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探秘,中國第五大發明,為何放在西安鼓樓?

2021-01-10 王冰講旅遊

鼓樓探秘,中國第五大發明,為何放在西安鼓樓?西安鼓樓位於古城西安市中心,位於明城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道交叉路口的西安鐘樓西北約200米處,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建成的,是中國古代眾多鼓樓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樓之一。

鼓樓探秘,中國第五大發明,為何放在西安鼓樓?西安鼓樓是建在方形基礎上的,磚木結構,上部呈簷狀,總高度36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設有樓梯,屋簷下有深綠色的琉璃瓦,大樓內有金彩畫、畫壇的雕刻梁,頂部有純度高的金寶頂,是西安的象徵性建築,你去過西安鼓樓嗎?上面擺放著非常壯觀的二十四節氣的太鼓,從遠處看到,每個鼓面都有各自的節氣,同時,有各自的鼓點趣,西安鼓樓的亮點,那麼,為什麼把二十四節氣放在鼓樓呢?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嗎?

這是從二十四節氣的誕生開始的,古代中國是農業大國,萬物的成長靠太陽,我們的祖先非常聰明,不僅從太陽的高度來判斷一天的時間,還根據太陽一年的運動軌跡,分成24等分,仲夏已經有四個節氣了,到一周的早上,又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的正式確立是兩千年前的秦漢,在法律條文中也有記載,被用來指導農民的耕作。

鼓樓裡有鼓聲,當然,根據季節不同會敲響不同的太鼓,告知時間的變化,具有悠久歷史的二十四節氣蘊藏著中國祖先的偉大智慧,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註冊為人類無形文化遺產的代表作,在國際氣象界,我們的二十四節氣也被稱為「中國的第五發明」。

