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這座800年古橋,歷經洪水衝刷屹立不倒,質量令房產商汗顏

2020-12-12 愛好旅遊的老胡

最近最讓人揪心的就是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的洪水肆虐,一些房屋等建築被衝垮,但是在江西婺源卻有一座青石建造的古橋,卻經歷了1000年的洪水衝刷,風吹雨打,依舊非常結實,屹立不倒,甚至成為了一個景點,不得不感嘆我國古人的智慧,以及建築技術。這座橋就是婺源彩虹橋。

彩虹橋位於江西省婺源縣清華鎮,建於南宋期間,是一座具有當地特色的廊橋,長有140米,寬3米,為4墩5孔11座廊亭,這個橋十分美觀,而且雨天還可以供來往行人歇腳。如今已經成為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婺源彩虹橋被眾多媒體譽為「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中國最美的廊橋之一」,也是我國保護最完整,最能體現古代建築藝術和科學性的一座古橋梁。

不過此次特大洪水,讓這座堅持了800年的古橋,也出現了受損,但是即便如此,也只是橋面部分被損壞,橋墩和大部分橋面保存完好,這其實主要還是這座橋設計的時候,橋墩的設計太厲害了。

彩虹橋的橋墩迎著水流的方向延伸出一個尖銳的角度,分割水流,因此即便是洪水來臨,浪濤衝刷下,也會被橋墩像刀子一樣分隔開,從而順著橋孔流出,這個好像我們以前的船頭一樣。

雖然如今因為洪水原因,婺源彩虹橋沒有了以前的魅力,但是在平時,可以在岸上遠觀廊橋全貌,會發現特別美,對於愛好拍照的遊客來說,廊橋,清澈的溪水,水中竹排,倒影,無論怎麼拍都好看。在彩虹橋上的閣亭上面有一匾額,寫著「長虹臥波」四個大字。

在平時的時候,彩虹橋旁邊還有一條水上汀步,遊客可以踩著石墩過河,在水中央看浪強全景,很美。如果累了,可以去橋上石墩上歇歇。

很多人說西洋建築多麼的美麗,卻往往忽略了我國古代建築的實用和美,真正美的建築還是要屬我國古代,不管是樓亭閣榭,還是橋梁城牆,隨處都是藝術美,你們贊同嗎?

