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2020-07-24 中法山地旅遊研究院

轉載請註明中法山地旅遊發展研究院,原文發於2019-10-12,圖文資料來自劉勇教授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

——賈平凹先生散文集《自在獨行》

心中有夢、獨立思考、執著追求、瀟灑達觀,人生寥寥幾十載,從心而已。劉勇就是這樣一位獨行者,他沒有任何流派,沒有任何圈子,生活對於他而言就是探險。

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出色的探險家

他是中國頂尖攀登高手、極限探險者、登山運動員、登山教練、高山嚮導、高空跳傘員、跳傘教練、翼裝飛行教練。他曾被《美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十大探險家、首位「極致中國探險家」……

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資深的學者

他也是歷史學博士、人類學者、四川旅遊學院副教授、學術帶頭人,著有《戶外娛樂》、《行走在高海拔》、《四姑娘山戶外百科》、《多種旅遊扶貧模式對原住民鄉村地方性影響》、《橫斷山區域文體旅融合發展新模式》、《山地戶外旅遊對民族村落社會文化的影響-以四姑娘山為例》等專著、譯著超過200萬字,在SCI、SSCI等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20餘篇,主持完成多項科研課題。

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單人探遊世界」

在超過25年的探險生活中,劉勇踐行著「單人探遊世界」的計劃,他通過極限探險的方式深入到許多渺無人煙之地,他的足跡踏遍了7大洲超過12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世界上最遙遠的南北極、喜馬拉雅、中東沙漠、熱帶雨林和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地方。

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載入史冊的探險

他完成了中國人在北大西洋的航海和圖騰柱首登,喜馬拉雅南坡的中國人首次未登峰登頂,南極史上首次中國人未登峰探險,南中國海中國人的首個大巖壁線路首登等等載入史冊的探險活動,許多地方他留下的足跡也是人類第一次踏足之地。

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攀登、摩託越野、帆板、衝浪、滑翔傘、登山滑雪、航海、高空跳傘、翼裝飛行都是他探險哲學的載體。

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攀巖、登山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豐富的技巧與艱苦的訓練都不可缺少。

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學術研究更需要低調、認真、紮實,他和世界各地的探險者一起探遊世界,深入當地進行田野調查,完成了大量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同時他也將中國文化帶至世界各地,用中國視角理解和感知不同人文背景的世界。

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Q:您從事極限探險的契機是什麼?

A:探險這個詞的內涵太深,很難講,如果說極限探險的話,那麼更多的是極限兩個字,我覺得應該是去到極限的地方,用極限的方式,挑戰自身的極限。契機,我覺得是兩方面:第一,身體裡就有探險的基因,與生俱來,從小就喜歡冒險。第二,機緣巧合,20多年前偶然的機會登上了一座8000米高峰,接觸了一些登山者,然後就開始慢慢地接觸到一些極限登山者,然後學習技術,然後自己開始攀登,在後來的歲月裡,不停地和一些很有意思的極限探險者接觸,就不斷擴大自己的視野,開始去更遠的地方,從事更多種類的極限運動,最後就開始尋找一些無人之地進行更深入的探險。


Q:在您的探險旅程中,有沒有一些片段或者人,至今讓您難以忘懷?

A:太多的片段和人物了,我的探險生涯已經超過20多年了,我的一些探險朋友、夥伴已經離開了我們,我很想念他們,也很想念和我們一起的冒險時光。故事太多太多,每一個都很精彩,令人難忘。但是探險生涯還在繼續,我希望有更多更精彩的故事,認識更多更有意思的人。如果一定要說什麼難以忘懷的人,我覺得我在走遍世界探險過程中接觸到的許多原住民最令我難以忘記,正是他們一張張迥異的臉龐,一段段鮮活的生活認識到世界是如此大,大到此生都不能看盡,又是如此地小,小到每一個普通的人都可以坐下來講述自己的生活。


Q:剛剛結束的北極之旅,有什麼記憶深刻的故事可以分享給我們?

