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市政執法人員戴口罩執行任務,近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遭遇煙霾危機,空氣汙染指數急劇上升。 新華社發
近日來,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遭遇前所未有的煙霾危機,空氣汙染指數急劇上升,多地均達到或超過「危及人體健康」的水平,嚴重影響了民眾的工作和生活。為此,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政府部門均採取緊急應對措施,並表示將用法律手段懲處非法焚燒導致煙霾危機的元兇。
馬來西亞:
違反焚燒禁令或被判刑
近期籠罩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部分地區煙霾的起因,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為了清理耕地在熱帶雨林中焚燒樹木,林火和焚燒耕地所產生的煙霧隨風飄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加上目前屬於乾旱季節,本就容易引發林火,這致使煙霾汙染與往年相比更為嚴重。
即便印尼政府已承認其國內的焚燒林木行為是造成煙霾問題的主因,但馬來西亞消防與拯救局助理局長索曼仍然指出,馬來西亞國內的露天焚燒及林火也助推了煙霾危機的嚴重程度。
為此,馬來西亞環境局總監哈麗瑪宣布,即日起在煙霾情況嚴重的馬六甲等地禁止公開焚燒活動。除了在焚化場、宗教儀式中的焚燒活動以及燒烤活動和燃燒火炬外,所有焚燒活動一律將被禁止。違反禁令者將被提起訴訟。
據悉,觸犯該禁令,最高將被處以50萬令吉(約合95.7萬人民幣)罰款,或被判處五年監禁,或者兩罰兼施。
此外,馬來西亞政府還警告在印度尼西亞投資的馬來西亞企業,必須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切勿成為破壞環境的「幫兇」。還有人呼籲馬來西亞新一屆國會修改環境法,制裁直接或間接導致煙霾問題的馬來西亞企業或在馬來西亞營運的外國企業。
新加坡:
以法律手段制裁問題企業
此外,同樣遭受煙霾困擾的新加坡也正試圖以法律手段制裁造成煙霾問題的企業。
據悉,新加坡總檢察署正在研究以現有法律追究參與造就煙霾問題的新加坡企業海外非法行為的可行性。新加坡外交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表示,新加坡政府將根據印尼方面的調查和證據,來確認新加坡企業是否涉及在印尼的非法焚燒行為。據悉,目前,印尼已鎖定10餘家企業,這些企業均涉嫌參與非法焚燒行為。
印度尼西亞:
總統親自指揮採取行動
作為煙霾的主要源頭,印度尼西亞政府也已採取積極措施進行應對。印度尼西亞總統尤多約諾已經親自指揮印尼中央及省級執法機構,表示將採取實際及有效的行動撲滅各地林火,並對非法焚燒樹木者採取法律行動。
然而,瀰漫的煙霾仍給這幾個國家的民眾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在新加坡,政府鼓勵民眾佩戴口罩,並提醒民眾應避免長時間或劇烈的戶外活動,而老年人、孕婦、兒童及患有心肺疾病者則應避免一切戶外活動。受到煙霾的影響,新加坡的一些旅遊景點已經暫時關閉。這場煙霾將給新加坡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而煙霾的另一受害國馬來西亞政府則表示,將在空氣汙染嚴重的地區實施人工降雨,並勸導居民留在家中。馬來西亞首相納吉還提醒學校,應在煙霾期間根據環境情況採取適當措施,關注及保障學生的健康和安全。據悉,在馬來西亞受煙霾影響的「重災區」,已有數百所中小學停課,數十萬名學生受到了影響。
近年來,煙霾危機曾在新加坡等國多次發生。為清理耕地而在熱帶雨林中焚燒樹木,在一些國家屬於傳統的農耕文化。目前,這種行為已經從民眾開墾耕地的行為,擴展到一些企業為了降低土地開發成本而採取的惡劣行為。這種非法焚燒行為被環境保護人士稱為「地球的傷疤」。相信本次煙霾危機過後,如何運用法律手段懲處那些非法焚燒林木,給地球製造傷疤,給民眾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的企業和個人,將成為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煙霾受害國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柳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