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颱風假」太寬鬆? 氣象部門:有預防災害效果

2021-01-09 中國臺灣網

彭啟明臉書截圖。(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

  中國臺灣網7月23日消息 強颱風「麥德姆」侵襲臺灣,氣象部門及各縣市政府高度重視,全臺22縣市陸續宣布23日停止上班上課。不過,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氣象專家彭啟明在臉書(facebook)貼文質疑放「颱風假」的必要。他指出,此次颱風襲臺,實際只有三分之一的縣市達放假標準。臺灣氣象部門則表示「颱風假」是社會問題,放不放假有預防災害的效果。

  據報導,「麥德姆」來襲,全臺22縣市宣布停止上班上課,「氣象達人」彭啟明今天在臉書質疑「颱風假放得對嗎」,並認為只有1/3的縣市可能勉強達到放假標準,「但想想,能有小確幸,或許是臺灣人的小福利」。

  他說,以前研究過颱風假的準確性,不到五成,真的該研議像美日等地區改用更先進的方法,以交通設施為標準或是應該用耽誤幾個小時,上下午再區分。「我們都是用一個預判的風雨預測,其實風雨預測是非常困難的,預測風雨有到,最後有沒有到那個標準,其實大概準確性從最大陣風跟雨量來說,大概都不到五成」。

  不過,他的言論引發網友炮轟,被認為有「放馬後炮」之嫌。「如果真有人發生事情,他要負責嗎?」彭啟明則解釋,按照氣象局風力資料,桃園、宜蘭、花蓮、臺東達到放假標準,基隆、雙北則是勉強達到。

  他認為臺灣應修正災害放假標準,以日本為例,須颱風6小時內平均風速達12級才能全面放假;香港則是平均風力亦須達9到10級、陣風15到16級才達停班標準(臺灣為平均風力達7級以上或陣風達10級以上)。

  臺灣氣象部門則表示,有義務提供預報和實際測值資料給各縣市政府,作為停班停課之參考,放假與否其實有預防災害的效果;氣象部門對這次「麥德姆」颱風的預測,除彰化縣陣風僅6級、未達預測8到9級外,其餘各地風力皆達預測標準甚至超過。(中國臺灣網 何建峰)

