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核集團
2月20日,武漢協和醫院,晴轉多雲
徐志強,核工業四一六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
無奈病房工作事務繁雜,夜班倒得頻繁,今天才有時間寫日記。
我們目前所在病區是武漢疫情重災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四川醫療隊接管了兩個病區:Z9感染科和Z10感染科。病區開診當天,兩個病區128張床全部收滿,其中很多病人是重症或者危重症病人。
記得2月17日我和阿杜(四一六醫院重症醫學科杜貴鵬醫師)一起值班,科裡有個戴無創呼吸機的老年女性危重症病人,用起無創還是氧和不好。其實新冠肺炎對很多醫生都是全新的對手,醫生遇到的都是遭遇戰。
耐心地調節呼吸機參數及模式,複查血氣分析了解病人內環境情況,看著病人的氧飽和度一點點起來,呼吸機支持參數一點點減少,我們醫生懸著的心才一點點放下。
不知不覺,汗水已經布滿額頭,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解手,只有咬牙堅持,但病人康復就是醫生最大的心願。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2月19日,武漢協和醫院,陰
童雅萱,核工業四一六醫院胸外科護師
今天是來到武漢的第七天,終於有時間寫點什麼。這兩天突然降溫,感覺比成都冷多了,窗外,寒風夾裹著雪花,也許是第一次離開家吧,孤獨感把我緊緊包裹著。
其實,對於我來說,第一次還有很多。從17日早上9:50起來後,一直到昨天晚上12點,38個小時沒有睡著過,滿腦子都是病房、病人的畫面,像過電影一樣,自己越著急畫面越清晰。我知道我失眠了,第一次嚴重失眠。
為了趕走那些不想看到的畫面,我逼迫自己多想想別的事情,出發的時候,抱著四歲的女兒,告訴她媽媽去打怪獸了,媽媽是奧特曼,媽媽是最厲害的媽媽,過幾天媽媽就回家了,此時女兒看到那麼多人,也許心裡明白媽媽就要走了,她用小手不停地幫我擦眼淚,還像個大人一樣安慰我說:媽媽不哭,媽媽最勇敢。
時間真的很快,轉眼我都來這一個星期了,原本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城市也漸漸適應了,我現在也跟電視上那些醫護人員一樣了,每天穿著白色的隔離服,戴著護目鏡穿梭在病房裡,給病人端水,送飯,餵藥,吸痰。
穿著這套厚重的防護服對每一個人來說絕對是一件體力活,穿戴這套服裝前前後後則需要八九個小時。下班回到宿舍可以說真的是筋疲力盡。沒有辦法,為了自己、為了團隊、為了整個病區不被感染,再麻煩、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昨天是我媽媽的生日,在視頻裡,我們吹蠟燭唱生日歌,第一次視頻慶生,但我真真的能夠感受到那一顆顆燭光的溫暖。那種用思念、牽掛、還有心疼交織起來的溫暖。
現在夜深了,此刻自己仿佛一下子不再感到孤獨和恐懼,心中暗自發誓:我要把每一個病人都治好,把每一個病人都完好的送到家人身邊,我要讓每一個家都得到幸福和溫暖。因為我就是奧特曼,是女兒心中的英雄。
2月19日,武漢協和醫院,陰
馬歡,核工業四一六醫院心內科護師
已到凌晨1:00了,從醫院下班消過毒洗好澡,我便隨大巴車返回酒店休息,等到達房間再次消毒、洗澡結束,時間已經悄悄跑到四點了。
我終於可以讓穿戴過好幾小時密不透風防護服的身體舒服地躺在床上,暢快地呼吸著新鮮空氣,一瞬間身心都釋放的感覺,真好!我看完微信裡的些許工作消息後,還意外地收穫了一份驚喜——朋友們發來的「零點生日祝福語」。
「今天?我生日?」
我翻了日曆才確定是今天,我竟忘記了!想想我前不久還覺得電視劇裡上演忘了自己生日的情節,很是搞笑,此刻竟是「主角」。
為了增添生日「儀式感」,作為川妹子的我,拆了一盒海底撈小火鍋,開心地對著「生日蛋糕」許願。吃著吃著,便回想起出發那天,2月13日,科室兄弟、姐妹們不停地叮囑、交代、為我和肖護士長加油祈願,這讓一開始把事情看得很簡單的我,著實懵了。我一心覺著自己能代表科室、醫院、四川人民援助武漢人民是很榮幸的,是科室領導、醫院對我的信任,我很珍惜。
同時,我的父母,我很感恩他們總默默支持我的決定,從無怨言與反對。其實我、弟弟、爸媽,一家四口,因為分散三地:寧波、成都、巴中,所以365天,我們四個人能聚一起的日子其實只有兩天。弟弟,你已經是我心中的男子漢了,這段時間你一定要代替我照顧好家裡人!
