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渴求未來出路,蔡英文不能再裝睡!

2020-12-15 環球網

臺灣《聯合報》20日發表社論說,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就職周年前夕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兩岸互動新主張後,兩岸關係彷佛就一直在等中國大陸對臺政策的定調。如今十九大已落幕,兩岸關係真正的考驗要開始了,但蔡英文當局卻靜悄悄地,看不出有新的方向或主張。

根據《聯合報》20日發表的兩岸關係調查的結果,不滿蔡英文兩岸表現的人增為五成六,對大陸民眾有好觀感的比率逆轉增為四成九,願赴大陸就業的臺灣民眾增為四成,主張「急獨」和「緩獨」的人降為兩成四。這些,都顯示兩岸氣氛出現了可觀的變化。蔡英文對於這樣「官冷民熱」的氛圍,仍無動於衷嗎?

社論指出,蔡英文上任後,不斷強調「維持現狀」,避免逾越紅線。然而,她的「新南向」政策和政經、文教施政中,諸多「反中」、「去中」的作為,在在都與維持現狀的基調背道而馳,也使兩岸關係難以開展。此外,包括赴臺陸客陸生驟減,衝擊臺灣相關產業和人民生活,民間不滿蔡英文兩岸政策的比率明顯上升,其實都是社會輿情的真實流露。其中,「統獨」光譜的移動和民眾對大陸觀感的翻轉,隱隱說明中國大陸的對臺政策正在發酵,也讓蔡英文面臨嚴峻挑戰。從這次民調看,不少人認為「臺獨」和民進黨的政策才是導致兩岸關係惡化的最大變量,分別創下歷次調查新高。

社論又指出,在世界局勢基本架構未變的情況下,「維持現狀」一直是臺灣的主流民意。然而,馬當局時期因促進兩岸交流,反造成「臺獨」聲勢張揚;到了蔡當局縮緊兩岸交流,則反致「急獨」、「緩獨」民眾驟減;這點,不能不說是民意對蔡當局決策的鐘擺效應及平衡作用。歷次民調中,「統」與「獨」大抵維持一比二的比例,如今,「統獨」比例則正在快速接近。仔細尋思,主要癥結,在蔡當局無法為臺灣民眾找到出路。而且,若臺灣不能擺脫經濟困境與政治泥淖,中國大陸的「促統」將更見其效。

就在蔡英文施政陷於泥沼之際,中國大陸宣示要與臺灣民眾分享大陸發展機遇,並提供學習、創業、就業與生活的同等待遇;一推一拉之間,也加深了臺灣民眾對兩岸落差的感觸。例如,福建要引進千名臺灣博士教師,大陸大學則加碼臺灣學生獎學金,並擴大臺灣律師登陸執業範圍。中國大陸在鼓勵創新創業、全球攬才的戰略中,更順勢納入臺灣的青創人才。與這股拉力相呼應的,則是臺灣民眾願赴大陸工作、念書和定居的比率,全面上揚。對蔡英文而言,更難堪的真相是:越是被她封為「天然獨」的世代,赴大陸就業的意願越高。

臺灣民眾對大陸政府與人民觀感的翻轉,也值得注意。近年大陸和平崛起,企業壯大和科技發展,乃至推動「一帶一路」的努力,都有助扭轉其原本的老舊形象。也因此,陸客一年半來雖大幅減少,民眾對大陸民眾的好感反而逆向增長。當大陸涉臺措施讓臺灣民眾越來越有感,民進黨強調的「中國威脅論」就越來越蒼白,綠營的兩岸民粹口號也越來越無力。

社論中表示,蔡英文已多次提出「新情勢」之說,力邀大陸共尋互動「新模式」,卻越來越顯得一廂情願。論區域情勢,對川普的亞洲行,美國《時代雜誌》宣布「中國贏了」;德國《明鏡周刊》也以漢語拼音的「醒來」二字,宣告中國已站在世界中心。論臺灣內部情勢,「統獨」的消長,民心的向背,尤其民眾對未來出路的渴求,都顯示新情勢已超乎蔡英文的預期,但她卻遲遲無法因應。

事實上,蔡英文很清楚兩岸互動的鑰匙在哪,也知道兩岸對話的密語為何。當民眾高聲呼喚「醒來」,蔡英文不能繼續裝睡!