相關焦點

  • 颱風「納沙」形成 氣象部門預測27日起影響臺灣
    颱風「納沙」形成 氣象部門預測27日起影響臺灣 2011年09月24日 13:2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2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
  • 精準預報多變降雨過程 寧波氣象部門盯緊颱風「黑格比」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虞南「預報準確,圓滿完成颱風防範工作,向你們表示感謝!」8月5日一早,浙江省寧波市政府對防禦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氣象服務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向奮戰在一線的氣象工作者致以慰問。服務成效的背後,是氣象部門的精準預報、及時預警,為防汛防颱風打出了提前量。8月3日,颱風登陸在即。15時50分,寧波市氣象局將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並連續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颱風預警信號。
  • 雙颱風逼近我國沿海 氣象部門嚴陣以待
    中國氣象報記者宛霞攝影報導 8月2日,在中央氣象臺早間會商會上,中央氣象臺會同上海中心氣象臺和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江西、安徽、河南等省氣象臺共商雙颱風「蘇拉」「達維」的路徑以及可能帶來的風雨影響。
  • 臺氣象部門預估今年會有3到5個颱風侵襲臺灣
    中國臺灣網6月29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氣象部門稱,預估今年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形成的颱風大約有23到26個,有機會侵臺的颱風數約3到5個。臺氣象部門指出,截至29日為止,北太平洋西部海域共有6個颱風生成,其中已有1個颱風侵臺,預估今年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颱風發生總數為23到26個,侵襲臺灣的颱風預估有3到5個。臺氣象部門表示,目前監測厄爾尼諾現象的海溫指標正在緩慢增強中,預估未來1季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機率將達到5成。
  • 臺灣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可能有3至5個颱風會侵襲臺灣
    新華社臺北6月29日電(記者查文曄鍾群)臺灣氣象部門29日公布今年5、6月天氣統計分析稱,5月是臺灣55年來同期最熱,多達15個氣象站觀測的月均溫創下設站以來最高。­  臺灣氣象部門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說,今年5月又幹又熱,全臺均溫達27.72度(攝氏度,下同)創新高,此前5月均溫最高紀錄是1963年的27.23度。
  • 颱風「白鹿」逼近臺灣 臺氣象部門拉響海陸雙警報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朝臺灣逼近,臺氣象部門23號日清晨5點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 颱風「納沙」來襲 臺灣本島全面停班停課
    中新社臺北7月29日電 (記者 路梅 李欣)今年第9號颱風「納沙」29日逐漸逼近臺灣,臺灣氣象部門預計,「納沙」最早將於當晚8時在花蓮登陸,並於次日凌晨至清晨出海。
  • 颱風「玲玲」生成 氣象部門估4日5日最接近臺灣
    中新網9月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氣象部門表示,原本位於菲律賓東邊的熱帶低氣壓,今天早上增強為第13號颱風「玲玲」,預估未來將偏北移動,3日晚上將會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4日及5日最靠近臺灣。
  • 臺灣氣象部門預估:2019年可能侵臺颱風為3至5個
    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氣象部門6月28日舉行記者會,預估2019年可能侵襲臺灣的颱風個數為3至5個,為正常範圍。臺灣氣象部門說,2019年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已有3個颱風生成,較氣候平均值4.3個少,往年西北太平洋6至12月約有21至25個颱風生成,侵襲臺灣颱風的正常範圍為3至5個。氣象部門預估,2019年侵襲臺灣的颱風個數,以正常的機率50%最高,也就是3至5個,偏多的機率為30%,偏少的機率為20%。
  • 臺氣象部門發布颱風「利奇馬」海上警報
    原標題:臺氣象部門發布颱風「利奇馬」海上警報  臺氣象部門7日下午5時30分發布颱風「利奇馬」海上警報,預計其將繼續向西北方向前進,提醒臺灣北部、東北部及東南部海面等海域航行作業的船隻加強戒備。
  • 當超強颱風「莫蘭蒂」正面襲擊廈門……(氣象防災減災故事④)
    ▌來源:中國氣象報本文首發於《中國氣象報》2016年9月23日二版文章有修改故事回溯到2016年9月,第14號颱風「莫蘭蒂」於15日正面襲擊廈門……颱風過境,廈門倒下了65萬棵行道樹。「莫蘭蒂」,兇得很。
  • 颱風或在臺灣登陸帶來強降水 海上陸上警報齊發
    中新網7月12日電 「蘇力」颱風直撲臺灣,臺灣氣象部門11日海上、陸上警報齊發,11日晚間氣象部門又向南修正「蘇力」移動路徑,推測可能會從宜蘭以南、花蓮以北地區登陸臺灣島。因適逢漲潮,臺灣北部、西北部沿海須嚴防海水倒灌,且全臺灣都將籠罩在暴風圈內。
  • 颱風「森拉克」掠過三亞南部海面!氣象部門分析颱風對海南影響利...
    大風預報8月1日20時至2日20時,臺灣以東洋面、東海東南部、南海大部、北部灣、瓊州海峽、西沙群島附近海域以及海南島沿海、廣東沿海、廣西沿海將有6-7級大風,其中南海西北部、北部灣、廣東西部沿海的風力將有8級,陣風可達9-11級。
  • ——記氣象部門2015年汛期氣象服務準備工作
    儘管氣象部門預報準確率正逐步提升,但由於防災減災工作對氣象預報的要求越來越高,提高預報的精細化水平和準確率,提高氣象要素和災害性天氣分析預報能力,比以往更為迫切。目前,氣象部門正在探索如何通過進一步發揮月、季滾動氣候預測的訂正互補作用,加強衛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資料質量評估和業務應用,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報精準化水平。
  • 12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遼寧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
    《遼寧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實施兩年 我省氣象災害預防體系不斷完善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5日  信息來源:遼寧日報   12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
  • 臺灣氣象部門:第24號颱風「娜克莉」恐將生成
    今天凌晨2時,位於南海上的低壓,已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30),向東南東方向緩慢移動,臺灣氣象部門預測,它有發展成今年第24號颱風「娜克莉」的趨勢。臺灣颱風論壇則表示,因太平洋高氣壓偏弱,準「娜克莉」未來4天會在南海亂飄,周五(11/8)高壓重新增強後,就會把他往西推向越南。
  • 颱風「米娜」影響東部海區和華東沿海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警 全力...
    中國氣象網訊國慶假期來臨,今年第18號颱風「米娜」影響東部海區和華東沿海。針對颱風「米娜」風雨影響,氣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加強監測預警,全力做好服務保障。目前還正處於「風雨潮三碰頭」時期,各級氣象部門要繼續強化值班值守,密切跟蹤天氣形勢,加強監測分析研判,不放過任何細節,全力做好國慶期間氣象保障服務工作。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颱風預警信息,並及時聯合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上海中心氣象臺等單位,就颱風「米娜」路徑、強度和風雨影響進行會商。
  • 浙江把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納入立法 杭州紅色預警要自動停課
    浙江是氣象災害多發的省份,每當颱風、暴雨、高溫等臨近時,各級氣象部門都會及時發布相應等級的氣象預警信號,這些預警信號跟平時的天氣預報不同,它是全社會防禦氣象災害的「發令槍」。  目前,浙江正在推進氣象預警為先導的全社會響應機制,省人大已將《浙江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納入2016年人大一類立法計劃。
  • 15年蓄力 從容應戰——回看遼寧氣象部門防禦颱風「巴威」
    同時,預報員通過各類數值模式前期表現來分析預報結果,基於智能網格精細化預報產品,對降雨強度、落區起止時間及颱風路徑的判斷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點,在不同崗位親歷「麥莎」和「巴威」影響的薄兆海感觸頗深。「氣象部門監測預報能力愈來愈強,精細化服務受到政府和相關部門一致認可,應對颱風更加從容。」從容源於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