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佳傳媒之聲丨「在國外桌球只是一份職業,在國內它是一項事業...

2020-12-23 新華社客戶端

「和其它運動不同,對中國桌球隊來說沒有驚喜!我2005年競聘女隊主教練時的結束語是——你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延續中國桌球隊的輝煌。」

「練到一定境界,運動員需要一定文化底蘊,對理解閱讀能力的要求甚至要高過技戰術能力。」

以上這些擲地有聲的發言,出自我們本期《體壇佳音》的主人公——前國乒女隊主教練,現中國桌球學院院長施之皓。節目中這位國球大師不僅金句不斷,同時還為我們傳遞了很多他個人對於桌球的乾貨理解,聽過節目相信會讓大家對於國球有新的認識。

2012年2月25日,中國桌球女隊主教練施之皓(右)在賽後接受記者採訪。當日,在澳門舉行的第20屆亞洲桌球錦標賽女子團體決賽中,中國隊以3比1的總比分擊敗新加坡隊,奪得女團冠軍。新華社記者盧炳輝攝

徐莉佳專訪施之皓 08:36

「在國外桌球只是一份職業,在國內它是一項事業!」

「我和曹燕華,郭躍華等一批中國運動員一起,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先後來到德國打球、執教和生活。套用一句歌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來我們想去外面學點新的東西開開眼界,二來確實當年在國外搞桌球的經濟待遇比國內強很多。我們當時在國外的月薪在國內人看起來是不可想像的。」

「我那時在德國一直說,如果我們回國以後的收入可以達到在德國的1/3,我們一定會回來。到了1997年,我們國內的收入依然不高,只是這幾年才慢慢好起來。但之所以選擇回來,是因為我深知要做桌球的話,那就一定要回到中國。在國外桌球是一項職業,我們靠出賣技術掙錢,但在國內它是一份真正的事業。這也是為什麼桌球在我們國內長盛不衰的原因!」

1981年4月19日,在南斯拉夫舉行的第36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男子團體賽中,中國乒壇小將勇戰捷克隊,施之皓(擊球者)一馬當先,蔡振華、謝賽克再接再厲,以5:0獲勝。取得了男子團體決賽權。 新華社記者曹玉泉攝

「回到國內的決定,當時是我和曹燕華一起做出的。除了做事業之外,回國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家兒子那時候已經快四歲。他出生在德國,這個年紀差不多要進幼兒園了。我認為這是個關鍵時期,畢竟他一進幼兒園,我們可能就回不來了,因為他如果從小接受德國的教育和環境,後面要再想融入中國社會就困難了。我們終究是中國人,我們的傳統觀念就是,一切為了孩子,所以我們在97年的時候決定立刻回國。」

2002年3月14日,由總教練蔡振華帶領的中國桌球隊共61名男女運動員在河北正定國家桌球訓練基地進行封閉集訓。此次集訓為期43天,集訓的重要目的是針對國際乒協實行的無遮攔發球的改革,研究制定適應新規則的措施,提高中國隊的整體水平。 圖為教練施之皓(右)指導劉國正。

「回國後不久,鑑於我在國內外多年的桌球履歷,我被當時的國家隊總教練蔡振華邀請去國家隊任教,畢竟要在國內幹桌球,那肯定要去國家隊。從國外回來,生活工作節奏和在國內很不一樣。在德國俱樂部打球,每天都可以回家,一個禮拜也就練個幾次,和上班一樣。回到中國以後體制完全不同,半軍事化管理,訓練強度各方面和國外完全不是一回事。從這點來說,我還蠻佩服自己可以從1997年在國家隊幹教練一直到2012年。究其原因,想來想去還是我對桌球的熱愛。」

