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的墓碑

2020-09-16 逍遙餘

每一個王朝都將逝去,千百年後,有些王朝如同海灘上的腳印,被海水抹去了所有的印記,而還有些王朝,則如同海岸邊倔強的峭壁,任憑暴躁的海浪不停地拍打卻依然不甘倒下。

吳哥便是後者。

吳哥的微笑

許多遊客去柬埔寨,為的便是一睹吳哥窟的驚豔與輝煌,但相比之下,我反倒更傾心於崩密列的廢墟,當法國人第一次在叢林中發現吳哥窟的時候,想必應該是我們看到崩密列的樣子。

長長的石板路早已被洪水帶來的沙土所掩蓋,熱帶樹木的根須頑強地衝破地面的阻隔,如同一條條扭曲的大蛇。路的盡頭,巨樹和廢墟不分你我,緊密地糾纏在一起,散落一地的巨石看似雜亂無章,但在無形中卻構成了一種難以名狀的秩序——來自時間的秩序。

崩密列的入口

作為中國人,我們對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有種莫名的自豪,當我們審視其他文明時,往往帶著一絲輕蔑和優越感。但是,當我站在這片崩塌的殘骸前時,心中所有的只是強烈的崇敬。我們有故宮,有長城,有數不清的文化遺蹟,但是在這裡,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完全不亞於我們的古老文明。即便相隔千年,即便被歲月摧殘到面目全非,依舊震撼人心。

崩密列的廢墟

我一直認為,擁有偉大遺蹟的國家必定具有偉大的文明,因為它不僅代表這種文明所承載的精神,更需要強大的物質保障。古代的吳哥地處平原,所有建築所需的石材都需要從幾十公裡以外的山地運來,這本身便代表了一種力量。

大吳哥城一角

極盛時期的吳哥王朝不僅包含柬埔寨全境,還佔有泰國、寮國、越南、緬甸的大部分地區,是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而絕大多數吳哥古蹟,便是在這個王朝所建立的。元人周達觀曾隨同中國使團到達吳哥,在本地居住長達一年,最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真臘即中國對吳哥王朝的稱謂),詳細記敘了吳哥的盛況。


隨處可見的石雕,在歲月的洗禮中逐漸風化


雕像中充滿了寧靜平和

然而,鼎盛之後必然伴隨著衰落。在與暹羅(泰國)經歷了多次交戰後,吳哥王朝如同一個疲憊的巨人,無奈地放棄了這個與泰國接近的偉大都城,遷都到了東南方的金邊。

與所有王朝曾經輝煌的都城一樣,吳哥衰落了。不同的是,熱帶雨林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填補所有人類曾經佔據過的空間。於是,吳哥消失了,被層層的密林所籠罩,就連本地人也忘記了它的存在。城市被雜草和樹木所覆蓋,房屋因為腐爛而倒塌,大自然默默地清掃著原住者的痕跡,直到它遇到了那些巨石搭建的奇觀。

長滿青苔的巨石上,一隻小蜥蜴正在探頭探腦

在吳哥,唯有神靈才能居住最神聖的石質建築,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今天的人們再次目睹曾經的輝煌,而不是像大明宮一般消散在歷史的塵埃中。即便歷經風化和雨水的侵蝕,那些神像的神情依舊淡然從容,仿佛可以超越任何時間的阻隔。

父子倆一起坐在吳哥城的高臺上,安靜地看著這片時空

今天的柬埔寨早已不復當年吳哥王朝的盛況,上世紀下半葉的戰亂讓這個國家陷入了巨大的災難。

「如果沒有戰爭,今天的柬埔寨能發展成像今天韓國這個樣子……」當地的華人導遊小陳說起柬埔寨的歷史時,語氣中滿是落寞。我很理解他的心情,就像我們對一個多世紀前的中國充滿了無限的惋惜和悲傷。歷史無法假設,我們無從知曉沒有戰亂的柬埔寨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更不知道如果當年的吳哥王朝最終選擇堅守會是怎樣一個結局,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發現這一段歷史,並且將它傳遞下去。

