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沒有比吃更重要的事了。我們能忘了一切卻忘不了吃。只能說明吃是一種本能秉性。愛吃講究吃更是一種習慣。如今隨著生活條件的升高,很多人已經對吃的挑剔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不是美食就不吃,沒有味道做好也不吃。這就是現代人就美食的追求。學這2種做法,讓你愛上豆腐,營養豐富又健康。
偶然間吃過一道名為口酥豆腐的美味,據擅長粵菜的廚師長李大廚說,這款豆腐好吃的秘訣便是粉比豆腐貴,即外層所裹的這層豆腐粉配料豐富、作用重大,既賦予豆腐酥脆的口感,還能外隔油內隔水,也就是說不會過度吸油,又能阻隔豆腐中的水分外滲,使其長時間保持酥香。
他透漏給我們一個小秘方給大家分享一下,調製豆腐粉:高筋麵粉1千克、生粉1千克、吉士粉600克調勻,加入糯米粉400克、日本七味粉150克、味椒鹽100克、雞粉80克調勻,過篩去掉粗粒即成。製作方法:內酯豆腐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輕輕放入豆腐粉中沾勻,下入四成熱油炸至定型,升高油溫至六成炸至外酥裡嫩,撈出瀝油後帶一碟泰國雞醬即可上桌。製作關鍵:高筋粉、生粉、吉士粉混勻裹到豆腐上炸熟,具有隔油隔水的效果,炸好的豆腐口感不會太油膩,而且裡層的水分也不容易滲出,上桌後可以長時間保持酥脆。豆腐要新鮮,不可隔夜冷凍,否則有酸味。據說這是客人來廣州陶陶居必點的一款熱菜,其特點是外層酥脆、內層豆腐細嫩得幾近融化,蘸食泰國雞醬口味甜甜辣辣非常好吃。
在一家小飯館還吃過一道鍋塌豆腐,驚豔了我。後來在網上搜過做法試過幾次,今天也給大家分享一下。準備豆腐9塊,花生油,生抽,胡椒粉,玉米澱粉,香蔥,豬肉100克,鹽,蠔油,雞粉,水。做法:把豆腐中間挖一小塊出來,最好挖成半球形,小心不要把底挖穿。把豬肉剁碎,加入花生油、鹽、雞粉、玉米澱粉、胡椒粉攪拌均勻。把調好味的豬肉碎釀入豆腐孔中。在平底鍋內放入花生油,把釀好的豆腐煎到金黃。在碗內放入水,調入鹽、生抽、蠔油、胡椒粉、雞粉、玉米澱粉攪拌均勻稱為混合醬汁。在煎好的豆腐中加入混合醬汁燜,燜到收幹汁,最後撒上蔥花就可以了。
家常菜是家庭日常製作食用的菜餚。家常菜,是中菜的源頭,也是地方風味菜系的組成基礎;家庭利用現有的調味品也可以炒制出來的菜餚。家常菜,是中菜的源頭,也是地方風味菜系的組成基礎。有許多人會說家常菜都吃膩了,感覺每天就幾樣東西,誰說的呢,只要你學的多了,家常菜也能做出花樣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