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將龜背竹養成一種植株矮小的觀葉植物,其實它也是可以爬藤生長的,在自然界,龜背竹就是一種能夠攀爬在樹上的一種藤本灌木,有的甚至可以攀爬到3~5米高。
龜背竹養在家裡也能變成爬藤植物,像是平常的綠蘿一般;也可以垂盆生長。它的葉片是非常大的,如果你給它一些樹木攀爬,或是搭支架讓它攀附向上生長,它的葉片會越長越大,就和我們平常養的大葉綠蘿是一樣的,不過龜背竹的葉片會比大葉綠蘿要大上一兩倍。
上圖為仙洞龜背竹
龜背竹除了常見葉子裂開的品種,它還有一些葉片上長滿小孔的一些仙洞龜背竹,它在葉片上有著很多不規則的圓孔,看起來是非常特別的,就像是人為在葉片上剪出一個洞,其實都是天然形成的,葉片長出來慢慢變大,葉片上的洞就會越來越多,有的人就叫它仙洞龜背竹。
上圖為仙洞龜背竹
龜背竹的莖是非常粗壯的,它上面會長出一些氣根,養在花盆裡的時候,可以養在花盆的中央,搭設一些木條或竹子讓它攀附生長,可以用到水管,然後用棕櫚皮將水管包裹起來,或者是包裹一層毛氈,將龜背竹的莖攙扶在毛氈上,讓龜背竹的莖攀附向上生長,定期往毛氈上噴水,保持較高空氣溼度和溫暖的環境,春夏季節每隔兩周補充一次薄肥,龜背竹也能養成爬藤植物。
龜背竹養護得當也是可以開花的,不過那要在常年溫暖溼潤,還要有適當的散射光,如果養在室內遮陰處,只有燈光照射,那是沒辦法孕育花朵的。
龜背竹原本是生長在美洲地區的雨林,喜歡常年溫暖溼潤的環境,現在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如果是在我國偏南地區,常年沒有霜凍,就可以露養在戶外,在北方就只能養成室內觀葉盆栽了。
龜背竹的最大特點就是特別耐陰,葉片上有亮澤,葉子有很多裂紋,看上去就像是龜殼上的裂痕,龜背竹是很受歡迎的室內大型綠植。
龜背竹是非常好養的室內觀葉植物,它可以擺放在窗臺邊,每天接受適當散射光,或者是養在明亮的燈光下,雖然它的耐蔭性很好,但不能養在太陰暗的地方,否則葉片會變得黯淡無光,逐漸就會葉子發黃枯萎。
上圖為仙洞龜背竹
龜背竹就喜歡常年溫暖溼潤和較高的空氣溼度,要避免暴曬,不要讓陽光過度直射,它也不能忍受過度乾燥的環境,要注意定期在周圍噴霧狀水,還要偶爾清潔葉片,一般是每隔一兩周清潔一遍葉子上的灰塵,可以用溼潤的軟布擦拭,或者用霧狀水噴灑。
盆栽的龜背竹養在室內是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的,有一兩周不給它澆水,也不會掛掉,最多就是葉子發黃、乾枯,但如果土壤長期潮溼或積水,那就很容易爛根。
因為龜背竹的耐水澇能力比較弱,所以栽培的土壤一定要有良好的排水性,可以多添加一些粗沙,保證土壤疏鬆透氣。
除此之外,龜背竹還害怕寒冷,冬天溫度太低就會被凍傷,到了冬天,北方地區就需要將龜背竹搬到室內養護,最低養護溫度保持在5度以上就能夠存活了,在春夏秋三季溫度在18度以上它就能生長良好,夏天溫度超過35度就要噴水降溫。
如果想要繁殖龜背竹也是很簡單的,它一般都是用枝條扦插繁殖,成功率是非常高的,有些朋友的龜背竹長得太低矮,枝條長不長,那就要給一根柱子它攀附生長,或者將它懸掛起來,吊盆養護,枝條長長了就可以剪下來幾段。
用來扦插的龜背竹枝條,每一段有兩個生長節點以上,剪下來之後去掉底部的葉子,將底部枝條浸泡在水中,每隔兩三天換水一次,擺放在通風透光的窗臺邊,過兩周左右就能長出較為旺盛的根系,等它的關係,長到5釐米以上就可以移栽到盆土中,基本都可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