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界盆菜宴背後的故事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香港3月4日電 題:香港新界盆菜宴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丁梓懿

盆菜是香港特色菜餚之一,一盆菜裡薈萃了百菜百味,香港人喜歡逢年過節時吃盆菜,賦予盆菜喜慶團聚的意義。記者近日走訪了盆菜習俗興盛之地——香港新界大埔頭村,發掘盆菜背後的故事。

農曆正月十六一大早,大埔頭村鄧氏家族的人們便忙活起來,祠堂外一片熱鬧景象。有的人支起桌子,放上案板,開始洗菜、切菜;有的人搭起灶臺,放上大鐵鍋,準備燒水、炒菜;有的人拿起勺子,不斷攪拌鍋中正在熬製的高湯,熱滾滾,香噴噴。

「我們族人每逢正月十六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慶燈盆菜宴,這一習俗已延續了一百多年。」村中輩分較長、年近七旬的鄧興華告訴記者。

據介紹,每年正月,當地村民都會挑選吉日搭建燈棚,舉行點燈儀式,寓意「添丁」。點燈儀式完成後,人們會在正月十六晚舉行慶燈盆菜宴,廣宴族人,邀請親朋好友共同為添丁者送去祝福。

「慶燈盆菜,一定包括許多有好意頭的食材。」熱心的鄧興華帶領記者來到後廚,向記者介紹起了製作盆菜必不可少的食材:蠔豉寓意「好事」,蘿蔔菜頭取自諧音「彩頭」,慈姑則有「添丁生子」的意思……其它材料還包括五花腩、門鱔幹、豬皮、魷魚、雞肉、冬菇、豆腐泡等。

據介紹,盆菜源於宋代,傳說當時新界村民將煮好的食材放在盆內,招待落難到香港的宋帝趙昺君臣,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村裡在祭祀、嫁娶、生日等節日時都會烹製盆菜,這已成為當地傳統習俗之一。

每年正月十六,村裡幾位極富經驗的師傅都會肩負起製作盆菜的重任,今年,他們一共要烹製160多份盆菜。一道具有鄉村風味的正宗盆菜是由很多人分工合作完成的,人們從三天前就要著手準備,這是一項相當繁瑣和辛勞的工作。

已連續參加10多年慶燈盆菜宴烹飪的主廚鄧文龍介紹說,首先,要統計本村門頭,確定需煮盆菜數量;其次,要準備充足木柴,因為柴火強久耐溫,煮出來的菜才最美味;再次,要提前購買大量新鮮食材,其中的豬皮、魷魚等乾貨,要提前一天放在水中浸泡;最重要的一點是,豬肉要提前炆,讓其出水、上色、入味,人們吃進口中才會覺得不肥不膩、甘香軟滑。

當天,師傅們將這些食材入鍋後,用加長版的大菜鏟不斷翻炒,還時不時加入南乳、面豉醬、蔥、蒜、薑汁等進行調味。忙活了數小時後,下午時分,盆菜製作完成,師傅們用金屬盆盛裝,將這道最傳統的美味分派給村民及親朋好友享受。

下午6時,家家戶戶門前都已搭上桌子,擺好凳子,村民及到訪嘉賓們圍桌而坐。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盆菜被端上了餐桌,人們一邊品嘗美味,一邊談笑風生,氣氛熱鬧。

「一盤小小的盆菜,體現了族人間團結的精神。每年舉行盆菜宴,大家都會聚集起來,一方面傳承著傳統習俗,另一方面加強了宗族之間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大埔區議員鄧銘泰說。

