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 冉雨琳)
中秋節快樂!
快樂不止中秋
昨天是節日第一天
大家過得好嗎~
假期第一天
神州大地共慶團圓
CCTV-1綜合頻道《晚間新聞》
CCTV-4中文國際《中國新聞》
以及重慶衛視
都將鏡頭對準了節日的兩江新區
月「圓」中秋氣氛濃,不可錯過噢~
央視鏡頭對準園博園
賞民俗風情
(視頻來源:晚間新聞)
中秋佳節,賞月賞花嘗月餅舞火龍
這些傳統的民俗活動在各地精彩上演
或風雅或熱鬧
都是美好的中秋體驗
在重慶園博園
四千多株桂花樹和上萬株桂花灌木吐芳飄香
讓遊客沉醉其中
一場秋風秋雨過後
園區工作人員收集了大量的桂花花瓣
製作成桂花糕、桂花蜜等小吃
供遊客嘗鮮
看看這位遊人怎麼說
「吃的心裡暖暖的,有中秋的氛圍」
高鐵站變身金色花海
美翻啦
是中秋佳節
也是夏末秋初
第1眼-重慶廣電的鏡頭來到復盛高鐵站旁
趁著美好佳節和晴朗天氣
一起看看數千畝向日葵盛開的壯觀景色
放眼望去
整個復盛高鐵站被金色的海洋所覆蓋
呈現出一片浪漫而壯觀的景象
在和煦的秋風中
盛放的向日葵迎著陽光不停擺動著花盤
似乎在和遊客們親切問候
這片向日葵屬於晚熟品種
是兩江魚復投資公司於今年7月10日和20日分兩批種下的
採用了一定的生物技術
花期將從8月底持續至10月中旬
超大型「月亮」在江北嘴升起
一起去打卡
中秋節到了
想拍一組炫酷的月亮合影
去哪兒呢?
近日,由當代藝術家黃玉龍打造的
象徵東方傳統文化的「超級月亮」裝置
在江北嘴重慶IFS點亮
據悉,該「月亮」將持續展出至10月底
供市民和遊客們拍照、打卡
《Yue Liang》藝術裝置(來源:重慶發布)
這個「超級月亮」藝術裝置直徑5米
名為《Yue Liang》
裝置底下有數十隻白色的兔子蹲著
集合了中國傳統關於中秋神話故事中的月亮、玉兔等元素
藝術家黃玉龍(來源:重慶發布)
黃玉龍說
該作品的誕生有些「無心插柳」
最開始本是給女兒設計的「玩具」
後來越來越多的機構邀請這件作品參展
逐漸就演變為現在的超級裝置了
據悉,該作品2015年在北京頤和園也展出過
引發了廣泛關注
(內容來源:重慶發布)
火鍋月餅還不算完
重慶歡樂谷還有「超大月亮」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沒有重慶人做不到的
今天中秋
歡樂谷安排了地獄辣的火鍋味月餅
來來來 去看看
微辣、正常辣、變態辣、地獄辣
多維度辣味的 超大火鍋月餅
一上來就勾起了眾多遊客的挑戰欲望
「別的不多說 直接地獄辣好吧」
遊客們挑戰地獄辣
都不帶猶豫的
這位小哥哥
雖然紅著臉 流著汗
但全程辣的很爽的樣子 有木有
除了火鍋月餅
晚上歡樂谷的重慶之眼
還將變身 重慶「最大月亮」
和所愛之人一起
與「超大月亮」親密接觸
歲月靜好 極致浪漫
就是那麼簡單
中秋佳節
共享一桌團圓
共賞一輪明月
這個傳統佳節
兩江新區各街道的人們是怎麼度過的呢?
