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宮女供僧命終投胎 手握金幣五歲打開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佛教宣講三世因果,種善因結善緣,才可能得善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供養佛陀,卻能獲得無量福報。今天這篇故事,出自《法苑珠林》,主人公是阿育王及常拳公主,從他們兩人的前世今生可以看出,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宮女齋僧轉世投胎,手握金幣五歲打開。(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一天,佛陀帶領阿難尊者及眾比丘入王舍城託缽乞食,在小巷中看到兩個小孩蹲在地上玩沙,其中一位名叫「德勝」,一位名叫「無勝」。他們天真地將沙子堆成城堡、房屋、倉虧,並且將沙粒當成米麥等乾糧,放置於倉庫中。佛陀相好莊嚴,金光遍照王舍城的內外,當兩個小孩見到佛陀時,不禁生起恭敬之心,德勝歡喜地捧著當作米麥的沙粒供養世尊,並且發願:「我未來世也將廣修供養,遍於天地。」由於德勝這一善根及其發願功德,在佛陀涅槃百年後,德勝就在閻浮提作轉輪聖王,名「阿育王」,遵循正法,治理世間。此外,阿育王還在各地廣造八萬四千塔供養佛陀舍利,並經常禮請僧眾到宮中接受供養。

當時宮裡有一婢女,出身貧窮,地位卑賤,她看到阿育王經常舉辦齋僧大會,自己懺悔沒有福德:「國王過去生因供養佛陀一掬土,今世大富大貴;不僅如此,今生他還不斷供僧修福,將來果報一定更為轉勝。我因過去生的罪業,所以今世貧窮卑賤,又因貧窮無力修福,將來一定更為貧困,哪裡有解脫的一天?」一想到此,她就難過地哭起來。法會結束之後,這名婢女在掃地時撿到一枚銅錢,把握殊勝因緣,歡喜地將僅有的這一枚銅錢供養法師。

過了不久,婢女因病命終,投生阿育王夫人的腹中,生為一端正殊妙、舉世無雙的女子。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公主逐漸長大,但她的右手總是緊握著拳頭。到公主五歲時,夫人告訴阿育王這一個異相,阿育王聽後將公主抱到膝上,撫視她的右手,沒想到原本擎拳的右手忽然自動張開,掌中竟有一枚金幣,並且隨取隨有、無窮無盡,須臾之間,金錢就充滿了整座房屋。

阿育王覺得很奇怪,就去請示耶奢羅漢上座,問道:「這女孩過去生以何因緣,而能感得如此殊勝果報?」耶奢羅漢回答:「這女孩過去是宮中婢女,雖然貧窮卑賤,仍希望能供僧修福。一天,她掃地時拾獲一枚銅錢,就將此錢供養僧眾,因為虔心供僧功德,命終後投生於王室,為國王女,手中常握一枚金幣,取之無盡,永不匱乏。」