相關焦點

  • 臺灣民眾高呼「醒來」 蔡英文不能繼續裝睡
    臺灣《聯合報》近日刊發社論,稱蔡英文很清楚兩岸互動的鑰匙在哪,也知道兩岸對話的密語為何。當民眾高聲呼喚「醒來」時,蔡英文不能繼續裝睡。文章摘編如下:根據《聯合報》日前發表的兩岸關係調查結果,不滿蔡英文兩岸表現的人增為五成六,對大陸民眾有好觀感的比率逆轉增為四成九,願赴大陸就業的臺灣民眾增為四成,主張「急獨」和「緩獨」的人降為兩成四。這些,都顯示兩岸氣氛出現了可觀的變化。蔡英文對於這樣「官冷民熱」的氛圍,仍無動於衷嗎?蔡英文上任後,不斷強調「維持現狀」,避免逾越紅線。
  • 6萬人上凱道,蔡英文還要「裝睡」多久?
    近段時間,在臺灣島內,各大民間團體組織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活動,也即「秋鬥」大遊行,此次遊行是蔡英文當局執政以來聲勢最為龐大的一次。民眾長期以來對民進黨當局積壓的不滿情緒也迅速的爆發了出來,在蔡英文的辦公室前,更是有足足六萬人之多聚集在一起,對蔡當局的政策進行抗議。各大社會議題被搬出,民眾反對情緒高漲在此次遊行中,臺灣地區近段時間以來的各種社會議題都被拋了出來。
  • 蔡英文幻想臺灣再成猛虎 民眾:只是條毛毛蟲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李俊峰 環球時報記者 吳志偉】「讓臺灣再度變成猛虎」——臺灣「總統」蔡英文剛剛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上發表文章,展望2017年的臺灣,宣稱「要讓臺灣重回四小龍」。這篇文章同時公布在蔡英文辦公室的官網上,題目是「臺灣將再起」。
  • 90.4%的民眾希望和平:臺灣當局該主動投誠,這就是最好的出路
    文章認為,從這個數據來看,將蔡英文817萬票解釋為民意希望兩岸走向衝突,事實上是錯誤的。因為臺灣的主流民意是追求和平,「臺獨」的戰爭風險太大,民眾非常謹慎。文章強調,從9成追求和平的民意來看,更可大膽推測,包括許多主張「臺獨」的人都不希望兩岸衝突。也就是說,無論藍綠、統獨如何變化,臺灣最深層,最主流的民意,就是兩岸和平。
  • 臺灣暴雨,全省民眾尋人啟事找蔡英文
    ,且未來一兩天雨勢仍將持續,而各地也陸續傳出災情:人員傷亡、泥石流、山區道路損壞等等,連臺灣的門面桃園機場也再次淹水。按照既定行程6月2日,蔡英文上午10點到臺中參加「臺灣水利節暨水利70周年慶祝大會」,在會上她不忘藉機為自己正在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辯護,她提到,在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中,將在水環境的建設上,投入2500億,為臺灣打造一個「不缺水、不淹水、喝好水、親近水」的未來。
  • 蔡英文上街抗議600萬臺灣民眾,玩哪出?
    按理說,蔡英文所在的民進黨掌握著行政機構和立法機構,可以說是全面執政的狀態。在這種情形下,蔡英文和自己的團隊應該運用公共資源和規則程序做事,來達成施政目標,回應人民訴求。但一個當家者有時間卻不好好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反而跑到街頭遊行,這究竟是對臺灣民眾表達不滿,還是公開撒潑表示「我和你們(反核人士)站在一起,但是我真的沒辦法處理這件事」?
  • 臺灣沉淪全怪大陸?蔡英文「甩鍋」前還是先看看島內民眾啥反應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發表的涉及兩岸關係的講話,徹底撕掉了其「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現狀」「不挑釁」「零意外」等遮羞布。縱觀全篇,充斥著大陸「威脅」臺灣、「挑戰」區域和平穩定的論調。她還不斷煽動臺灣民眾仇視大陸,以圖「綁架」臺灣民眾和她一起「克服挑戰」「把危機化作轉機」,更叫囂臺灣是面對「大陸崛起和擴張」的「第一道防線」。
