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北京精品民宿推介會暨「門頭溝小院」——美宿路演儀式在門頭溝區忠良書院隆重舉行。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冬,北京市發改委二級巡視員王穎捷,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長黃繼剛,北京市文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閻曉東,北京市門頭溝區委書記張力兵、區長付兆庚、區政協主席張冰、區委副書記彭利鋒等四大班子領導,以及金融機構、合作高校、幫扶企業、民宿行業協會等單位的負責人參會。
生動實踐「兩山理論」 門頭溝區打造精品民宿初見成效
作為首都重要的生態涵養區,門頭溝區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當好『兩山』理論守護人,打造綠水青山門頭溝」的精準指示和戰略要求,緊扣「綠色發展、生態富民、弘揚文化、文明首善、團結穩定」的區域發展總原則,以「講奉獻、爭第一」的門頭溝精神毫不動搖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全力打造「紅色門頭溝」黨建品牌和「綠水青山門頭溝」城市品牌,把精品民宿作為踐行「兩山」理論、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引擎。門頭溝區也成功獲評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利用西城區結對幫扶的契機,門頭溝區集中力量,找準目標,朝著精品民宿產業發力。通過連續4年、總額8個億的專項資金,集成6個相關部門23項政策,推出了「大額度、長周期、廣覆蓋」的「10+1+N」《精品民宿政策服務包》;貸款貼息和擔保費補貼政策不僅涵蓋2年的建設期,還通過對5年的運營期補貼來「扶上馬、送一程」,對於「主題田園綜合體」項目補貼限額更是從500萬放大到704萬。
半年多以來,門頭溝區相關部門積極發揮政策撬動作用,努力搭建村企合作平臺,精品民宿業呈現出了蓬勃的發展態勢和喜人的發展成果。首批推出的32個村中,14個村已有項目落地或達成合作意向。其中,國資公司和清水鎮梁家莊村共同打造的「創藝鄉居」項目率先走通流程,成為首個政策落地項目;市委統戰部「8+1」行動對口幫扶的中建文旅黃安坨項目也驚豔亮相。這兩個項目不僅在設計理念、建築風格上成為行業內首屈一指的標杆項目,同時在生態富民、產業幫扶方面在全市範圍內形成示範帶頭效應;另外,碣石村「槐井石舍」、爨底下村「爨舍」、黃嶺西村「有關」、白虎頭村「朗詩鄉居」等一批精品民宿也先後推出。據統計,全區營業及在建民宿總數由2018年底的18家發展到現在的32家,總體接待能力達到2000人左右,盤活閒置農宅300餘套。
8鎮28村民宿資源集中推介 「門頭溝小院」美宿品牌成功路演
門頭溝區緊抓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豪不動搖發展目標,毫不鬆懈發展幹勁,繼續搭建洽商合作和宣傳推廣平臺。推介會上,門頭溝山區潭柘寺、龍泉、軍莊、妙峰山、王平、雁翅、齋堂、清水8個鎮的負責同志輪番上陣,積極推介秀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生態資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全區再次推出28個有成熟條件和巨大發展潛力的美麗鄉村,吸引社會資本與農村集體組織洽商合作,推動更多優質民宿項目落地。儀式現場還發布了「綠水青山門頭溝」城市品牌、「門頭溝小院」美宿品牌、「靈山綠產」地方特產品牌。
深度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門頭溝區精品旅遊線路發布
門頭溝區域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資源豐富,有著獨具特色的生態山水、紅色歷史、民間民俗、古村古道、宗教寺廟、京西煤業「六大」文化。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貫穿全境,北京之巔東靈山、華北天然動植物園百花山、華北「金頂」妙峰山圍繞環抱,京西古道串聯起了爨底下、靈水、琉璃渠等54個古村落,京西太平鼓、皇家琉璃燒造、妙峰山廟會等12項國家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異彩紛呈,潭柘寺、戒臺寺享譽中外。推介會上,門頭溝區整合優質文化旅遊資源,推出「重走平西地下交通線」「齋堂川抗戰歷史文化長廊」2條紅色文化旅遊線路,「古剎尋幽,隱逸山居」「耕讀傳家,古村山韻」「清水鄉居,百花靈秀」「古道西風,銅鈴悠遠」「老院古槐,長城飛花」5條「門頭溝小院」精品民宿旅遊線路,為遊客提供便捷的出行指南。
張力兵書記表示,門頭溝區將繼續高舉生態文明大旗,以「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為初心和使命,以「門頭溝小院」美宿品牌為抓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做好服務配套,推動精品民宿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真正做到心無旁騖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態,擼起袖子建設綠色發展聚寶盆,齊心協力繪好京西綠水青山圖!
陳冬書記指出,做好「北京民宿」這篇大文章,要堅持頂層設計、規劃先行;要堅持價值引領、文化為魂;要堅持首善標準、突出特色;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要堅持以農為本、為民造福。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市領導指示要求,抓住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新機遇,進一步加強工作指導,加大政策支持,加快示範引領,持續推進鄉村民宿建設,努力把全市鄉村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提升到一個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