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白河:夯實「河長制」打造水清景美「秦楚邊城」

2020-12-25 西部網

央廣網安康12月24日消息(記者舒隆煥)第四屆「讓世界傾聽陝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近日走進陝西省安康市白河縣城關鎮。「雖然已是冬至,藍天下的城關鎮依然是一片青山綠水。」白河縣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隨著河街「三項工程」項目建設的快速推進,城關鎮河街這個曾經商業繁華的「小漢口」將再次成為「秦楚邊城、水色白河」的地標。

近年來,白河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一幅「河清、水暢、岸淨、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三長+三員」共護一江清水

在白河縣水利局的河長作戰室,該縣創造性建立的河道沙盤,全景立體式地反映出了全縣地形地貌及河流信息。

白河縣城關鎮。(央廣網發 白河縣委宣傳部 供圖)

白河縣水利局副局長王定明介紹,白河縣有大小河流765條,是丹江口水庫尾水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保護區,漢江流經39.2公裡由陝入鄂,為陝西漢江水質最後一道關口,在南水北調工程中地位尤為重要。

「近年來,我們堅持把水質保護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深入推進河長制工作落實,成立了深化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王定明說,目前白河縣已落實「三長」(縣鎮村三級河長303名、縣鎮級河道警長19名、縣級督察長2名),「三員」(護河員166名、監督員76名、水質監測員7名),「三長+三員」齊抓共管河道、保護水質的格局全面形成。

王定明表示,白河縣河道沙盤的建立,明晰了全縣河道保護「點、線、面」重點區域,比如點就包括出陝水質監測點、鄰界水質監測點、全省最低海拔點170等。從線上來說,漢江沿線在白河縣流長39.2公裡,水質始終保持在國家地表水二類水質以上。

創新監管實現河道管理全覆蓋

在白河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縣域內重點河道的當前情況。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實現全縣河道信息管理全覆蓋,白河縣投資450萬元,對漢江流域白河段、白石河、冷水河等主要河流河段共布設49處視頻監控體系,實施全天候動態監控,切實保障河道水情監測、防汛預警和打擊相關違法行為。

白河縣河道沙盤。(央廣網發 白河縣委宣傳部 供圖)

白河縣在各級河長工作任務中強化源頭治理,「點、線、面」防控,「水、陸、空」執法,確保河道管理「不留盲區、不留死角、不出現反彈」,實現河流全覆蓋、領導全覆蓋、責任全覆蓋、制度全覆蓋。

河長制監督管理雲平臺是白河縣在河長制工作的另一大創新。

該平臺作為陝西省第一個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為基礎的河長制監督管理平臺,既可以通過後臺全面展現所有河道資料、「護河員」巡河、督導巡查、公眾投訴等各種最新情況,各級河長也可以直接通過手機App了解所轄河道相關信息,「護河員」可以通過App進行智能巡河,一鍵選擇上傳河道各類問題情況,從而實現河流的靜態展示、動態管理和常態化跟蹤。

據介紹,通過這個系統不僅可以實時看到每個護河員的巡河軌跡等具體情況,還可以在統計分析板塊看到相應區域和時間段的各種相應數據,可以給下一步強化監管工作提供相對科學的依據。

大力專項整治呵護源頭活水

白河縣紅石河水源地位於白河縣中廠鎮紅石河流域,總面積為70.1平方公裡,承擔著白河縣城7萬人日常生活生產用水,並輻射周邊居民。2015年12月29日,白河縣政府根據省市關於水源地保護的相關要求,編制形成了《白河縣紅石河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

漢江白河縣段水域。(央廣網發 白河縣委宣傳部 供圖)

由於長期以來,紅石河水源地有11戶居民生活,對水源水質造成一定影響,白河縣鎮村克服重重困難,想盡千方百計累計投入1200萬元,逐家逐戶溝通協調,終於在2018年6月完成了11戶居民的搬遷任務。