相關焦點

  • 正月十六的「年味兒」——香港新界大埔頭盆菜宴見聞
    (原標題:正月十六的「年味兒」——香港新界大埔頭盆菜宴見聞)
  • 特寫:在香港新界感受圍村新年盆菜宴
    原標題:特寫:在香港新界感受圍村新年盆菜宴   香港作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依然還保留著一些都市裡的鄉村,稱為「圍村」。正月裡,圍村裡的人們祭祖、吃盆菜,為新添的男丁點上紅燈籠,種種儀式,沿襲了華南地區盛行的傳統。   新界大埔頭圍村的春節「盆菜」聲名遠揚。
  • 寒冬到新界吃盆菜:港式傳統美食的時尚變身
    寒冬到新界吃盆菜:港式傳統美食的時尚變身     香港新界圍村的中新社發 盧哲 攝   中新社香港12月1日電 題:寒冬到新界吃盆菜:港式傳統美食的時尚變身  中新社記者 盧哲  立冬過後,港人穿起厚厚的外套,又到了親友圍坐「吃盆菜」的季節。  盆菜又稱「盤菜」,是香港新界圍村的傳統食物,起源傳說追溯到了宋末。
  • 盆菜的品格
    楊佳 繪方桌圓盆,八人圍坐,盆上錫紙覆蓋,盆下氣爐加溫,稍頃,幾縷白氣冒出,主人輕揭錫紙,眾人「哇」地一聲,但見菜餚琳琅滿目,濃鬱馨香撲鼻而來……那是一個初夏的周日,我和幾位香港文化界人士在新界朋友家吃盆菜的情景。
  • 識香港 |「只請不賣」的香港圍村盆菜
    2月20日晚,在皎潔月光的映照下,數百位村民及賓客一同來到香港新界大埔頭村敬羅家塾。
  • 「只請不賣」的香港圍村盆菜
    新華社香港2月20日電(記者 丁梓懿)20日晚,在皎潔月光的映照下,數百位村民及賓客一同來到香港新界大埔頭村敬羅家塾。他們喜氣洋洋,圍席而坐,品嘗著據說已有近千年歷史的傳統美食——圍村盆菜。圍村是香港新界地區特有的村落格局,意指有城牆圍繞的地方,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鄧氏家族便居於其中,香港人愛吃的盆菜也興盛於此。村中輩分較高的老人鄧興華介紹了盆菜由來的傳說:南宋末年,宋帝南逃躲避元朝軍隊,當路經香港新界一帶的圍村時,受到村民盛情款待。
  • 香港盆菜的家國情懷
    一直以來,「香港」的影像就是一派繁華與繁忙;走進香港,大家都是步履匆匆。其實,這座由小漁村發展而來的國際大都市,身上蘊潛藏著巨大的能量,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這一天,香港新界粉嶺龍躍頭村熱鬧非常,在外地工作或居住的孩子們都回來了,在當地的村民們都聚攏在一起,就為了一年一度的開燈儀式和盆菜宴的開席。這一天是村裡的團圓之日,盆菜宴席已備好。來到粉嶺龍躍頭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人也多了起來;夕陽之下,華燈初上,親朋戚友、遠親近鄰,就在鄧公祠中、在村頭的大樹底下,圍爐吃盆菜,共敘家常。
  • (港澳臺·新春走筆)「只請不賣」的香港圍村盆菜
    新華社香港2月20日電(記者丁梓懿)20日晚,在皎潔月光的映照下,數百位村民及賓客一同來到香港新界大埔頭村敬羅家塾。他們喜氣洋洋,圍席而坐,品嘗著據說已有近千年歷史的傳統美食——圍村盆菜。2月20日,在香港大埔頭村,村民圍坐一起吃盆菜。
  • 香港北區千人齊享盆菜齋宴 慶祝佛誕公眾假期20周年
    群眾其樂融融享盆菜(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梁俊文)2019年5月25日晚6時30分,為了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香港回歸22周年,以及佛誕成為香港公眾假期實施20周年,香港北區舉行「南天佛緣福萬家
  • 香港:寒冬送溫暖 萬人享「盆菜」
    不過在香港,這些美味甚至可以都放置在一個盆子裡,港人稱之為「盆菜」。 席開三千桌盆菜是香港新界圍村原居民的傳統食物,據說已有數百年歷史。1月13日,香港陽光明媚,不過15攝氏度的氣溫仍給戶外行人帶來一絲寒意。
  • 【美食故事】——廣東特色「盆菜宴」
