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坑下面是什麼?還有文物和古墓嗎?考古專家:決不能往下挖

2020-12-12 國史講官

導讀:每一個到陝西西安遊玩的人,幾乎都會前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睹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的風採。當你站在氣勢恢宏的兵馬俑坑前,看著一列列整齊劃一的秦朝士兵時,仿佛穿越回到兩千多年前的秦朝,見證他們統一六國的霸氣。

有細心的遊客可能會發現,在一列列的兵馬俑中間,是一堵堵還未發掘的「土牆」,這些牆裡是否也埋著兵馬俑?在整座兵馬俑坑的地下,會不會還有一層兵馬俑士兵?即便沒有兵馬俑,會不會有其它重要的文物,比如說青銅器、兵器等等?

對此考古專家解釋說,要想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弄明白兩件事情。第一,考古發掘挖到什麼程度,才算真正的完成工作。按照現代考古學野外發掘的規定,發掘古墓、遺址的時候,要一直向下挖到生土層,挖掘工作才叫真正的完成,術語稱為「做到底了」。

什麼是生土層?按照地質學上的定義,生土層指的是原始形成的土壤,從未被人類生產、生活所擾動過的土壤。在生土層之中,絕對不會出現文物、人類遺骨等東西。

在生土層的上面,按照時間的長短,會形成人類活動地層的疊壓關係,也就是說年代久遠的墓葬、遺址埋在下面,年代短的埋在上面。而考古發掘,就是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將不同時期的墓葬、遺址一層層清理出來,直到挖到最下面的生土層。

那麼當年考古隊發掘兵馬俑時,是否挖到了地下生土層呢?如果沒有挖到生土,為什麼當年沒有繼續向下挖掘,萬一在兵馬俑坑的下面埋著更大的秘密,比如古墓、珍貴的文物,甚至是秦始皇真正的埋身之處?

考古專家說,考古學最初的目的只是學術研究,發掘地下古墓、遺址,為的就是研究、了解他們背後的歷史,那是發掘的古墓、文物都會直接運回博物館、研究所。可最近幾十年的發展,考古學的目的已經開始有了很大的變動,那就是考古發掘之後,要向觀眾作現場的展示,很多古墓、遺址都要在現場進行保護,以達到更好的宣傳旅遊效果。

出於對上面原因的考慮,所以當年兵馬俑的發掘採取了一種新的手段,考古人員稱為「半發掘模式」,也可以叫做「不完全發掘模式」。正是因為這種發掘模式,考古隊才沒有將兵馬俑全部發掘出來,這樣才能更好的,更原汁原味的展示給參觀的群眾。

說了這麼多,那麼秦始皇兵馬俑下面,到底還有沒有更多的文物遺存?據兵馬俑博物館內部人士透露,現在兵馬俑坑禁止一切發掘工作,堅決不能再向下挖掘。但考古隊曾進行過小規模的鑽探,結果發現地下大部分區域都是黃色生土和水淤土,只有個別地點呈現出未知遺址痕跡,年代甚至比兵馬俑更為久遠,但具體下面埋葬的是什麼,至今仍然是個謎。