A:其實這個旅程不算是一個極限探險,主要是美國國家地理的拍攝任務。任務完成後,大家離開,我才開始享受隻身一人的冒險旅程。在格陵蘭島的伊盧利薩特認識的一個當地船長,是個非常喜歡冒險的年輕人,我們聊得很多,約定明年一起去更深入的北極地區探險。還有在當地因紐特人的一個小酒吧,手舉著昂貴的啤酒與當地一幫因紐特漁民開懷暢飲的美好時光;在北極清冽的夜晚,美麗的極光突然在頭頂出現;還有北極的日落,滿目的霞光將海面照得金黃,然後慢慢消失在巨大的浮冰後面,讓人淚流滿面。北極的冰川比南極的冰川少了很多冰裂縫,不需要繩索也可以在上面行走跳躍;帶著滑翔傘尋找到一塊小小的空地,面朝浮冰和海面起飛;還有在冰島環島時冒著濃霧前行,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大海讓自己覺得到了世界的盡頭;當然最讓我開心的是探險旅程中遇到的各種有意思的人,我們一起結伴前行,一起攀談的時光。還有很多很多……

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Q:2020年,您還有哪些探險計劃嗎?

A:我沒有特別的計劃,隨遇而安吧,比如本月底我可能回去攀登一座未登峰,常年的訓練和探險,給我的身體帶來了很多傷病,我曾經是一個職業攀登者,但是我覺得自己的身體支撐這種極限探險的時光也許不會太久了。

Q:在您攀登過的山峰中,哪一座令您最為印象深刻?

A:有很多,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比較陡峭的未登峰,2014年,在尼泊爾首登了6400米的BAMOGONG可能算是吧,那是珠峰被人類登頂後,第一次有中國人到喜馬拉雅山的南邊去進行未登峰探險,17個小時不停歇的連續攀登,到達頂峰時的令人崩潰的狂風。還有一座山峰,我已經嘗試了五次了,至今也無人登頂,它一直是我心中的目標。

Q:您覺得作為新時代的攀登者需要擁有哪些品質?

A:我覺得攀登者這個詞是非常神聖,許許多多的珠峰登頂者,我寧願把他們稱為高山徒步商業客戶,距離真正的攀登者還有很長的距離。我攀登超過28年了,接觸過許多國內外優秀攀登者,他們的執著和努力讓我非常感動,也聽到見到了許多真實的攀登故事,正是這些優秀執著的攀登者引導著更多像我一樣的攀登者繼續向上攀爬。我覺得一個真正的攀登者需要精湛的技術、開闊的視野、優雅的審美、堅強的意志和平和的心態。對於我自己來說,我選擇攀登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我是一個學者,攀登幫助我更深入地思考探索。我每次登山時,首先要選擇人跡罕至的陡峭山峰,這樣的極限環境能讓我躍入思想的冰河,努力拼搏,能夠到達思維的極限。其次我還要選擇壯美的線路,攀登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和體力上的向上攀爬,它更是一種對於自然界美的觀察和發現,線路本身的幾何美,身後自然景色的壯美,讓我能在攀登中直接感知到自然的美。另外我還想要和朋友分享攀登過程中的感受和哲學思考,希望能一起找到與自然交流中產生的共鳴。


