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人向來都是非常喜歡存款的,這幾乎已經得到了全球多國的認可了。但是,不知大家有沒有聽到過這樣的消息:「我國的儲蓄率已經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改革開放之後,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開始不斷提高,兜裡的閒錢明顯也更多了。對一部分人來說,他們會將錢存進銀行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在時代的進步發展下,國人的消費觀明顯出現了變化,其中有不少人不僅不愛存款了,甚至迷上了「超前消費」。種種因素下,我國的儲蓄率才會有了一定的下跌。
不過,這些年我國的儲蓄率和歷史峰值相比,的確有所下降,但是和其他國家相比的話,我國的儲蓄率一直是位於高位的,並且向來是位於世界前列。
據央行給出的數據顯示,在2000年的時候,我國的儲蓄率為35.6%,2008年的時候就飆升到了51.8%。到了2017年的時候,我國的儲蓄率為47%,雖然是有所下降,但是那年的儲蓄率依舊是高於世界平均儲蓄率26.5%的水平。
其實,如果看其他國家的儲蓄率歷史的話,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有過高儲蓄的階段,但是後來受到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換等各種因素影響,我國的儲蓄率雖然是下降了,但是還不至於「斷崖式下跌」。
所以說,很多時候網絡上說的都有些過於誇大了!中國人依舊還是非常喜歡存款的,只不過現在物價上漲了,生活成本大了,房貸車貸等壓在身上的重量太多了,加上消費理念的改變,才導致國人的存款能力也降低了。
那麼,在部分國人手裡的存款漸漸減少了之後,家庭存款究竟達到什麼水平,才不算是「拖後腿」了呢?今年早些時候,央行有發布過一份報告,其中記錄了中國城鎮居民的家庭戶均總資產,大約為317.9萬元。
如果是按照這個數據來看的話,不知能有多少人達標?不過,如果這個數據是淨資產,也就是銀行存款的話,能達到這個標準的家庭可能並不多。而央行給出的這份數據,實際上是包含房產的。
如果是包含房產的話,能達到這個數的家庭可能就多多了。畢竟,現在的房價那麼貴,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能輕易達到1萬/平米了。而在一二線城市的話,一套房子的價格,就能輕易超過「317.9萬元」的標準了。
所以說,用這個數據來作為標準的話,可能不是很妥當。那麼,我們再看另一組數據,據數據顯示,2019年末,我國人民幣存款總額達到了192.88萬億元,其中居民存款為82.14萬億元。
這樣來算的話,用我國14億人口平分,人均存款就達到了5.8萬元左右。如果是一家3口人的話,家庭總資產也應該達到17.4萬元。如果是一家4口人的話,家庭總資產應該達到23萬元左右……以此類推,如果按照這個數據來計算的話,你的家庭「達標」了嗎?
不過,一個家庭裡總是有著老人、孩子是無法提供勞動力的,所以假如是一家三口,一個人沒有勞動力的話,至少在2019年也有著11萬元左右的存款……
實際上,現在存錢真的不算簡單。基本的日常開銷、撫養子女、朋友聚會都是必要的開支,現在不少家庭還在透支著信用卡、花唄等,為此,存錢肯定就更不容易了。之前不是還有著「5.6億人零存款」的消息嘛,所以說,你帳戶裡的存款數量是否「達標」了呢?
參考來源:
經濟日報《央行報告: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
《中國儲蓄率現「斷崖式」下降?央行數據告訴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