身教重於言教,走出自我的舒適區

「我過去常說我們運動員教練員都是一幫『不正常』的人。我們曾做過統計。2007年和2008年這兩年,365天當中,我們實際工作訓練天數達到333天。說誇張一點,睜開眼睛是桌球,閉上眼睛還是桌球。但我認為,既然選擇了這份事業,那就必須為此負責。俗話說,天才只佔一分,九十九分是努力,我要轉化我在桌球上的天分,那就得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2005年我開始擔任國家女隊主教練,我當時是競聘上崗的。很多人會說,『給我一次機會,我還你一個驚喜』 。但對中國桌球對來說,我認為什麼驚喜都是不存在的。我競聘發言最後的結束語是,『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延續中國桌球隊的輝煌。』」

2005年12月6日,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劉國梁和施之皓分別當選中國桌球隊男女隊主教練,任期到2008年。 圖為中國桌球隊女隊主教練施之皓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王毓國攝

「我在做運動員的時候,大家普遍認為我天賦有一些,只是比較懶散。但做了教練以後,我深知身教重於言教,你要運動員做到,你自己必須做到,這是我自己一路從運動員經歷走過來以後的體會。比如說,我在2008年帶隊參加奧運會前的封閉訓練第一天就把煙戒了,一直到奧運會結束,差不多前後兩個月的時間。當年面對中國的百年奧運夢,我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很多人認為有菸癮的人面對壓力會抽得更兇,但我偏偏要在這個時候改掉這個習慣,因為我想讓我的運動員看到,我們的主帥都為實現目標能下決心這麼做,我們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我既能駕馭世界冠軍,也能從頭培養世界冠軍」

「倫敦奧運會以後有記者問到我,倫敦奧運和北京奧運打完之後,你的感受有什麼不同?我的答案是,北京奧運會的主力是王楠和張怡寧,這兩個人在我當主教練的時候他們早已是大滿貫冠軍了,而倫敦奧運會的李曉霞和丁寧是我一手培養的。所以我既能駕馭這些已有的世界冠軍,也能從頭開始打造新的冠軍,我認為這是我做教練最成功的一點。」

2008年8月20日,中國桌球女隊主教練施之皓(左)對王楠進行指導。當日,王楠在北京奧運會桌球女子單打第三輪中以4比0戰勝匈牙利選手波塔·喬治娜,輕鬆晉級下一輪。 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在所有的隊員當中,我花在丁寧身上的時間是最多的。我2005年接手女乒國家隊當主教練,她當時正好從二隊打到一隊,所以我是從小把她培養起來的。過去曾有很多人看好她,也有一些人持反對意見。因為丁寧打球雖然有她的特點,但是爆發力不太好,動作各方面在桌球領域看起來也不是十分協調。但我看中了她最與眾不同的一點——她真的是享受桌球。和男運動員相比,女運動員相對打球容易消極,情緒波動大。但丁寧不一樣,無論打得好與不好,她都樂在其中。」

2012年8月7日中國隊主教練施之皓(左)和隊員丁寧在獲勝後向現場支持者致謝。當日,在倫敦奧運會桌球女子團體決賽中,中國隊以3比0戰勝日本隊,奪得冠軍。 新華社記者王慶欽攝

「做丁寧教練多年,我也在有意無意改變她的一些習慣。比如她從來不愛吃魚,那我就拼命鼓勵她一定要吃。她開始還不理解,後來我和她解釋,你不喜歡的事情一定要去做,因為所有你的對手永遠做你最不喜歡的事情。你要從生活中去體會這個道理。」

「但如果說我做教練有一點遺憾,那就是在郭躍身上。畢竟,很多人認為郭躍應該成為大滿貫,但她沒有達到外界包括她自己的這種期待。我認為郭躍本身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運動員,技戰術能力也很強,但她對於比賽的閱讀理解能力稍微有所欠缺,年少成名也對讓她在心態上產生了一定的變化。二來,從打法上來說,郭躍在攻防上相對張怡寧和丁寧這樣的大滿貫冠軍來說不是特別均衡,所以發揮就不是很穩定。」

再談莫斯科失利 責任在我

「2008年我們取得了奧運勝利,中國桌球隊到了最好的時候。轉年2009年世乒賽,我們甚至到了想輸都難的程度。再到2010年世乒賽,王楠張怡寧都退役了,為了給倫敦奧運會做準備,我用了更為年輕的丁寧和劉詩雯。雖然是新人,但我當時認為她們的實力是足夠對付其他對手的。」

