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
每年冬至前後,頤和園十七孔橋都會出現「金光穿洞」奇觀。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十七孔橋的每一個孔洞都出現金光,拍攝這一景觀自然也成為攝影愛好者的一大樂趣。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連日來十七孔橋區域的遊客量呈持續上升趨勢,落日前的尖峰時段接近700人。下一步,十七孔橋及南湖島將採用臨時單行線與局部限流措施。
本周日即將迎來冬至節氣,連日來,不少攝影愛好者、遊客來到頤和園,把鏡頭對準頤和園十七孔橋,為的就是拍攝「金光穿洞」的美景。為何會出現這一奇觀?頤和園研究室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個美麗的巧合」。
據了解,十七孔橋始建於清漪園時期,橫跨於廓如亭和南湖島之間,是通往南湖島的唯一陸路橋梁。為了解釋「金光穿洞」現象,工作人員查閱了很多歷史資料,特別是與橋、光線相關的歷史資料,但是沒有任何歷史資料提及過任何有關橋與光線的相關記載。
「這裡面並沒有天文學的依據,而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景觀。因為冬至前後,太陽高度角到了最小的時候,光線呈現出一種斜長的光影,能照到平時照不到的區域。在冬至前後一兩個月,都能看到橋洞金光照耀的美麗景色。」上述工作人員說。
連日來,頤和園十七孔橋與南湖島的遊客量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尤其是落日前的尖峰時段,該區域遊客近700人。為了保障古建築與遊客的安全,頤和園從加強服務、疏導管控與應急救援等三個方面,加強該區域的安全防範工作。
頤和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在十七孔橋景區營造有序的遊覽環境,自12月14日起,頤和園已啟動安全應急預案,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在南湖島至八方亭景區陡坡處設置安全警戒線200米,6處重點部位和4處碼頭定崗定人做好遊客安全提示及秩序維護工作;加大東堤沿線安全巡查力度和密度,確保良好秩序和遊客安全。
同時,在南湖島重點區域設置80延米硬質隔離帶,以保護石質護岸護欄與保障遊客的人身安全。下一步,頤和園將視遊客量等情況進行動態調整,遊客尖峰時段,十七孔橋及南湖島將採用臨時單行線與局部限流措施。
頤和園提示,十七孔橋落日美景將持續到月底,建議市民遊客合理安排參觀時間,儘量避免雙休日等遊客高峰期。由於最佳拍攝地點過於集中,希望市民遊客在十七孔橋與南湖島拍攝過程中配合園方現場管理,以保障舒適遊覽與景區安全。
此外,在晚霞照耀下,長廊、石舫、西堤六橋等頤和園標誌性古建築,同樣會呈現金光燦爛的別樣美景,遊客也可以前往觀賞留影。(記者 王斌)
(責編:田虎、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