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助推「美麗杭州」建設·杭州日報

2020-12-12 杭州日報

  「十二五」期間,杭州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加速轉型的重要階段,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

  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實現城鄉區域統籌發展;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健康和諧,對民生科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現代農業、公眾健康、社會管理、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等重大民生需求日益緊迫。

  市科委黨組書記、主任樓健人說,加快發展民生科技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職責,是全市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過民生科技,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強有力支撐,促進全市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近年來,杭州市農業科技工作圍繞市委「打造東方品質之城、建設幸福和諧杭州」目標,以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堅持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創新驅動,加大政策支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和「美麗杭州」建設。

  以科技項目為抓手,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圍繞杭州重點發展的茶葉、花卉苗木、水產、畜禽、蔬菜、竹業等六大優勢產業和水果、乾果、蠶桑、中藥材、蜂業等五大特色產業,2012年杭州市科委下達實施農業科技項目147項,經費2680.5萬元,主要包括農業科研攻關、種子種苗、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等。

  如2012年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淳安花豬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針對淳安花豬沉脂性強和鮮味美的特點,開展脂肪、鮮味相關指標的基因型和表型研究,應用於地方豬種的選育,加強了種源保障。利用杭州本地特色飼料資源,開展日糧營養需求研究,形成地方豬種的營養調控技術。浙江省公眾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承擔並實施的「融合物聯感知與移動監控的精細農業公共服務平臺研製與產業化項目」,通過電信天翼手機可以實現遠程監控空氣溫溼度、土壤水分、光照等參數,為發展智慧農業搭建了平臺,並在杭州美人紫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等建立了應用示範點。

  同時,鼓勵涉農企業申報承擔國家、省級科技項目,「浙江(蕭山)漿蜂遺傳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等項目獲2012年國家重點星火計劃支持,推薦認定「祖名豆製品科技研發中心」等13家省級農業研發中心,新認定「杭州綠風園林」等8家市級農業類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有力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以企業培育為重點,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農業科技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

  根據杭州市委、市政府「構建合理的、梯隊化的企業結構」的要求,2010年起杭州市實施科技型初創企業培育工程(雛鷹計劃)。近三年來,全市累計認定涉農「雛鷹計劃」企業120餘家,鼓勵和支持了農業科技人員創業創新。

  2012年,全市新認定市級現代農業科技型龍頭企業28家,累計210家;推薦認定省級農業科技企業46家,累計213家。

  根據省科技廳《關於申報2012年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的通知》,杭州市科委積極組織有關企業做好申報工作,其中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後期功能型雜交稻新品種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等22個項目獲得省廳資助,促進了一批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支持淳安縣開展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淳安縣蠶桑產業提質增效項目列入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其集成推廣應用「十天養蠶法」,有力推進了蠶桑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推薦浙江國稻高科技種業有限公司「李春生」等9位同志獲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我市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一批先進個人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獎勵。

  以示範村鎮為引領,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杭州市從2008年啟動市級新農村科技示範點建設,目前已建立國家級新農村科技示範鎮1個,省級新農村科技示範縣1個,省級新農村科技示範村7個,市級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鎮11個、示範村45個。

  2012年,圍繞農業生產的新良法、新品種推廣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等重點,支持14個市級新農村科技示範項目。通過開展示範村鎮建設,實施科技示範項目,在發展一村(鎮)一品、一村(鎮)一業以及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整治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特別是各地結合區域產業特點,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有效推進我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餘杭區鸕鳥鎮雅城村建有優質梨園3500多畝,開展「梨園種、養生態循環農業新模式」示範項目,通過推廣生態複合經營技術,實現畝增優質果產值3400元;一畝果園飼養60-80羽雞,畝增收約700元;利用廢棄梨枝條生產「梨木耳」(黑木耳),每畝梨枝條可產優質黑木耳2100元。

  淳安縣千島湖鎮在枇杷新技術大規模推廣上已走在全省前列。淳安縣千島湖鎮作為第三批市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鎮,圍繞「三園」(果園、菜園、樂園)建設,建立了千畝生態枇杷觀光園,長期聘任浙江大學、省農科院專家指導枇杷品種優化、疏果套袋、高接換種、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工作。2012年,千島湖鎮推廣枇杷套袋新技術3000多畝,實現每套一個袋可為果農增收兩元,連續5年被評為淳安縣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先進鄉鎮。

