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市場再添勁旅「貓屎咖啡」將進中國
「我們併購了越南當地兩家有百年歷史的咖啡生產工廠及其所有生產設備,越南作為世界產能第一位的咖啡生產國,其豐富的咖啡原料為巨大的中國咖啡市場提供了最大的保證。」梁乃銘稱。 梁乃銘在從事咖啡產業之前,原來是全興大曲的廣東總代理,但是中國高速發展的咖啡產業吸引其開始全身投入。
-
失落的麥斯威爾咖啡:北美業務或被甩,中國市場漸迷失
麥斯威爾在北美面臨被卡夫亨氏剝離消息顯示,卡夫亨氏有意出售北美市場的麥斯威爾,該咖啡品牌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盈利約為4億美元,售價可能至少達到30億美元。知情人士稱,這將是卡夫亨氏一系列剝離資產行動的一部分。
-
為什麼麥當勞的咖啡比星巴克、肯德基的更燙??
,但隨即表示該飲品並非「內地麥當勞產品」,不過將引以為戒,更加重視包裝安全。 1992年,時年79歲的美國老太Stella Liebeck在麥當勞買了一杯咖啡,卻在打開過程中不小心杯蓋脫落導致咖啡傾翻,最終在大腿和臀部等多處造成三級嚴重燙傷。Liebeck希望麥當勞能夠支付自己的醫療費用,也就是兩萬美元。 但麥當勞只願付給她800美元,並且多次拒絕了Liebeck庭下和解的提議。無奈Liebeck只能將麥當勞告上法院。
-
雀巢推出星巴克高端速溶咖啡,咖啡巨頭間的陰謀和陽謀!
2018年5月,全球咖啡巨頭雀巢與星巴克達成交易,雀巢以71.5億美元買下星巴克包裝咖啡業務,並獲得永久性的全球營銷權。這就意味著,雀巢能夠在星巴克咖啡店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銷售星巴克包裝消費品!
-
可樂鬥了100年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又要拼咖啡了?
數據,到2025年,全球即飲茶和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1228.8億美元,即飲罐裝飲品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飲料細分品類。02、飲料巨頭+咖啡大佬,開啟即飲咖啡市場新局面作為可口可樂的老對手,百事更是未停止在即飲咖啡領域的進擊。不難發現,百事的咖啡徵途似乎都有一位咖啡大佬的陪伴,星巴克、Lavazza都是百事的合作夥伴,通過雙贏的合作不斷擴大即飲咖啡版圖,也為自有品牌的咖啡研發提供新的方向。
-
星巴克、麥當勞打響冰咖啡之戰,但可能不適合保溫杯上的中國
咖啡巨頭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即使在冬天也能看到不少帶著手套,拿著冰咖啡的男男女女們。由於消費者近幾年對於冷飲的喜愛,麥當勞、星巴克和唐恩都樂(Dunkin' Donuts)打響了一場冰咖啡大戰,接連推出創新產品,搶佔消費者。麥當勞入局,競爭激烈去年和今年夏天,星巴克、唐恩都樂等店的冷萃咖啡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流行起來。
-
巨頭圍剿瑞幸咖啡:麥當勞推出咖啡外送服務
10月8日,麥當勞中國宣布旗下麥咖啡品牌推出外送服務,用戶可以通過美團、餓了麼和微信小程序「i麥咖啡外送」下單。麥咖啡的外送服務首先在上海推出,隨後將逐步推廣到其他城市。此次外送的麥咖啡採用的是具有專利防溢技術的「小金蓋」包裝,在正常的外送條件下可避免杯中熱飲灑漏,還可以使咖啡在配送途中保持適宜的飲用溫度,麥咖啡自有專業配送員將確保每一單在28分鐘內送達,這也是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的配送時效。在連咖啡、瑞幸和星巴克後,麥當勞加入咖啡外送競爭中讓競爭白熱化。
-
咖啡可樂2021年將在美國上架銷售 分為香草、焦糖和黑咖啡3種口味
咖啡可樂2021年將在美國上架銷售 分為香草、焦糖和黑咖啡3種口味 【咖啡可樂2021年在美國上架】據報導,就在硬蘇打水宣布後的第二天,可口可樂又宣布了另一款混合飲料的消息,它將把可樂產品的「正宗」味道跟咖啡結合在一起。
-
麥當勞與可口可樂合作 明年在美國賣瓶裝咖啡
聯商網消息:近日,麥當勞宣布將與可口可樂展開合作, 2018年將在美國推出瓶裝版的麥當勞冰咖啡(McCafé Frappé)。據了解,Frappécoffee為希臘法拉沛咖啡,是一種冰咖啡,咖啡的上面覆蓋著奶泡,有時還會加入冰塊,適合在夏季飲用。此次麥當勞與可口可樂宣布推出的這種瓶裝咖啡有焦糖、香草和摩卡三種口味。除了做瓶裝咖啡以外,麥當勞還宣布了麥咖啡的其他變化。
-
COSTA裡喝可樂 51億美元收購背後的咖啡巨頭困境
可樂與咖啡結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飲料巨頭可口可樂今天宣布與英國連鎖咖啡品牌Costa聯姻,以51億美元從Whitbread PLC手中收購Costa所有權。這筆交易還需要通過歐盟和中國的反壟斷審批,預計將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
-
麥當勞和可口可樂合作,明年開始在美國賣瓶裝咖啡
又有一家公司準備賣瓶裝咖啡了,這次是麥當勞。周三,麥當勞宣布和可口可樂合作,將於 2018 年年初在美國推出瓶裝版的麥當勞冰咖啡(McCafé Frappé),口味有三種:焦糖、香草和摩卡。如今瓶裝咖啡市場正在迅速增長,市場調研機構 Packaged Facts 的報告顯示,2015 年美國零售瓶裝咖啡銷售額達到 13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而且預計到 2020 年這個數字將會上升至 180 億美元。而做瓶裝咖啡的公司也越來越多。今年一月,同樣和可口可樂合作的唐恩都樂開始賣瓶裝咖啡。
-
飲料巨頭緣何紛紛進軍咖啡領域?
