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赴美從上海直飛邁阿密,小住三天,在 SouthBeach暢遊大西洋,在「小哈瓦那」商業街看古巴人做雪茄,在VIZCAYA城堡欣賞義大利莊園風情……。女兒說回她學校所在的麥爾茨堡,路過美國大沼澤國家公園。去看看?佛州的天是「太晴朗」的天,大清早起來,陽光「媚」得有些刺眼,一家三口出發了。
車到門口,女兒拿出一張卡向身著土黃色制服的工作人員示意,我們連人帶車進入了公園。女兒買的是美國國家公園的通行卡,50美金,一年內可以連人帶車連續進入所有美國的國家公園。「國家公園」一點不擺國家的譜兒,好爽!
天空很藍,很亮,光度和溫度都很高。女兒摸出了遮陽帽,妻頂上了一條白毛巾。
等了幾分鐘,我們上了公園的遊覽車,車剛轉彎,就進入到一徑彎曲、兩側水草的溼地環境中。一位頭戴鴨舌帽、奇胖無比的的解說員開始介紹公園的由來。我看通向遠方的小路比遊覽車兩輪距離沒寬多少,根本不可能錯車,便問:「怎麼路這麼窄,單行道呀?」胖解說員解釋道:這個公園1974年建成前後,環保主義者一直在向政府示威要求下馬,認為河水改道、水泥路面、對動物的利用等,都將使Everglades地區的生態系統發生不可逆的衰退。土壤可以涵養水分,不透水的水泥路面缺乏對地表溫度、溼度的調節能力,阻止了地下水補給路徑,還使本可以調節小氣候的地表植物生長困難。所以,佛州政府在開發大沼澤國家公園時,非常小心安排水泥路面的面積,能窄儘量窄,我們回去是另外一條環型單行道。雙車道對環境的破壞更嚴重……。想到中國城市時尚的「大廣場」、「大馬路」、「大高樓」,以及農村推崇的「道路硬化工程」,發展階段和觀念的差異可見一斑。
解說員繼續在介紹:Everglades位於邁阿密城的西北方向,覆蓋溼地面積為2357平方英裡(我算了算,大約合6000多平方公裡。是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的600多倍!),是美國僅次於黃石和死谷的第三大國家公園。這裡的溼地水量豐富,20%的草地,80%的水面,邁阿密市用水主要靠這個溼地供給。這片自然的原野是北美熱帶飛禽最重要的繁殖場所,它同時還是西半球最大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分別有超過350種鳥類、300種淡水和鹹水魚類、40種哺乳動物以及50種爬行動物在這裡生長……。
我讚嘆講解員的專業知識如此豐富,問是怎麼培訓出來的?他笑著說:我是研究水生物的專業人員。因為對旅遊講解感興趣,改行做專業導遊了,向遊人傳播生態保護知識……。看看眼前這位健碩、健談的胖講解員,感覺他的形象更加高大魁偉了。
突然,我發現天色暗下來了,抬頭看空中烏雲翻滾,不一會兒,大顆大顆的雨滴在車頂桌球作響,隨風掃在身上涼津津的;雨滴很快演變成瓢潑大雨傾瀉下來。車上的遊客一陣騷動。胖導遊大聲讓大家鎮靜,說這是大沼澤公園特有的天氣現象:早上太陽升起,溼地萬物沐浴在陽光普照下,大量的水分通過樹木和植被葉面被蒸發和轉移升騰,在空中積累多了形成大塊雨區面積後,天空就噼噼啪啪下起雨來——形成了溼地和大氣之間不斷進行的能量和物質交換,溼地水分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汽向上升騰,又以降雨的形式交換下來,反覆循環,從而保持了大沼澤地區域的溼度和溫度的調節……。上午陽光明媚,下午間歇陣雨,是大沼澤國家公園的常見氣候現象。
胖導遊還在介紹著:公園裡有蒼鷺、白鷺等300多種鳥類,有美洲鱷、海牛和黑豹……。我對那些具體數字已不感興趣,心生一種欣羨之情:正是因為有如此大面積的陽光雨露自然循環,有沼澤溼地根莖交織、疏鬆多孔的茂密植物的持水能力,加上美國人的生態追求和政府小心翼翼的公園修建思路,加上大沼澤國家公園的北邊有面積為1813平方公裡歐基求碧湖(Okeechobee)和大水杉國家保護區(Big Cypress National Preserve),東邊有幾乎全水域的比斯坎國家公園(Biscayne National Park),南邊又是分布在海洋上的大大小小的州立公園,這一切,才組成了佛羅裡達的生態環境體系——佛羅裡達州,「SunshineState」 (陽光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