2010年4月7日,國家女子桌球隊主教練施之皓在訓練前講話。當日,為備戰即將在莫斯科舉行的第50屆世乒賽團體賽,國家女子桌球隊來到河北省正定國家桌球訓練基地,進行為期35天的封閉訓練。 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我一直認為,在封閉訓練期間發現問題不怕,多發現問題、多解決一個問題、那就多一份保證。賽前35天,我們在河北正定封閉訓練期間,我們隊員狀態不錯,一切看起來都很好,挑不出太多毛病。這樣其實我內心隱約感覺不是特別好,但我也認為即使這樣我們也輸不掉,實際上也是抱有一直僥倖心理。」

「在莫斯科打世乒賽,前面幾輪我們全部是3:0。到了決賽前,所有的記者媒體都在說,這比賽沒得看,肯定中國又是冠軍,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當時我的想法是,丁寧劉詩雯沒經歷過大賽,打決賽發揮或許會打點折扣,但即便如此,我們也比對方強,不可能輸掉。回過頭去想,我真是被之前多年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不知天高地厚。」

2010年5月30日,中國女隊主教練施之皓為選手丁寧加油。當日,在2010莫斯科世界桌球團體錦標賽女團決賽中,中國隊迎戰新加坡隊。丁寧首先出場,以2比3負於馮天薇。 新華社記者陶希夷攝

「我一直認為,2010年莫斯科女乒團體世錦賽中國女隊最後輸掉,最大責任肯定在我。畢竟中國女乒這麼強大的卻失敗了,我施之皓肯定有問題。問題出在哪兒?我認為主要在於當時我和所有的觀眾和媒體朋友都是一個想法——中國桌球隊不會輸!如果我的水平和大眾都一樣的時候,那肯定會出現問題。」

主持人:徐莉佳(奧運會帆船冠軍)

