著做好「靠海吃海」這篇文章,這個省定貧困村已經達到「戶脫貧、村出列」的標準。

  羊嶼村面海靠山,因村前海灘嶼仔形似羊得名,屬於半山區農村,此前經濟發展一直難有起色。

  扶貧貴在精準。新一輪精準扶貧啟動後,羊嶼村兩委聯同駐村工作隊通過進村入戶等形式,全面了解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根據每家每戶的實際情況,幫助確定飼養肉豬、種植瓜菜等脫貧門路,併購置所需三輪運輸車、噴漆機等農具器械。

  為實現長效脫貧,羊嶼村積極發展產業扶貧,增強脫貧內生動力。抓住自身近海的特點引進海產品加工廠,幫助部分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從去年開始,加工廠每年為每個貧困戶提供1600元的收益。

  除了海產品加工外,當地還集資興辦生態休閒農業示範基地、光伏發電等適合該村發展的項目,按村集體和貧困戶1∶4的比例分配收益,有效促進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增收,截至目前已獲收益15.7萬元。

  有了金山銀山,也要守好綠水青山。近年來,羊嶼村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宜居品質,打造美麗鄉村。通過開展垃圾清理、汙水整治、農村「廁所革命」等六個專項行動,當地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近幾年村子變化很大,不僅漂亮多了,還有小公園可以閒逛。」談起村中變化,村民陳阿姨十分欣喜。