白河縣水利局黨組成員柯昌立說:「我們投資了500萬元開展了水源地標準化建設,一是在水源地附近設置圍網、一二級保護區、准保護區標識牌及相應警示牌,二是實施了二級保護區及准保護區80餘戶生活汙水集中收集處理管網工程,三是實施了一級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清理淤積、栽植綠化苗木、新修護岸),水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2017年以來,白河縣紮實開展示範河流創建工作,其中白石河在2018順利通過市級示範河流考核驗收。今年以來,該縣紮實推進漢江河、冷水河、紅石河創建示範河流,所轄鎮相應創建河道管理示範鎮,截止目前投資6100萬元,修建堤防 8.9公裡,疏通清理河道15.8公裡,實施河流沿岸景觀化改造7處,實施植樹綠化改造9.7萬平方米,河道沿岸的生態景觀得到提升,水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白河縣一位負責人表示,白河縣將繼續踐行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弘揚「三苦精神」,紮實推進河長制工作,努力實現河「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秦楚邊城·水色白河,這份攻略請收好~
    水色白河了解一下!今天小編為你精心盤點了白河的精品路線啦,你來挑選吧,一定有你最青睞的那一個!明清古街橋兒溝—國家AAA級景區「秦楚邊城,醉美古街」——橋兒溝,歷經500多年風雨,是全國現存獨有的全臺階明清古街。街巷曲折迂迴,依山溝走勢以橋相連,街面一律用青石板鋪就,記錄著白河人的勤勞與智慧。在這裡,讓您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 陝西白河這條線路美得很,是時候來這座低調的...
    不如去這個地方既有寧靜神秘的氛圍又有梯田、雲海、山谷、花香還能在河邊的船工號子聲中漸漸沉入明清時代古鎮裡做一個穿越的美夢秦楚邊城秦楚互為地利,人文相互交融,讓白河縣既有「秦頭楚尾」之稱謂,又有「秦風楚韻」之風採。白河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南依巴山,北臨漢水,古稱「南走巫夔,北通商洛,東扼均房,關南險奧,白河尤屬襟喉」,是陝西的東南門戶,在歷史因素和地理因素共同的影響下,兼具了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和中原文化,可謂是南北並包。
  • 水清、岸綠、景美,連州星子河長制有何妙招?
    冬日暖陽,星子河畔水清、岸綠。「星子河以前岸上亂、河裡髒,生活垃圾隨意傾倒。這幾年經過治理,變化挺大的,現在我們都喜歡在河邊洗菜,河邊散步、釣魚的人也多了,是河長制給我們帶來了水清岸碧景美的環境。」星子鎮大水邊村民何幼勤對這幾年的變化點讚道。
  • 新縣滸灣鄉:全面落實「河長制」水清岸美惠民生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麗君 胡曉菲)白鷺低飛,魚翔淺底,綠樹依依,一條水泥路順著河道蜿蜒,串起了岸邊一排排林立的樓房……日前,記者來到新縣滸灣鄉小潢河岸邊,目光所及皆美景,仿佛置身於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之中。
  • 陝西白河這條線路美得很,是時候來這座低調的小城看看了!
    秦楚互為地利,人文相互交融,讓白河縣既有「秦頭楚尾」之稱謂,又有「秦風楚韻」之風採。」,是陝西的東南門戶,在歷史因素和地理因素共同的影響下,兼具了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和中原文化,可謂是南北並包。
  • 白河這「三張名片」,太了不起了!
    >水色邊城白河縣,三張名片值得宣。天池映月繡屏山,邊城美景盡眼前。南水北調水質保,河長警長責任擔。築路架橋棚戶改,景觀河堤保安全。打造昔日小漢口,漢江碧波出陝段。削山平地建新校,扶貧攻堅新城建。熱情好客白河人,邀請賓朋轉一轉。改革開放四十年,日新月異換新顏!
  • 白河這條線路美得很,是時候來這裡看看了
    秦楚邊城.水色白河白河縣,因境內白石河得名,古稱為「鍚」,在戰國爭雄時,「鍚」時而屬於秦國,時而屬於楚國秦楚互為地利,人文相互交融,讓白河縣既有「秦頭楚尾」之稱謂,又有「秦風楚韻」之風採。白河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南依巴山,北臨漢水,古稱「南走巫夔,北通商洛,東扼均房,關南險奧,白河尤屬襟喉」,是陝西的東南門戶,在歷史因素和地理因素共同的影響下,兼具了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和中原文化,可謂是南北並包。
  • 泰興召開河長制暨林長制工作會議
    中國環境報訊 江蘇省泰興市近日召開河長制暨林長制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劉志明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河長制、林長制的決策部署,以堅定的決心、有力的舉措、務實的作風,推動全市水環境質量和造林綠化水平持續提升。
  • 安康白河這條避暑線路美得很,是時候來這裡看看了
    秦楚邊城.水色白河白河縣,因境內白石河得名,古稱為「鍚」,在戰國爭雄時,「鍚秦楚互為地利,人文相互交融,讓白河縣既有「秦頭楚尾」之稱謂,又有「秦風楚韻」之風採。」,是陝西的東南門戶,在歷史因素和地理因素共同的影響下,兼具了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和中原文化,可謂是南北並包。
  • 白河這條線路美得很,是時候來這座低調的小城...