參考文獻:《秦始皇兵馬俑發掘密檔》

相關焦點

  • 兵馬俑坑下面還有什麼?沒發掘的兵馬俑嗎?決不能往下挖
    兵馬俑坑下面還有什麼?沒發掘的兵馬俑嗎?決不能往下挖大家都知道嗎?人們常說「地下文物看陝西」,這裡擁有中國的數量最大的地下文物,而每當人們說道陝西,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秦始皇和他的眾多等身手辦,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當人們站在恢弘的兵馬俑前,腦海中所想像的都是當年秦始皇掃清六國時候的百萬雄師。但是在很多人遊客遊覽的時候其實也有個疑問,在兵馬俑中間,都有一排排土牆,這裡面是不是也是沒有發掘出來的兵馬俑呢?還有,在兵馬俑的下面,是不是還埋著其他的兵馬俑?
  • 兵馬俑是半發掘模式,那麼坑下還有文物嗎?為何不能往下挖呢?
    兵馬俑是半發掘模式,那麼坑下還有文物嗎?為何不能往下挖呢?很多人去西安旅遊一定要看的一個旅遊景點就是兵馬俑了。而在這個兵馬俑中,你可能會看到在一列列的兵馬俑,中間有一堵堵還未發掘的土牆。很多人可能會想這些土牆裡面是否也藏著兵馬俑,而在這整座兵馬俑的地下會不會還有一層兵馬俑呢?即使沒有兵馬俑,那會不會有其他重要的文物呢?針對這些提問,考古專家也有了他的回答。如果你想要弄清楚這些問題,首先要明白兩件事。
  • 兵馬俑坑下還藏著文物嗎?專家表示不能往下挖,原因其實很簡單
    旅行也可以讓我們變得有氣質,我們在旅途中經歷了意外和風浪,我們便學會如何遇事處變不驚,變得更加自信從容,開朗友善。近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紛紛在閒暇時光外出旅行,眾所皆知我國幅員遼闊,有眾多歷史遺蹟,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它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為世人展現了秦帝國的強大!我們來到這裡旅遊欣賞兵馬俑時,也能感受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英氣。
  • 1980年,兵馬俑坑出土文物,引起專家爭執,國寶至今是謎
    兵馬俑可以說是中國的名片之一,也是我國迄今為止已經考古挖掘的最具價值的古墓,被國外譽為「世界十大古墓奇珍」以及「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實際上是秦始皇皇陵的陪葬坑,陪葬的都是一些陶俑士兵以及一些當時的武器,秦代古人之所以建造這個陪葬坑就是為了守衛千古一帝秦始皇。
  • 兵馬俑2號坑發掘時犯重大錯誤,若非專家手快,跪射馬俑就沒了
    等到專家趕到現場經過一番勘察後,專家們認定這是秦朝時期製作的陶俑,而且能夠製作出如此精美的陶俑,畢定是大秦帝國的皇族。於是專家們便開始向國家申請對兵馬俑的考古挖掘。或許朋友們有些差異,發現古墓後去挖掘,不應該很正常嗎,為什麼要向國家申請呢?這就和我們的一些國策有關,咱們國家對於歷史文物挖掘的原則是保護性挖掘。
  • 8月考古看雲南:撫仙湖底出現兵馬俑?麗江古墓遺骸千年不腐!
    我在撫仙湖十多年,基本撫仙湖能潛水的地方都去過,但是那個石像在那塊地下是硬的,估計下面還是有其他的石頭或是有什麼東西。」 10多年前大約是在200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中央電視臺與文物部門合作,對撫仙湖進行水下考古活動,聚集了中國水下考古隊(據報導記載為中國歷史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福建省博物館等各方專家組成的水下考古隊)的精兵強將,及考古、歷史、古建築、地質地震等相關領域的國家級專家,當時水下考古並沒有發現撫仙湖底存在人類遺蹟。
  • 一座千年古墓,專家三次尋找未果,老人隨口一言,破解古墓鎖鑰
    千年古墓有奇技,老農一語破傳奇。1984年12月,在江蘇徐州的一座名為獅子山的石頭山上,當地村民在開山炸石頭時發現了一處兵馬俑坑。村民將情況及時上報後,徐州博物館專家趕赴現場進行了發掘。兵馬俑坑的發現,預示著這裡有一座大墓隱藏在山中,從兵馬俑的造型來看,這是一座漢代大型古墓。
  • 1997年,考古專家在兵馬俑中發現死屍,兵馬俑復活事件是真的嗎?
    於是,兵馬俑就製成了戰車、戰馬、士兵的形狀,「保護」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了我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自兵馬俑1974年被發現一來,世人非常好奇它是怎麼製作的。最初有人說兵馬俑是把活人放在陶瓷裡面後,再澆築而成。
  • 小孩都不願去的「荒地」,專家卻找到了媲美「兵馬俑」的國寶文物
    帶著這個問題,多路考古專家分別尋找「秦國先祖」的遺蹟;就在1975年的寶雞鳳翔縣,專家終於找到了秦王先祖中的一位——秦景公,在墓中還發現了一大堆「柏木」,其價值甚至可與「兵馬俑」相媲美。既然有這麼多的「掘洞」,難道下面有古墓?這是專家的第一反應,當然還只是停留在推測層面;這位專家沒多說什麼,立刻返回駐地,並馬上率隊來此進行更為專業的勘察。果然不出所料,這塊「荒地」很不一般,其土壤內參雜著生石灰,而且土質極為堅實,明顯經過人工夯壓;這樣的土地難以生長植物,但對於考古專家來說卻是個好消息,因為「夯土」正是古代貴族陵寢的標準配置。
  • 山東魯王墓被盜挖,專家猶豫是否動工,看到一面牆後:繼續往下挖
    上世紀六十年代,鄒城市上寨村北面的九龍山附近的村民在偶然間發現了一座古墓,於是部分村民便財迷心竅,偷偷開挖了起來,當年雖然還沒有《文物保護法》,而且文物保護意識也不強。但盜挖古墓也是一件情節極為惡劣的破壞行為,於是上級部門得知後就立馬制止了村民的行為,並派出考古工作人員到場進行搶救性發掘。