  南方日報記者 陳理 見習記者 劉佳榮

相關焦點

  • 汕頭:解鎖網紅南澳島
    南澳島位於廣東汕頭市, 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也是汕頭市的唯一轄縣,處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背靠汕頭經濟特區,素有"粵東海上明珠"、「潮汕屏障、閩粵咽喉」之稱。具有「海、史、廟、山」相結合的立體交叉特色,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是南澳生態旅遊的主色調。
  • 汕頭兩天一夜遊:品潮汕美食,南澳環島吃海鮮(遊記攻略版)
    、揭陽的中心地帶,行政區域上屬於潮州,距離汕頭市區約55公裡;高鐵站有多條線路前往汕頭市區的大巴。如果購買了不計免賠險,最後的450元是不需要承擔的,所以建議新手及不熟悉當地環境的夥伴購買此保險;潮汕站-汕頭市區 - 金平區福合埕牛肉丸火鍋店 (車程50分鐘,30公裡,過路費:16元)汕頭市區 - 南澳島 (車程1.5小時,南澳大橋往返96元)
  • 汕頭:來粵東中心城市,觀民國風情舊貌,體驗南澳海島風情
    在當時,西方一些國家輪船公司,先後在汕頭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並開通了世界各地到汕頭的海上航線,直接控制了汕頭埠的海運業務。西方商人藉助便利的海運和種種通商特權,紛紛到汕頭設立商行,開辦工廠,從事商業貿易和土特產品加工與出口。
  • 走進汕頭南澳,一個景色優美的海島,海鮮讓人難以忘懷
    今天小顏帶大家一起去領略一下汕頭南澳島的風情吧。一說起南澳島,就會想起進島的一座大橋:南澳大橋,這座大橋有11.08千米,是進島的重要橋梁。每到旅遊旺季,橋上就會有很多的遊客。所以大家在旺季出行的時候,最好選擇合適的時間哦。南澳大橋兩邊都是海,橋面平整舒坦,沿途風光大家一定要好好欣賞一下。小顏每次看到這座大橋都由衷的感嘆,建築工程實在是太偉大了。
  • 汕頭南澳|3天2夜遊玩實用攻略,一起去頂澎島露營浮潛吧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一起去去南澳海島,在清澈的海水中遊泳浮潛感受清涼!今年端午約上幾個好友,開啟了汕頭南澳海島行,3天2夜的行程,舒適且清爽,開心的擁抱星空、海灘、無邊大海還有身邊的好朋友!目的地:深圳、廣州——汕頭南澳出行方式:高鐵遊玩時間:3天2晚住宿點:南澳民宿這次南澳行大家的目標很明確,出海浮潛!!因為朋友看到了南澳的視頻,感覺很贊,所以大家一致決定端午去那裡。
  • 汕頭海灣大橋下 「寶島雄風」 再起!
    在汕頭出海口的地方,有一座風光旖旎的小島,名叫媽嶼島。媽嶼島面積不大,僅為一平方公裡,但這座島上卻飽含著濃厚的海洋文化和媽祖文化。「媽嶼碧海飛白浪,天風海濤曲未終」。這句詩句形象地描繪了媽嶼島的特色。
  • 汕頭、汕尾自駕遊
    來到汕頭汕尾更多人想到的是潮汕美食,說到潮汕美食很多人都會讚不絕口,但是除了吃以外,可能更多人來紅海灣遊泳,不過我發現這裡真的海景很美,今天分享下汕頭汕尾的遊覽路線,我們是自駕遊的。接著我們開始下一站,我們開到了汕尾的風車島,這裡海景與風車搭配在一起,是個不錯的風景,我感覺風車島上的風車也沒那麼多(可能有些風車我沒看到),我們不僅環島一圈,連島上有路的,我們都幾乎走遍了。
  • 廣東汕頭南澳:102家民宿催熱旅遊 海島村民嘗到甜頭
    凌晨五點,廣東汕頭南澳島上清風拂面。靜謐而漫長的海岸線,浪濤一夜未眠,綿軟地拍打在漆黑的礁石上,為南澳島哼唧出惺忪的曲調。民宿的玻璃屋早早便燈火如螢。一番忙碌後,民宿老闆尤善華泡好了早起第一杯工夫茶,等待他的客人前來品茶。
  • 廣東汕頭南澳:102家民宿催熱旅遊 海島村民嘗到甜頭
    凌晨五點,廣東汕頭南澳島上清風拂面。靜謐而漫長的海岸線,浪濤一夜未眠,綿軟地拍打在漆黑的礁石上,為南澳島哼唧出惺忪的曲調。2015年1月1日,南澳大橋正式通車,搭乘輪渡不再是唯一的進出島方式。南澳的旅遊業一下子「火」了起來!據2020年南澳縣對各鄉鎮民宿普查的數據顯示,經工商註冊登記的個體住宿經營戶128戶,接待總床位數約3000個,其中鄉村特色民宿102家。
  • 汕頭南澳位列「冬季新秘境」第一名!
    歡迎關注:汕頭新資訊某著名旅遊網站於近日發布了「冬季新秘境2020」的榜單,在這份榜單裡,我們汕頭的南澳島位列第一。編語真的沒想到南澳在冬季還能在旅遊榜單上勇奪第一,以往,過了國慶假期之後,前往南澳的外地遊客就不多了。這可能也與汕頭今年入冬時間比較遲有關。冬天去南澳,海風是比較大的,也是傳統旅遊淡季,但南澳島自身的資源豐富,足以開發出更多的旅遊路線。
