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作人員正在搬運捐贈物資。( 李溪 攝)
同舟共「冀」,共克「石」艱。1月16日14時,在武漢東西湖區湖北通用藥業有限公司物流倉庫,一批價值1000萬元的醫用防護物資和醫療救治設備從武漢出發,用專車運往河北省,用於當地新冠疫情防護救治,捐贈物資車輛預計17日凌晨到達石家莊。
捐贈物資包括武漢客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移動核酸檢測車一臺,全自動核酸提純及螢光PCR分析系統2臺套,額溫槍1000把,還有我省生產的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和兒童口罩等防護物資。
據悉,本次捐贈的核酸檢測車是國內和省內首套量產的成熟產品,車輛內部檢測系統實現全自動化操作,核酸單檢一天最高可達2000人次,混檢一天最高達2萬人次,相當於一臺移動的P2實驗室。武漢客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派出4名技術保障人員一同前往石家莊,支援河北防疫工作。
去年初,我省疫情暴發時,河北各界捐助我省各類物資3億餘元,並派出九批共計1100人的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和神農架林區,給予我省無私捐獻和大力援助。(劉天縱、湯煒瑋、劉倩、周密)
武昌徐家棚街感恩回捐石家莊兄弟街道
「你們缺什麼,我們就寄什麼」
1月16日11時,武昌區徐家棚街捐贈的200套防護服順利運抵石家莊市橋西區西裡街道辦事處。 (京東物流供圖)
「我們近期將組織開展第三次全民核酸檢測,這批防護服幫了我們大忙!」1月16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西裡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張秀梅,電話告知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黨政辦副主任楊清媛,徐家棚街捐贈的200套防護服已經收到,向武漢親人表示感謝。
2019年3月,石家莊市橋西區東華街、振頭街、長興街等街道組團到訪武漢,專門赴徐家棚街交流學習樓宇黨建和紅色物業相關經驗。離漢後,這些街道與徐家棚街保持聯繫,結下兄弟街道之緣。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此前到訪武漢的幾個街道紛紛聯繫徐家棚街,詢問是否需要物資援助。
楊清媛說,當時徐家棚街集中隔離點缺少紫外線消殺設備。告知這一情況後,對方馬上行動起來。
過年期間,物資採購不是一件容易事,但這些街道克服困難,想方設法買到39臺紫外線消毒燈和80副護目鏡寄到武漢,解了徐家棚街的燃眉之急。
「疫情期間,來自四面八方的涓涓暖流匯聚在武漢,我們永遠銘記。」徐家棚街辦事處主任徐洪說。
投桃報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為先後遭遇疫情,武漢和石家莊兩地民眾同甘苦、共患難的情感格外真摯。
今年年初,疫情在石家莊市局部散發。1月6日,該市啟動全民核酸檢測。
橋西區的幾個兄弟街道防疫物資是否充足?需要我們援助些什麼?楊清媛給橋西區各街道打電話詢問。
時任東華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的張秀梅在漢期間曾與楊清媛結下深厚情誼。
電話裡,她向楊清媛請教,街道如何通過加強組織,提高核酸檢測效率?
「您那裡防疫物資夠用嗎?需要我們寄一點過去嗎?」楊清媛問。
張秀梅說,核酸採樣時,街道工作人員要參與維持現場秩序,需穿著防護服,「街道防護服的數量有點吃緊。」
「你們缺什麼,我們就寄什麼!」楊清媛的回答擲地有聲。
16日11時,5箱重達100公斤的防護服由京東物流義務送達西裡街道辦事處,張秀梅專門拍下一段短視頻發在朋友圈中,向武漢致謝、為石家莊加油。
「武漢最艱難的時刻,他們曾聯手捐贈物資給我們,現在他們遇到了困難,作為兄弟街道,我們理應不忘恩情、共渡難關。」徐家棚街黨工委書記劉曉明說,該街道將與石家莊方面保持密切溝通,隨時準備提供更多幫助。(李源 肖麗瓊 況昕昀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