  以科技幫扶為載體,落實「聯鄉結村」任務

  根據杭州市委、市政府「聯鄉結村」共建活動的總體要求,杭州市科委作為市第二十五幫扶集團牽頭單位,按照「扶貧與扶智」、「輸血與造血」、「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原則,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科技項目為載體,以資金扶持為保障,通力協作、認真做好對建德市梅城鎮的結對幫扶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1-2012年,共實施幫扶項目22項, 其中產業發展項目8項,合計到位幫扶資金533萬元,有力地支持了梅城鎮「經濟重鎮、旅遊強鎮、文化名鎮和建德副中心城市」建設。

  「浙秀1號水果型黃瓜繁育技術應用和示範項目」在建德市梅城鎮龍泉村建立了示範基地200畝。通過推廣水果型黃瓜新品種高效設施栽培綜合配套技術,建立規範化的優質雜交種生產和檢測技術體系等綜合農藝措施,使雜交種黃瓜的畝產量提高10%以上,芽率達到95%以上。示範基地實現產值200萬元,新增利潤20萬元。

  特別是經集團多年扶持的杭州睦山農公司,建立了華東最大的藍莓種苗組培實驗室,開展種源收集、引種馴化、品種選育,植物生長發育及抗逆性研究,組織培養快繁、植物脫毒及病毒檢測,優新品種配套栽培技術和苗木貯運等關鍵技術攻關。2012年,實驗室繁育藍莓種苗800萬株,在滿足自建基地種植的同時,以每株低於市場價5元的優惠價格向梅城鎮農戶提供5萬株種苗。

  【重要意義】

  全面改善民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而民生科技是提升民生工作層次、保障民生需求的重要手段。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事業與民生科技發展。「十一五」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相關文件的部署要求,採取一系列重要舉措大力發展民生科技,組織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了一批示範工程、示範基地和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杭州市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壽偉義強調,農業科技是民生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二五」期間,市科委將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目標,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大對涉及民生的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

  【農業科技創新重大工程】

  杭州大力實施現代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工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加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力度,提升我市農業產業化與新農村建設水平。

  「十二五」期間,計劃安排600餘項農業科技項目支持實施現代農業農村科技工程,新認定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鎮5個、示範村15個,新培育認定市級農業科技企業100家以上、農業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35家以上,大力推進蕭山國家級農業高科技園區建設,積極參與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程。

  1、新農村科技示範點建設。圍繞科技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富民、惠民」為核心,每年引導建設一批杭州市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鄉鎮、村,使示範區域科技進步貢獻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農民收入增長率等有較大幅度提高,現代農業技術體系建設加快,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社區建設取得較大進步,農民素質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2、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培育。結合「雛鷹計劃」、「青藍計劃」的實施,大力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創辦農業科技企業。通過市場孵化培育,鼓勵農業科技企業做大做強;實施農業科研攻關等專項,引導農業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研發中心,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

  3、種子種苗工程。鼓勵農業科技企業引進、試種、推廣農業新品種,提高良種普及率、覆蓋率。積極參與省科技廳農業新品種選育重大科技專項,加強種業科技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對外合作,推進種業創新。

  4、科技幫扶工程。以「聯鄉結村」對口幫扶建德市梅城鎮為重點,加大幫扶力度,鼓勵幫扶地區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帶動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致富。每年開展「科技下鄉」活動4次以上,「送專家、送技術、送項目、送種子、送醫藥」,為當地農民生產生活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相關焦點