江小妹打探到
各個街道的活動可是豐富多彩、精彩紛呈呢~
人和街道
中秋百家宴
(視頻 舒妮 攝)
中秋團圓,與家人在一起是圓滿,與街坊四鄰在一起也是濃濃情意。9月12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邢家橋社區人頭攢動,以「我們的節日中秋」為主題的「百家宴」開席了!來自該社區的200餘名居民拿出自己的拿手菜,齊聚一堂,共敘鄰裡情。
「這是我弄的湯!」「我炸得酥肉好吃得很!」還沒到飯點,不少居民就帶著精心烹飪的美食赴約,金黃酥肉、芋兒雞、紅燒魚、糖醋排骨……一會兒功夫,各具特色的美味佳餚都陸續擺上桌。擺滿美食的方桌一張連著一張,約有百米長,一派熱鬧非凡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此次百家宴的大部分居民都是邢家橋安置房的居民。2018年年底開始,邢家橋安置房開始進行綜合整治,居民對於這個整治項目,也從一開始的不理解、不支持,變成了舉雙手支持,支持率也從一開始的23%,飆升到了90%。
「考慮到天氣炎熱,我今天做了酸辣粉和涼拌豇豆,幫大家開開胃!」68歲的居民楊際華一邊向記者展示她的手藝,一邊感慨,「經過綜合整治,我現在的房子漂亮得很,這個百家宴我必須參加!」
「我現在長住香港,聽家裡人說房子整治得很漂亮,專門挑了中秋節回來,看看家人,也看看整治的成果。」任靜說,自己非常滿意整治後的效果,特別開心能參加這次的百家宴!
在中秋佳節即將到來臨之際,和睦路社區舉辦了「第三屆鄰裡百家宴」活動。社區黨員、居民代表和志願者約14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
早上7點,居民們就開始布置會場,有的搬桌子、有的擺碗筷、還有打餈粑的……,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可以說是忙得熱火朝天,13張大圓桌成一字型鋪開,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歡樂祥和。
消防隊員蔣奇峰說:「每次社區舉辦百家宴都邀請我們來參加,其實覺得很幸福,因為我們一年在節日上很難得回家跟父母一起過節,所以我很感謝社區和叔叔阿姨們對我們邀請與照顧,讓我們感覺到這裡是我們的第三個家」。另外社區書記金紅帶領黨員志願者上門看望百歲老人柯瑞林,並為其送上祝福。
歲歲中秋,今又中秋,今歲中秋秋更爽,人興路社區黨總支、居委會迎來了「歡度中秋、喜迎國慶」文藝演出活動。本次活動,由轄區居民、黨員、志願者共約300餘人參加。
活動現場,早慧華夏城幼兒園小朋友帶來的《中國夢娃》,歡樂之聲合唱團帶來的愛國歌曲《我家在中國》、歡樂之靈舞蹈隊帶來的舞蹈《站著等你三千年》、社區民樂隊帶來的民樂《花兒與少年》《採茶舞曲》等精彩表演,燃爆了活動現場。
翠雲街道
系列活動慶中秋
中秋佳節將至,近日,翠雲街道各社區組織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迎中秋活動,邀居民共同參與,增強文化認同感,讓居民群眾切實感受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9月11日下午,翠渝路社區大會議室內,一場以「攜手同獻愛心,共度中秋佳節」為主題的中秋活動熱鬧非凡。現場50餘名社區黨員和熱心居民合理分工、默契配合,活動氛圍齊樂融融。
活動後,這些包裝封袋的月餅被送到轄區慰問對象家中,為他們帶去節日的祝福。社區張老太拿著精緻的手工月餅,笑呵著:「餅甜,心更甜」。
9月11日上午,雲竹路社區「我和我的祖國 情暖中秋歌頌祖國」主題活動激情唱響。
臺上節目豐富多彩,臺下居民掌聲陣陣。花朝小學的同學們誦讀《最美中秋》賀傳統佳節,「雲竹之聲」合唱團的老年朋友們用歌聲歌唱祖國。活動還設置了手工月餅製作體驗環節,參與體驗的朱阿姨說道:「這個手工月餅看起來容易,沒想到做起來卻不簡單,不過我很開心,又學習了一門手藝。」
9月12日上午,福安社區開展「情濃思鄉月 和美鄰裡情」中秋節活動。活動設置有花燈製作、包月餅比賽、中秋知識問答,3個環節,現場100餘位居民參與,節日氣氛活躍。
「典故中,吳剛在月亮上伐的是什麼樹」,「廣寒宮裡,與嫦娥作伴的動物是什麼」,在中秋知識問答環節,現場居民踴躍參與,氛圍愉悅。
中秋節系列活動,為社區居民搭建了一個鄰裡和睦的交流的平臺,加強了社區居民之間情感交流,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獲得了居民朋友們的一致好評。
天宮殿街道
