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質問蔡英文:為什麼不看澳門?

2020-12-25 環球網

距離臺灣地區「總統大選」還有20天,「挺韓」「罷韓」兩場遊行21日同時在高雄舉行。「挺韓」陣營稱,有35萬人站出來力挺韓國瑜,「罷韓」陣營則號稱有50萬人參與他們的集會,儘管雙方對彼此的人數統計都有質疑,但高雄市警察局副局長王欽源表示,這應該是高雄市歷年來最大的一次集會遊行。

高雄大遊行顯然為2020年臺灣「大選」搖響了「最後一圈」的鈴聲,接下來,藍綠都將卯足勁進行最後衝刺。目前,島內民調也如同21日高雄遊行的人數一樣真假難辨,島內一些媒體最擔心的是蔡英文使出「最後的瘋狂」,即在今年12月31日通過所謂「反滲透法」。不管選舉結果怎樣,以煽動同胞仇恨、犧牲兩岸利益的方式來操縱選舉,民進黨這場選戰打得還真是有點無恥。

此前略顯沉悶、緊繃與民調一面倒的臺灣「大選」,經過21日一場「挺韓」與「罷韓」的大遊行對決之後,終於呈現出藍綠正面對抗和社會嚴重分裂的態勢。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罷韓」「挺韓」大遊行21日在不同路線登場。 其中,由「WeCare高雄」等民間團體發起的「罷韓」遊行下午出發,遊行人潮爆滿外溢到沿線店家騎樓,導致原本只規劃五福路單線的 遊行路線,臨時開放雙向供遊行使用。 主辦者宣布有50萬人響應「罷韓」遊行。

另一邊由韓國瑜陣營規劃的「南方崛起高雄光榮大遊行」隊伍下午1時11分自神農路凹子底公園集結出發,全線3公裡多的路線也吸引很多民眾「挺韓」,主辦者宣稱遊行人數逾35萬。

(「罷韓」陣營舉著一塊大約有半條街之長的綠色布條,圖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高雄警方嚴陣以待,投入逾3000名警力,慎防兩方人馬於交通轉乘或熱點發生衝突事件。好在雙方支持者基本只是出一張嘴皮子,沒有大動幹戈,使得這場大對決以和平收場。然而,雙方因為對方陣營上街的人數究竟多少,又打起了舌戰。據臺媒報導,「罷韓」陣營舉著一塊大約有半條街之長的綠色布條,上面寫著「光復高雄,保衛臺灣」,這個障眼法會誤導人以為,布條底下也是遊行民眾。而淡江大學教授包正豪說,他從電視上看到,布條下基本上是空的。 韓國瑜也譏諷說,布條下沒什麼人,這是「臺灣民主史上最大的一塊遮羞布」!

(韓國瑜,圖源臺媒)

據「國安」人士在高雄貼近觀察,估計「罷韓」集會約4萬人,「挺韓」方有10萬人。

21日的「罷韓」與「挺韓」大遊行,雙方各自全力動員、互別苗頭,聲勢之浩大、對峙之緊張,「是臺灣選舉史上僅見的,也為劍拔弩張的選情揭開了白熱化的序幕」,聯合新聞網21日稱,這顯示韓國瑜即使民調被認為落後,反撲力道仍不可小覷。 此次「挺韓」造勢,再現去年高雄市長選舉前的盛況,不啻為藍營選情打了一劑強心針。 與此同時,「挺韓」遊行激起藍營支持者的熱情,也讓自認居於領先的綠營有了戒心。選舉民調真真假假

到目前為止,島內民調基本也是藍綠「各說各話」。 12月19日,親綠的「美麗島電子報」公布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以46.5% 的支持率遙遙領先韓國瑜的21%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6.1%;對照該媒體本月10日的民調,蔡英文下滑5.3個百分點,韓國瑜則上漲4.9個百分點。不過YouTuber「桃園孫先生」20日傍晚在臺北市西門捷運站1號出口進行的街頭民調顯示,「國政配」的支持率為45%,險勝「蔡賴配」的42%。臺灣大學兼任教授嚴果維分析稱,目前民調已經「異化」,政客玩弄民調,民調與事實脫節,人民與政客疏離,是悲劇,也是笑話,「得民調者得痔瘡,原來如此!」

(蔡英文資料圖,圖源臺媒)

香港中評社稱,21日的兩場遊行就像照妖鏡,「罷韓」的沒有像主辦者說的那樣多,「挺韓」的也沒有像民調公布的那樣少。 中時電子報21日發表社論稱, 平心而論,如果蔡政府執政4年,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外交」突破、兩岸和平,街頭不會有超過30萬希望改變現狀的「挺韓」民眾。 民進黨完全執政下,臺灣苦上加苦、悶上加悶,人民看不到希望才會討厭民進黨,才會有去年的韓流。蔡政府「九合一」敗選後有任何尊重民意、自我反省的地方嗎?事實上,綠營不僅沒有順應民心,反而變本加厲修理反對陣營,不惜犧牲社會穩定與族群和諧,煽動群眾恐懼感與仇恨感,進行政治動員。「蔡政府何不看看澳門?

