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中國青年報
2016-10-20 12:27 來源:澎湃新聞
北京再一次陷入霧霾籠罩之中。
自10月18日中午開始,北京市顆粒物濃度出現持續上升,截至19日12時,重度汙染已持續19小時,其中6個監測站點達到嚴重汙染級別,且呈加重趨勢。
19日,北京市氣象臺再次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這是進入10月以來,華北地區遭遇的第三輪重度汙染,也是北京氣象局第五次發布重汙染黃色預警。
與此同時,一場抗擊霧霾的「戰爭」正在悄然展開。由荷蘭藝術家丹·羅斯加德設計的名為「無霾之洞」霧霾淨化塔已於9月底進京,目前正在朝陽區798藝術區內進行調試和測試,將擇期與公眾正式見面。
霧霾淨化塔據有關媒體報導,該霧霾淨化塔有7米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氣淨化器,其使用小量的綠色能源和專利的無臭氧離子技術,每小時能夠淨化3萬立方米的空氣,可捕捉並收集空氣中至少75%的PM2.5和PM10霧霾顆粒,同時以360度全方位釋放清新空氣,在塔的周圍製造出一個環狀清新空氣區域。設計者還稱,收集到的霧霾顆粒可被壓縮做成黑色的寶石。
在全國,像「無霾之洞」霧霾淨化塔這樣的治霾「神器」並不在少數。
2016年5月12日,西安市除霾塔項目如期封頂。據稱,該裝置可以通過去除大氣環境中的PM2.5及NOx、SO2等霧霾形成的關鍵前體物,從而有效控制霧霾形成。
2015年1月,鄭州市曾出現霧炮車消霾。據稱,其噴射的水霧顆粒可以達到微米級,從而分解空氣中的汙染顆粒物、塵埃等,起到緩解霧霾的作用。此外,浙江大學特聘教授俞紹才也曾提出「噴水治霾」的方法,稱在高樓及高塔的頂上向建築物外大氣噴水,能夠減少空氣汙染,遏制嚴重的霧霾。
「也許是人們對治霾絕望了吧。」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政策發展研究室主任何繼江說。
儘管人們對霧霾防治的需求已經十分迫切,但「無霾之洞」霧霾淨化塔的出現仍受到不少專家的質疑。
據一位專家計算,在嚴重汙染條件下,PM2.5濃度為200微克每立方米,該塔每小時吸收PM2.5總量為30000×200×0.001×0.001×75%=4.5克。按照該數據,該塔每小時吸收的霧霾量還不到一勺鹽的重量。該專家調侃:「還是去找一塊布蓋一下工地吧!」
「治霾『神器』可以嘗試一下,但治標不治本,只能起到實驗的作用。」何繼江說。
(原標題為《北京霧霾淨化塔惹爭議 專家稱效果不如找布蓋工地》)(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霧霾,淨化塔,北京霧霾
相關推薦
評論(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