  • 強化價值引領建設人文杭州·杭州日報
    發展論壇  日前,杭州發展研究會和杭州日報圍繞「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杭州如何強化價值引領、建設人文杭州」,邀請專家進行了討論交流,本報今天摘要刊登專家們的觀點——    王澍(中國美術學院建築系教授):杭州的城市形態是「一半湖山一半城」,從南宋以來,杭州就是中國城市文化最突出的代表。
  • 文創項目PK現代農業專家們更青睞「紙指天下」·杭州日報
    當文創項目遭遇現代農業項目,哪個更吸引銀行和創投大佬的目光?上周,「爬山虎·企明星成長計劃」推出了四家經過初選的企業。這四家企業分別是企明星4號——杭州臨安友銘食品有限公司、5號——杭州語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6號——杭州霧隱美地傳媒有限公司、7——杭州慧峰科技有限公司。最終,三位專家把最高分給了霧影美地的紙指天下項目。
  • 美麗杭州——美麗中國的實踐樣本·杭州日報
    曾經,杭州實施「環境立市」政策,建設生態型城市,著力抓好全國生態文明試點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而今,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明確指導,有了「努力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樣本」的清晰目標,有了「美麗杭州」建設的主要抓手,杭州順理成章地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美麗中國建設的先行者、「兩美」浙江建設的領頭雁。
  • 51信用卡躋身杭州獨角獸企業,助推建設創新創業中心
    會議對2017年度杭州的創業創新生態進行了梳理,首次發布了杭州獨角獸企業和一億美金以上公司(準獨角獸)兩份重量級榜單,並評選出了2017年度創業人物、新銳創業之星、投資人物、新銳投資之星和創業服務機構共五個獎項
  • 一張「施工圖」 描繪杭州農業農村新景象
    杭州日報 記者 何去非 建德梅城鎮積極推進古城保護利用,打造新時代美麗城鎮的典範。圖為從新安江上拍攝的梅城新姿。記者 鄭承鋒 攝 3月1日上午,伴隨著工程機械車的陣陣轟鳴,建德梅城原先鋒軸承廠公房全面拆除。未來,這裡將建成美麗城鎮樣板區。
  • 第七屆杭州市民攝影節「美麗來襲」·杭州日報
    比如,首次採取室內與室外相結合的方式,主會場設在孤山草坪、西湖白堤和北山路西博館的外宣交流中心,同時還在馬可波羅廣場、杭州圖書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杭州快門畫廊、LOFT49創意產業園區、蕭山國際機場、江幹文體中心、曉風書屋、純真年代書吧、張銘音樂圖書館、兩岸咖啡等地設立分會場,此外還設立區、縣(市)分會場開展攝影節活動或進行巡展。
  • 傳統文化搭上新浪潮 杭州文創產業直追「北上廣」·杭州日報
    作為文創高地,杭州文創力量正顯現著強勁的爆發力。今年杭州首次發布文化創意產業白皮書,2015年杭州市文創產業增加值2232.14億元,增長20.4%。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工藝和民間藝術之都」的杭州,近年來,在推動文創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道路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摸索創新出一套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業「杭州模式」。
  • 創新農業合作 助推互利共贏——「一帶一路」農業合作論壇側記
    創新農業合作 助推互利共贏——「一帶一路」農業合作論壇側記時間:2020-12-24點擊:0來源:甘肅日報創新農業合作 助推互利共贏——「一帶一路」農業合作論壇側記「一帶一路」農業合作論壇現場。本文攝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盛學卿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薛 硯 陳 多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何深化農業合作?甘肅現代農業發展如何「更上一層樓」?  12月23日上午,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分論壇——「一帶一路」農業合作論壇在隴南舉辦。
  • 與杭城走向未來,杭州「發條節」創新不止
    來自政府、世界500強科技企業、文創機構、高校、投資機構、創業者等400餘位嘉賓圍繞「創業·創新·創未來」這一主題交流分享。在本次「發條節」的「創城市未來」分論壇上,杭州藍孔雀化學纖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柴志偉、萬科杭州城市更新事業部總經理周維以及來自城市更新、文化、科技領域的嘉賓,在大會上分享交流了關於「創城市未來」的智慧與見解。
  • 大力實施「網際網路+」 建設數字經濟強區·杭州日報
    G20杭州峰會的舉辦,有力地提高了蕭山的知名度,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蕭山乘勢G20,正孕育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網際網路+」正引領著蕭山經濟再出發。 電子商務 蕭山經濟新動能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啟迪路198號,是佔地3.12平方公裡的蕭山信息港小鎮。小鎮裡的微醫集團(掛號網)短短兩年時間就成為明星企業。
  • 掃一掃·杭州日報
    杭州日報專刊中心誠意出品 活動主辦: 杭州市科委 杭州高新區(濱江)管委會、政府 杭州日報 杭州銀行科技支行 杭州市創業投資服務中心 創投機構特別支持: 活動時間: 2015年8月—2016年7月 活動內容