中時電子報稱, 民進黨遮蔽人民之所向,主要靠四大武器: 網軍、民調、政策買票與「仇中、恐中」情緒。 兩岸政策從來都是藍綠選舉較量的一個重點。20日晚舉行了唯一一場「副總統」政見發表會。蔡英文副手賴清德在第三輪發言表示,「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也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表述「中華民國」的空間。賴還說,國民黨官員對中國大陸有難以割捨的情感,有一些人認為自己的原鄉在中國大陸,但文化認同不可以跟「國家認同」混淆,美國跟英國的關係就是最好的例證。

(賴清德與蔡英文,圖源臺媒)

韓國瑜副手張善政當晚發言時,與賴清德的兩岸關係主張交鋒,但張同樣明確表示「拒絕『一國兩制』這四個字」,稱「國民黨和民進黨一樣,都會努力地捍衛臺灣,差別在於,我們覺得這個隔壁的老大哥鄰居,我們不要每天和他惡目相向,我們在保有我們主權跟安全情況下,我們希望兩岸有比較和緩的關係,差在這裡! 」

儘管臺灣兩黨都公開拒絕「一國兩制」,但日前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慶典還是吸引了島內輿論的關注。「蔡政府何不看看澳門? 中時電子報21日發表署名評論稱,回歸20周年,無可否認的是,澳門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層面都取得了今非昔比的發展,如果要通盤檢視「一國兩制」的可行性,只看香港的失敗而不看澳門的成功,顯然不是一個客觀的處理方式。 評論稱,今年以來,蔡政府依靠香港衝突賺取了不少社會支持,卻鮮有人思索香港為何會走向這步田地,也沒有人願意真正替香港思考未來的出路何在,更沒有人會反省香港社會自身,特別是港人自己有什麼問題,「因為這不符合政治正確」。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臺灣資深媒體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21日在「罷韓」遊行的場子,看到有外國人參與,而許多年輕人都穿上黑衣,「分裂香港之徒與臺灣綠營好像很契合! 」「高雄公民運動只能抄香港? 臺灣《聯合報》22日發表快評稱,關心香港的人不難發現,21日「罷韓」遊行主辦方特製綠布條是修例風波中「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翻版,發起人出場包裝成「罷韓四君子」,貌似雨傘運動時的「佔中三子」,連手勾手動作都如出一轍,遊行隊伍中還有仿扮香港「勇武派」全副武裝的年輕人。這完全是一場從香港街頭抄襲而來、毫無主體性的遊行。 「為了蔡英文連任,高雄公民意識要靠中國香港的奶水滋養,民進黨真對不起高雄人」。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崔明軒 張維

