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遊灌陽:吉頭

2021-03-03 灌陽人在灌陽

    灌陽縣文市鎮的吉頭村,我曾經到過多次。

    但基本上是在村委會打了一轉後,就走了,村子裡都沒去瞧上一瞧。

    前段時間,有了個機會,又來到了吉頭村。

    吉頭村不大,從地圖上看,僅有四個自然屯,分別是上吉頭、下吉頭、麻山腳、江東,吉頭村的人口,僅691人,排名文市鎮倒數第二,僅比馬蓮村多六十多人。


    吉頭村邊,灌江流過。

    灌江流到此處,已匯集灌江大多數的支江小河,到了春季,江水盈滿,頗有浩蕩之勢。

    吉頭村的建築,稱得上「古」的,已經不多,稍「老」的,最多是近代的吧。當然,不排除我沒有走完全村,也有漏掉的可能性。

    因此,吉頭村的房子,與灌陽縣大多數村子一樣,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吉頭村背靠石山,面臨灌江,四個自然村屯,沿灌江和石山一字向下排開。

    上吉頭的一條岔道。

    上吉頭的村頭,有一條水輪泵站的引水渠,從村邊筆直穿過,進村的道路,也傍渠而行。

    上吉頭風光一。

    上吉頭風光二。

    上吉頭風光三。

    穿村而過的水渠一。

    穿村而過的水渠二。

    到吉頭,只有一條通車的路。

    路的盡頭,一面是石壁,一面是灌江,無路可去。

    在村頭的路邊,長著一排大樟樹,約有八九株的樣子,每株樟樹的樹齡,都在一百年上下。

    這些一般大小的樟樹,枝繁葉茂,成了村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株有130年。

    這株有110年。

    樟樹林的盡頭,有一道石牆,石牆長約四五十米,高約1.5米,厚約二米,一頭直抵石壁,一頭則延申至江邊。也許是為了行車方便吧,石牆被拆了一個五六米寬的口子。

    此處石牆的作用並不是護民防盜,而是為抵禦洪水的侵襲。

    石牆邊的江洲之上,有一片樹林,多是楊樹、柳樹和樟樹之類的樹種吧。

    站在石牆邊,回望來路。

    穿過石牆,小路通向石壁的旁邊。

    石壁下,貌似有座建築。

    原來是一座祠廟。

    門頭上寫著「高東靈祠」四個大字。

    從建築的成色來看,半新不舊的樣子。

    聽村裡人說,這裡原來就有一座廟,後被毀,上世紀九十年代,村裡有能人拿了筆錢,將廟建了起來。

    可是,現在是光有廟,而無和尚,香火還是沒有恢復起來。

    祠廟內的情景。

    祠廟的側面照。

    離開祠廟,向前走幾十步,就能見一個巖洞。

    巖洞的前面,用條石砌就,中間只留一道人頭多高的小門,能容一人進出。

    巖洞的旁邊,立著二塊石碑,石壁上,還刻著一些文字。

    石碑的字跡已有些模糊難辨。

    連蒙帶猜,勉強認出幾個字。這是一塊重修砌石牆埂的捐款名錄,立碑的時間是嘉慶十三年,也就是1808年,距今也有二百多年了。

    旁邊還有一塊石碑,碑的右下角已被敲掉一部分,碑名的幾個字也被磨掉,只認出:重修**渡船碑。

    粗粗地瀏覽一下,原來,1794年那一年漲大水,將渡口的船給衝走了,於是村裡人捐款捐物,又建了一艘船。

    立碑的時間是乾隆五十九年,也就是1794年。