與祖國同歲的你·共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秋高秋爽秋日濃,恰逢佳節遇國慶。」在雙節來臨之際,為慶賀中秋佳節、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引導廣大居民愛小家,愛祖國,共話團圓心、共抒愛國情。為此,天宮殿街道天龍路社區於9月11日上午開展與祖國同歲·共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活動暨中秋茶話會。本次活動邀請了轄區黨員、居民代表等共計60餘人。
一位黨員宋老師正是1949年出生,工作人員們邀請宋老師切蛋糕,他感慨到與祖國同歲的榮幸,大家一起吃著蛋糕唱著生日歌,活動現場暖意濃濃。
隨後居民聶鴻章老師分享了他們一家的故事:「早年間,父親作為中共雲陽聯絡站站長英勇犧牲,因為家庭的巨變從小生活挫折,如果沒有入伍參軍就更沒有現在的他。」聽著他緩緩的訴說,仿佛也將大家帶回到了那個揮灑熱血的年代,在場不少年輕黨員感慨到:「魚兒再大也離不開水,樹高千尺也不能忘根。」
金山街道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系列活動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萬家團圓的美好時刻。為了豐富居民生活,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營造一個歡樂、祥和的中秋佳節氛圍,近日金山街道開展了中秋團圓佳節系列活動。
金山街道、金渝社區、金湖社區分別開展我們的節日「月滿中秋」DIY手工月餅活動。活動邀請了轄區企業職工、社區居民、青年朋友現場學習製作傳統月餅。「我們自己做的月餅真香、真漂亮!在街道社區和大家一起動手製作感覺太棒了,在這裡歡度中秋,我心裡就覺得美滋滋的。」轄區黨員王姐感慨地說。
除了親手製作月餅,在奧園社區紫楓郡小區一場盛大而隆重的中秋晚會正在上演,本次主題為「月圓闔家歡 美好鄰裡情」的活動共分三場,節目都來自居民朋友自編自演,上千名業主一起觀看了本次晚會,紛紛對晚會讚不絕口。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加深鄰裡感情,弘揚傳統文,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康美街道
「賞民俗 品味中秋」
9月9日一大早,金竹苑社區迎來了一群身著漢服的美女,不少居民被這道靚麗的風景線所吸引,一打聽,原來這是社區「賞民俗 品味中秋」活動現場。
前來體驗漢服的「大姐姐」不少,試穿後還可現場免費拍照後列印相片留作紀念。隨後,居民被新奇的趣味遊戲所吸引,王大爺在投壺遊戲中投中了三支箭獲得兩張獎券,李大爺誇讚他寶刀未老,他笑眯眯地說:「想當年我投籃球命中率也是相當高的,要是年輕點,保不準全中!」
萌兔運月環節,多半是老爺爺奶奶參加,她們胳膊和腿間夾著氣球來回走動,煞是可愛,讓他們也懷念了一下童年生活。
除此之外,繪製團扇和手工製作花燈環節,參加活動的居民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完成了作品製作,很有成就感,聽到可以把作品帶回家更是喜出望外,不少居民拿出了手機自拍發朋友圈分享製作過程。
鴛鴦街道
「我們的節日·中秋」系列活動
為慶祝中秋佳節的來臨,近日,鴛鴦街道各社區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文明祥和的節日氛圍。
金嶺社區聯合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舉辦了「和諧鄰裡,共度中秋」主題活動,活動現場節目精彩紛呈,有走秀表演、沙克斯演奏、柔力球等表演節目,群眾喜聞樂見,現場其樂融融。
活動現場,鴛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為居民開展了免費家庭醫生、體檢等愛心活動,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志願者也為居民現場免費愛心理髮,活動惠及轄區群眾500餘人。
為弘揚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金谷社區開展了「月滿金谷 情籠中秋」主題親子DIY宮燈活動。
活動現場,志願者向大家講解了中秋節的由來及宮燈文化,專業的美術老師講解繪製方法,親子組根據老師的教程,共同完成宮燈製作,並在宮燈上面進行繪畫。活動不僅讓大家感受到濃濃的中秋節日氛圍,更豐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增強了親子間的互動,促進了家庭和諧。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金橋社區開展了「喜迎中秋 情暖金橋」月餅DIY活動,參加活動的居民著旗袍盛裝出席。