新媒體編輯:鬱思輝

籤發:曹劍傑

相關焦點

  • 徐莉佳:乘風破浪讓人著迷
    從運動員到媒體人,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的徐莉佳,在她熱愛的帆船事業裡乘風破浪,越走越遠。在這些水手身上,徐莉佳看到了過去參加比賽時候的自己,這種「不服輸」的信念——「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確定了該努力的方向,想要更刻苦地訓練,為下一次比賽做準備。」 開啟新的人生副本 從奧運冠軍到推廣大使,徐莉佳開啟了新的人生副本,新的事業她依舊堅定不移地選擇和帆船在一起。
  • 徐莉佳獲年度最佳獲獎感言「秀」英語(圖)
    這是徐莉佳在當選國際帆聯年度最佳女運動員時的發言。發言時,她身著金色晚禮裝,亭亭玉立,用英語侃侃而談。  「這是亞洲選手第二次獲得國際帆聯年度最佳運動員,第一次是來自香港的李麗珊,宣布的時候,全場掌聲雷動。」和徐莉佳一起參加年會的國家體育總局水上中心運動一部副部長周長城說。
  • 福布斯生活|奧運帆船冠軍徐莉佳:跟隨我解鎖無器械高效健身的N種方式
    徐莉佳對「線上體驗」的未來充滿期待。這樣的「線上體驗」項目,讓人們很容易聯想到了YouTube上的博主視頻,但與之相比,在徐莉佳看來,愛彼迎的「線上體驗」是獨一無二的,「不同於其他視頻平臺的直播,只是『單向觀看』,這種『體驗』強調參與感,有很強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 徐莉佳變身體育朗讀者:帆船與我的「世界觀」
    13位上海體育人選取《中國共產黨的90年》中的篇章進行朗讀同時結合自身經歷講述「四史」學習心得分享自己對於體育精神的理解傳遞新時代的奮鬥力量本周「上新」的體育朗讀者是帆船奧運冠軍徐莉佳掃描上方海報二維碼收聽音頻徐莉佳選擇的朗讀篇章是「堅持和平發展合作,推動建設和諧世界」。
  • 徐莉佳:打破歐美"帆船壟斷" 看連續劇愛上體育
    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創造者系列】  徐莉佳  徐莉佳至今記得13年前的那個暑假,電視裡播放的是雪梨奧運會賽事,父親並不大聲的一句話,讓她念念不忘。父親當時對她說:「哪天看你出現在奧運賽場上哦!」  2000年,徐莉佳14歲,覺得夢想遙遠。  2004年,身邊的師哥、師姐參加了雅典奧運會。羨慕之時,徐莉佳覺得自己未來有戲。
  • 徐莉佳:打破歐美"帆船壟斷" 看連續劇愛上體育
    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創造者系列】  徐莉佳  徐莉佳至今記得13年前的那個暑假,電視裡播放的是雪梨奧運會賽事,父親並不大聲的一句話,讓她念念不忘。父親當時對她說:「哪天看你出現在奧運賽場上哦!」  2000年,徐莉佳14歲,覺得夢想遙遠。  2004年,身邊的師哥、師姐參加了雅典奧運會。羨慕之時,徐莉佳覺得自己未來有戲。
  • 帆船徐莉佳,外型清爽幹練,曾因腫瘤錯過奧運,今與鄒市明約戰
    徐莉佳是我國的奧運帆船冠軍,曾經的她在賽場上為我國創下了諸多榮譽,被外界譽為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一直以來,帆船這項運動都屬於較為冷門的項目,普通的帆船選手,即便成績十分出色,也很難有較高的知名度。然而徐莉佳卻是憑藉一身爽朗帥氣外表的加持,獲得了不少粉絲朋友的關注。
  • 英國名校女學霸徐莉佳:左眼右耳困難 闖過生死關
    近日,在裡約奧運會的帆船雷射雷迪爾級比賽中,因為美國選手抗議導致徐莉佳的一輪成績被取消,排名從第一名掉落到第二十三名。可是僅通過兩輪的拼搏,徐莉佳的成績又從第二十四名重返頭名,這讓她更加名聲大噪。  苦學英語成為學霸  其實,這個上海妹子在國內早就赫赫有名了,不僅因為她出色的運動成績,還因為她是一個超級學霸——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畢業,英國名校南安普頓大學的碩士,這樣的「另類」運動員在國內體壇是非常罕見的。  不過,耀眼光環的背後,徐莉佳付出的艱辛卻鮮有人知。
  • 一份特殊的約定丨真愛之聲第三十五集
    原創 Adream Foundation 真愛夢想 # 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發起人、理事長 潘江雪歡迎收聽《真愛之聲》,我是今天的主播,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的理事長潘江雪。
  • 徐莉佳練就一口流利英語 留名中國帆船運動史冊
    這位名叫徐莉佳的青島姑娘,用中國人的首枚雷射鐳迪爾級女子單人艇金牌,將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中國帆船運動的史冊上。  在很多人眼裡,帆船屬於小眾運動,似乎更像是影視劇中那些帥哥靚女們常玩的「貴族運動」。徐莉佳和帆船運動並非一見鍾情,她原來練的是遊泳。1997年,10歲的徐莉佳開始跟著張靜練習帆船OP級。僅訓練了兩年,徐莉佳就顯出自己的帆船天賦。
  • 徐莉佳練就一口流利英語 留名中國帆船運動史冊
