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記者從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簡稱瀋陽機場)了解到,根據日前民航局、外交部、國家衛健委、海關總署、移民局聯合發布的《關於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客運航班有關事宜的公告》,遼寧省機場管理集團承擔著部分入境北京國際航班分流任務。瀋陽機場首當其衝,成為「第一入境點」,承擔起了防止境外輸入的艱巨任務。
部分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旅客將在瀋陽入境,實施檢測並辦理入境手續、行李清關,檢疫符合登機條件的旅客可搭乘原航班入京。
國際航班落地前後30分鐘均進行全面消殺
作為北京國際航班指定第一入境點,瀋陽機場為將疫情擴散傳播可能降至最低,及時調整候機樓出入口秩序,保證入樓人員體溫檢測全覆蓋。指定八號門為公安轉運旅客專用通道,指定十號門為北京國際航班保障人員和旅客專用通道,確保國際航班不與國內航班混流,增加樓宇消殺頻次,做好疫情防控有關記錄,保證記錄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同時,瀋陽機場持續加強候機樓消殺、國際區域和中轉區通風工作,在航班落地前30分鐘和進港航班旅客保障結束後30分鐘,對相關區域進行一次全面的通風和消殺,時刻保持空調系統的最大新風量。並保證國際特殊航班在原有廊橋人員基礎上,再增加6名專職人員保障首都分流航班,在飛機落地前15分鐘,做好登機橋的檢查和工作檯消殺作業。
設置專用停機位、安檢通道 保證不與國內航班旅客混流
為進一步確保入京旅客零病例,瀋陽機場將129、130機位作為北京國際航班專用停機位,縮短中轉路徑,提升入境旅客中轉檢查效率,將15、16號安檢通道作為北京國際航班旅客專用安檢通道,專勤專班執行北京航班分流旅客安全檢查任務。同時在15、16號安檢通道口與29號隔離區之間,設置隔離通道及屏風,在一樓國際中轉大廳與國內行李提取大廳之間增設隔離專崗,確保國際航班人員不與國內航班人員混流。設置29-30號旅客候機封閉區為北京國際航班旅客中轉區,設置26、27、28號登機口為備用中轉封閉區,並在29-30中轉區門口增設紅外線測溫設備,對旅客進行入關後的二次體溫檢測。
另外,在國際行李的分揀消殺方面,瀋陽機場設置專屬櫃檯。將國際航班行李貨櫃加急運送至國際行李分揀大廳,統一對行李進行消殺後,搬運至國際旅客行李轉盤,由地服人員引導旅客快速提取行李。並在中轉大廳增設6個中轉櫃檯、1個售票櫃檯,滿足北京國際航班旅客辦理購票及乘機手續的相關需求。
同時,在北京國際航班旅客中轉區內增加多臺自助售貨機、飲水機以及餐飲展臺,為旅客提供便利的用餐環境和特色的點餐送餐服務。為進一步滿足特殊旅客休息需求,瀋陽機場24小時開放中轉區內多個育嬰室、醫療室,並在夾層內增加大量旅客排隊等待座椅和健康聲明卡填報桌等設施,進一步幫助旅客提高入關效率。
為什麼目的地為北京的部分航班要在瀋陽入境?
目前,我國境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控制,但是境外疫情不斷擴散蔓延,給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新挑戰。我國在外人員眾多,隨著各國疫情的進一步播散,預計歸國人員將呈快速增長態勢。外防輸入在現階段尤為重要,境外疫情阻擊戰已經成為當前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的關鍵戰役。
北京作為國際交流中心,已經成為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主戰場。民航是國際人員流動的主要交通方式,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作為我國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目前每周仍有國際客運航班205班,分別通航美國、韓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33個國家,首都機場口岸面臨前所未有的輸入性風險,首都機場已經成為境外疫情阻擊戰的最前線。為打好這一關鍵戰役,經國務院批准,民航局、外交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移民局聯合發布《公告》,決定調整目的地為北京的部分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瀋陽機場作為國際機場,符合安全運行規章的要求, 可以滿足E類飛機運行,且安全運行記錄良好,被選為第一入境點。分散北京國際機場入境壓力,嚴把入境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