記者從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咖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了解到,2018年咖啡交易額達到150億元,重慶成為新的咖啡貿易樞紐。 不產一粒咖啡的重慶,在國內咖啡行業中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放眼全國,正掀起一場熱鬧的咖啡市場爭奪戰。參與角逐的除了原有的競爭者外,還有多個不屬於咖啡這個飲品領域的飲料品牌,也高調宣布進軍咖啡市場。其中,不乏諸如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等飲料行業的巨頭們。
-
麥當勞的4000家麥咖啡,為什麼選中了「套娃」模式?
11月16日,麥當勞旗下品牌麥咖啡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投資25億元,在中國大陸布局超過4000家門店,提供高性價比的手工咖啡。所以3年開4000家麥咖啡,確實也是經過數據測算得出的目標,並不是隨意的一個宏大數字。
-
擬投資25億,覆蓋超過4000家門店,麥當勞想要攻下中國咖啡市場
「依託麥當勞中國的高速發展,預計2023年麥咖啡將超過4000家。今年,麥咖啡將率先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麥當勞餐廳,並將於2021年進駐南京、杭州、福州、廈門、天津、成都、蘇州7大城市。」麥當勞今天表示。
-
國人越來越愛喝咖啡?巨頭們紛紛加碼咖啡市場,消費者會買單嗎?
而在前一段時間,知名食品巨頭麥當勞,也在積極的布局線下咖啡市場,並推出了「漫咖啡」,有業內人士指出,麥當勞推出「麥咖啡」,優勢還是比較大的,首先是目前線下布局的店面數量非常多,其次是成本也相對比較低,在定價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並且麥當勞還計劃加大對國內市場的投資,並希望能夠在咖啡市場中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
麥當勞在滬開出全國首家咖啡門店,預計2023年全國將布局超4000家
    東方網記者程琦11月16日報導: 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農產品。隨著國人對公眾飲食觀念的逐漸轉變,美好的清晨,溫暖的午後來杯咖啡已逐漸成為日常,中國咖啡市場也正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
-
顛覆星巴克咖啡銷售模式的案例「雲對接」
現在blue bot在全世界有三十八家店,遍布在灣區、洛杉磯、紐約、華盛頓和東京,而且呢這家公司也拿了風險投資的資金,到現在已經累計融資一點二億美元了。那之前我們說在一個品類裡,有時候品牌之間是有一些定位空當的,比如漢堡連鎖shake就介於麥當勞和正餐餐廳之間。而blue bot的定位也非常清晰,它比星巴克要高一個檔次,是為了真正在意咖啡品質。
-
拼多多入局雲南咖啡 向咖啡巨頭遞戰書
4月22日,拼多多宣布計劃推出1000個「多多農園」項目,首站落戶雲南保山,後者將藉助拼多多銷售當地的咖啡。電商企業想要將咖啡帶出北回歸線,則需邁過雲南咖啡附加值低、品牌雜亂、規模效應差、物流成本高等眾多門檻。 收購價逾3倍 4月22日,拼多多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首站落戶雲南保山,並上線了高黎貢山扶貧農活專場,引入播幫咖啡、景蘭咖啡、雲沫大咖、比頓咖啡等品牌。
-
北美熱銷後,星巴克和雀巢也要在中國賣包裝咖啡了
在中國,喝星巴克咖啡的方式越來越多了。今年 2 月,花費 71.5 億美元收購星巴克咖啡零售咖啡業務後,雀巢首次推出星巴克新品「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在星巴克門店以外渠道銷售全豆咖啡、研磨咖啡和膠囊咖啡等產品。
-
咖啡戰爭量級遽升
,這片藍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湧入,咖啡巨頭們也紛紛布局,大動作不斷。根據協議內容,雀巢將獲得在全球相關渠道推廣、銷售、分銷星巴克、星巴克臻選、星巴克VIA及Seattle’s Best Coffee等星巴克產品的永久權利,包括在超市出售的包裝型咖啡和飲料業務,但協議不包括即飲型產品以及星巴克咖啡店內銷售的任何產品。 據了解,雀巢雖在全球佔了極大的市場份額,但數據顯示其旗下即溶咖啡品牌Nescafe近年來的市場佔有率卻在不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