    秦楚互為地利,人文相互交融,讓白河縣既有「秦頭楚尾」之稱謂,又有「秦風楚韻」之風採。白河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南依巴山,北臨漢水,古稱「南走巫夔,北通商洛,東扼均房,關南險奧,白河尤屬襟喉」,是陝西的東南門戶,在歷史因素和地理因素共同的影響下,兼具了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和中原文化,可謂是南北並包。
  •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人和!望城八曲河將迎來精彩蝶變
    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落地見效,近年來望城區進一步鞏固河湖治理成效,將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向縱深發展。根據《2020年度長沙市望城區八曲河(烏山段)美麗河流示範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將用一年左右時間,通過實施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以「高標準建設水安全、高要求嚴管水資源、高質量治理水環境、高品位營造水景觀」為要求,把八曲河(烏山段)建設成為「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人和」的美麗河流,成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幸福河,為望城全區區管及以下河湖管理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提供樣板。
  • 白河這條線路美得很,是時候來這座低調的小城看看了
    秦楚互為地利,人文相互交融,讓白河縣既有「秦頭楚尾」之稱謂,又有「秦風楚韻」之風採。」,是陝西的東南門戶,在歷史因素和地理因素共同的影響下,兼具了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和中原文化,可謂是南北並包。
  • 信陽市白露河(春河)河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12月24日下午,信陽市白露河(春河)河長制工作會議召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白露河(春河)市級河長王新會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上,市發改委通報了白露河(春河)河長制工作有關情況。新縣、固始縣、淮濱縣、光山縣、商城縣、潢川縣等縣和市直有關單位相關負責同志作了發言。
  • 電視訪談《水清三明•大田篇》播出,介紹福建大田河長制經驗
    電視訪談《水清三明•大田篇》播出,介紹福建大田河長制經驗 2018-03-27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你走進曲折迷離的山城白河
    山城白河、你無法想像它的經歷,追溯歷史的記憶,夏商時期為梁洲地,周代為麋國地,稱鍚(yang)穴。秦時稱鍚縣,至今還有遺留在界嶺之巔的城牆。你更無法驚嘆這裡的美麗,在秦楚之界迎面看那儼如一隻綠孔雀,它頭頂著紀念解放白河的英雄們烈士陵園,環繞著山城是改革開放彩筆描繪獅子山開發區,腳下踩著五百年歷史神韻的繁榮″小漢口"商埠。悠悠流淌的漢水,哺育著勤勞善良的白河人民一代代的在這裡繁衍生息,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著美好的家園。
  • 南陽:丹水潤渠首 白河漾清波
    南陽地跨長江、淮河、黃河三大流域,境內有白河、唐河、淮河、丹江四大水系,是千裡淮河的發源地,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河湖治理和保護任務艱巨繁重。    河長巡河 河裡有魚有蝦    2017年,在中央「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的總號令下,南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河長制體系建設,研究建立了全市「四級河長、三級河長辦、基層『三員』(河道警員、巡河員、保潔員)」的工作體系。同時,為加強水系統籌治理,在市級層面為白河、唐河、淮河、丹江四大水系設置了水系總河長,由市四大領導班子主要領導擔任。
  • 眉山仁壽縣:推行「河長制」讓河道水清岸綠生態美
    近年來,眉山仁壽縣全面啟動推進河長制工作,對水環境治理實行嚴格的監督考核,紮實開展河流整治、排汙口截汙治理等工作,加強水體汙染綜合防治,推動河流生態保護與修復,一系列舉措落地生根,讓河道水清、岸綠、生態美。
  • 【關注】市委書記黎沛榮調研我市河長制和水利工作
    【關注】市委書記黎沛榮調研我市河長制和水利工作 2021-01-06 2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推行河長制呵護秀美水生態
    經過畢節市一年多的治理,水清了,樹綠了,空氣清新了,遊客絡繹不絕。倒天河德溪溼地公園水環境治理是畢節市落實河(湖)長制工作,助力生態文明的一個縮影。2017年以來,畢節市抓住全面推行河長制機遇,積極探索、勇於創新,著力解決各類河(湖)問題。河長巡河履職盡責。
  • 南皮縣委書記趙亮調研河長制、水環境治理和企業安全生產、復工...
    南皮縣委書記趙亮調研河長制、水環境治理和企業安全生產、復工復產情況 2020-04-30 04: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