  • 廣東最長跨海大橋汕頭南澳大橋預計月底貫通
    南澳大橋簡介:   汕頭南澳大橋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是一座連接汕頭市澄海區和南澳縣的跨海大橋。大橋起于澄海萊蕪圍,終於南澳長山尾苦路坪,接環島公路;路線長約11.08公裡,其中橋梁全長9341米,連接線全長1739米。全線採用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的二級公路標準,路基寬度12米,橋梁淨寬11米。
  • 廣東汕頭南澳大橋今日通車
    央廣網汕頭1月1日消息(記者鄭澍)1日,廣東汕頭南澳大橋正式通車。這標誌著目前廣東省第一座真正意義的跨海大橋全線貫通。據悉,在去年7月27日,經過數百名大橋建設者歷經5年多的建設,南澳大橋主橋中跨合龍成功,12月13日,南澳大橋工程通過專家交工驗收,這標誌著南澳大橋工程已經完成,具備通車條件。
  • 廣州到汕頭自駕遊路書——宕石、南澳
    ▲出發理由:  曾經到汕頭南澳島遊覽幾日,雖然遭遇颱風,但不同尋常的景致和漁村漁民的生活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距離汕頭不遠的潮州地界,風景秀美的鳳凰山上的天池非常特別,由此眺望海拔1497米的粵東最高峰,雲霧繚繞,也很壯觀。鳳凰山被認為是畲族的發源地,畲族山村——李工坑村深藏在群山中。
  • 網紅奶茶店遍布汕頭 我怕是喝到了假的奶茶
    作為新時代年輕人 最顯著特徵大概就是 人手一杯奶茶 今朝奶茶今朝喝 明日胖來明日愁
  • 汕頭:打造南澳「全光島」 讓漁網接上網際網路
    人民網汕頭5月9日電(鍾哲) 近年來,汕頭的淘寶村、淘寶鎮飛速發展,在全國780個淘寶村中汕頭就佔了44個,位列全國地級市第4名、廣東省第1名。同時,汕頭還以9個淘寶鎮的總數領跑全省,汕頭潮南區則進入2015年全國十大淘寶村集群。  電子商務在汕頭迅速崛起,離不開汕頭光纖寬帶網絡的快速推廣。
  • 食在汕頭—兩天一夜吃遍汕頭
    Day 1 汕頭小公園在休息了一晚後,我們第二天早上出發前往汕頭小公園,並且準備打開胃大吃特吃。福合埕牛肉丸汕頭小公園附近的街道,附近有汕頭著名的牛肉火鍋店——福合埕牛肉火鍋。蠔烙,也就是臺灣的蚵仔煎小公園附近有很多網紅小食店,例如粿汁店、飄香小食館等,都是大排長龍。這家店非常多人,由於太熱鬧了所以我們沒有進去,但也是汕頭打卡的小食店。這家店也在福平路上,出門口不遠處就是上面那家老姿娘炒糕粿,人多的時候就可以點一份共享了。
  • 汕頭南澳大橋通車試運營 通過大橋全程僅需20分鐘
    9341米橋梁懸南海之上 1日9時30分,羊城晚報記者跟隨汕頭市委書記陳茂輝、市長鄭人豪等搭乘新開通的新能源公交車,從澄海區萊蕪圍一側駛上南澳大橋。隨著新能源公交車緩緩平穩前進,記者看到,南澳大橋兩側美麗的萊蕪和南澳海景盡收眼底,全長11.08公裡的南澳大橋,大約有9341米的橋梁懸於南海之上,大橋橋面淨寬11米左右,設置為雙向兩車道,中間沒有設置物理隔離設施。大橋的收費站設置於南澳側接陸處,在大橋的萊蕪側也設有一處物理閘口,進島車輛取卡通行,出島車輛憑卡放行。
  • 中國電信打造「光網城市」 締造廣東汕頭新發展
    系列報導從百姓視角、行業聚焦、政務推動等多個角度,廣泛深入地對中國電信打造「光網城市」,推動汕頭信息化發展進行全方位宣傳,為汕頭剛剛出臺的《汕頭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15—2017年)》的落地實施、推進汕頭「數據特區」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也為汕頭強化「粵東中心城市」地位,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形成強有力的輿論助推力。
  • 再遊汕頭南澳!
    汕頭是一個東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一個海濱旅遊城市,那裡依山傍海,海域遼闊,是旅遊者嚮往旅遊休閒好去處。過幾天,就是國慶中秋兩佳節日,天氣變涼,這對出遊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我決定回家鄉到南澳浪一浪。
  • 在汕頭吃粿條湯逛南澳
    南澳一座島一個縣,小縣城人口不多。綠化面積大,而且旅遊的人少,很安靜祥和。也沒有已經坑人的事,晚上住南澳本地人開的旅館60/100都可以,貴一點在遊客中心那邊住海景房。對面就是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