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興奮!這兩天台灣島內表現各種精彩

2020-12-07 中華網新聞

美國總統大選5日繼續陷入膠著,臺灣民進黨當局的心情也跟坐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對於島內輿論來說,美國民主制度的弊端也令他們進行了反思。

「臺灣川粉」一度興奮

繼上周六緊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民進黨當局繼續打「平衡牌」。蔡英文5日在臉書稱,美國是臺灣重要盟友,大家對大選結果都很關心,她要說明三件事:一是臺灣將密切關注臺海局勢,確保股市匯市穩定交易;二是會在和美國政府、兩大政黨等保持密切往來的基礎上,持續深化臺美關係;第三,選後美國參眾兩院席位雖有些變化,但對臺灣支持力道不減。

臺「經濟部長」王美花稱,不管未來情勢如何,深化臺美經貿關係是不會變的。臺北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趙怡翔還在臉書發文稱,對臺灣最有利的做法就是持續與兩黨做好朋友,「以不分政黨的立場與美方交朋友只有利,沒有弊」。

雖然表面上似乎很淡然,但私底下綠營和「獨派」相當焦慮。據聯合新聞網5日報導,4日下午當川普在大部分搖擺州暫時領先時,「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隨即在臉書稱,「天佑臺灣,川普(川普)贏了」,不過幾個小時後拜登在威斯康星等搖擺州票數後來居上,遊盈隆又寫道,「拜登當選對臺灣而言是一個災難,我們一起祈禱吧」。

4日下午,「獨派」作家吳祥輝在臉書「恭喜川普總統當選連任,祝福美國,祝福臺灣」,「時代力量」國際部主任劉仕傑則在拜登逐漸逆轉後稱,「川粉不要難過,起碼今天我們熟記了美國50個州的英文縮寫」。中時電子報也注意到,「臺灣川粉」4日一度相當興奮,綠營側翼粉絲專頁發了許多帖文表示祝賀,「焦糖哥哥」甚至說出「川普海外謝票首站不來臺灣說得過去嗎」這種話。殊不知選情一夜變色,「臺灣川粉」超級尷尬。

不少網友嘲諷說,「還要美國總統來謝票?好大的官威啊」「臺派真把臺灣當美國的一州了」。高雄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廖達琪披露稱,蔡英文上任後與民主黨及拜登交情較淺,現在很擔心押錯寶,因此上周六那場「國安高層會議」相信也在尋找聯繫拜登的窗口。

與此同時,民進黨當局繼續緊盯大陸動向。據中時電子報5日報導,解放軍軍機近期頻頻現身位於屏東與東沙群島之間的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引發島內恐慌。來自屏東的國民黨「立委」廖婉汝稱,聽聞當局正在調查陸配動向,警方也在調查當地防空避難所。她不清楚為何要如此,推測可能陸配真的會被要求回大陸去,「若此事為真,臺灣搞不好真的擔心會打仗」。

「美民主瀕臨崩潰」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美國大選也讓一向追捧美國民主的臺灣進行了反思。臺灣前「外交部長」楊進添5日稱,川普要以司法介入要求搖擺州停止開票,這將種下選後美國民眾對民主政治的疑慮與內部分裂的因子。

前「中央社」董事長陳國祥撰文稱,這次總統大選充分暴露美國民主制度存有缺陷、運作紊亂、選風低劣,甚至潛藏政治糾紛的重大風險。文章說,這是一場昂貴、脫序且低質量的選舉,兩位主要候選人的花費據統計超過66億美元,主要捐款者是大企業和富豪,顯見美國聯邦政府將越來越受制於財閥,「這樣的體制運行如何能體現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

與此同時這次美國大選幾乎是把負面選舉推到極致,從辯論會到各種造勢大會、媒體專訪、競選廣告,幾乎清一色是人身攻擊,抹殺政見辯論的空間,也把選舉格調拉到臭不可聞的地步。

「社會極度撕裂,美民主瀕臨崩潰」,《中國時報》5日以此為題稱,從投票前夕到選情之夜,白宮與全美各地瀰漫肅殺氛圍,零星打鬥四起。選舉人團制度間接導致大選結果遲遲無法出爐,再度遭到詬病。文章提到美國《紐約時報》曾表示,20年前布希打敗戈爾,4年前川普勝希拉蕊,贏家都是靠選舉人團票入主白宮,「普選票較高者多次敗北,顯示美國民主代表性不足」。