    刻在石壁之上的字,更加難以辨認了,好像是乾隆四十八年的,三塊碑文中,此塊最老。

    從洞裡朝外拍。

    洞不深,裡面黑呼呼的,沒再向裡走。

    從洞裡出來,小路還在前面延申。

    轉過一個彎,前面的江邊出現了一個小亭子。

    旁邊有幾塊石碑,刻著乘客須知和渡口守則等。

    還有一塊碑刻著:水車鎮伍家灣渡口。

    伍家灣是在江的對面,這裡明明是文市鎮的吉頭村的地盤,為什麼單單取名為伍家灣渡口呢?要取也得取伍家灣至吉頭渡口。

    推測伍家灣在這邊有山場,這個渡口,是伍家灣人用得比較多,而吉頭人很少到伍家灣那麼去,所以就取名為伍家灣渡口了。

    據說,剛才到過個那個巖洞,也是屬於伍家灣的。

    對面的村子,就是水車鎮伍家灣村。

    對面的岸邊,也建有一個亭子,一根鋼索橫架兩岸,照常理推斷,有渡船應套上鋼索之上,人們乘船過渡,拉扯鋼索就能前行,比用竹篙撐船安全。

    但現在,也許是漲水的緣故吧,光見鋼索不見船。

    路到渡船頭,截然而止,前面石壁臨江,無路可行。

    吉頭的經濟發展,受交通條件的制約很大。

    以前走的是水路,吉頭村依山伴水,吉頭村的條件還算不錯。

    但現在,水路基本作毀,而走陸路,到吉頭村,像是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只一條路進出,從哪條路進來,也只能那條路出去。

    不知吉頭村人有沒有這樣的考慮,沿著沿江的石壁,開鑿一條壁掛公路,與石壁另一端的同德村臘尾底接通。如此,即可全面盤活吉頭村,乃至吉田村的交通條件,遊人還可步行到欣賞到此處灌江的美景,可謂一舉數得。

    從伍家灣到臘尾底,準備架設一座大橋,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施工前的準備階段。能修通壁掛公路,對伍家灣來說,也是一個利好消息,今後伍家灣人來往兩岸,會便利很多。

    這段石壁的長度約500米,按6米寬,3米高計算,總方量為9000方,按一萬方和石方機械開挖單價每方200元計算,總投資也就二百萬元,比架橋經濟得多,而且開挖出來的塊石,還有不小的經濟價值。

    當然,這是僅是很粗略的分析。

    抬頭向上望,石壁之上,還有細流飛下。

    回頭拍侯船亭。

    江水青青,新葉碧碧,怎一個美字了得。

    穿村而過的水渠,就是在石壁旁邊引來的。

    站在山上眺望,近處的房子,是吉頭的各村屯,遠處的房子,是不是瑤上的什麼村屯?

    掩映在樹林中的吉頭村。

    朝下遊看。

    在村委會的旁邊,有株大樟樹,時間緊,在車上拍了一張。

    看不清樹上的銘牌,不知樹的年紀有多大了?

    最後,來段視頻吧!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灌陽人在灌陽

也可掃描以下的二維碼:

「灌陽人在灌陽」這個公眾號,服務於灌陽人民,堅持原創,寫山寫水寫觀點,天然去雕飾!

天涯海角的灌陽人,無論身在何處,總有一根細線相連相牽,而細線的一頭,是同樣一個名字,灌陽。

總有些心事,想向人吐露。

總有些喜悅,想與人分享。

總有些才華,想向人展現。

那麼,請賜稿「灌陽人在灌陽」!

投稿郵箱:3517246084@qq.com

投稿請署名,無論真名或假名!

