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心一直在流浪

2020-12-17 情感壹號官方

生活有幸福有不幸,時間也有時慢有時快。到了中年,很多人都過上了平穩安逸的生活,但是一睜眼,又感覺還有新的追求。想讓生活變得更富裕美好,其實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無論自己感覺怎麼樣,自己承不承認,心一直在流浪肯定是最大的痛苦。

內心存在美好,就沒有什麼值得可以煩惱的事情。內心存在善良,就沒有什麼值得可以怨恨的人;內心如果簡單,世間所有的紛擾煩惱就會成空。一個人在外面流浪時,還可以想自己的家,還可以想自己的家人,雖然生活過得很苦,還有放不下的思念,但並不是最痛苦的時候,因為「他們的心靈有所寄託」。人生最苦的事情,是「心在流浪」,在心感覺到累了沒有一個人可以去傾訴,找不到生命的歸途,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心一直在流浪。

是的,為了生活,我們都漂泊在遠方,家鄉也離自己更遠了,父母的年齡也逐漸老邁。每次逢年過節回家,內心都特別傷感,曾經的記憶,也漸漸變淡。

但不管怎樣,有父母在,心裏面還有一種寄託,還可以經常回家去看一看,每個星期給父母打個電話,聊幾句最近發生的事情。出門在外,有人會牽掛,也是幸福;自己牽掛父母,對父母來說也是心裡安慰。

可能有一天,父母老去,永遠離開我們了,才會明白「孤兒」這兩個字。父母還健在的時候,你永遠都可以說自己是個孩子,但是父母如果不在了,你就再也不是一個孩子了。

在戀愛的時候你兩個人恩愛有加,等到成家了,生活就會把幸福的愛情磨滅了。所有的家庭瑣事纏身,讓自己感到特別煩惱。可能自己都不會明白,曾經美好的愛情為什麼會變成了這個樣子?最後,還是和身邊的人繼續生活下去。人的這一生,不僅要擁有愛情的甜蜜,還要有家庭的責任。

到了中年,自己的心裏面的苦,沒有一個人可以懂。自己的心,一直都在流浪,找不到一個歸宿。如果婚姻到了「不幸福,還沒有辦法離婚」的時候,是最苦得,自己真的想「一走了之」,寧願無家可歸。一個聰明的人,不會生活在別人的眼裡,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實自己放下的東西越多,就會活得更加幸福。但是你真的能夠放下嗎?說自己說放下時,內心還是有「欲望」,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後果,就是永遠都不會滿足。

自己的欲望太多,自己的心靈就會一直流浪。可能這一會在財富上面,過了一會兒就是在房子上或者在車子上,可能在名利上還可能,一會兒在幻想中,一會兒實際中。最後,可能一直感覺生活著痛苦裡。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在流浪」。雖然有家可以回,但是自己的心早就已經沒有了歸宿,生活只能得過且過。