相關焦點

  • 臺媒質問蔡英文:年改會議躲到自己辦公室在怕什麼?
    臺媒質問蔡英文:年改會議躲到自己辦公室在怕什麼?不是國際會議中心,也不是「中研院」,而是警衛更加森嚴的蔡英文辦公室。而且索性連時間也縮短,本來兩天的會議,縮水成一天。更可議的是,當天蔡辦前有另一場弱勢民眾的歲末餐會。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這不禁令人想問:假如年金改革是一個這麼有正當性的議題,蔡當局到底在怕什麼?
  • 陳建仁水災時跑金門旅遊 蔡英文被質問:是不是氣得想砸電視?
    對此,國民黨前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質問蔡英文,現在面對自己手下陳建仁等官員的行為,是否「氣得想砸電視」。這句「氣得想砸電視」源於蔡英文此前在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期間,還是馬英九當局「行政院秘書長」的薛香川在加班完畢後陪嶽父吃父親節晚餐。對此,綠營「全力韃伐」導致其辭職,當時蔡英文對此便評論稱:「氣得想砸電視!」
  • 臺媒質問真要關閉中天新聞臺,放棄言論自由?蔡英文僅揮手不回應
    據臺媒報導,中天新聞臺執照為期6年,將在今年12月11日到期。對於中天新聞臺換照申請案,先前外界盛傳將所謂「留校察看」,17晚還傳出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主管陳耀祥「遊說」委員「有條件通過」以降低政治衝擊。但18日委員會負責審查的7位成員卻態度一面倒傾向撤照,最終確定對中天新聞臺做出不予換照處分。
  • 臺媒:蔡英文的蠻橫與矛盾
    臺媒:蔡英文的蠻橫與矛盾 2015-06-30 14:58:38,中國大陸如果因為政黨輪替,對臺灣政策就不一樣,那就是介入臺灣選舉。  蔡英文聲稱,前幾天國臺辦才說,不會介入臺灣選舉;她希望「中國」真的能理解臺灣是民主社會,政黨輪替是正常的事,不能因為政黨輪替,對臺灣的政策就不一樣,如果真的不同,就是介入選舉。她並且強調,執政後會維持現狀,讓國際社會與對岸都認為臺灣是穩定的區域夥伴,大家可以坐下來,好好溝通解決問題。
  • 臺媒:蔡英文「國安人員車隊」發生車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據臺媒24日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國安人員車隊」早上發生車禍。臺「國安局」車隊出車禍(圖片來源:臺媒)臺灣「東森新聞網」7月24日報導稱,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早上才剛回應「國安特勤人員」超買免稅煙案,沒想到「國安局」的車隊,「稍早竟在環東接堤頂高架附近發生車禍」。
  • 韓國瑜質問蔡英文:不認「一中」 臺灣未來在哪裡?
    韓國瑜(左)和蔡英文(中時電子報)海外網1月21日電對於近期在臺灣大熱的兩岸議題,韓國瑜直言,他認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其中「最關鍵就是『一中』」,這是大多數兩岸民眾都能接受的。對於蔡英文本月初呼籲各政黨別提「九二共識」,韓國瑜表示,不接受「九二共識」,那臺灣未來在哪裡?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對於「九二共識」,韓國瑜說:「臺灣想要去參加奧運,用什麼名義?只有『中華臺北』。『中華臺北』是國家嗎?『中華臺北』是地名嗎?『中華臺北』是民族嗎?通通都不是嘛!兩岸都接受『中華臺北』,那就是大家都滿意。」
  • 馬英九「懟上」蔡英文:臺灣為什麼需要戰爭?
    原標題:稱攻臺「首戰即終戰」,馬英九「懟上」蔡英文:臺灣為什麼需要戰爭?許久不發聲的馬英九重出江湖。近期,他就兩岸關係問題頻頻發聲,並直接「懟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由此可見,形勢不可謂不嚴峻,才讓馬英九不得不站出來說幾句真話。然而,馬英九的言論引來綠營攻擊,斥他為「唱衰臺灣」「貶低臺軍戰力」「卑躬屈膝,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蔡英文強調「和平靠『國防』」,臺軍方稱「枕戈待旦,同島一命」「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 臺媒:在蔡英文的「努力下」,臺灣地位已定,就是「中國臺灣」
    有臺媒表示,在蔡英文的「努力下」,臺灣地位已定,就是「中國臺灣」「在國家主權上,兩岸已統一」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蔡英文日前出席某活動時聲稱,「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艱困,臺灣會持續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我們是國際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 臺媒:臺軍首艘沱江級巡邏艦下水,蔡英文稱要能不對稱作戰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15日下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了下水儀式,宣布這艘艦艇的名稱為「塔江」。臺海軍「塔江艦」飛彈巡邏艦下水(臺媒圖)報導稱,「塔江艦」飛彈巡邏艦15日在宜蘭龍德造船廠下水。蔡英文在致詞中聲稱,臺軍在目前的局勢下,要有不對稱作戰作為,並發展具精準打擊武器裝備,「塔江艦」的下水,對臺軍戰力提升有重要意義。
  • 臺媒這是真急了!
    「政治防疫,兩岸媒法溝通」,24日,臺灣《旺報》在封面刊登以此為題的一組文章,批評蔡英文當局以防疫為藉口,暗地裡給大陸駐臺媒體穿小鞋,有可能導致明年過年後形成大陸媒體駐臺記者「自然清退」的局面。《旺報》批評蔡英文當局此舉是「政治防疫仇中,毀兩岸安全閥」,該報還質問,如果大陸也逼臺媒撤點,「誰來為臺灣發聲?」