相關焦點

  • 長江最倔強的「釘子戶」,被洪水衝刷700年,至今依舊屹立不倒
    長江最倔強的「釘子戶」,被洪水衝刷700年,至今依舊屹立不倒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能幹、有智慧、有禮儀的偉大民族,幾千年來保存下來的珍貴文物建築數不勝數,例如秦始皇陵兵馬俑、故宮、萬裡長城、以及各個博物館裡的藏品。今天重點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始建於1345年的古建築,被稱為長江最倔強的「釘子戶」,被洪水日夜衝刷700年,至今屹立不倒。
  • 上百座古橋古蹟被洪水衝毀,屹立百年卻沒撐過水災,真讓人心疼
    自從汛期以來,根據國家文物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7日下午16:00,南方11個省份的130多處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蹟都受到了洪水的影響。有條視頻火了,湖北鄂州的觀音閣,在湍急的江水中屹立不倒。2004年被確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朝康熙年間進士,曾先後任內閣學士、禮部侍郎、河南巡撫的汪灝督修河工來到旌德,見到這座大橋讚嘆不已,曾作詩道:高人志達阻,長梁駕清潯。七十二丈虹,蛟龍不敢侵。
  • 這座寺廟十分神奇,坐落於長江之中,被洪水衝刷數百年不倒
    今天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這座寺廟十分神奇,坐落於長江之中,被洪水衝刷數百年不倒。它就是位於湖北鄂州的觀音閣。在我們大家眼中,寺廟數量那麼多,都大同小異,沒有什什麼可說的。但是位於滾滾長江之上的寺廟,這裡卻是世界獨有的。觀音閣始建於宋朝,整座寺廟長24米,高14米,紅石青磚鋪蓋而成。
  • 江西婺源有座八百多年的古橋 歷經多次洪水衝擊 至今仍完好無損
    江西婺源縣清華鎮,有一座建於南宋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的古橋。古橋造型優美,做工古樸大氣,歷經數百年來的洪水衝擊,至今仍完好無損。這座古橋就是彩虹橋。彩虹橋,取唐代大詩人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中的詩句「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之意而得名。
  • 趙州橋的悲劇:屹立千年不倒,卻在60年前徹底「消失」了
    這首詩出自元代詩人劉百熙,正是對我國趙州橋的真實寫照。對於這座古橋,雖然我們沒有親自前往實地遊覽,但想必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對它無比熟悉了。因為早在小學課本中就有一篇叫做《趙州橋》的課文,現如今回頭去看那篇文章,可能會感覺字數有些少。但它還是準確地向我們介紹了這座神奇的古橋,為我們打開了對古代橋梁建設認知的大門。
  • 700年古建築 洪水中屹立不倒
    2020年,長江流域及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等湖泊出現超警戒水位,防汛減災形勢十分嚴峻。在告急的汛情中,擁有700年歷史的觀音閣始終屹立不倒!這是一道擋水牆,保護觀音閣主體免受洪水的正面衝擊。建在龍蟠磯之上的礁石地基有多堅固?2015年,專業機構做過地質評估,發現龍蟠磯礁石上有不少裂縫,但即便如此,專家評估後發現,這些裂縫並不會影響建築安全,甚至不需要進行處理。而觀音閣受水面的那堵弧形石牆,則被稱為「神來之筆」。應對洪水衝刷,這面擋水牆起到了關鍵作用。
  • 婺源800年古廊橋被洪水損壞後發布「彩虹令」,第一個原木構建已找到!
    這幾天,圍繞彩虹橋的修復勘察工作正在逐步推進。彩虹橋受損情況是否嚴重?修復難度大不大?相關專家對問題一一進行解答。彩虹橋設計科學精巧,充分考慮到水流通暢、汛期行洪的需要,這讓這座古廊橋,歷經了此前800多年的風風雨雨,依然屹立不倒。
  • 湖北又一走紅的景點,歷經700年洪水衝擊,為何仍屹立不倒?
    要說到氣勢磅礴的景點,小編最先想到的就是長江黃河了,長江作為亞洲第一長河,在世界上更是位居第三的位置,但是你有想過在長江上還存在著一個旅遊景點嗎,這也是湖北又一走紅的景點,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認識一下吧。
  • 「天下第一名橋」趙州橋,歷經千年屹立不倒,到底神奇在哪裡?
    北方人一定對這句歌謠耳熟能詳,它囊括了中國北方四大建築奇蹟,其中就有趙縣的趙州橋。趙州橋不論是從設計、結構、建造還是功能上,世人了解後無不驚嘆連連,稱之為「神橋」。這座「神橋」享譽國內外,堪稱橋梁藝術的千年奇蹟,令世界建築業刮目相看。
  • 樂山百年古橋被淹:堅強地屹立在洪水中,街坊不放心早起來看看
    每每拜訪蘇稽古鎮,過儒公橋這座漫水石橋時,總有一股「未生於此,卻有鄉愁」一般的情感。這橋走得多了,便有感情了。於鎮上的人們而言,這座百年古橋不僅僅是連接兩岸的橋梁,還是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休閒必經之地。近期樂山連續多日暴雨,峨眉河水位迅速上漲,屹立在兩岸的儒公橋也被咆哮的洪水吞沒。
  • 中國四大古橋,歷經1400年屹立不倒,外國人:中國才是橋的故鄉
    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榮獲石家莊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趙州橋是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座敞肩石拱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拱橋。