相關焦點

  • 人生之所以痛苦,是心靈沒有歸宿
    一段路,一個悠長的旅程,人生歲月匆匆而過,當過了愛做夢的年紀,才發現,人生前十年就這樣過去了。回首,發覺自己一事無成,好多事情沒有做,好多機會沒有把握住,走著走著,生活沒有了歸屬感,心靈沒有了歸宿。忙忙碌碌,被命運推著走,從沒有想過停下來,傾聽下自己內心的聲音,確定下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當壓力變成一張無形的網,牢牢地困住你,你才發現自己的脆弱和渺小。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活在別人的眼裡,互相攀比,讓人活得越來越累。其實你大可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人的命運自己掌握,不認命堅持抗爭到底,總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愛是心靈的歸屬,想是離不開的眷戀,入心的人是永遠的唯一
    真愛是與呼吸共存的情意,入心的人即使不在身邊,也永遠都會在心裡,那是一份與生命相伴到盡頭的情愫!愛是心靈的歸屬,兩個人相遇,愛之火的點燃只需一瞬間,在愛的世界裡,情不知因何而起,卻有著一往情深的纏綿,愛的故事一旦開始,入心的人無論怎樣,都是再無別人可以代替的存在,那是一份四下皆是你的情懷,人生路上,有些事的發生只需一秒,一個人一旦住進心裡,便是依戀的開始,愛有多深多真,就會有著多麼濃厚的依戀,那是觸動心弦的一種環繞!
  • 痛苦的名言名句,痛苦誰沒有?
    —— 柔石《二月》● 你痛苦的時候,很容易感覺別人的歡樂;你歡樂的時候,卻未必感受到別人的痛苦。—— 汪國真《哲思短語》● 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中沒有歡樂,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 周國平《幸福與痛苦》● 有遠見的人常會痛苦,沒有遠見的人常感快樂。
  • 人生就是黃粱一夢修行,修的就是一顆心
    生活在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是沒有痛苦的,沒有一個人是不會流淚的。需應該找一個人來愛。一個人越知道時間的價值,越倍覺失時的痛苦呀讓一個人變猛的馬上最好方式,就是擁有一個期待照顧的人。拾一份平淡,融一份坦然,貴一份獨具,守一份偕老。就看你從問下層面,去用大不大跡象去活。我認為沒短暫的產品。
  • 閱讀,尋找心靈的歸屬
    ,反正就是去做讓你充實、快樂的事情。而我會選擇閱讀,通過閱讀來尋找心靈的歸屬。我把我的書房叫「靜我齋」,寓意讀書讓我平靜,讓我充實,讓我心安理得。前年,我給學校圖書館撰寫門聯:讀書益智方思遠,閱史清心會仰高。我認為,「益智」和「清心」是讀書的境界,而「思遠」和「仰高」是心靈的歸屬。
  •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她的出生註定一世漂泊
    文:雪藍她在書中寫道,我相信燃燒一個人靈魂的就是對生命的愛,那是至死方休;她亦說過,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她還曾說過,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她說她的離去,我們不該痛惜,應該明白,她只是選擇了到另外一個彼岸,開始另一場出發,那裡沒有痛苦,沒有煩憂,只有無邊的快樂和幸福。這個有著流浪靈魂的女子,就是三毛。
  • 叔本華: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人生就是在無聊和痛苦之間左右搖擺
    生活中,我一直都想做一個活得通透的人,然因愚笨,無法如願。幸得拜讀了叔本華的文字,才能在煩擾時,覓得一絲清淨;混沌時,求得一絲清醒。1788年,出生於德國但澤(現屬波蘭)的叔本華,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也是「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人之一。
  • 為你,放逐愛情去流浪
    -01-當她意識到,她在他心中什麼也不是,連一點位置都沒有時。她的心就好象墜入深不見底的冰窟,再難覓其蹤影。那個在她的心靈花園裡,猶如一棵賞心悅目的花草的人。她用心地去呵護著、栽培著。上蒼還是很眷顧她,還是在她最寂寞無助時,給了她一個心靈知己。可是她不能留住這份美麗的邂逅,殘酷的事實已然打碎了她美麗的夢想。她警告自己:該清醒了完美主義者!這都是你自己的一廂情願,你在人家的眼裡,根本就是一個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人物。
  • 心靈的歸宿是淨土 人生的修行在紅塵
    人生匆匆,滾滾紅塵之中,幾人能找到真正的心靈淨土?樂土不在深山中,很多人想逃離這繁華背後的喧囂。這塵世缺少的不是脫靴賦詩的氣概,更不是拔劍飲歌的豪放。真正的紅塵,無處不在,煩惱和喜悅都是我們麼內心的執著。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 淨化心靈的佛家句子,人生就是放下!
    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2. 解鈴還須繫鈴人,你恨了誰,就會被恨困住,輪迴世世,終究還欠自己一個原諒。3. 一切隨緣生滅,執著是痛苦的根源,人生一度春風,便也一度秋雨;一度得意,便也一度失落。