活動開始前,金橋社區向在場的居民送上中秋節日祝福,隨後欣賞了由金山名都時裝隊帶來的時裝秀表演。活動中,老師先為居民朋友們簡單介紹了月餅的起源、種類、特點及製作方法。然後居民們便開始自己製作起來,從和面到擀皮,從包餡到刻模,整個活動現場熱鬧非凡。經過兩小時的製作和烤制,一個個精美的月餅便成型了。
丹鶴社區在盛世年華小區開展了「情系中秋,愛駐丹鶴」中秋節遊園活動,遊園活動由「中秋趣味猜」、「掌上明珠」、「海底撈月」、「比比誰的眼力好」和「冰皮月餅製作」五個環節組成。
根據志願者的講解,參與者們在領取遊園券之後便立馬投入到闖關環節中去,在每個遊戲環節中都能看到參與者們積極活躍的身影。場面最為熱鬧的則是製作冰皮月餅的攤位,在通過前四關的遊戲考驗後,參與者們在志願者的帶領下,進行了包餡,壓花,脫模等工序的操作,最終完成了月餅製作。此次活動,營造了和諧的節日氛圍,拉近了居民之間的距離。
禮嘉街道
節日情意濃
9月10日晚上,嘉和社區暖心和民幫扶隊開展了「情暖中秋·幫扶有我」茶話會活動。此次活動分兩部分進行,一是由幫扶隊組織隊員、社區幹部為轄區孤寡老人手工製作DIY冰皮月餅,用滿滿的愛,情滿中秋;二是茶話會活動,幫扶隊長邀請15名孤寡老人,在社區活動室歡度中秋佳節,送上節日的祝福和問候,以實際行動體現對他們的親切關懷,溫暖老人們的心,讓他們的中秋不再孤單,最後幫扶隊為老人們送上了精心準備的麻餅以表節日的祝福。
9月11日上午,白馬社區聯合益群社工在街道文化活動中心舉辦「中秋獻愛心·情系助老人」團圓宴活動,組織轄區志願者們,與社區20名孤寡老人一起,過一個別樣的中秋節,讓老人們在社區這個大家庭中享受家庭的溫暖。
活動現場,首先由社區文藝骨幹為老人們表演舞蹈《耶耶耶》和《唱一首情歌》,歡快的舞蹈,濃厚的節日氣氛,陣陣歡聲笑語充滿全場。接下來是製作花燈環節,志願者們和老人一起動手製作花燈,一起留下美好的記憶。最後,志願者們還和老人們圍坐一起,聊聊家常、品嘗月餅、猜燈謎、吃團圓宴等,滿滿的幸福甜蜜縈繞在現場,給老人們帶去了快樂和幸福。
每逢佳節倍思親,9月11日,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嘉興社區慰問了轄區6戶失獨家庭,一聲問候,兩句細語,並送去了米、油和月餅慰問品,表達對特殊家庭的關懷,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讓他們能夠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迎接美好的未來。社區接下來也會一如既往為他們帶去關愛與幫助,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大竹林街道
節日主題豐富多彩
了解中秋傳統習俗、手工diy、有獎中秋知識問答…中秋節期間,兩江新區大竹林街道在轄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節日主題活動。9月11日上午,汪家橋社區舉辦了「迎中秋 知民俗」手工DIY活動,為轄區居民們上了一節精彩紛呈的手工課,共有60餘名居民朋友們參加。
活動現場,手工老師們先給居民朋友們講了嫦娥飛月、玉兔入月宮的神話故事,居民朋友們聽得聚精會神。隨後,老師為大家講解如何縫製兔子的詳細步驟,並講解了所有手工材料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大家熱情高漲、興致盎然,紛紛穿針引線,認真細心縫製中秋兔子玩偶,欣賞著手中的作品,討論著中秋節習俗,現場一片歡聲笑語。活動結束時,老師們進行成果展示,在鏡頭前定格下歡樂的時刻。
9月11日上午,兩江新區大竹林街道水竹苑社區聯合益群社工、社區養老服務站在社區文化廣場上開展網格+服務項目「金色夕陽」助老計劃之「鄰裡共團圓·歡聚慶中秋」主題活動。轄區60餘名居民朋友參加。
活動中,主持人向在座的居民朋友們介紹中秋節的緣起、背景,共同學習和宣傳節日傳統知識,增強文化認同。隨後,由居民朋友們帶來自導自演的詩歌朗誦、獨唱、合唱等文藝演出。最後,邀請居民朋友們以「手繪古風團扇,傳承文化傳統」為主題,繪製手工團扇。
在場的居民朋友們熱情高漲,紛紛拿起毛筆直抒胸臆,寄託了對中秋佳節的 祈盼和祝福。年過七旬的一位老奶奶感慨道,「此次中秋活動既特別又有內涵,傳承和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勾起了我對往事的美好回憶。」
總編:張黎 | 副總編:杜術林
主編:張科 | 編輯:江亞蔓
兩江新區新媒體工作室出品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