    盆菜的淵源很耐人尋味的是,雖然廣東沿海地區和香港新界乃至東南亞都有吃盆菜的習俗,但是追溯起盆菜的淵源,大概有兩個版本。文天祥是客家人,現在的深圳下沙村人多以客家人自居,因此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客家人和下沙村民對盆菜有如此的熱誠。
  • 土著人•盆菜宴•雨中情|卓越兄
    第一次吃我們村坳下的盆菜宴。
  • 香港故事:年味盆菜的「變」與「不變」
    【解說】盆菜是香港特色的菜餚之一,一盆菜裡可包羅萬象。香港人在逢年過節親友相聚之時,都喜歡端上一份盆菜,大家圍著熱騰騰的美食,邊吃邊聊,喜慶團聚的氣氛也隨之撲面而來。  【解說】在香港屯門的一幢工業區大廈裡,幾十平方米的空間,各種用具緊湊而有序地擺放,柯子大正在為這裡一次「長者宴」準備著盆菜。他是香港知名的盆菜師傅,在國際和香港曾多次獲得大獎。
  • 香港盆菜:融合傳統現代味 訴說千古團圓情
    新華社香港1月30日電題:香港盆菜:融合傳統現代味 訴說千古團圓情新華社記者李濱彬每逢中國農曆春節,很多香港家庭聚會都會吃一頓象徵團圓的盆菜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佳餚、話家常,祝福彼此新春快樂、新年好運。
  • 盆菜
    這種源於香港新界元朗圍村的傳統菜式,後來傳到整個香港、深圳,成為廣府菜的一種。由於豐盛又方便,很是適合新居入夥、祠堂開光或新年點燈等喜慶節日,客人到,湊齊一圍,一個盆菜,配以木臺木凳,就有了交代,面子有了,裡子也不差,現在,新界的鄉村還會舉行盆菜宴。圍村是由石牆包圍的傳統中國村落,用以防禦鄰近仇敵、盜寇和猛獸,常見於廣東南部和客家地區,尤以香港新界為甚,住在村落裡的多是一個家族。
  • 美人類學家:中國很多鄉村傳統不在大陸在香港新界
    核心提示:鄉土香港這四個字放在一起的話,事實上是不太和諧的,但實際上香港有大片的地方就是鄉土氣息非常濃厚,這個地方就是新界。新界很好地保留了很多原來的一些鄉村習俗與傳統風貌。鳳凰衛視3月26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杜平:香港是一個摩登的大都市,但是這本書的書名叫《鄉土香港》,這四個字放在一起的話,事實上是不太和諧的,從一般人的角度來講香港怎麼可能跟鄉土有關係呢,但實際上香港有大片的地方就是鄉土氣息非常濃厚,這個地方就叫什麼,叫新界,這新界的面積非常的大,也就是說在香港算來應該是非常大,
  • 特色廣式海鮮盆菜
    盆菜是廣東沿海地區和香港新界的漢族飲食習俗,據傳起源於南宋末年,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一種雜燴菜式。傳統的盆菜用木盆或銻盆盛載,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居入夥、祠堂開光或新年點燈,新界的鄉村均會舉行盆菜宴。現時多數改用不鏽鋼盆,餐廳亦有採用砂鍋的,可以隨時加熱,兼有火鍋的特色。
  • 香港過年流行大盆菜
    新華網香港1月30日電 香港人過年,向來有吃大盆菜的習俗。今年經濟好轉,盆菜市場更加火爆:大眾化的傳統盆菜,貴族化的海鮮盆菜,倡導健康的素食盆菜,甚至出現了西式盆菜,可謂百花齊放。  盆菜原本出身「平民」,與南中國的宗廟發展素有淵源。南方的氏族圍村均設有大祠堂,村民崇祖,紅白二事都在祠堂舉行,同姓共聚吃盆菜,乃成傳統。
  • 香港80後青年接掌傳統美食大盆菜手藝,將其發揚光大!
    香港郊區有一種特色聚落,叫做「圍村」,起源於明朝,當時沿海盜匪猖獗,居民為求自保,於房屋周圍建矮牆防盜,現在成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鄉村風情,圍村人也因此保有自己的特殊文化。每到過年,香港的圍村人有吃「盆菜」習俗,也成為圍村傳統美食之一。
  • 新春喜慶盆菜全攻略(盆菜製作大揭秘)
    盆菜的由來盆菜是一種源於香港元朗圍村的傳統菜式,一盆菜裡可薈萃有百菜百味、共冶一爐,其基本原則是「和味」。過去,農村裡有喜慶事,便在空曠的地方,配以木臺木櫈,以木炭加熱,大家圍著熱烘烘的盆菜,一邊品嘗,一邊慶祝。而人們,都喜歡在逢年過節時吃盆菜,於是,盆菜就有了喜慶團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