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MPV界來說,埃爾法無疑是「王者」。雖然各種鍵盤俠吐槽醜死人、加價狠等等,但它活得就是很風流。買一輛頂配奧德賽的錢,還不夠一土豪買埃爾法加價的呢……毫無疑問作為商務MPV的頂級掠食者,它的量級不是塞納這類奶爸車能夠媲美的。
如果您經常去香港、澳門,對於眼前這臺豐田埃爾法應該不會陌生,該車在這些地區的能見度相當高,而且很多賓館、飯店甚至是娛樂場都會把該車作為最主要的接待用車之一,當然也有不少明星會選購這類車型,埃爾法最初只針對日本本土,後來傳到了中國、印度、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但不包括美國。從豐田公司發展來講,美國市場有塞納頂著足夠了。而且美國人對塞納那種大、寬、八座的Minivan情有獨鍾,埃爾法沒必要過去和自家塞納爭,它的主要消費者還是在亞洲區域。
動力:
目前埃爾法共有兩種動力選擇,分別是19年推出的雙擎2.5L版本和老款的3.5L燃油發動機。隨著國六排放標準的到來,原本動力充沛的3.5L排量的燃油發動機版本埃爾法由於不能滿足國六排放則停止引進。以至於目前中規車只有雙擎版本,3.5L燃油版本僅在平行進口有售,雖然關於動力的差異大家眾說紛紜,但還是有相當多的消費者對混動版的埃爾法難以接受,以至於3.5L排量燃油版本更加搶手了。(這也是埃爾法漲價越來越多的一部分原因)
外觀:
日本官網公布的埃爾法顏色共四種,除了最常見的黑、白色外,還有兩種基本未引進的顏色。
輪轂:
平行進口方面,3.5L排量車型僅僅引進了歐版和中國臺灣版(俗稱亞洲版)兩個版本(港版是右舵,不符合大陸路況),且只引進了頂配車型,也就是相當於中規進口的頂配尊貴版,所以目前僅有一款輪轂選擇。
內飾:
內飾顏色目前主要以淺色為主。
配置:
前文說過目前平行進口僅引進了歐版和中國臺灣版。歐規,其實就是俄羅斯版,因為在整個歐洲地區,埃爾法只對俄羅斯發售。熟悉埃爾法的朋友可能會問啦,歐規不是因為車架號不符合中國規則,所以上不了牌麼?的確,豐田歐規的車架號,跟中國規則是有出入的,不過,「外商自帶」的車輛,不受車架號規則的限制。所以,目前市面有部分以「外商自帶」身份進入的埃爾法,是可以上牌的。但外商自帶最大的缺點,就是只能一臺一臺的進,無法上量,單車運作成本也高,所以報價也偏高,目前全國僅有的一兩臺歐規新款埃爾法,更多的則是臺灣版。
臺灣車源也是頂配,比中規多了流媒體後視鏡,後娛吸頂屏幕尺寸也更大,但是比中規少了全景攝像頭。
為啥加價這麼狠,還這麼多人搶?人傻錢多? 其實埃爾法加價無非幾點。
1.產能有限,分配到中國市場的車少得很。從市場經濟規律來看,供求關係的天平嚴重不平衡,……儘管加價這個行為很流氓!
2.明星效應、跟風心理,這個不用說都明白,香港明星幾乎人手一輛,從大陸綜藝節目也可以看出,好多明星也都選擇了埃爾法。
3.埃爾法產品自身確實有實力,提及豪華品牌肯定會想到BBA,但是全球唯一一款百萬級的豪華MPV則來自掛著豐田標的埃爾法。
小結:
目前的埃爾法對於真正擁有這臺車的一些圈層人士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社交工具,也可以算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畢竟到了一定價位的時候,為了工具屬性更突出而選擇更便宜的包括別克GL8、奔馳V級這些產品,絕不是這些人的核心需求。也許像奔馳S級、寶馬7系這些車型的後排座椅舒適度並不會遜色於埃爾法多少,但結合空間和開放性來說,那絕對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