這回來武漢也一個多星期了,我和戰友從未停止過匆忙的腳步。為了緩解父母在家會擔心,我便和他們約好,我每次吃飯,就與他們連著視頻,我成為了他們的「小吃播」。而那刻他們也好像就在飯桌旁陪我一樣,沒說什麼,卻勝過千言萬語。我吃完,總說上一句「吃飽沒有?注意保護好自己,你去忙吧。」我點了點頭,默想著那句「注意保護好自己!」我心裡是擔心,若是辜負了他們的期望,若是無法回去盡孝……
突然心生不舍,但我明白唯有防護好、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救治患者,阻止疫情,讓萬千家庭都得以團圓!爸媽,你們放心,我要安好回家!
此次援鄂抗疫,我還想感謝身邊每一個人,她們很溫暖,很勇敢。比如第一天,肖茜護士長就再三囑咐我:「防護服要穿戴好、鞋套穿嚴實、勤去洗手…」還有戰友間的相互提醒、院感老師細心地查看防護是否到位;腫瘤醫院老師們耐心引導、介紹病區等……都足以讓我不再懼怕,勇敢前行!
俗話說「一棵孤樹不頂用,一片森林抵狂風!」在這樣專業、勇敢、有愛的醫護團隊帶領下,現在的我,擁有了更堅定的信念,有必勝的信心!這次我要把生日願望許給武漢:「願武漢人民早日脫離疫情!我們一起回家!」
2月20日,武漢協和醫院,晴轉多雲
於丹,核工業四一六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
今天是來武漢的第八天,回想2月13日出發那日,一切都歷歷在目,只想感嘆一聲,時間過得真快。
當初我給遠在內江的媽媽打電話說報名去武漢支援了,她非常擔心,說道:「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媽媽也不能阻攔你,你已經長大了,懂事了,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的人。」電話裡幾度傳出哽咽的聲音。
我只有運用我的專業知識告訴我的家人,我能做好關於工作的一切,包括保護自己。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去做,我身為ICU一名護士,剛好武漢需要我們,那我為什麼不來呢?
我告訴媽媽:「重症人,召必戰,戰必勝!」
出發那天我沒敢和媽媽視頻,只有簡單幾句語音報平安。因為我怕看見媽媽的眼淚,老公給我說,媽媽偷偷告訴過他——「於丹是一個報喜不報憂的孩子,有什麼事她肯定會告訴你的,你要告訴我,我心裡才放心。」聽完這句話,我的眼淚止不住往下掉,媽媽是全世界最了解我的人。
中午吃飯時候和媽媽開視頻,她正好也在吃飯,我和媽媽爸爸算是共進了午餐……等這次疫情結束了,我要帶我媽媽去吃她沒吃過的日式料理,泰式火鍋,火盆燒烤……我知道媽媽背著我哭過很多次,這是爸爸告訴我的。
2月20日,武漢光谷會展中心方艙醫院,晴轉多雲
王海燕,中輻院附屬醫院急診科護士長
凌晨12點半,我與其他五位戰友,正坐在接送車上準備去光谷方艙醫院,凌晨兩點接班,今天是我的第一個班,第一次進艙,有點緊張,有點激動。
兩點準時進艙,艙裡很安靜,患者都在休息,經過簡單的交班,我與另一名大夫開始查房,二三百米的距離,走走停停我們走了有20分鐘,就是這樣,嚴密防護服下的我們,已經是大汗淋漓,氣喘籲籲。
早晨六點,病人逐漸醒來,我們開始量體溫,測血壓,測血氧,分發藥品,完善護理記錄,平常得心應手的小活,現在都需慢慢進行,習慣性的加快幾步,立即就會缺氧,頭暈。
「患者呢,還是有些焦慮。」
「護士幫我量一下血壓吧,我心慌,胸悶。」
「好,血壓血氧體溫都正常,放心吧,沒事。」
「那我就放心了,謝謝啊!」
這是我們醫患最常有的對話,一兩句安慰的話語,平靜的傾聽,真誠的關愛與理解對患者就像是一顆定心丸,能夠解除他們的些許焦慮與不安,更好的配合治療。經過第一個班的歷練,我了解了醫院、患者、工作流程,同時也了解了自己,這項工作我是可以堅持與勝任的。
在方艙醫院「話療」與藥物治療同樣重要,更需要我們的耐心、愛心、責任心。
來源:核工業四一六醫院、中輻院
責編:段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