  • 中國有成千上萬座古橋,唯有這座屹立1400餘年
    1425年前的公元595年,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後的第五年,「開皇之治」漸入佳境,這一年,他東巡設壇封禪泰山,「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也在這一年,影響中國1300餘年的科舉制度誕生,為封建王朝選拔了無數英才。
  • 700年古寺觀音閣,在超級大洪水中屹立不倒!
    前日,湖北 700 年的古建築——鄂州觀音閣,在洪水中安然無恙的視頻被刷屏了,據統計,該視頻一天點擊量竟達5000 多萬。 此次水災,許許多多的房屋被淹沒、倒塌,而唯獨這座觀音閣一如往常般,沒有被洪水侵蝕,也不受這場天災的摧殘。這就是湖北鄂州的觀音閣。
  • 長江觀音廟再成網紅,常年被水衝刷卻能屹立不倒背後原因令人動容
    相信大家對這所建築應該很熟悉吧,就算不知道叫什麼也一定看過,也就是位於湖北鄂州的鄂州觀音廟。而近日隨著洪水的到來鄂州觀音廟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我們都知道,近段時間以來很多地方都遭到了洪水的侵襲,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一些房子因為洪水所坍塌,但是卻有這麼一座位於長江中的觀音廟千百年來卻一直屹立不倒,讓人十分的好奇。據悉,這座位於長江的觀音廟叫鄂州觀音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 泉州「海絲」遺址安平橋屹立不倒 黃氏後人護橋800年
    一旦颱風颳得更猛烈一點,水葫蘆的「盤根錯節」將這座古橋掀翻該怎麼辦?  黃真真坐不住了。作為安平橋業主單位泉州市文管所負責人,這是她從業十年裡,最緊張的一次。她清楚地知道,保護古橋可沒有「萬一」可言。從緊急驅車從泉州市區到40公裡外的安平橋,協調兩個鎮政府,到組織安海冬泳隊二十多位青年帶著長戈短戟,下到黑臭的水中,黃真真收穫了一路感動。
  • 國內廊橋「天花板」在婺源,歷經八百年風雨依舊屹立不倒
    說到江西婺源,我們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油菜花,婺源的油菜花在中國確實可以說是首屈一指,而在建築領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國內廊橋的「天花板」,也在婺源,全中國僅此一座,歷經八百年風吹雨打依舊屹立不倒,這座廊橋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彩虹橋。
  • 屹立長江江心700年,洪水淹沒數次也不倒,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閣
    導語:屹立長江江心700年,洪水淹沒數次也不倒,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閣眾所周知,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出現過眾多優秀歷史建築,他們在自身屹立不倒的同時,還為人們支撐起一面信仰的圖騰,令人敬仰。從古至今,在長江沿岸,爆發過諸多洪水,衝垮了沿岸無數建築景象,令人惋惜。
  • 長江觀音廟再成網紅,常年被水衝刷卻能屹立不倒背後原因令人動容
    相信大家對這所建築應該很熟悉吧,就算不知道叫什麼也一定看過,也就是位於湖北鄂州的鄂州觀音廟。而近日隨著洪水的到來鄂州觀音廟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我們都知道,近段時間以來很多地方都遭到了洪水的侵襲,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一些房子因為洪水所坍塌,但是卻有這麼一座位於長江中的觀音廟千百年來卻一直屹立不倒,讓人十分的好奇。據悉,這座位於長江的觀音廟叫鄂州觀音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 湖北「觀音閣」屹立長江700年,洪水衝擊不倒,真有觀音在庇護?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我國湖北鄂州存在一個這樣釘子戶,屹立於長江700多年,經過無數洪水的衝刷,如今還是完好無損。這座洪水都衝不走的建築,不僅沒有人敢拆,如今還受國家政府的保護。這座偉大的建築是如何做到經過洪水的衝刷屹然不倒,它又跟普通的建築有什麼區別呢?洪水中的「萬裡長江第一閣」眾所周知,長江是我們國家很出名的一條大河,它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的西南側,全長有6300多公裡,在國際大河中排名第三位。
  • 有皇家「親戚」的紅河民間古橋,屹立300年不倒
    但大家或許不了解,遠在雲南建水,頤和園十七孔橋還有一位流落到民間的「兄弟」,它與擁有皇家血統的頤和園十七孔橋不同,這座十七孔橋才是利民於福祉的民心橋,這就是建水十七孔橋。說是「同門兄弟」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它的建造年代,與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同出一轍,都接近300年歷史,但與頤和園十七孔橋不同的是,在橋的兩端各有一處亭閣,橋的中間位置還設有一處三層閣樓,因此它的全稱應該是「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