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上,臺空軍一架夜航訓練的F-16戰機,在18點5分起飛,18點7分失蹤,起飛兩分鐘後,雷達光點消失於花蓮外海。臺灣防務部門出動"黑鷹"直升機,聯合海巡部門艦艇、空勤搜救機待命,並請相關電臺連夜緊急搜救失聯戰機,到18日早上,整個海巡部隊搜尋了12個小時,未果。
18日晚上,在搜尋了24小時後,終於,在海面上發現了不明油漬。這很可能就是戰機墜海後,殘餘的燃油形成的汙跡;證明這架F-16很可能已經墜入大海深處,並沒有飛往別處。
另據最新消息,臺軍方聲稱已經接收到失蹤F-16的黑匣子所發出的定位信號。目前臺軍方已啟動定位和打撈程序,派出艦機趕往信號所在海域。
臺空軍方證實,失蹤的飛行員為44歲上校蔣正志,累計飛行時間2800多個小時。初步可排除人為因素,其次,F-16戰機在起飛兩分鐘後就消失,空間迷向因素也可排除,初步分析因機械因素導致的臺軍戰機失事的因素頗高。
但也有人說,當時F-16戰機的操作環境為黑夜,飛機在爬升進雲、操作轉彎的過程中不排除飛行員產生了錯覺,出現空間迷向,從而導致戰機失事。
對於此次臺空軍F-16戰機失事原因分析頗多,暫時還未下定最終結論。但目前,臺軍方已下令停止了所有F-16戰機的運行,進行停飛檢查,徹查此次事故發生的原因。
此次F-16戰機失聯,是臺空軍本月第二次戰機發生事故,也是今年的第四次臺空軍戰機失事。諷刺的是,就在F-16戰機失事的當天,臺軍剛剛為上次的噩耗舉辦了公祭儀式。上次是,10月29日,F-5E戰機在臺東執行任務時,同樣墜入海域,整個過程不到兩分鐘。飛行員被確認死亡。
臺軍事故連連,據統計,臺灣空軍F-16近年共發生9起事故:
1998年澎湖外海失聯;
1999年連發了三起,臺東撞山意外、綠島海域失聯、嘉義基地迫降;
2008年同樣花蓮外海墜機;
2013年高雄外海墜機;
2016年終美國空軍演練墜機;
2018年漢光演訓時撞山;
2020年花蓮海域失聯。
任何生命的喪失都是悲痛的,但是這次事故也應當給臺當局敲響警鐘:如果再執迷不悟,沉迷於軍購、武力威懾的可笑伎倆,造成島內人心惶惶、信任喪失,臺當局必將為此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
編輯 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