當然,我希望文章系個人原創,擇優而登,未採用的,恕不一一通知。 

相關焦點

  • 帶你遊灌陽:石豐九龍巖
    紫雲英在灌陽出生長大,大學之後,在外成家立業,極少有機會回灌陽。因此,灌陽對她來說,即熟悉而又陌生。她熟悉的是以前的那個老灌陽,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記憶也漸漸地模糊起來。她想看九龍巖等景點的照片,大概是為了將一些行將消失的記憶連成串吧。照片拍了給她,我一直等待著她給我發一篇美文,抒發一下這些相片勾起的離情別意。
  • 帶你遊灌陽:尋找烏龜石
    水至清,站在巖邊,你甚至可以看清最深處的砂粒。天造地設若此,堪堪一個天然的遊泳池。若論環境和方便程度,此天然遊泳池絕對在灌陽名列三甲。在此沐浴,吸清風,洗礦泉,讓你每一個毛孔都得到釋放。當然,在江中洗澡,一定要注意安全,除了要避開水深和湍急的河段,還要留心天氣,如有降雨預報,則要避免前往溪中洗澡。山溪水易漲易落,山洪來臨,往往就是幾分鐘的事,讓你避不可避。在強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的力量都顯得很渺小。
  • 帶你遊灌陽:探訪摩天祠
    在解放以前,灌陽縣城周圍就有不下二十處的廟宇亭臺,到現在,只剩下一個關帝廟,一個差不多已經面目全非的關帝廟。往事不堪回首,但一些老建築,是值得珍惜紀念的。前段時間下鄉,就在鄉下見到一座破廟。破廟就在灌陽鎮長坪村,只見一座老舊的建築孤零零地立在田間路邊。
  • 帶你遊灌陽:馬山馬後頭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灌陽人在灌陽
  • 帶你遊灌陽:黃關半邊街
    叫半邊街的,相信在灌陽就有幾多。以前地貧人少,商業不發達,大概有些地方連街道就只有半邊,一邊商鋪,一邊水田,加上前人起個名字也隨意,一看街道只有一半,乾脆就叫半邊街吧。相類似的情況不少,於是乎,有好多條叫半邊街的。現在的半邊街,絕大多數名不符實,成了商賈雲集的街道,或是年華老去的巷子。咱們來看看黃關鎮的半邊街成了啥樣子。
  • 帶你遊灌陽:魚塘有個大華山
    灌陽有個叫大華山的,是灌陽鎮魚塘村的一個自然屯,地方不大,名字卻取得很雄壯,華山是五嶽之一,夠威武了吧,而大華山還要在前面加個「大」字,不知哪裡來的底氣?我知道大華山這個名字,還是從謝老師的嘴裡。其實,謝老師也沒去過大華山。得,那就去瞧瞧吧!
  • 帶你遊灌陽:獨訪赤壁山
    於是,心裡就萌發了蠢蠢欲動的念頭,想找個機會去遊遊赤壁山,拍拍赤壁山的石刻。沒想到機會來得很快。8月26日,到文市鎮下鄉,中午在政府食堂用餐,匆匆二碗下肚,藉口出來走走,便到了江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灌陽人在灌陽
  • 帶你遊灌陽:午登黃關小石山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灌陽人在灌陽
  • 灌陽人遊廣西:恭城油茶
    相形之下,與恭城油茶一樣具有悠久歷史和地方特色的灌陽油茶,卻一直不顯山,不露水,身藏功與名,低調得很。 近來政府也在想方設法讓灌陽油茶走出去,當然,灌陽油茶能不能走出去,話得兩頭說。
  • 帶圖便民:麥丹漢堡灌陽分店
    12.24-12.30 共城寶掃碼充電器共城寶掃碼充電器全國誠招代理,我公司集生產與招商為一體在東莞萬江,掃碼充電器零距離接觸客戶,回本快投資少,可用於酒店KTV,賓館,足療店等場所,有誠意者歡迎電話諮詢詳情,唐小姐18376750482或者076933515888,讓共城寶帶你玩轉
  • 灌陽人遊廣西:柳江夜景
    2020年8月6日下午,遊金田起義紀念館遇雨,拍了幾張照片後,就驅車開往柳州,沒想在路上耽擱了一個多小時,不過,總算在飯點以前,到達柳州。灌陽老鄉代總席設一酒店,請我們吃了一頓大餐,這是這幾天我們吃的最豐盛的晚餐。席間,認識了好幾位在柳州工作的灌陽老鄉。
  • 灌陽人遊廣西:柳州的早晨