相關焦點

  • 中印佛教裡程碑 中國海巡團菩提伽耶供千僧
    此次供僧法會無論從參與國家和應供人數,均刷新了大陸佛教界在菩提伽耶供僧紀錄,尤為可貴的是,海巡團在此次供僧法會上充分展示了中國佛教界對「一路一帶」的熱烈響應和積極行動。 全印度僧伽會秘書長帕加力長老,菩提迦耶正覺寺住持卡令達長老,及該寺管委會秘書長多吉先生應邀出席法會,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廣州大佛寺住持耀智法師代表海巡團,向印度嘉賓及全體應供僧眾致辭並領眾誦經供養。枝繁葉茂的菩提樹,名垂千古的金剛座,共同見證了此次中國佛教界盛況空前的海外供僧大典。
  • 佛光山「2010年供僧法會」舉行 弘揚佛教平等觀
    來自全球五大洲的各界人士、千位法師,萬名信眾一同歡慶盛會萬眾齊唱「供養咒」由佛光山信徒、佛光會會員所組成的獻供隊伍星雲大師:佛光山致力將佛法平等地弘揚於全世界出席盛會的嘉賓們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0年8月31日,佛光山「2010年供僧法會」在佛光山雲居樓隆重舉行,來自全球五大洲的各界人士、逾千位法師,萬名信眾一同歡慶盛會。
  • 佛教故事:貧苦夫妻賣身供佛 感動國王終成富翁
    在這個故事中,罽夷羅夫婦本來很困苦,他們發心要在佛寺供佛齋僧,因為沒錢只好賣身為奴,這種行為感動國王,最後他們如願以償,成為一方富翁。 古德曾說:「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兇惟人召。」 從前有一個人叫罽夷羅,因為生活艱難,夫婦二人都為人做苦工,每天都在饑寒交迫中悽慘困苦地生活。他們看見村子裡有很多富豪,都紛紛到佛寺作大施供法會,心裡十分羨慕。回到自己的破屋中,夫婦兩人相對,悲嗟不已!
  • 他是佛教聖人7歲出家,被逼迎娶公主和她圓房,留下1洗不淨汙點
    如今在佛教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書籍《金剛經》、《法華經》、《大品般若經》等都是鳩摩羅什在世時親自翻譯的。他為佛教做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被讚譽為佛門四聖之一。但是佛門有清規戒律,出家人不僅不能食葷腥,更要守色戒,不能破戒。中國古代流傳有濟公和尚的故事,他就從不守葷戒,日日喝酒吃肉,號稱自己「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 海濤法師:農曆七月慈悲、孝親、佛歡喜-供僧緣起,功德無量
    【慈悲 孝親 佛歡喜-供僧緣起】海濤法師 每年逢農曆七月,各地佛寺大多會舉辦盂蘭盆法會,此為中國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節日。尤其七月十五日更是「佛歡喜日」。《盂蘭盆經》裡目連(即:目犍連尊者)救母的故事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目犍連尊者以神通觀知他的母親在死後投生於餓鬼道,日夜受苦,不得飲食,於是便向佛陀請教解救母親脫離苦趣的方法。而佛陀教他的方法,即是在七月十五眾僧結夏圓滿的這一天,備齋供養眾僧,借著供僧功德力,即可使現世父母,以至於累劫父母、六親眷屬等,出離三途之苦。
  • 七月十五(盂蘭盆節)供僧的功德和意義,度脫七世父母
    七月十五供僧的功德和意義一、昔日佛陀讚嘆目犍連尊者:以後的佛弟子,如果要行孝道就應該在七月十五日供僧,並以供僧功德回向給過往的親人,這功德不只可以救度這一世的父母,甚至也可以救度七世的父母。3.生天人間,壽命久長,康健無惱,命終之時,自然受生,不被病苦所纏。4.事事安樂,不逢災逆,心想事成,無有困厄。5.音聲清雅,容動三千大千世界;口常說清淨妙法,通達無礙,聞者無不信受而行。
  • 靈鷲山緬甸供萬僧法會 原來供養布施如此感人
    曼德勒馬哈甘德永寺院供1720僧(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丹珍旺姆)翁所布寺供僧(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丹珍旺姆)臺灣靈鷲山開山和尚心道法師出生在緬甸,他帶領靈鷲山僧眾每年前往緬甸供僧,至今已經堅持了10年。
  • 五臺山崖洞供僧
    通過鏡頭帶您走入五臺山,我們有幸跟著隆勝供僧團走訪各大寺廟以及懸崖峭壁的苦修僧們,走,出發……鳳凰影業:航拍、跟拍自媒體報導
  • 澳門佛教界舉辦供千僧齋會 24國高僧蒞會祈福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小丹珍)2019年10月30日中午,由澳門佛教(國際)聯合會、澳門佛教總會主辦的2019世界佛教三大語系頌華誕慶回歸祈福大法會供僧齋會,在澳門漁人碼頭會展中心大會廳隆重舉行。來自世界2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位佛教領袖、千餘位佛教僧伽慈悲應供。
  • 佛教入千家·滴灌菩提種 廣東潮州開元鎮國禪寺啟建供僧法會
    佛教入千家·滴灌菩提種 潮州開元鎮國禪寺啟建供僧法會編者按:廣東潮州開元寺迎來2016年供僧法會,此次供僧的飯菜都是由善信居士做成,供僧法會還有小朋友的身影,拉近了寺院和信眾家庭的距離,提供給信眾種福田、供僧的機會,讓佛教走進平民百姓家,讓菩提種子在生活中滴灌。