  • 蔡英文堵死「和平統一」大門,臺灣民眾是「實慘」
    但是在蔡英文執政之後也將兩岸關係帶向了更為緊張的局面,使臺灣經濟出現衰退的情況,有許多的臺灣民眾也紛紛的看到了蔡英文的真面目,認為兩岸關係應該要走向和諧統一。蔡英文在這一次的選舉結束之後,接受媒體採訪更是非常的囂張和膨脹,認為800多萬民眾給她的選票,代表就是對她「臺獨」思想的支持,所以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直接聲稱臺灣是一個「獨立國家」,無視社會民生問題,只想要謀取自己的利益,而她在選舉期間之所以能夠獲得那麼多的選票,是因為她非常的善於利用空手套白狼的手段,營造一些社會亡國感,抓住大部分民眾的弱點,散播一些不實的謠言
  • 胡幼偉:蔡英文執政4年,教會臺灣人一點,挺綠就是和自己過不去
    韓國瑜表示,自己傾聽百姓心聲,遇到各行各業、不同年齡的人,至今還未發現有1個行業對未來有信心,"軍公教警消"對於粗暴的"年改"充滿怨氣,農民、漁民找不到好的出路,廣大勞工找不到工作,今年要關閉的工廠高達4萬家,中小企業擔心"一例一休"。之前張善政也提到,蔡英文在任時期做的錯事太多。
  • 冷血毒蛇性格綁架臺灣民眾的命 臺前情報官批蔡英文
    蔡英文上臺這一年,臺灣如同掉進了冰窟窿,先是陸客不來,島內觀光旅遊慘澹、百業蕭條,再是力推各項改革,從「一例一休」到「年金改革」再到大手筆「前瞻計劃
  • 島內最新民調:65%臺灣民眾要蔡英文和大陸談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海外網2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執政9個月,島內最新民調顯示,有47.5%的臺灣民眾認為蔡英文在兩岸關係的立場與做法對臺灣不利此外,高達65%的民眾支持蔡英文應和大陸「談判」,協商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就蔡英文的兩岸立場對臺灣整體經濟的影響,55.9%臺灣民眾認為不利,25.4%認為有利,另18.7%未明確表態。 據報導,民調詢問臺灣民眾是否認為蔡英文應和大陸「談判」,雙方協商未來兩岸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有65.6%臺灣民眾認為應該,15.2%認為不應該,19.3%未明確表態,近3年的調查結果相近。
  • 【港臺時事】民眾很不滿?狀況百出的蔡英文上臺百日只有「四大皆空」
    比如,臺「行政院」為彌補陸客流失,原想向東南亞招手,隨後又宣稱要組團到大陸行銷臺灣觀光;先前桃園捷運公司提出機場捷運有4522項異常事項,似乎安全第一,現在經「交通部」調查後又「無關安全」了,力拼年底「先通車再改善」。凡此種種,讓民眾看得一頭霧水。「生雞蛋的沒有,放雞屎的一堆」,王姓旅遊業者抱怨說,新當局上臺百日,旅遊業已被「修理」兩次。
  • 蔡英文執政首年改革慘敗 臺灣經濟為何一退再退?
    近日臺灣針對蔡英文重大政策或改革進行民意調查。調查顯示,90%的民眾感到失望。特別是兩岸關係及經濟滿意度更是在20%一下。蔡英文領導下的臺灣發展越來越慢,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為何面臨一退再退的困局。蔡英文重大政策改革調查民調顯示,臺灣整體經濟狀況,11.0%的受訪民眾認為「好」,80.6%的人認為「不好」;數據顯示臺灣民眾幾乎一面倒認為臺經濟狀況在蔡英文執政後,依舊沒有獲得改善。有趣的是,蔡英文剛上臺的時候有67.10%的民眾信任,現在只有36%,斷崖式下跌。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似乎都面臨這經濟退步的窘境,韓國由於國內動蕩牽制經濟發展。
