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而我們的科學家正致力於在宇宙中尋找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也發現了幾個與地球類似的宜居的星球,但僅僅只是猜測。所以,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地球是宇宙中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不僅如此,地球還是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這麼久,從遠古時期的荒蕪到現代都市的車水馬龍,地球孕育出了生命,而這些生命依靠地球創造了今天的輝煌。可是我們真的了解我們居住的這顆星球嗎?今天,小澤就帶著大家一起來飛向太空,一起來看看這顆獨特的藍寶石星球是什麼樣子的。
為了更了解我們所居住的星球,人類很早就對地球展露出自己的好奇心,向它發起了挑戰。在東漢時期,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張衡就提出了「渾天說」。在16世紀,哥白尼提出「太陽是宇宙中心,地球、月亮、星星繞太陽轉」的天文理論,人類第一次意識到,地球不過是宇宙中一顆渺茫的行星。相信有許多人和小澤一樣,小時候都問過大人這個問題:地球是不是圓的呢?它到底有多大呢?這麼深奧的問題,其實大人也不知道,每次都是被糊弄過去。上了高中,在地理課我們才了解到,地球並不是一個規整的圓形,它更像是一個「梨子」,是一個不規則的橢圓形球體。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生活的地方很大,有時候卻又覺得很小。在地球上,有最大的原始森林,有最廣闊的海洋,有最高的山峰,也有最深的海溝。人類於地球,不過是滄海一粟,平平無奇。同樣的,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也不過是「太倉一粟」。作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與海王星相比,它是地球的58倍大;在天王星面前,地球不過是它的65/1;土星相當於830個地球,而木星更大,相當於1300個地球;而在太陽面前,地球渺小的宛如塵埃,因為太陽相當於1300000個地球。在太陽系裡都被秒的明明白白,太陽系之外,和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圖片上上的顯示也只有一個小黑點了。小澤覺得人類於宇宙,真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
地球已經在宇宙中存在約45.4億年,相比於金星、木星、水星這些以古羅馬諸神命名的行星,地球這個名字和它的存在一樣獨特。那麼地球為什麼會在宇宙如此複雜的環境中孕育出生命呢?相信大家都和小澤一樣好奇。據科學家說,在40億年前,地球不像如今一樣美好,那是一個可怕的、惡劣的混沌世界。地球含有的二氧化碳濃度極高,海水也是酸性的,是一個致命之地。在某一天,一次嚴重的天體撞擊事件發生了,地球開始走向新生。地球依靠持續製造出來的磁場,保護著其表面的大氣層,使得地球變成了一顆宜居的星球。小澤不得不感慨,地球這次完美的逆襲絕對是生命得以孕育的契機。
地球孕育出生命,人類從這些生命之一進化而來。作為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會永恆存在嗎?以前小澤看過了太多世界末日理論,總是會冒出這種想法。我們雖然不知道地球會不會消失,但是地球上的資源正在慢慢減少。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也總是充滿了危險與挑戰,來自太空深處的威脅總是躲在黑暗中嚇唬我們。要知道,地球騎在宇宙興奮的馬背上,太空中漂浮的石塊、致命的太空氣象或者是宇宙物體能量的搖動或擠壓,都有可能對地球造成無可描述的巨大傷害。小澤覺得地球就像是一個老母親,盡心盡力地保護著我們這些渺小的生命,人類真的應該好好愛護地球。
不知從何時起,人類學會了仰望星空,繁星閃爍,沿著星系軌跡,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但回首望著這顆淡藍色的星球,人類唯一的家園,在宇宙中是如此無與倫比已經充滿魅力。小澤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一起加入到保護地球的隊伍當中去。如果你也對宇宙感興趣,歡迎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