  • 內江市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籤署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是全省農業科技進步的排頭兵、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三農」工作的重要智庫、農業發展的重要人才基地。近年來,內江把農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搶抓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納入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等機遇,加快實施「12345」現代農業產業提升行動和「351」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方案,積極發展「內江黑豬、資中血橙、威遠無花果、特色水產」四大特色農業產業,鞏固提升全國最大無花果全產業鏈集中發展區、最大血橙生產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國家級稻漁種養示範區,著力打造成渝經濟區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加快建設甜城韻味
  • 瞄準新興產業 助推產城融合 19個項目落戶杭州富春灣新城
    其中,高新製造業項目5個,包括總投資10億元的中節能(富陽)環保智能科技項目,利用央企優勢和行業資源,引進成長性好、創新性強的環保科技高新產業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後,年產值可達10億元。此外,還有浙江求是嘉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巡檢機器人生產項目、浙江三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監測設備及三維測量設備生產項目、杭州星辰三比齒科器材有限公司齒科矯治器生產項目以及杭州井薩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自動化生產線、檢測臺以及汽車電子零部件研發生產項目。
  • 奮力抒寫杭州美好華章·杭州日報
    好客杭州,因為人情而更美。在環境改造提升工程「陣痛期」的「忍痛」能力,很能夠檢驗杭州人熱情好客的品質。 杭州人有「主人翁」的積極參與態度。 杭州致力於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人文素養,開展文明城市常態化建設,構建人文城市;美麗杭州要升級,就需要凝聚市民的「杭州人」意識,強化人格的塑造,培育現代市民社會。 杭州致力於推進「人人都是東道主,做文明有禮文明人」各項行動,使文明出行、文明旅遊、文明服務、文明禮儀蔚然成風。
  • 杭州市委全會: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現在的杭州已經躋身世界經濟體量前50強城市,必須在更高能級、更多領域、更大範圍全面動態開展對標比較。放眼全球全國城市,杭州既有持續打造的數字動力引擎、接力構建的創新創業生態、世代傳承的人間天堂美景、歷史積澱的深厚文化底蘊等四個方面明顯優勢,也有城市創新能級不高、綜合承載能力不足、開放程度不相匹配、風險防控不夠紮實等突出短板。
  • 2020浙江農業博覽會在杭州開幕 袁家軍參觀
    11月20日上午,2020浙江農業博覽會在杭州開幕,省委書記袁家軍來到浙江新農都會展中心參觀農產品展示展銷,了解我省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 20日上午,2020浙江農業博覽會在杭州開幕。省委書記袁家軍來到位於杭州市蕭山區的浙江新農都會展中心,參觀農產品展示展銷,了解我省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 開幕首日,農博會現場熱鬧非凡。袁家軍仔細觀看了我省穩糧保供、數字「三農」、智慧漁業、精準扶貧和名特優新農產品等展示,並與東西部扶貧協作等展位上的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農創客代表交流,了解農產品生產銷售、農業科技創新等情況。
  • 正是江南好風景·杭州日報
    本報評論員 2015年G20安塔利亞峰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整個世界推介杭州:杭州風景如畫,堪稱人間天堂。 2016年G20杭州峰會,習近平主席再次盛讚杭州:杭州是生態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著江南韻味,凝結著世代匠心。
  • 風吹一夜滿關山 杭州美麗城鎮初步形成聯城結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要以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和美麗鄉村、美麗城鎮建設,推動工商資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鄉」,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一系列圍繞「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創新實踐,隨之鋪開。
  •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概況】 2014年,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杭州開發區)深入推進「三大戰略」「四大工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發展水平提升,平臺建設步伐加快,發展環境全面優化,自身建設持續加強,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平穩健康發展。
  • 博興縣百穀農業 以智慧科技助推生態農業發展
    「我們基地運用碳氫科技種植的網紋瓜,肉質飽滿、個頭大、甜度高,營養價值也十分高。」面對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的到來,百穀農業的技術員呂鳳斌侃侃而談。  採摘網紋瓜  「採用碳氫科技新技術全過程生產的網紋瓜,一顆株上可吊三個瓜,保證品質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產量,節省了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