  • 「討厭民進黨」又成臺灣最大黨 島內民眾喊蔡英文下臺
    中國臺灣網11月23日訊綜合臺媒報導,「反毒豬、反雙標,去他的民進黨!」民間團體30年來最大的秋鬥遊行22日下午在臺北舉行,臺灣民眾怒氣滿盈,高喊「蔡英文下臺」、「蘇貞昌下臺」。主辦單位統計約有5萬人參加,秋鬥主辦單位表示,臺灣立法機構若在12月表決通過「萊豬」進口的命令,將再號召人民回到凱道。2020秋鬥遊行由50多個團體發起,22日下午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集合,並陳設「民主進步追思會」祭壇,高掛輓聯「悼念臺灣言論自由」及「慟別將逝去的健康」,諷刺民進黨當局不顧民眾要求,驟然開放美國「萊豬」進口。
  • 蔡英文喊話民眾多給點時間 網友:多一天台灣就完
    原標題:蔡英文喊話民眾:給我多一點時間為臺灣做事 網友:再多一天台灣就完  距離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間越來越近,力爭拼連任的蔡英文近來不斷加緊拉票行程,密集下鄉,與基層民眾「座談」。10日,蔡英文在花蓮宣傳觀光政績時,還不忘向民眾喊話:請鄉親們再給我多一點時間,替臺灣做更多事。
  • 臺灣民眾衝向蔡英文車隊
    蔡英文不可再軟弱,否則愧對民眾。釣魚島日本衝繩縣石垣市長中山義隆9日在市議會提案,將釣魚島列嶼行政區域地址更名為「登野城尖閣」,預計22日表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因對日軟弱,島內強烈不滿。臺民眾衝向蔡英文車隊 現場失控10日下午,臺灣民眾聚集到「民進黨中央總部」,要求民進黨當局對日本強硬起來。在蔡英文車隊出現後,抗議人群直接衝了上去,場面一度失控。
  • 蔡英文不讓陸客進,臺灣旅遊業者月損失45億,民眾高呼下架蔡英文
    民進黨的蔡英文可以說是臺灣地區「臺獨」勢力的支持者,正是因為有她的存在,「臺獨」分子才會如此囂張,而她的連任無疑是讓「臺獨」勢力更加猖狂。他們之間是互惠互利的關係,在蔡英文進行選舉教室的時候,也離不開「臺獨」勢力的支持,因此蔡英文在獲得連任資格之後,才會在外媒面前說出種種不實言論,其實就是一種表態。
  • 蔡英文要「退了」?82%的臺灣民眾感到不滿
    導讀:據相關新聞報導,蔡英文於8月底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要在明年開放萊豬進口。在沒有事先進過任何的民意調查和相關部門批准的情況下,蔡英文就私自開放萊豬進口,這也導致臺灣民眾感到非常不滿。進口萊豬,從根源上侵犯了豬農戶的利益以及市民的身體健康。
  • 蔡英文祈福遭抗議,臺灣民眾高呼:支持祖國統一,蔡英文滾下臺
    蔡英文祈福遭抗議:蔡英文6日到高雄市燕巢區的角宿天后宮參拜,反年改團體「如影隨形」前往抗議。
  • 蔡英文劍走偏鋒?韓國瑜想「掌權」很難,臺灣民眾心知肚明!
    臺頭聞編輯:暗藍據臺媒報導,12月18日臺灣舉行首屆電視政見發表會,參加會議的人員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以及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與會期間,韓國瑜和宋楚瑜的表現幾乎無可挑剔,在發表政治主張時其流利的表達深受臺灣民眾的認同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