攀登的路上註定孤獨

而孤獨,就是人類最寶貴的那一點骨氣,傲氣

我們致敬每一位勇往無前的攀登者

致敬自在獨行的你

我身邊的攀登者 | 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相關焦點

  • 我身邊的攀登者|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轉載請註明中法山地旅遊發展研究院,原文發於2019-10-12,圖文資料來自劉勇教授「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
  • 我身邊的攀登者|劉勇:致自在獨行的你
    轉載請註明中法山地旅遊發展研究院,原文發於2019-10-12,圖文資料來自劉勇教授「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
  • 荊墨│堅守靈魂的獨行——讀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
    近日新推出的散文集《自在獨行》(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將帶領讀者走進賈平凹的獨行世界,收穫一份心靈的自在與安寧。        這本書是賈平凹40多年來創作的散文精粹。書中,他研磨孤獨,收穫自在,致每個孤獨的行路人。賈平凹素來喜靜,最怕有人來敲他的房門。讓他覺得自在的,要麼是行走於西北的大地,要麼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
  • 《自在獨行》書評
    文/種花家兔子先生我用了一周的時間來讀《自在獨行》,每次都慢慢的將一章讀完,再寫一篇感悟。因為阿多尼斯在詩中寫道:「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讓你閱讀自己,聆聽世界。」同樣是散文,同樣是以孤獨為主題,因此我會拿它與剛看完的《孤獨是生命的禮物》作比較,而我更喜歡《自在獨行》。因為它出自一人之手,思想情感統一、文章水準一致、文風保持不變,故事能做到環環相扣,讓人讀得連貫、舒服。當然,這本書優美的不止是文字,還有那樸實的情感、自在的禪意。
  • 《自在獨行》:願人生從容——致每個孤獨的行路人
    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偶爾做些長嘯,猶如我們看到的獸。在這芸芸眾生中,我們每個人都獨特著,又平凡著。正如世上沒有兩片葉子的脈絡是完全一樣的,人也是如此。可又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兩隻手,兩條腿,乍一看,似乎都沒什麼區別。
  • 《自在獨行》:感受靈魂的自在與安寧
    《自在獨行》是賈平凹老師的一本散文集,這本散文集汲取了他40多年來的精華,完美展現了一個獨行者的心路歷程,賈平凹老師用極具感染力的故事從各個方面生動地描繪了個人與世界相處的絕妙之處,給所有內心孤獨的人兒一個靈魂的棲息地。
  • KAILAS隊員劉勇成功挑戰勃朗峰千米攀登路線
    金冰鎬獎評委劉勇獲得組委會頒發的紀念冰鎬  戶外資料網訊 3月25日,在法國參加完2012金冰鎬評選和頒獎活動後,kailas攀登隊員劉勇前往義大利、法國進行了一系列大巖壁和阿爾卑斯攀登。與劉勇一起攀登的三位義大利隊友  首先在義大利SCALARO山谷,劉勇和義大利登山者MICHELEROSSI,FedericaArcolin和MicheleMalfione一起完成了兩條大巖壁線路
  • 「我抒我讀」投稿|自在獨行,萬物有靈
    繼《自在獨行》後,時隔三年,賈平凹又推出最新散文集《萬物有靈》,書中收錄了賈平凹自1981年至2019年近四十年的創作隨筆,共66篇。其中《六十歲後觀我記》《女兒婚禮上的講話》《人家》三篇散文,是首次被收錄進其作品集。
  • 《自在獨行》
    先生愛熱鬧,但這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nbsp&nbsp&nbsp&nbsp《自在獨行》一書分為五章。每章的主題分別為:孤獨地走向未來,默默看世界,獨自走一走,獨處的安寧,自在的禪意。在書中,先生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字裡行間既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 赳赳老秦,自在獨行——賈平凹
    這隻「自在獨行」的筆桿以其有別於時代的思想,第一次引起了時代的注意,在《滿月兒》裡向世人展現了一幅幅描繪農村新人、新事的動人畫卷,那裡有愛搞農業科研的滿兒,有愛笑的月兒,濃濃的生活氣息,獨獨不見歲月的傷痛,就像春天明媚的陽光,不見陰霾的天。 這隻「自在獨行」的筆桿便是賈平凹,「自在獨行」的賈平凹。
  • 《自在獨行》:孤獨一直存在,孤獨伴你前行,值得一讀再讀的語錄
    諾大的世界,廣闊的天地,自我卻很渺小,你孤獨嗎?孤獨一直存在,孤獨伴你前行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齲齲獨行著的,就像劉震雲的質問:你有朋友嗎?是一樣的孤獨。《自在獨行》寫給每個孤獨行路人的書,這也是賈平凹的獨行世界。同樣也是我們內心的獨行世界,仿佛是想讓你去認識,去看見,去接受那份孤獨。
  • 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發行量過百萬