《聯合報》稱,遙想當年將America翻譯成「美國」的人,對這個國度抱著多麼美好的想像,但在經歷4日激烈卻還沒有最終結果的大選後,「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美國已不再美,特別是其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該報5日發表的社論直言,這場選舉暴露了美國大選制度的兩大缺陷:其一,美國選舉人團制度「贏者全拿」的設計,常使獲得較少選民票的候選人勝出;其二,選民積極提前投票,其意向反被執政者技術性集體忽略,「這已形同作弊」。

資深媒體人李豔秋5日還在臉書寫下關於美國大選的10個感悟,其中一點是「美國選舉栽贓抹黑奧步(花招),臺灣技術輸出成功」。網友直呼,嘲諷得「幽默又到位」。

島內希望美國不再打「臺灣牌」

對於選後的臺美關係以及兩岸關係,島內也充滿憂慮。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5日稱,希望美國不要再打「臺灣牌」,不要把臺灣當成進攻大陸的基地。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稱,大選之後美國因素會安定下來,但臺海「準戰爭狀態」還沒有結束,需要觀察大陸會不會、何時會懲罰臺灣。他說,如果川普連任,臺灣立即的危機是什麼時候被犧牲,但拜登當選也未必對臺灣就好。

前「立委」蔡正元稱,綠營為了幫川普助選,拉攏瘦肉精豬肉州的選票,現在看來「臺灣人瘦肉精都白吃了!」多名島內工商界領袖呼籲,「臺灣可以親美,但不能仇中」。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陳一新則認為,不管誰入主白宮,臺灣都不必緊張。他說,川普連任會緩解與大陸的關係,因此兩岸將不會像現在這樣緊繃;拜登在兩岸之間採取比較平衡的政策,似乎對臺灣不利,但若美國和大陸關係改善,大陸忙於應對新的中美關係,自然會減少軍機及軍艦繞臺、軍演次數,「對臺灣人民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中國時報》5日刊登的一篇評論稱,蔡英文當局與川普政府的互動相當密切,讓外界認為是單邊押寶,因此如果川普落選,恐怕會對未來臺美關係造成很大影響。但即使他連任,恐怕在兩岸之間也會尋找更有利於美國的機會,「是否仍以『臺灣牌』作為籌碼抗中,使美中之間貿易付出巨大成本,將是很大的問號」。

