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讓人揪心的就是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的洪水肆虐,一些房屋等建築被衝垮,但是在江西婺源卻有一座青石建造的古橋,卻經歷了1000年的洪水衝刷,風吹雨打,依舊非常結實,屹立不倒,甚至成為了一個景點,不得不感嘆我國古人的智慧,以及建築技術。這座橋就是婺源彩虹橋。
彩虹橋位於江西省婺源縣清華鎮,建於南宋期間,是一座具有當地特色的廊橋,長有140米,寬3米,為4墩5孔11座廊亭,這個橋十分美觀,而且雨天還可以供來往行人歇腳。如今已經成為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婺源彩虹橋被眾多媒體譽為「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中國最美的廊橋之一」,也是我國保護最完整,最能體現古代建築藝術和科學性的一座古橋梁。
不過此次特大洪水,讓這座堅持了800年的古橋,也出現了受損,但是即便如此,也只是橋面部分被損壞,橋墩和大部分橋面保存完好,這其實主要還是這座橋設計的時候,橋墩的設計太厲害了。
彩虹橋的橋墩迎著水流的方向延伸出一個尖銳的角度,分割水流,因此即便是洪水來臨,浪濤衝刷下,也會被橋墩像刀子一樣分隔開,從而順著橋孔流出,這個好像我們以前的船頭一樣。
雖然如今因為洪水原因,婺源彩虹橋沒有了以前的魅力,但是在平時,可以在岸上遠觀廊橋全貌,會發現特別美,對於愛好拍照的遊客來說,廊橋,清澈的溪水,水中竹排,倒影,無論怎麼拍都好看。在彩虹橋上的閣亭上面有一匾額,寫著「長虹臥波」四個大字。
在平時的時候,彩虹橋旁邊還有一條水上汀步,遊客可以踩著石墩過河,在水中央看浪強全景,很美。如果累了,可以去橋上石墩上歇歇。
很多人說西洋建築多麼的美麗,卻往往忽略了我國古代建築的實用和美,真正美的建築還是要屬我國古代,不管是樓亭閣榭,還是橋梁城牆,隨處都是藝術美,你們贊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