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縣農場多措並舉打造「幸福農場 和諧社區」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青縣農場多措並舉打造「幸福農場 和諧社區」

  長城網滄州8月6日電(董傳輝 張海健)道路變寬實現硬化,居民住房寬敞漂亮,衛生環境更加整潔靚麗……行走在青縣農場的大街小巷,宜人的環境令人倍感愜意。

  青縣農場以「愛滄州、做貢獻、幹成事、出亮點」活動為抓手,以創造「幸福農場、和諧社區」為目標,圍繞「富裕農場」「宜居農場」「幸福農場」,不斷完善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場區職工收入;改善人居環境,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和新農村建設;改善民生保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營造安居樂業、無憂無慮的首善之區;平疇沃野展新姿,青縣農場在其發展之路上,正在一步步「破繭成蝶」。

  提供「保姆式」服務打造「富裕農場」

  打造「富裕農場」,提高場區職工收入,需要不斷壯大農場的經濟實力,招商引資便成了重中之重。「農場向落戶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從企業有投資意向之日起,到最終在農場落戶,我們像保姆一樣實施全方位的貼心服務。」青縣農場副場長董國宏告訴記者,所謂「保姆式」服務就是由農場派專人負責幫助前來落戶的企業、工廠辦理工商、稅務、質監等業務,「很多落戶農場的企業主都是外地人,對青縣還不是很了解。農場在企業落戶階段,幫他們『跑跑腿』,讓企業在滿意農場投資環境的同時,認識到『道德青縣、愛心之城』的魅力所在。從感情上有歸屬感,才能真正做到招得來,留得住。」

  劉明海,天津人,今年5月份,他的金詳運輸車隊在「保姆式」服務的幫助下,落戶青縣農場。細心的服務,高效的工作效率,是他對農場工作的最直觀感受。「原來在天津搞運輸,因為一直和農場有業務往來,再加上對農場的經濟、人文以及社會環境都比較滿意,所以就在青縣落戶了。雖說天津、青縣之間距離並不遠,可我終歸還是個外地人。這『保姆式』服務,不到三周的時間就幫我辦好了相關手續,不但縮短了時間,還節省了公司人力,農場很貼心。」劉明海告訴記者。

  據了解,在青縣農場像劉明海這樣享受到「保姆式」服務的公司企業主還有很多,總投資1.5億元的石油鑽機配套項目、總投資1.3億元的河北三淼消防救援設備項目……三年來,農場引進資金近3億元,企業總量由108家增加到145家,平均每七戶就擁有一家企業,稅收每年增長100多萬元,從2011年的786萬元,到今年預計的990萬元。而這不斷增長的稅收背後,正是青縣農場一步步實現「富裕農場」的寫照。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建設「宜居農場」近年來,青縣農場以「淨、綠、亮」為目標,實施了場部中央十字街、一分場中心路等4條樣板路建設,沿主要道路、街道建設了6條迎賓景觀綠化帶,對兩條十字街進行了亮化升級改造,每個分場各建設了7個公廁,環衛工作隊實行日產日清,環衛水平達到了縣城標準。率先實施農村飲水安全示範縣項目,全部實現集中安全供水;即將全部完工的環場公路,也改善了群眾的出行。

  走進興農家園小區,整潔的社區環境,寬闊的樓間距離,即便是站在樓下,也一樣能夠感受到居住條件改善給農場職工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幸福感。「我們家是在2011年11月正式搬上樓的。四口人住三室兩廳,和以前住小平房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以前冬天都是自己點爐子,煙大灰多,還不暖和。搬到樓上之後,變成了集中供暖,二十多攝氏度的室溫比以前足足高了六七攝氏度。」搬入新家的農場職工張建芹告訴記者,現在居住條件變好了,住宅區實現了路面硬化,以前下雨天扛著自行車上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據了解,這兩年青縣農場先後投資4855萬元實施了40多項村莊建設工程——8棟3.2萬平方米的興農家園小區和18套總建築面積3960平方米的精品連體房已經正式入住;結合空心村改造,實施的新民居三期工程,共投資4200萬元,規劃總佔地面積23.8畝,可滿足230戶職工、居民的住房需求。

  養老保障全覆蓋實現「幸福農場」

  農場的工作人員,雖然進行著農事勞動,但他們的身份並非農民,而是職工。在民生事業建設上,為進一步保障職工養老,2010年,青縣農場重新大規模調整了土地,由過去459人人均6畝地,調整為現在1085名在冊職工人均8畝地,職工家屬每人1畝口糧田。

  隨著大機械規模化種植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農場職工選擇將自己的土地流轉出去,用流轉費用繳納養老保險,打工賺錢。針對農場職工「用土地換養老」的實際情況,農場專門成立了土地流轉中心。