  • 佛教的孝道故事!(五則)
    孝道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在諸多佛教經典中,佛陀都論述了佛子盡孝道的重要意義。翻開諸佛菩薩的傳記,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諸佛菩薩是實踐孝道的典範。受佛教孝道思想的影響,歷代高僧大德對孝道有很多經典理論。從佛經上對孝道的讚嘆、強調,可以確定佛教對孝道思想的重視,只是佛教的孝順觀有別於儒家的注重在家的、世間的孝行完成,佛教主張孝道更應該是出家的、出世的孝心普遍。
  • 佛教界必讀:從雞足山隱修僧看佛教精神的回歸
    雞足山中的隱修僧(圖片來源:資料圖)「來自寶島的佛門犀利哥」——如果不是老老實實打開這部關於雞足山隱修僧見寬法師的紀錄片,一分一秒看下去,這個頗有些噱頭的名字,或許會先入為主地給人以但是,當看完法師在風中舞動的最後一幕,在震撼並感動於他的率直與灑脫之後,你曉得,這是又一則有關信仰與修行的生命故事。不為人知的見寬法師以他的方式出現在大眾面前,使人自然地展開種種關於漢傳佛教命脈的聯想與思索,讓人看到迷思與困惑背後,希望與初心始終同在。
  • 故事 | 清世祖與佛教的故事
    臨睡時,命一切諸人俱出,方能熟睡,若聞有聲,則通夕不能寐矣」!師答:「皇上夙世為僧,蓋習氣不忘耳」。帝曰:「朕想前身確是僧,因每到寺院,見僧家明窗淨几,則低回不能去」。又言:「朕對財寶妻孥不在意中,妻孥覺亦風雲聚散。若非皇太后一人掛念,便隨和尚出家矣」!世祖於天童道忞禪師極為敬重,禪師時進忠言。因聞帝常怒鞭左右,爾進言曰:「參禪學道之人,處順逆兩境,必須全身坐斷,不可任情喜怒。
  • 慧海公益萬裡行中秋供僧活動首站走進安徽合肥
    2020年9月7至8日,鳳凰網佛教、慧海公益走進安徽合肥,聯合合肥開福禪寺、巢湖相隱寺,慰問合肥偏遠地區寺院僧眾,為他們送去了慧海中秋福德包。這是慧海公益慈航萬裡行中秋供僧活動的首站,標誌著慧海公益萬裡行中秋供僧活動正式啟航。
  • 佛光山供僧法會 星雲大師:兩岸教界 要交流團結
    【人間福報記者 曹麗蕙 報導】 「二○一七年佛光山供僧法會」今天在雲居樓大齋堂舉行,佛光山全球各地道場法師,加上遠從韓國、斯裡蘭卡、中國大陸的友寺法師,共逾六千僧信參與這場供僧法筵,場面殊勝盛大。今天也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九十一歲華誕,他特地出席盛會開示,期許兩岸佛教界能多互動往來,教界團結一家親,攜手弘揚佛法,推動兩岸佛教發展。
  • 佛光山萬人供僧法會 吳伯雄說家中有四代佛光人
    佛光山2014年供僧法會貴賓雲集(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來自世界五大洲萬人參與佛光山供僧法會(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吳敦義出席佛光山供僧法會(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來自全球五大洲各道場的法師及信眾逾萬人,共同見證這場以文化弘揚佛法、呈現人間佛教的供僧法筵。
  • 七月十五盂蘭盆節|供僧功德度冤親 眾生歡喜佛歡喜
    盂蘭盆節七月十五是盂蘭盆節,同時也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佛教的「僧自恣日」和「佛歡喜日」。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盂蘭盆會」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主旨是拜祭先祖,超度亡靈,送走災禍疾病,祈求吉祥平安。
  • 佛教故事:正史記載輪迴實例 五歲男童自述前世
    編者按:在中國古代著作中有不少故事很神異,即便在正史中也有很多類似故事,常人不明其理,往往懷疑其真實性。其實若用佛教義理衡量,這些故事都很容易理解,比如輪迴轉世在佛教中本是常理(今人接受不同教育,自然認為輪迴乃是迷信)。
  • 供佛齋僧,其實是修自己
    供佛齋僧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修行方式,佛弟子會經常修供養,以珍寶、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燃燈眾華、眾香、幡蓋等物來供養給諸佛菩薩及諸大善知識。可能大多數人都認為供養就是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供奉分配菩薩,和修行的關係不大。其實說起供養的話,也是在修自己的心。
  • 佛學故事,大師入定千年後投胎成高富帥,出家要美女酒肉卻證果
    歡迎關注《大愚侃人生》佛學故事,大師入定千年後投胎成高富帥,出家要美女酒肉卻證果今天小編聊的這位佛學大師和他的故事他在中國的唐代正史裡有記載,在中國佛教歷史上赫赫有名,《西安市志·(第七卷) 人物誌》有記錄,百度百科裡也有收錄。他是唐代玄奘大師的一位大弟子,前世與玄奘大師的相遇時,有一段奇妙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