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的是生活的閱歷,多了解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多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西安鼓樓
    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鼓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樓之一。        西安鼓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頂部為重簷形式,總高36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簷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
  • 西安鼓樓的風景
    西安鐘樓地下環道示意圖向西望去,一條上坡石道盡頭就是高聳的西安鼓樓,坡道南側是石砌的高牆,北側是一溜四層商廈,把這條原本很寬敞的道路擠迫得像是北京胡同裡的夾道一般。通往鼓樓的夾道走上坡道, 高大的西安鼓樓就矗立在眼前。
  • 鍾離權與西安鼓樓
    高大雄偉的西安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乃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是我國現存的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明代建築,當地百姓引以為豪。在鼓樓上方的兩塊牌匾被認為是鼓樓的畫龍點睛之筆。
  • 西安鼓樓和那些散落在各地的弟兄
    在西安著名的的北院門小吃街前立有一座宏偉的建築,這正是人盡皆知西安的鼓樓,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與位於半裡之外城中央的鐘樓一起,堪稱一對兄弟建築
  • 西安鼓樓——響徹歷史六百年
    回坊有座宏偉的建築——西安鼓樓,它是長安古都的標誌性之一的建築,比位於城中央的鐘樓大四歲,堪稱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裡,互相輝映,為城市增色不少。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之為「鼓樓」。西安鼓樓位於中國著名商業街——西安西大街,東隔鐘樓盤道與鐘樓相望。在歷史上,鼓、鍾二樓並稱為「文武樓」。
  • 西安鐘樓和西安鼓樓
    >04在西安城牆上騎車看夜景05乾陵第一村和懿德太子墓06遠望乾陵07巧遇法門寺真身佛指舍利展出08精美的兵馬俑和銅車馬09索道上驪山10登大雁塔11西安碑林博物館鎮館之寶12登華山13陝西歷史博物館14西安鐘樓和西安鼓樓西安鐘樓和鼓樓相距
  • 天津只有鼓樓,沒有鐘樓,鼓樓上有鍾無鼓
    天津只有鼓樓,沒有鐘樓,鼓樓上有鍾無鼓。龍貓之所以這樣說,是由於先入為主——西安既有鐘樓,又有鼓樓,鐘樓有鍾,鼓樓有鼓。西安鐘樓就位於西安市中心,是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的交匯處。是一個單獨的古建築(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建),與西邊相隔250米的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遙相呼應。鐘樓上有一個大鐘,鼓樓上有一個大鼓。
  • 奇巧篇——西安鐘樓、鼓樓
    登鐘鼓樓,繞迴廊,可眺望古城西安景色鐘鼓報時醒世人——西安鐘樓、鼓樓西安鼓樓,中國現存最大的鼓樓時代:明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西大街北院門西安鐘樓與鼓樓東西對峙,位於古城中心。鼓樓比鐘樓大四歲,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鼓樓。西安鐘樓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鐘樓鐘樓下部為正方形磚石基座,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約6米十字相交的券洞,曾是交通要道。樓體為兩層木結構,下層為一重屋簷,上層有兩重屋簷,四周均有迴廊,通高36米。構造技術上既應用了唐宋建築法則,又有不少創新。
  • 西安標誌性建築——鐘樓和鼓樓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標,西安有著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就是鐘樓和鼓樓,也是「擊鐘報晨,擊鼓報幕」的古代建築。兩座樓間隔不遠,它們彼此互相對望。01西安鐘樓西安鐘樓是國內最大最完整的一座鐘樓,位於車水馬龍的市中心位置。
  • 陝西西安的明代古蹟—城牆、鐘樓、鼓樓
    西安地處陝西中部的關中平原,北臨渭河南面終南山,古稱長安,建城已有3000多年,是中國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之一。明朝初年在此設西安府,西安由此而得名。明朝將長安城向北向東擴展,形成今日西安古城之規模。現存明代古蹟主要有城牆、鐘樓、鼓樓等。
  • 齊名故宮太和殿:大隱於市的西安鼓樓
    (發總替鼓樓表示不服)據歷史考究,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還要早建4年,論資排輩,它應該是鐘樓的兄長👦西安鼓樓是中國現存明代建築中僅次於故宮太和殿、長陵稜恩殿的一座大體量的古代建築,是在中國同類建築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
  • 西安的鼓樓牌匾有啥來頭?
    本來打算去鐘樓看一看,不料鐘樓這幾天在維護重修,四周裹的嚴嚴實實,只能去旁邊的鼓樓看一看。位於西大街的西安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今天我特意注意到了鼓樓的兩塊匾,感覺定有來源。四周轉了一圈,看到,鼓樓的前後各掛著一塊匾,前面面對著東大街的一側匾為「文武盛地」,後面是回民街的一塊匾為「聲聞於天」。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牌匾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最出名的莫過於紫禁城的「正大光明」匾。中國的牌匾大致有:木質的,石質的,金屬的這三類。
  • 中國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樓遺蹟,擁有600年歷史,就在西安
    在古城西安眾多的名勝古蹟當中,鐘樓、鼓樓無疑是最光彩奪目的那兩個,除了本身的歷史原因,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它們位於古城西安的正中心,只要是外地人來西安,那麼鐘樓與鼓樓絕對是必看之物,只要經過西安市蓮湖區北院門,那麼都能完全看得到,這兩座建築在歷史與現代的交融中,見證著這座城的風雲變遷。
  • 鼓樓的前世今生
    生平簡介:西安鼓樓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坐落於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西安鐘樓的西北方向,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頂部為重簷形式,總高36米,每邊長35.5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
  • 700萬寧波人的鼓樓,不亞於西安的鼓樓,被網友評價:不倫不類
    每個城市都有本地的地標建築,這個地方也許反映了本地的文化,也許反映了本地人的生活習慣和態度,至於說寧波,這個浙江僅次於杭州的港口城市,它的地標建築就是寧波的鼓樓,鼓樓是寧波城市的發源地,它是寧波的心臟,當地流傳著一句話來形容這個城市:"天封塔,鼓樓前,東南西北通走走"。
  • 陝西西安的明代古蹟—城牆、鐘樓、鼓樓
    西安地處陝西中部的關中平原,北臨渭河南面終南山,古稱長安,建城已有3000多年,是中國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之一。明朝初年在此設西安府,西安由此而得名。明朝將長安城向北向東擴展,形成今日西安古城之規模。現存明代古蹟主要有城牆、鐘樓、鼓樓等。
  • 【陝西文物覽】古建築——西安鐘樓、鼓樓
    西安鐘樓西安鐘樓、鼓樓,明代報時建築。位於西安市城區中心,地處明西安城牆以內核心區域,分別是中國現存造型完美、規模最大的鐘樓、鼓樓,是古城西安的標誌性建築。西安鐘樓鐘樓坐落於城內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交會處。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原址在西大街廣濟街口,萬曆十年(1582)遷建今址,清乾隆五年(1740))修葺。
  • 中國到底有多少座鐘鼓樓?
    中國部分鐘鼓樓分布圖(不包括少數民族的鼓樓),有的為現代修繕或重建。製圖/Paprika所有鐘鼓樓裡,形制最大、名頭最響的,要屬西安的鐘樓。相比富麗堂皇的鐘樓,西安的鼓樓則顯得更為敦實厚重。下部的石墩寬達52.5米,當中開有6米的券洞,南北幹道穿樓而過,南面的匾額上題有「文武盛地」四字,相傳喻示著西安城裡的「鐘鼓齊鳴」。鼓樓的歷史尤早於鐘樓,元朝的「敬時樓」就修在今天鼓樓的位置。北京的鐘鼓樓,則位於首都南北中軸線的最北端。
  • 探秘 | 探訪貴州古建築——鼓樓與風雨橋
    從江縣增衝鼓樓 王紹帥/攝 鼓樓是中國民族建築的奇葩,而貴州侗族人民的鼓樓建造技術卻又冠於廣西和湖南。2005 年落成的「 從江鼓樓」, 高46.8 米, 共29 重簷,是中國迄今為止最高的侗族木結構鼓樓,比此前最高的榕江車江鼓樓整整高了10 米。黎平述洞鼓樓,用直衝樓頂的中心柱作為整座建築承重結構的樞紐,底層圍之以九根簷柱,平面呈方形,以上各層及樓冠部分均以穿枋與層層瓜柱進行連接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整體。
  • 《長安夢尋》之鐘鼓樓
    倏忽六百年後,長安城已變作了西安府,遠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卻在大臣的建議下對遷都西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委派太子朱標前往西安考察。就在如火如荼的商討之時,太子朱標卻突然英年早逝。備受打擊的朱元璋老人便以年事已高為由,終止了遷都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