    這位名叫徐莉佳的青島姑娘,用中國人的首枚雷射鐳迪爾級女子單人艇金牌,將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中國帆船運動的史冊上。  在很多人眼裡,帆船屬於小眾運動,似乎更像是影視劇中那些帥哥靚女們常玩的「貴族運動」。徐莉佳和帆船運動並非一見鍾情,她原來練的是遊泳。1997年,10歲的徐莉佳開始跟著張靜練習帆船OP級。僅訓練了兩年,徐莉佳就顯出自己的帆船天賦。
  • 歷史上的今天 徐莉佳為中國奪得首個帆船項目世界冠軍
    2006年的今天,19歲的徐莉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舉行的雷射雷迪爾世界錦標賽上,為中國奪得了首個帆船項目的世界冠軍。比賽總共12輪,徐莉佳提前了一輪奪冠,這是我國自1980年開展帆船運動26年來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 曾第1位拿到桌球大滿貫,為何丁松的現狀與劉國梁差距這麼大?
    不少朋友對於桌球這一個項目是非常關注的,在關注這個項目的時候,大家自然也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很多的運動員身上,那麼如果說起在桌球運動當中發展最好,實力最強的運動員可能每個人都會有著自己的說法,但是這些運動員在退役之後的生活確實有著比較大的差別了。
  • 北美傳媒類專業留學申請及職業發展方向解析
    這兩個專業的相似之處是,無論你選擇學廣告專業還是公關專業,最後都可以進不錯的廣告公司,像奧美廣告或公關公司。我認識很多奧美的人都是這兩個專業畢業。這兩個專業的畢業生當然也可以去公司的廣告部門或者公關部門,只是看這個公司更偏重哪一點,它更偏重實際上數據的反饋,還是更喜歡創意上的東西。
  • 徐莉佳操控縮小版帆船 探究上海科技體育中心奧秘
    10月29日,上海體育局「政府開放日」迎來一場特別活動,帆船奧運冠軍徐莉佳擔綱主持人,走進上海市科技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在這個有「海闊天空」也有「速度與激情」,更是「冠軍搖籃」的地方,好好探究了一番。  科技體育是現代科學技術與體育運動的有機融合,其中航空運動、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車輛模型、建築模型、汽車運動(卡丁車)、摩託車運動、無線電通信、無線電測向、定向越野等傳統項目歷史悠久。
  • 一輩子的職業 一份崇高的事業 一生的信仰
    做醫生,就是一種信仰——它不倚賴別人羨慕的目光來維繫,不仰仗虛無的光環去照亮,它是忘我的付出,是生死攸關時保持理智的堅定,是拼盡全力守護生命後會心的微笑,是即便辛苦依舊堅守的執著。他說自己的夢想其實很簡單,就是做一個好醫生治病救人,同時通過這個職業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健康所系,生命相託。這是他一輩子的職業,也是一份崇高的事業,更是畢生的信仰所在。「看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賦予其尊嚴,使得自己做的事對自己和別人都很重要。」這是一位英國科學家的名言,也是陸偉最喜愛的一句話。他將這句話抄貼於辦公室牆上,以此時時提醒並激勵自己熱愛這一神聖的職業,做一名人民群眾信賴的好醫生。
  • 世界冠軍共同抗「疫」丨帆船冠軍徐莉佳:我們齊心協力
    徐莉佳,上海人,2008 徐莉佳 徐莉佳也專程為此次抗「疫」發聲:「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為所有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們加油。讓我們齊心協力,萬眾一心,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
  • 桌球和羽毛球人人會打,為什麼做不好職業聯賽?| 體育101
    我們今天的話題是——桌球和羽毛球,怎麼就做不好職業化? 先問你兩個問題:你愛打桌球、羽毛球嗎?那麼,你看過乒超、羽超聯賽嗎? 的確,桌球貴為國球,而羽毛球同樣深受體育愛好者的喜愛,這兩項運動參與的人數眾多,但提起「乒超」和「羽超」,普通球迷可能知之甚少,而圈內又對其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負面認知。
  • 徐莉佳:看大片學英語 奪帆船首金創造歷史
    在倫敦的帆船賽場上傳來了一個讓大家有點意外的好消息,那就是我國選手徐莉佳在帆船雷射鐳迪爾級的比賽中為我們獲得了一枚金牌,這也是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殷劍獲得第一枚帆船金牌之後中國軍團獲得的第二枚帆船項目金牌,今天我們非常高興請到了兩位難得的嘉賓一起和我們聊聊帆船比賽的運動,聊聊徐莉佳這位運動員,坐在我手邊的是來自北京航海中心帆船項目的總教練艾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