  • 蘇貞昌被爆痛罵蔡英文半小時後 臺媒又披露他被蔡英文架空了
    來源:環球網自從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被爆痛罵蔡英文半小時後,兩人的關係就備受關注。14日,臺媒又披露蔡英文已經把蘇架空。問題是,「蘇內閣」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未做任何行政準備與配套規劃,「反而似乎只是消極坐待蔡英文宣布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後必然不斷擴大的政治衝擊效應」。再看日本核食議題,駐日代表謝長廷日前返臺為核食探路,見了蘇貞昌的長官,也會了蘇貞昌的部屬,唯獨不見蘇。
  • 臺媒悲觀預測: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
    對此,臺媒「中時電子報」作出了分析,結果並不樂觀。甚至悲觀地認為,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臺媒說,眾所周知大陸對臺灣的政策,答案只有和平統一及武力統一兩種,有沒可能改變呢?一個GDP超過10兆美元的超級大國,會向臺灣的「分裂」讓步?全世界大概只有蔡英文會瞎說臺灣的意志力可以扭轉這個鐵一般的事實。
  • 臺媒:在蔡英文的「努力下」臺灣地位已定,就是「中國臺灣」
    有臺媒表示,在蔡英文的「努力下」,臺灣地位已定,就是「中國臺灣」「在國家主權上,兩岸已統一」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蔡英文日前出席某活動時聲稱,「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艱困,臺灣會持續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我們是國際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 蔡英文將與「斷交」的「友邦」元首同臺 臺媒:真尷尬
    臺媒稱,蔡英文15日將出席巴拉圭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不過頗為尷尬的是,她或與去年剛剛「斷交」的巴拿馬元首碰面。蔡英文將與「斷交」的「友邦」元首同臺 臺媒:尷尬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15日將出席巴拉圭新任總統馬裡奧·阿布多·貝尼特斯的就職典禮。
  • 臺媒稱蔡英文「挑戰過境華盛頓」,網友諷:連任不了趕緊度假?
    有臺媒6月22日報導稱,3月才結束南太平洋「友邦出訪」行程的蔡英文7月會再到中美洲訪問三個「友邦」,包括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而且還會「力拼」過境美國東海岸,「挑戰過境華盛頓」。
  • 「臺獨」不敢發聲?美國騷亂過後,蔡英文沉默了!馬英九火力全開
    然而,事發至今,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且一向喜歡鼓吹「臺美關係」的民進黨當局卻不敢發聲,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更是罕見地保持了沉默,這引發了島內輿論的普遍質疑。據海外網1月8日援引臺媒報導,島內質疑蔡英文對美國國會騷亂沒有表態,有網友留言質問,民進黨說2014年臺灣「太陽花學運」是「公民不服從」,這次美國出事,怎麼不出來「譴責美國警暴」或者「譴責暴徒」?
  • 蔡英文出訪飛機菜單奢侈?臺媒:其實她吃的更奢侈
    【觀察者網綜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訪問位於太平洋的三個所謂「邦交國」,但在訪問行程尚未開始時,蔡英文就因飛機上用餐奢華而受到抨擊。 根據流傳的菜單顯示, 蔡英文此次旅程,華航不僅備有各式紅酒、白酒,前菜是松露醬明蝦、小鮑魚義大利油醋醬,主菜是滷松阪叉燒蛋黃面,或者是燻鮭魚煎蛋什錦菇配菠菜薯餅。
  • 臺軍淺水翻船引臺媒譁然,民進黨人辛辣評論,戳中了蔡英文的痛處
    據臺媒報導,臺軍日前在1.5米深的海灘進行聯合登陸作戰操演,期間發生橡皮艇翻船事故,結果導致7名士兵落水,2名官兵喪生,負責此次訓練任務的楊姓少校,在辦公室樓梯間輕生。消息一出,引發了臺媒一片譁然。在臺軍7月6日召開的臨時記者會上, 有記者質疑,「落水人員直接站起來不就好了麼?」還有媒體認為,臺軍救援非常不及時。
  • 臺灣14.5萬人上街抗議蔡英文 臺媒:這才只是開始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眼下執政不過百餘日,民調便已開始暴跌。臺媒報導指出,3日的14.5萬人遊行才只是開始,9月的臺灣將抗議活動將遍地開花,民眾周周有怒吼。他說,自己和花蓮的公務員是翻山越嶺才來到臺北,所以如果沒得到蔡英文響應,「我們就不回家」。  第3大隊教師及勞工團體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出發,行經蔡當局「教育部」時,擺出自製的「教師尊嚴之墓」標語,並在「教育部」門前貼上「騙」字抗議。  此次「抗議蔡英文霸欺軍公教」活動得到臺灣社會多方支持。
  • 臺媒批蔡英文春節寧與「獨派」聚餐 不與百姓對話
    臺媒批蔡英文春節寧與「獨派」聚餐 不與百姓對話 2017-02-03不止如此,今日臺媒更曝出,今年蔡英文打破慣例,取消領導人例行春節談話,並在除夕當晚邀「獨派」大佬一起圍爐(圍爐:在臺灣和閩南一帶,大年夜全家大小,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一起聚餐)。臺灣「中時電子報」評論文章不禁感嘆:「小英寧與獨派圍爐,不與全民對話」。  該文談到,農曆新年是中國人社會最重要節日,也是「溝通」的日子,親朋好友、企業員工、政府民眾,無不利用春節假期增進情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