  • 秦皇陵兵馬俑,軍陣中的「土堆」有啥用,專家:兵馬俑全靠它保護
    帝陵為何不能挖明朝時期的定陵是在我國考古有史以來唯一一個有規划進行考古挖掘探索的帝王陵,這座帝王陵在順利挖掘以後,震驚了全球,但這座帝王陵卻沒怎麼好的結局,由於在挖掘以後,諸多弊病不停地出現,墓中的文物也是呈現出了一派「慘象」。
  • 河南大旱水庫水位下降,專家檢查後:往下挖,下面埋著6條金龍!
    1977年,河南省發生了一次非常嚴重的旱災,嚴重影響了當地百姓的生活和發展。當地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別下令開閘放水,從水庫裡抽水,供老百姓日常使用。由於這次缺水比較嚴重,水庫的水位下降了很多,連河床都露了出來。不久之後,有人在水庫附近發現了一些綠色的東西,看起來特別沉重。
  • 世人只知兵馬俑,卻不知這口秦代古井,出土20萬字古籍改寫歷史
    秦始皇以及秦朝的歷史功績誰也磨滅不了,不過兩千年過去了,秦朝給後人留下了什麼歷史遺蹟呢?世人往往會想到萬裡長城以及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兵馬俑確實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古墓奇珍,出土的大批秦代時期的陶俑、兵器以及各種珍貴文物,對於研究秦代歷史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但除了秦陵以及兵馬俑坑之外,秦代還有什麼古墓遺址嗎?
  • 關於發現兵馬俑的故事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 考古新疆古墓,挖出一件詭異文物,專家:看到了2040年9月9日
    其中出土便自帶傳奇色彩的文物也是非常多,比如埃及法老墓中的「詛咒文物」,還有瑪雅預言「水晶頭骨」等等都極具神秘感。但是今天要說的是中國考古出土的一件「預言」文物,專家在上面看到了未來的2040年。1995年,中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尼雅遺址發現了一個驚天的考古發現,挖出國寶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
  • 兵馬俑珍貴彩色照,並不是你看到那樣,專家:如今都不敢再往下挖
    秦兵馬俑,被人稱為是世界第八大奇蹟,而如今展示在人們面前的只是專家們緊急搶救的一部分,而很多人也都目睹過秦兵馬俑,覺得就是一堆土疙瘩,有什麼好看的,但是實際上這些兵馬俑都是彩色的。因為那時候的情況特殊,必須要儘快的將這些寶物挖掘出來,所以就沒有考慮到接觸空氣之後的一個迅速氧化,所以在暴露出來之後,這些請兵馬俑的顏色就迅速脫落。但是這些照片都拍攝於剛出土的四分鐘之前,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鎧甲的紅色線條。這張圖是顏色正在脫落的秦兵馬俑,可以清楚的看到,人物的臉上有一半還是有顏色的,而且是紫色。
  • 2016年,湖南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考古專家叫停:這是我祖宗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考古學家進行保護,那麼大部分古墓,都會被盜墓者們洗劫一空,而且他們可不管什麼研究價值,看著值錢的就帶走,不值錢的乾脆就砸毀。建國初期,我國剛成立考古隊的時候,很多考古工作者進入古墓後,發現這裡的文物都已經失竊,棺槨或者壁畫都已經被摧毀,一個個都是痛心疾首。然而有些人就問了,要是你考古專家自己祖先的墓,難道你也挖出來研究展覽嗎?
  • 假如技術成熟,可以挖掘秦始皇陵,需要挖多久?專家:至少500年
    假如技術成熟,可以挖掘秦始皇陵,需要挖多久?專家:至少500年秦王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這樣一個非常有野心和能力的皇帝,除了統一了整個中原地區之外,留給後人的還有一個屬於他的墓穴。秦始皇陵一直被歷史學家們探討,原因不過就是打開墓葬還是暫時不打開,很多歷史學家認為秦始皇陵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如果可以打開秦始皇陵,將對中國歷史有重新的認識。
  • 真實的九層妖樓,考古專家在挖了兩層之後停止,再挖恐有生命危險
    真正的九層妖樓沒妖怪,專家卻挖兩層後停止,後被盜取1.8億文物文/一休道探險尋寶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個題材,關於這類型的小說、遊戲更是有許多種類,而人們也常常驚嘆於作者的腦洞,竟然能夠想像出如此精彩的創意
  • 世界上價值最高的五大古墓,其中的代表文物分別是什麼?
    世界上價值最高的五大古墓,其中的代表文物分別是什麼?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古墓被發現,與盜墓賊毀壞古墓為了盜取文物賣錢不同,考古學家們進入古墓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文物。1974年3月人們在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發現了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一共有三個,呈品字形排列,總面積25380平方米,恢弘壯闊。兵馬俑坑深5米,高3.2米,陶傭身高約為1.8米。坑裡有8000多個兵馬俑,戰車100輛,戰馬100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