輝煌的吳哥王朝已經逝去,留下無數珍貴的遺蹟讓今人唏噓不已。這些偉大的遺蹟,何嘗不是一塊塊飽經滄桑的墓碑,堅守著歷史的最後一絲記憶。

崩密列的廢墟,頑強地與自然做著最後的抗爭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吳哥,博大精深的吳哥
    每到夕陽西下,迴廊裡清靜了不少,更加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高棉的微笑」是吳哥的標誌,在巴揚寺有200多座微笑的神像。在暹粒購買紀念品,「高棉的微笑」我是必選的。但是挑來挑去,不論是木雕,還是冰箱貼,我都不滿意,總覺得差了些什麼,不像「高棉的微笑」!那神秘的微笑,真是難以琢磨。
  • 吳哥很美,蔣勳筆下的吳哥猶為美
    2019年12月,我懷揣著蔣勳老師的《吳哥之美》,親自到訪了位於柬埔寨北部暹粒省境內的吳哥窟。即使親自到訪吳哥,即使聽過了當地導遊對吳哥的講解,對我來說,那個繁華於公園九世紀到十五世紀的高棉吳哥王國,依然是那麼神秘。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吳哥之美。吳哥的美需要發現,需要在與它的對視中用心體會。
  • 《吳哥的微笑》在前行
    《吳哥的微笑》在前行 ——寫在《吳哥的微笑》10周年之際
  • 遊記·《吳哥的天空》
    後人又把「Angkor Thom」稱作「大吳哥」,「Angkor Wat」稱作「小吳哥」。大吳哥事實上是一座城市又稱為「通王城」,它的中心即是巴揚寺(Bayon)又被著稱為「高棉的微笑」。這次遠道去吳哥窟,其實就是衝著「高棉的微笑」去的。         說起來,到東南亞旅行也不是第一次了,應該算得上輕車熟路。
  • 《吳哥王朝》
    Architectural Complex that is asappealing as paradise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that is Veiled inMystery and Loftiness                                       —— Cambodia 《吳哥王朝
  • 吳哥漫遊
    作為整個吳哥古蹟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築,和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它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柬埔寨的國寶。吳哥寺日出黎明時分,很多人還在睡夢之中,但暹粒市區通往吳哥寺的道路已變繁忙: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意欲目睹世界上最神秘絢麗的日出,感受吳哥之美。
  • 反向線路避高峰 暹粒吳哥自由行旅遊攻略|反向線路 暹粒吳哥自由行...
    因此,做好作業才出發去吳哥是最好的選擇,當您了解了那些神話故事,在看浮雕、佛像時,它們其實都在和您交流。當然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幫您短時間內了解個大概,那就是吳哥國家博物館了。吳哥國家博物館:在暹粒鎮裡,開放時間8:30——18:00,門票12美金,租用導播機3美金(有中文導播,強烈建議租用),館內不許拍照。
  • 柬埔寨吳哥女王宮——高棉藝術瑰寶
    女王宮以小巧玲瓏、精雕細琢、富麗堂皇、粉紅柔美而著名於世,有「吳哥古蹟明珠」、「高棉藝術瑰寶」、「吳哥藝術之鑽」等美譽。·格拉澤(Maurice Glaize)說,「鑑於班蒂·斯雷的獨特魅力——其卓越的保存狀態和近乎完美的裝飾技術——在吳哥的所有建築寺廟中,人們應該毫不猶豫地把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 告別吳哥:一個帝國的背影
    柬埔寨吳哥古蹟建築群主要是9—15世紀古代高棉帝國繁盛時期都城與寺廟建築的遺蹟。由於吳哥王朝在東南亞文明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吳哥古蹟也成為東南亞地區乃至全世界最為著名的古代史跡之一。以吳哥寺(Angkor Wat)為首的石質寺院建築群獨樹一幟,規模巨大,範圍廣泛,許多寺院、水池等密布於今天的暹粒市吳哥地區。
  • 告別吳哥:一個帝國的背影
    柬埔寨吳哥古蹟建築群主要是9—15世紀古代高棉帝國繁盛時期都城與寺廟建築的遺蹟。由於吳哥王朝在東南亞文明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吳哥古蹟也成為東南亞地區乃至全世界最為著名的古代史跡之一。以吳哥寺(Angkor Wat)為首的石質寺院建築群獨樹一幟,規模巨大,範圍廣泛,許多寺院、水池等密布於今天的暹粒市吳哥地區。
  • 吳哥漫遊指南
    作為整個吳哥古蹟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築,和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它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柬埔寨的國寶。吳哥寺日出黎明時分,很多人還在睡夢之中,但暹粒市區通往吳哥寺的道路已變繁忙: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意欲目睹世界上最神秘絢麗的日出,感受吳哥之美。