  「小家小戶的種地很難賺到大錢,把土地流轉出去,然後再打工賺錢,對於農場職工來說更實惠。」黨委委員鄧宏利告訴記者,無論是職工還是職工家屬,只要他們有意流轉土地,就可以來找土地流轉中心,中心每年以競標的形式向外集中招標,以最高價流轉出土地,所得費用全部用於繳納流轉出土地的職工的養老保險,職工家屬的流轉費用則直接返還。對於職工來說,土地流轉中心讓他們省去了尋找種植大戶的麻煩,更因為流轉面積的擴大提高了土地價格,從中得到了更多的實惠。而對於種植大戶來說,也省去了過去挨家挨戶「找土地」的麻煩,可謂是一舉多得。

  「俺也不種地,有了流轉中心,不但省去了找種植大戶的麻煩,承包價格一畝地比周邊村子高了小一百塊錢呢。」農場三分場職工劉琴說,流轉土地的錢交了保險,生活更有保障了。

  通過土地流轉中心流轉土地,所得費用用於繳納部分職工的養老保險,這僅僅是青縣農場打造「幸福農場」的眾多舉措中的一部分。目前,全場基本實現了職工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養老、城鎮合作養老全覆蓋;在領取同等退休金額的前提下,養老金繳納比例由28%下調至20%,全場職工因此每年少繳110餘萬元;定期向老年人發放慰問金,提供免費體檢;貧困學生、貧困家庭長效幫扶救助機制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讓農場職工、家屬感到了幸福與溫暖。

(來源:長城網)