本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

相關焦點

  • 林志玲大婚島內興奮 臺媒:臺南市區飯店幾乎爆滿
    原題 林志玲大婚島內興奮,臺媒:萬人空巷,臺南市區飯店幾乎全爆滿  臺灣「第一名模」終於出嫁了!
  • 這兩天,島內有些人已經開始「瑟瑟發抖」——
    美國當地時間3月16日(北京時間17日),美國總統川普大筆一揮,籤署了「與臺灣交往法案」(又稱「臺灣旅行法」)。島內一些媒體喜出望外,將這一鼓吹「美臺各層級官員互訪」的法案,解讀為「美臺關係的實質突破」。不過,這一看似美國對臺「站臺」之舉,引來的卻是臺灣媒體和民眾的強烈不安。
  • 臺灣從南到北飄雪花 民眾興奮不已
    臺北市陽明山雪景(圖自臺灣東森新聞雲 黃克翔攝)  據臺灣媒體報導,23日島內從北到南傳出飄雪景象,吸引許多民眾搶看。  地處亞熱帶的臺灣,用「四季如春」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以臺北為例,1月和2月是最冷的月份,但整個冬季的平均氣溫也有16攝氏度左右。氣象部門預計,受此次寒流影響,從周六到下周一臺北的最低氣溫都只有5攝氏度。對臺北而言,上次遇到如此大規模的寒流還要追溯到2005年,當時臺北的最低氣溫一度低至5.6攝氏度。  歷史性的低溫給臺灣民眾帶來的更多是新鮮和興奮。
  • 臺灣從南到北飄雪花 民眾興奮不已(圖)
    原標題:臺灣從南到北飄雪花民眾興奮不已(圖)  臺北市陽明山雪景(圖自臺灣東森新聞雲記者黃克翔攝)  據臺灣媒體報導,23日島內從北到南傳出飄雪景象,吸引許多民眾搶看  地處亞熱帶的臺灣,用「四季如春」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以臺北為例,1月和2月是最冷的月份,但整個冬季的平均氣溫也有16攝氏度左右。氣象部門預計,受此次寒流影響,從周六到下周一臺北的最低氣溫都只有5攝氏度。對臺北而言,上次遇到如此大規模的寒流還要追溯到2005年,當時臺北的最低氣溫一度低至5.6攝氏度。  歷史性的低溫給臺灣民眾帶來的更多是新鮮和興奮。
  • 天皇110公裡外"遠眺臺灣" 島內"皇民"高潮了
    比如,過去兩天看到的這些報導——來自臺灣。島內「三立新聞網」28日截圖「天皇真的眺望臺灣了!到日本國境之西,特別向官員確認方位。」單單這樣一個標題,一個匍匐腳下、感激涕零的某種生物形象就躍然紙上。事情脈絡是這樣的,3月5日,日本宮內廳發布消息稱,日本天皇明仁夫婦3月底將訪問衝繩,並首次前往日本最西端島嶼與那國島。
  • 天皇110公裡外「遠眺臺灣」,島內「皇民」就高潮了!
    比如,過去兩天看到的這些報導——來自臺灣。島內「三立新聞網」28日截圖「天皇真的眺望臺灣了!到日本國境之西,特別向官員確認方位。」單單這樣一個標題,一個匍匐腳下、感激涕零的某種生物形象就躍然紙上。遠在110公裡之外,隔著重重霧霾,甚至臺灣方位都不一定十分準確,但這種情況下的「片刻凝視」,島內有人仍然難掩激動:臺灣「東森新聞雲」網站29日截圖。
  • 島內至金門航線昨恢復通航 一票難求
    中國臺灣網8月21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因「聖帕」颱風影響停擺兩天的島內至金門航空中交通昨天恢復通航,一度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航空公司增開加班機,將近5500名旅客乘機往返臺灣本島和金門。
  • 今天「刷屏」的這則公告,震動臺灣島內
    這47座城市,也承載起加深兩岸交流、促進兩岸人員往來與溝通的橋梁作用。 來源:中國臺灣網為何此時突然宣布「暫停試點」?答案正是公告開篇的8個字:「鑑於當前兩岸關係」。短短8個字,對背景的交代、對公告出爐時機的解釋,無不點到為止又意味深長。
  • 臺高官把話挑明:若大陸開戰,臺灣兩天都撐不過
    其實,臺灣也是不希望有戰爭。面對解放軍的多次行動,臺灣當局也開始緊張起來了。從環球網8月27日的採訪可以看出,蔡英文是害怕兩岸之間「擦槍走火」。蔡英文表示希望各方一定要保持冷靜,避免兩岸爆發戰爭,希望兩岸能夠加強溝通交流,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產生不好的後果。蔡英文知道怕了?臺高官把話挑明:若大陸開戰,臺灣兩天都撐不過。
  • 2017臺灣前瞻——島內局勢篇
    新華網北京1月4日電 新一年臺灣的政治、經濟形勢和對外交往上會有哪些趨勢和變化,新華網特邀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教授朱松嶺,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等對兩岸關係及臺灣地區局勢有深入研究的專家,為網友帶來2017臺灣前瞻——島內局勢篇。
  • 銳參考|今天「刷屏」的這則公告,震動臺灣島內