  • 《騾子》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心靈的歸屬地吧
    影片裡厄爾是個退伍老兵,退伍後一直熱衷於黃花菜品種的栽培和開發,農場辦得有聲有色,是行業領域裡superstar,他很享受被包圍、被重視、被需要的榮耀感。可是隨著網際網路的強勢到來,厄爾這種傳統農場開始日益衰敗終致破產。當他開著自己的舊卡車回到家人身邊時,除了外孫女吉妮歡迎他,女兒艾莉絲和妻子瑪麗見到他都很痛苦。
  • 學識淵博的「精神病」,沈巍:肉體不再在流浪,心靈卻開始流浪
    "我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遊蕩流亡,其實只是為了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 這種習慣隱秘地持續到了沈巍長大,從小被父母嚴格要求、把控的他在高考畢業後,被父親要求學習審計,而這個選擇,被沈巍稱為"此生最大的遺憾"。 畢業後,沈巍進入了審計局工作,在工作時,他習慣性地收集單位裡的廢紙、或是有價值的廢品,本就孤僻的他在同事眼中變成了喜歡撿垃圾的"精神病"。
  • 人生,沒有第二次!(句句戳心)
    總以為人生還早,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浪費,殊不知時間已經不多了;總以為人生可以重來,長到後才知道人生沒有第二次,過去的就過去了,再也回不來了。既無法重來,那又何必走得這麼急呢?不如慢下來,感受生活的美好。餘生不長,你別太急,否則只會讓自己悔不當初。這世上最廉價的是時間,最昂貴的也是時間。
  • 人生有三寶,其實就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老話說,功名利祿眼前花,人生在世最大的財富和幸福是什麼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標準也不盡相同,世事沉浮,繁華褪盡又豈能盡如人意。這些天各種媒體對武漢的疫情關注頗多,嚴峻形式也超出了我們想像力,天災面前人的力量很是渺小,所以人生有三寶,這三寶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和幸福。
  • 3個故事告訴你,在痛苦中煎熬的人生,如何實現蛻變
    他就是晚清名臣曾國藩。從這次事件中,他才意識到, 「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既有所逼而成者居半」,天底下無作為而成功的人極少,能成功的人有一半是因為利益的激勵,剩下的另一半是依靠外界的刺激,別人的逼迫。挫折,屈辱才是成事的最大動力。
  • 沒有錢的旅遊「窮遊」是一種流浪嗎?窮遊更重要的是心靈的修行!
    優雅點來說那是心靈的修行,或者說是一種近似於流浪的旅行。個人作為一個旅遊行業的從業者,目前在獨自操作自助遊和國際郵輪等業務,曾經有一段時間接觸比較多的是學生人群,不少師弟師妹都向我訴說他們一個特別又常見的問題:現在有什麼旅遊是不用花錢的啊?在旅行社的時候也經常有大叔大姨這麼問:這個還要花錢的呀?
  • 楊定一 | 心的轉變,是人生最大的工程,也是最大的禮物.
    現象不是根本,只是種表相,跟著現象在跑,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心。 第二個重點,一切從心出發。了解一切都是大妄想,對外界的反應,只是神經、知覺上的反應,那麼做事的方法就不一樣,價值觀念也會徹底改變,並且影響到周邊的人。 第三點是慈悲。慈悲是宇宙最大的能量。
  • 人生如流水,平常心生活
    禪的境界,仿佛一潭湖水,有人投下石子,蕩起漣漪,湖水默默化解,最終歸於平靜。水往低處流,雲在天上飄,一切都自然和諧地發生,這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雲流水,便是禪悟的心得。於紅塵中,以一顆寧靜的心享受人生,平靜地接受人生旅途中的一切,那便是真正達到了禪的境界。  人生路上,我有許多難解的困惑。寧靜的夜晚,翻開《禪悟人生》一書,我讀得津津有味,終於知道了自己諸多來自心靈的困惑其實是因為對自我的過於關注。
  • 柔軟心、慈悲心、平常心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世上很多事,當你心大了,事就小;當你心小了,事就大;當你心沒了,事就消。一起一落是人生,一朝一夕是日子,學會修心,修的柔軟心、慈悲心、平常心,眼裡有星辰,身邊有清風,心中有暖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腳下的路就是一條通坦的人生之路。
  • 旅行,旅遊和流浪
    多年來這三個詞彙充滿了我的生活,因為我一直在祖國的天南地北,各地奔走。外面的朋友經常對我的生活方式充滿了羨慕,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其中的痛苦。有朋友告訴我,行走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生活,因為這意味著生活是為了生存和活得更好,但這句話中的生存一詞,又是充滿了多少的傷心和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