    2018年11月6日,由北京時代華語國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華語)和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文章的復興: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學術研討會——暨散文集《自在獨行》發行百萬冊慶功會」在京師大廈隆重舉行。
  • 自在獨行,你我都是江湖中人,緣何被瑣事打擾?
    自在,是指人不受外物幹擾,痛痛快快的瀟灑的去做、去活。獨行,是指一個人忍受孤獨、寂寞,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人向前。《自在獨行》的作者是賈平凹,平凹先生的文風多是用簡單質樸的文字來寫記憶中或是在平日的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但平淡後卻總有著一些不平淡,這本書裡有很多篇章都寫了秦腔,這不僅是因為平凹先生對秦腔有著深深的情感,還有著害怕秦腔會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的不安。所以,他把這種喜愛寫了出來,同時,也把這種不安寫了出來。他希望人們通過他的文章,去認識秦腔,了解秦腔,甚至愛上秦腔。
  • 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
    只有當你不再害怕孤獨,學會與孤獨相處相伴,才能成就最大的自由。賈平凹在《自在獨行》這本書中,告訴每一個孤獨的行路人:「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心的安寧。」很多時候,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
  • 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
    只有當你不再害怕孤獨,學會與孤獨相處相伴,才能成就最大的自由。賈平凹在《自在獨行》這本書中,告訴每一個孤獨的行路人:「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心的安寧。」很多時候,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01孤獨是生命的禮物賈平凹在剛上初中的時候,迫於生計,他輟學回到家中務農。
  • 讀《自在獨行》有感
    讀賈平凹《自在獨行》有感。人過了三十歲,就開始不自覺的減少無意義的飯局,在某些時候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一個人獨處的味道,其實絕不是我們厭倦了世界的紛擾,只是我們更加企盼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最近讀了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在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 自在獨行—對生命的真情告白
    重讀賈平凹先生的《自在獨行》,也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增多《自在獨行》這個書名有一絲禪意的味道,樸素的文字,處處是作者對生命的真情告白。有人說這是一本彰顯作者灑脫豁達生命之旅的修為之作,我卻覺得這本書是寫給那些生命的行者的,是對那些活出極致生命之美的勇者的低調讚美。真實是藝術的生命。賈平凹說,失去了真情,散文就消失了,他的文字間無處不顯現出真情美。真善美,「真」是排在第一位的。
  • 賈平凹何以「自在獨行」?
    據北京時代華語國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寧炳輝介紹,賈平凹精選散文集《自在獨行》上市兩年來,累計發行量已超過100萬冊,僅噹噹、京東網的評論數量就超過50萬條,成為近兩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名家經典散文作品。賈平凹的第一篇獲獎作品《滿月兒》發表於1978年3月,到現在整整40年。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白燁稱賈平凹為「改革開放40年來的貫穿作家」。
  • 賈平凹《自在獨行》文學句子
    著名作家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文學句子,喜歡哪句?01. 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心安寧。02.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03.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04. 人不能圓滿,圓滿就要缺,求缺著才平安,才持靜守神。
  • 《自在獨行》: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不僅小說創作成績斐然,還是一位散文大家,代表作有《自在獨行》等。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請為你的生活保留一份「任性」可能很多人說如果非常任性,不考慮別人,會引起身邊人反感,你也不會融入這個社會。確實百度百科的任性釋義指:聽憑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縱,以求滿足自己的欲望或達到自己某種不正當的目標或執拗使性,無所顧忌,必須按自己的願望或想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