    2020年8月7日早晨,離開柳州,到永福縣城轉了一圈,在興安吃完中餐,回到灌陽家中。此次旅行,二車八人,歷時四天三夜,行程1400公裡,每車油錢加上過路費,花費800元。再加上飯錢門票住宿費,每人分攤約八百多元,可謂一次名副其實的窮遊。
  • 灌陽人遊廣西:桂平西山
    中國叫西山的地名,簡直是太多了,咱灌陽就有一個西山鄉,我去過的次數數不勝數。北京有個西山,我好像還沒去過,八達嶺倒去爬過長城,當了回好漢。昆明滇池的旁邊有個西山,去過一次,山上有個鯉魚躍龍門的景點,我躍不起來,走過穿過,好像也沒有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和感受。桂林有個西山,我當然去過,大熱天爬山,灑下了幾把老汗,留下了一篇遊記。
  • 灌陽人遊廣西:北流勾漏洞
    洞裡有一個孫悟空扮相,遊客可以與之合影,說是不用錢,但出洞後,你要將相片帶走,就要花錢了,但也不是太貴,好像是二十元一張。不過,我沒去合影。神農母豬,你看像嗎?勾漏洞風景十二。總算把勾漏洞遊完了。說說感受。勾漏洞雖然還算不錯,但沒有什麼特別驚豔的景色,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若論景色和趣味性,可能還趕不上灌陽的黑巖,也就是神宮。世上大多數景點可能都差不多,不來後悔,來了更後悔,但是,如果你不來,你又怎麼知道呢?
  • 灌陽人遊廣西:北流會仙河公園
    在灌陽,沒有生長這種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灌陽人在灌陽
  • 去灌陽首先得嘗嘗水果,這三種便是冠亞季軍
    今日,大薈師帶大家走進灌陽,一起來了解一下四季分明的灌陽,到底有哪些入口甘甜的水果。第一個,灌陽雪梨。作為廣西灌陽縣的名特優水果,灌陽雪梨因果肉雪白細嫩而得名,具有果大質優、果皮薄、汁多風味濃、香甜可口、清脆化渣、果心小、可食率高等特點。
  • 灌陽人遊廣西:容州古城
    但是,沒有我們灌陽縣的歷史早,咱們灌陽從公元前168年建縣,有2100多年的歷史了。當然,容縣歷史上曾經闊過,只是近代以來,容縣沒落了。在唐朝的時候,在容州這個地方,曾設立了一個容州都督府,這個都督府,比較牛,是嶺南五個都督府之一。其它四個都督府,分別是桂林、邕州、安南、廣州。在鼎盛時期,容州都督府曾管轄有14個州60多個縣。
  • 走好灌陽「紅、古、綠」特色旅遊發展道路
    制定出臺《加快灌陽旅遊業發展暨促進全域旅遊開發扶持辦法》《灌陽縣創建自治區級旅遊標準化示範縣試點企業獎勵暫行方案》等政策,從創建旅遊景區、旅遊度假示範區、鄉村旅遊區、星級酒店等十方面明確獎勵標準,其中對獲評國家5A級、4A級、3A級景區的分別獎勵2000萬元、800萬元、200萬元。
  • 舌尖上的廣西,桂林灌陽有「三寶」雪梨、紅薯加紅棗,你都吃過嗎
    大家好,咱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廣西桂林灌陽「三寶」。你知道是那三寶嗎?灌陽三保分別是:灌陽雪梨、灌陽紅棗和灌陽的黃心紅薯。這三樣都是灌陽的名特產深受人們的喜愛,將他們做成各種美食真的是十分的好吃。下面小編就詳細的介紹一下這三寶的特點和製作方法,喜歡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哦。
  • 體育產業助灌陽旅遊成功逆襲
    廣西日報「從剛出來的統計數據看,上個月舉行的4項籃球、網球賽事力助灌陽實現後疫情時期旅遊產業的逆襲。」9月21日,談起近期的4項省級體育大賽,灌陽縣文廣體旅局副局長文爽十分振奮。「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灌陽文體旅融合辦賽從3天的賽程,提升到了今年的30天。」灌陽縣縣長盧嵩表示,灌陽正在努力實現由「3到30天,最後到300天」的體育競訓戰略布局,未來將向每年300天體育競訓的目標奮進。據介紹,灌陽縣早就對體育產業進行謀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