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島記者 黃靖斐 圖/半島記者 梁玉鵬
6月21日,2019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暨文化旅遊商品交易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展會以「把青島帶回家」為主題,深入挖掘具有青島特色的工藝美術品和文化旅遊商品資源,200餘家文化旅遊機構、1500多名工藝美術以及文創從業人員的13大類數萬件作品參展,展會現場,以青島元素為代表的系列文創產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展會從6月21日至24日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1號、5號館舉行。
《剪紙地圖》展示「老四方」
展會現場,一批突出體現青島城市特色,超具「青島範兒」的青島禮物成為亮點,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如青島市勘察測繪院的「青島老街」地圖手帕,「上合峰會、情系青島」、「城格·Qingdao」地圖絲巾系列等。想不到一家以地圖測繪為主的單位做文創做得這麼「藝術」。此次參展的140件工藝品,全都是圍繞地圖文化原創的作品。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院長張志華介紹,參展作品《剪紙地圖》展示的「四方區地圖」,把青島地圖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又極具設計感。2013年《剪紙地圖》在第26屆國際製圖大會上獲得了「專家評審委員會其他地圖產品類一等獎」,這是國際製圖界的最高獎,是中國首次斬獲該獎項。2017年在第28屆國際製圖大會上,《夢幻青花——青花瓷地圖》獲得了掛圖類唯一公眾投票獎。
以青島地圖為元素設計的「城格」系列的作品吸引不少年輕人駐足。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地圖文化創意中心主任李偉介紹,「城格是一個城市的DNA,有青島的路的元素,設計了絲巾、抱枕、行李箱等。」此外,「青島老街」地圖手帕上則繪「八大關」、「太平路」、「中山路」老街區的區域地圖,是青島市地圖文化旅遊產品的創新力作。
小嫚兒80塊拼圖拼名人故居
在琳琅滿目的展覽產品中,由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藝術系學生設計的文創作品,因其創新性、人文性和飽滿的「青島範兒」備受好評。琴島學院展出的作品,80%以上的作品以「青島」為主題或涉及青島元素。設計者李彥儒帶來了一組「JIU青島」的系列文創作品,「我是地地道道的青島人,這次通過『樓』、『食』『人』三方面進行設計,來展現老青島的文化底蘊。比如這件80塊的拼圖,拼的就是青島的名人故居,上面有康有為故居、老舍故居等。」
青島嫚兒李彥儒的設計產品非常廣泛,有美食海報、手機殼、明信片、紙膠帶、書籤、環保袋、裝飾畫等,精選了最具青島特色的人像、美食、建築、物件,把青島的人文風貌表達得惟妙惟肖。「美食有我小時候吃的鈣奶餅乾、喝過的嶗山可樂等。」
在駐青高校大學生文創產品展區,山東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的魚趣燈、女梳等精美文創也極具看點。
博物館帶「寶」參展
本次展會,市博物館也帶來了原創作品,葫蘆烙畫《北魏丈八佛》及原創茶具作品等。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則帶來了3D列印復原作品《木架銅公雞》,這也是2019青島文創創新設計大賽作品,還展出「家邸」系列家居產品。市民俗博物館的釘金繡《鳳穿牡丹》、剪紙作品等也極具分量。
此外,青島市珠寶博物館、浮山窯陶瓷藝術博物館、服飾藝術博物館、愛在古毯博物館、海玉嶗山綠石博物館等均帶「寶」參展。
作為重頭戲,全國工藝美術精品展銷區邀請全國各省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組織的80名國家級、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近上萬件(套)作品參展,最大的亮點是北京市琺瑯廠展出的景泰藍精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錢美華的《和平頌寶鑑》《三線罐》,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鍾連盛聯袂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李靜創作的景泰藍《中國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戴加林景泰藍作品《候風地動儀》,景泰藍系列作品《荷夢》,三位國大師的作品同場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