  • 吳哥微笑與高棉廚房 推薦
    但自泰族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吳哥,此後該城便被廢棄。今天晚上九點有本文作者的微信分享會,歡迎大家猛戳原文,閱讀詳情。 Ankor,不知為何中文音譯為吳哥。吳哥是高棉國一個最輝煌的王朝的名字。旅人們對歷史文化總是一知半解,以下引用一段歷史:在4個多世紀期間,許多來到柬埔寨的早期歐洲旅遊者對這個「消失」的城市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法國殖民地政權建立後(1863),整個吳哥遺址成為熱心的學者們關注的焦點。揭露及引導它的生活﹑迷人宗教和政治制度方面的知識。
  • 拯救吳哥:古蹟保護與考古研究並重
    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面,由法國和日本牽頭,組織國際上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發起拯救吳哥保護行動,並成立了保護吳哥遺址國際協調委員會(ICC),從而揭開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國際文化遺產保護合作行動的序幕。經過多年努力,吳哥遺址於2004年成功地從《世界瀕危遺產名錄》中被移除,吳哥遺址保護行動中展現出來的多國合作模式和跨學科綜合性的保護和發展方法,也使其成為全球範圍內文化遺產保護的典範。
  • 中國援助吳哥古蹟保護二十年
    「吳哥」是個現代概念,專指由紀念性建築、水庫和城牆組成的一個政治影響力遍布東南亞大陸大部分地區的中心。吳哥古蹟位於柬埔寨首都金邊西北240公裡的暹粒省,荔 枝 山(Phonm Kulen)以南、洞里薩湖(Tonle Sap)以北的臺地上,這裡曾是公元9—15世紀吳哥王朝的都城所在。
  • 柬埔寨吳哥巴戎寺——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位於柬埔寨暹粒大吳哥城的正中央,擁有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建於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是大乘佛教國王賈巴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的代表性寺廟,坐落於賈亞瓦曼首都吳哥的中心。巴戎寺是吳哥窟最後一座代表性寺廟,也是唯一一座主要作為大乘佛教供奉佛祖的吳哥國寺廟
  • 大型壽山石雕展現「吳哥之美」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劉愛珠和她的學生馬銘生、陳光波等人,歷時一年多時間,在一塊15餘噸重的巨石上雕刻的作品「吳哥之美」,近日即將完工。劉愛珠和她的團隊運用福州壽山石雕傳統技法和現代雕塑的創作手法,生動再現柬埔寨吳哥古蹟建築群和人物、樹木等。
  • 大型史詩情景劇《吳哥王朝》宣傳片
    《吳哥王朝》是依託吳哥時期文化背景,還原與再現歷史風貌的大型史詩情景劇:跟隨小沙彌的腳步,追溯到吳哥時期。掀開那段被塵封的歷史與記憶……文明誕生在這片熱帶雨林和母親湖洞里薩。人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用勤勞獲得豐收。然而由於外敵入侵,毀滅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民在國王的帶領下奮起反抗,抵禦外敵。而戰爭是殘酷的,僧人們誦經為亡靈禱告、為生者祈福。
  • 【原創】尋訪吳哥城五門四塔
    九世紀後期,吳哥王朝遷都到現在的吳哥城。過了大約四百年,元朝使臣周達觀於1296(元成宗元貞二年)年到達被稱為真蠟的吳哥,留下一本《真蠟風土記》,詳細記錄了吳哥的城市及風土人情。周達觀離開一百三十餘年後,吳哥王朝遭到暹羅(今泰國)入侵,被佔領,疫病流行,被迫遷都金邊,吳哥城從此荒廢。湮沒叢林中四百餘年後,1860年代法國博物學家亨利·穆奧再次發現吳哥,璀璨的人類文明遺蹟終於被世人所知,據說找到吳哥依據的是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
  • 專訪王元林:中國為吳哥古蹟保護提供援助
    中柬人文友好交流和商貿文化交往源遠流長,以吳哥城、吳哥寺為代表的吳哥古蹟與中國的聯繫至遲可以追溯到宋元時代。1296年周達觀奉命隨團來到柬埔寨考察,後以《真臘風土記》一書記錄下當時正值高棉帝國吳哥王朝鼎盛時期的都城一帶見聞,成為今天全世界研究吳哥文明的珍貴文獻。
  • 吳哥歲月中雋永的靜謐
    吳哥老市場(Old Market)而吳哥便是那座在毀滅中涅槃又定格於永恆的不朽之城。陰天微雨品暹粒DAY 1大圈遊覽:售票處買票—豆蔻寺—斑黛咯蒂—聖劍寺—龍蟠水池—塔遜寺—東梅奔寺—皇家浴池暹粒基本沒有公交線路,能依賴的交通工具中自然是舒適的突突車最佳。無需提前預約司機,到埠後每間酒店門口基本都有固定的突突車在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