    對於這一細節,臺灣問題專家張彬告訴小銳,「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正反映出自民進黨上臺執政後,兩岸關系所發生的變化。「當前兩岸局勢較為緊張,對於個人遊的遊客來說,自身的安全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他說。「民進黨當局推行『臺獨』政策,還希望賺大陸遊客的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張彬說。臺網友斥責民進黨「害死臺灣觀光業」面對這一公告,島內反應強烈。「陸8月1日起不發自由行通行證,陸客恐減70萬人次」!
  • 林志玲大婚島內興奮,臺媒:萬人空巷,臺南市區飯店幾乎全爆滿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第一名模」終於出嫁了!林志玲17日在臺南與日本藝人黑澤良平正式舉行婚禮,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7日報導,林志玲當天下午在「吳氏大宗祠」舉行傳統的出閣儀式,現場有數百人圍觀。林志玲走下車,由父親林繁男緩緩牽進場內,她不斷拭淚。
  • 臺灣海峽將變「艦水馬龍」 臺媒:島內莫亂聯想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每當有美國軍艦經過臺灣海峽時,臺灣部分人就如同打了雞血一樣上躥下跳。臺灣《中國時報》16日稱,預計未來一周將會有大量外國軍艦經過臺灣海峽,但島內這些人可別自我陶醉地以為是「各國都來力挺臺灣」。報導稱,「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表示,解放軍近日將舉行盛大海上閱艦式,按照慣例將邀請各國海軍艦艇參加。
  • 臺灣島內工商界人士冀望當局為兩岸經貿發展鬆綁
    島內媒體連日來報導了許多臺商企業將持續加碼投資大陸以擴增產能的消息,諸多企業及投資人對在大陸投資的獲利能力繼續提升表現出樂觀態度。據報導,臺灣上市企業金像電子的蘇州廠預估今年營收可達112億元新臺幣,將較去年增長20%,獲利可較去年增長逾三成;巨大機械投資500萬美元在崑山設立的捷安特電動車公司今年將開始營運,設定年產銷量25萬臺,至2010年實現產銷目標為100萬臺。
  • 這兩天,大陸放了個「大招」,臺灣當局連它的名字都「不敢」提了——
    這兩天,臺媒對海峽論壇的一篇報導,在臺灣島內引發的反響,頗具戲劇性——一方面,眾多臺灣民眾為此叫好,贊這是大陸便民措施,「令人感動」;而另一方面,臺灣深綠媒體突然消聲,仿佛這條消息從未出現過。
  • 兩天內,臺灣島內兩名「反獨」大將離世,國臺辦發聲悼念
    編輯:晨星雖然目前臺灣島內有很多「臺獨」分子,但之所以這些人沒能如願以償,除了大陸的強硬態度以外,就要歸功於島內一些「反獨」大將多年以來的堅持,他們大多為年紀大資歷深的國民黨老將。這兩位國民黨「反獨」大將接連去世,對兩岸來說都是很大的損失,國臺辦發聲悼念兩位國民黨大將。人已不在,但是精神長存,人民會記住他們為兩岸統一做出的貢獻,同樣這種精神也會繼續有人來傳承,「反獨」任務交給了更年輕的群體。
  • 島內緊張:大陸突然「這樣」劍指臺灣!
    這已不是島內綠媒第一次渲染大陸「威脅」。炒作解放軍「演練奪取東沙島」後,島內綠媒繼續渲染大陸「威脅論」,製造緊張氣氛。臺灣某綠媒5日以「衛星照曝光!這已不是島內綠媒第一次渲染大陸「威脅」。8月3日,日本共同社報導稱,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在香港雜誌《紫荊》8月刊上發表文章稱,解放軍將以奪取臺灣實際控制的東沙島為目標,進行大規模登陸軍事演習。《自由時報》就曾刊出聳動標題:「中國軍方首度證實!8月在南海模擬登陸奪取東沙島演習。
  • 「友邦」帛琉對臺灣防疫表現存疑 「旅遊泡泡」計劃年內無望
    「友邦」帛琉對臺灣防疫表現存疑 「旅遊泡泡」計劃年內無望 2020-10-24 21:06:46近期輸出新冠肺炎病例不絕如縷,臺灣防疫表現顯然令外界存疑。  據了解,「旅遊泡泡」又稱共同安全旅行圈,指疫情期間病毒相對受控制、互相信任檢疫措施的地區,彼此開放交通、航空往來。  近期,臺灣輿論一度報導,前往帛琉觀光的「旅遊泡泡」計劃最快可於十一月成行。
  • 安倍演說罕見提到臺灣,蔡英文立馬發表媚日言論,島內網友潑冷水
    據臺灣「中央社」21日報導,日本國會20日開議,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施政演說時談到東京在1964年首度舉辦奧運會,如今再度舉辦,日本要辦一場帶給全世界感動的最精彩奧運。臺灣「外交部」迅速回應稱,樂見臺日關係正面發展,預祝東京奧運及帕運會(即帕運會)圓滿成功,願盡力提供各種必要的協助與合作。21日晚間,蔡英文又在推特上以日文表示,得知安倍講出「臺灣」後,日本國會響起掌聲,她為此感到很高興。她同時上傳日本首相官邸的影音標註安倍講出「臺灣」的時間。
  • 這兩天金門成了一面「照妖鏡」
    這兩天人金門成了一面「照妖鏡」,照出了蔡英文的敗類嘴臉。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今日到金門參加相關追思活動,報導引述臺「國安」幕僚聲稱,AIT首次有處長層級出席,具有一定意義,該人士還宣稱,「美方釋放的信息,仍是美國與臺灣是『真朋友、真進展』」。這一說法,隨即引起島內網友嘲諷,「能當墊背卻沾沾自喜的朋友還真難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