相關焦點

  • 青縣農場拆遷拆違建新村
    青縣農場拆遷拆違建新村 2008年06月24日09:27  農場拆遷拆違   青縣農場以全縣拆遷拆違為契機  在各個分場的拆遷拆違現場,村民們正忙著將自家的違章建築進行拆除,對於沒有拆除能力的,農場黨委政府協調組織了大型挖撓機進行幫拆、助拆。當天,還有很多農場的教職員工義務幫助村民們進行拆遷建築物料的清理、清運。聽到場區的拆違動員,家住一分場的顧文嶺二話沒說,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把自家門前的小房子和籬笆拆除了。
  • 「三計」振興青縣農場
    青縣農場其實質是一個大型國有企業,轄區內所有土地都歸集體所有,農場裡的「農民」都有雙重身份,他們雖是地裡刨食,但卻是國有企業職工,所以不存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土地使用合同問題,便於農場將土地集中起來。  據青縣農場相關負責人介紹,青縣農場共有耕地15000多畝,其中有近5000多畝都通過土地流轉找到「婆家」。
  • 青縣農場四千餘人喝上甘甜水
    投資219萬元建起集中供水廠 青縣農場四千餘人喝上甘甜水 2009年08月21日10:19     青縣從解決農村「喝水難、水難喝」的問題入手,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 石龍「友善農場」:打造「陽臺農業」,推廣綠色生活促和諧
    近日,石龍興龍社區的「友善農場」開始收菜啦!一大早,開姨、梅姨、玲姨等5位「友善家庭」樓頂花園志願服務隊志願者與社工一起採摘番薯苗葉,然後分批送到社區的獨居長者家中,與他們分享豐收的喜悅。推廣綠色生活打造「陽臺農業」石龍的興龍社區「友善農場」是2019年12月建成的,是「城市裡的陽臺農業」興龍社區自然科普推廣計劃內容之一,「友善農場」是充分利用社區樓頂空間打造的陽臺農業基地,完成改造後成了市民體驗耕作、孩子們參與勞動的親子樂園,也成為具有倡導居家種植理念、科普自然知識和農業生產知識的實用性農場
  • 科技引領新業態 網絡智能化助推國營青縣農場電子機箱產業升級
    科技引領新業態 網絡智能化助推國營青縣農場電子機箱產業升級 2020-04-23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安徽的上海新社區 軍天湖農場和諧生活見聞
    她是上海最邊遠也是最年輕的社區。日前,記者來到了軍天湖,記下了那裡的社區點滴。   居委主任「狠」過監獄長   軍天湖農場社區管理委員會成立於2004年10月,許多軍天湖人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在此之前,農場也有居委會,但它是隸屬於監獄管理的,讓居民感到很不舒服。有了社區管理委員會,他們的生活再也不用和監獄聯繫在一起了。
  • 景洪農場抓實露天禁燒工作
    原標題:景洪農場抓實露天禁燒工作為進一步加大今冬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力度,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景洪市景洪農場多措並舉落實冬季禁止露天焚燒工作。景洪農場制定開展露天焚燒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成立以農場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農場場長為組長的禁止露天焚燒專項整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工作。
  • 三坪農場多措並舉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日前,筆者從十二師三坪農場獲悉,「十三五」期間,該場大力實施農田林網化建設、防護林體系建設、連隊人居環境治理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持續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綠化造林3860畝,新增公共綠地402683平方米,栽植各類喬木42.69萬餘株、各類花灌木60.42萬餘株,逐步形成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 鄭州這所學校的樓頂,竟建了個「陽光農場」!
    聽到這些,千萬別以為自己到了農家菜園子或蔬菜大棚,這是鄭州市金水區南陽新村街道樓頂綠化的試點之一—鄭州市第一0三中學樓頂上的"陽光農場"。 近期,南陽新村街道多措並舉全面開展樓頂綠化試點工作,鄭州第一0三中學"陽光農場"總面積1500平方米,設置有實驗田、課程區、閱讀區、成果展示區等功能分區。"
  • 新湖農場多措並舉促招商引資呼圖壁
    近日,六師新湖農場部署招商引資工作,及早謀劃2021年措施,對儲備的項目逐一進行再細化。今年,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情況下,該場全面加強「線上」招商,動員農場幹部和「兩委」成員採用電話、微信等方式,全面開發資源,擴展人脈。
  • 泰州市高港區多措並舉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泰州市高港區多措並舉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發布日期:2019-08-26 17:21 來源:泰州市高港區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今年以來,泰州市高港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打好富民增收、脫貧攻堅主動仗,力求在今後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一是突出產業富民。
  • 滄州青縣農場拖欠公益崗人員近一年工資 至今未發
    我們是滄州青縣農場場部於2016年聘用的打掃街道衛生,清理垃圾的公益性崗位人員,(青縣人事局聘用,農場管理,全場目前類似情況共40餘人,分別安排在4個分場工作)從2018年1月至今我們這些人一直未開資,未交納養老保險金,我們都養家胡口,本來掙得少(每個人每月5百元工資),生活很拮据
  • 肥鄉區水利局多措並舉開展節水工作
    為認真落實「節水優先」方針,肥鄉區水利局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科學合理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為核心,多措並舉,抓好落實,紮實做好節水工作。一是推進工業節水改造。大力推進工業企業及高耗水行業節水改造。
  • 社區元旦聯歡晚會啥樣?咱們去公主嶺市河北街道農場社區瞧瞧!
    ——演員李女士 農場社區居民 宋女士覺得 聯歡會加強了 社區居民的情感交流豐富了居民文娛生活 節目演的非常好,我覺得非常高興,希望以後社區呢,在那個文藝節目這方面兒多排練,為群眾為百姓多演出這類節目。
  • 青縣農場劉長青:鄉村沃土上的文藝帶頭人
    長城網滄州9月11日訊(張衝)夜幕降臨,青縣農場四分場的小廣場上燈火通明,熱鬧非凡。在這裡,只要一提起劉長青這個名字,大家都豎起大拇指,贊他是個熱心腸。  每天晚上不到七點,該村廣場舞發起人劉長青便開始在村裡的小廣場上忙活起來:拉電線、插音箱、調試音量……不一會兒,小廣場上漸漸聚滿了人,有20多歲的年輕姑娘,有剛做完家務的中年婦女,也有精神矍鑠的老奶奶。一直到九點半,人群才漸漸散去。  劉長青1950年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劉長青兒女都已成家立業。
  • 多措並舉營造和諧有序旅遊環境
    為給廣大遊客提供和諧有序的旅遊環境,星海灣物業在星海灣開發建設集團的領導下,各部門通力合作,多措並舉打造豐富多彩的旅遊環境。
  • 【羅源硒浦山生態休閒農場】盛大開業迎賓,又添遊玩新去處!
    硒浦山生態休閒農場位於羅源縣西蘭鄉甘厝村,農場建設規模1000畝,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離縣城25公裡,距離福州75公裡。農場內種植有臺灣桑葚、紅/黃芯獼猴桃、越南百香果、藍莓、無籽黑提等十餘種水果,可謂花果飄香。同時,農場裡設有垂釣、燒烤、CS野戰、戶外素質拓展、產品DIY生態大棚餐廳等場所,遊客在這裡可以吃農家菜、品農家水果、娛農家樂,為遊客構築了一處生態休閒娛樂空間。
  • 【玉樹州】玉樹市:多措並舉全力打造校園安全防護網
    12月2日,記者從玉樹市教育局獲悉,為強化校園安全整治工作,築牢校園安全防線,市教育局多措並舉,全力打造校園安全「防護網」,積極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校園環境。  玉樹市教育局認真落實校園安全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並和學校籤訂《校園安全目標責任書》,將安全責任分解到學校各個部門、各個崗位,提高安全責任意識。
  • 棗強縣大營鎮五措並舉傾力打造"美麗裘都"
    棗強縣大營鎮五措並舉傾力打造"美麗裘都"     衡水新聞網-衡水日報訊(馮山志、彭建彬)去年以來,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把傾力改善「兩個環境」作為打造「美麗裘都」、推進鎮域經濟發展、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抓手,創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多措並舉優化發展環境,千方百計改善生態環境,全鎮呈現出經濟較快增長
  • 夏津農商銀行鄭保屯支行多措並舉,全力支持鄉村振興
    近年來,夏津農商銀行鄭保屯支行認真貫徹落實省聯社「123456」總體工作思路,在總行黨委堅強領導下,依託當地運河文化,傾力打造「運河情、金橋連」黨建品牌,為古老的運河重鎮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加強黨建共建,全力支持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