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乞丐要飯說吉話,一個說錯三個挨打

2020-12-18 酒歌說文

說故事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

乞丐從古至今都有,在「三教九流」之中佔據重要一席之地。別看這門行業社會地位不高,但很多乞丐往往比辛苦幹活的百姓還掙錢,實在讓人不得其解。

現在的乞丐開個直播,就能日賺鬥金,但古時候沒直播,乞丐就只能靠運氣遇貴人,儘量說吉祥話,討人開心混碗飯吃。

話說古時候,有三個叫花子,為了生活,三人決定抱團取暖,大家聯合起來要飯。

這一天,三個乞丐又出門要飯,可蹲了半天,也沒人給他們一口吃的。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主動出擊,尋找潛在客戶。

來到一戶蓋新房的員外家門,頭一個乞丐清了清嗓子,大聲喊:「恭賀老闆起新房。

員外一聽,嗯,說的吉祥話,聽著舒服。

第二個乞丐緊接著說:「一對金柱立兩旁。

員外又一聽,嗯,這是在誇自己。

第三個乞丐撓了撓頭,來了一句:「不塌瓦來就倒牆。」

員外一聽,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建房是千百年的基業,這房子剛搞蓋起來,就說這樣的喪氣話,這不是給自己難堪嗎?

「混帳!」員外手一指,頓時一群僕人衝了出來,一頓棒棒把三個乞丐打走了。

頭兩個埋怨第三個乞丐不會說話,不僅沒弄到飯吃,而且還挨了一頓打,不要第三個跟他們在一起了。

第三個乞丐心裡明白,如果自己單幹,絕對餓死,所以打死也不離開,非要在一起不可。

「我一個人討飯怕狗咬,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好好說?」

頭兩個乞丐心想大家能聚在一起也不同意,也就答應下來人,讓老三自己注意,別再信口胡說。

三個乞丐繼續沿路走,又碰上一戶人家。老遠聽到那家裡很熱鬧,走近一打聽,原來是這家添了大胖小子!

第一個乞丐,立刻站到門口,大聲恭賀:

恭喜老闆得貴子。

第二個乞丐,也立刻附和說:「長大以後當大官。」

到了第三個乞丐,憋了半天,終於蹦出來一句:「今年不死明年死。

這家人一聽,氣壞了,一家人只要能出來全出來了,好傢夥,連六十歲的老太太都拿著掃帚,追著三個乞丐沒命的打。

你想呀,人家孩子剛生出來,你就說這樣的倒黴話,這不是找打是什麼?

三個乞丐又被打得抱頭鼠竄,連鞋也跑丟了,好不容易逃了出來,蹲在河邊,大口地喘氣。

前兩個乞丐說什麼也不幹了,非要散夥,打死也不要老三跟著他們了。

第三個乞丐頓時眼淚譁譁,述說當年三個人一起發誓,說得前兩個乞丐不停嘬牙花,無可奈何只好答應再給他一次機會。

這一次,三個人又走了很長一段路,來到一條大河邊上,看到一艘裝滿了貨物的船正要開船。

第一個乞丐說:「恭賀老闆開大船。

第二個說:「堆滿金銀上四川。」

說完,兩個乞丐十分緊張地望著老三,生怕他又胡說八道。

第三個乞丐也很知趣,這次不跟著說了。而是洋洋得意說:「莫看我,打死我也不說翻。」

船老闆最忌諱「翻」字,這一聽心裡頓時不痛快了,拿起船槳就把三個乞丐打到了水裡。

編者語:

民間幽默段子詼諧有趣。能把嘴皮子練利索,想不發財都難呀!

關注私信我(酒歌說文),發送文字「民間故事」,即可獲取多本有趣的民間故事書籍哦。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乞丐兄弟找朱元璋討封,一個當官,一個丟命
    當時和朱元璋一起要飯的,還有兩個乞丐和他關係要好,大家一同討飯,還住在同一座破廟裡。當著關二爺塑像的面,朱元璋和這兩個乞丐結拜為異姓兄弟,發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誰將來福貴發達了,也讓其他兄弟跟著沾光享福。
  • 「六必居」與「捧著金飯碗要飯吃」的故事
    而這家店保留至今的門匾「六必居」三個字,據說就是由書法高超的奸臣嚴嵩所寫。「六必居」的店名來歷,有許多解釋。嚴嵩的夫人歐陽淑端是個老好人,於是,天天在丈夫面前,反覆練習書寫「六必居」三個字,嚴嵩看她寫得不好,就親手寫了一幅,讓她照著練。而嚴嵩的那張墨寶,就這樣成了現在的門匾,流傳至今。「六必居」因為有嚴嵩手寫的門匾,名聲大震,身價倍增。但是這字的真假,卻有人懷疑。
  • 安徽乞丐把要飯當職業,1988年已是"萬元戶",如今千萬身家兒女雙全
    一個流浪在各地的乞丐其實是身家千萬的富豪,有別墅,有豪車,他就是把要飯當職業、幾十年行走江湖,被稱為"中國最牛乞丐"的宋天福。 殘疾小夥生活難 人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其實眼見也不一定就是真實,宋天福就是一個一眼不識真面目的傳奇乞丐。
  • 老茶客|邊唱邊要飯
    □鄭光路乞丐,四川人又稱為遊民、討口子、叫化子、要飯的。乞丐以四川方言宣稱:我們「穿的千家衣,吃的萬家谷。蓋的肚囊皮,睡的背脊骨!」晚清後成都有多少乞丐?史料記載有兩萬多。乞丐這麼多,討口變得也艱難,於是就有了巧討、苦討,藝討、惡討種種門類。一個姓李的年輕乞丐,在走馬街口找了個瞎老太婆當媽,每天「背媽討口」。「李孝子」沿街哀嚎:「善人菩薩,可憐我八十多歲瞎子老娘要餓死了啊!」一些乞丐則「裝象」,就是裝成瘸子、斷手杆、生惡病的樣子,用薑黃、赭石之類「秘方」亂抹裝殘廢,變得血汙狼藉……「惡討」,即搶劫行人食品、偷盜。
  • 民間傳說:乞丐客串城隍爺,沒想神仙不好當,凡事都有竅
    接著酒勁,乞丐給城隍老爺規規矩矩磕了三個響頭,然後說:「朋友,你出去玩幾天,你這幾天的活,我幫你幹,想來神仙也不難做,我照你的樣子做,無非就是擺上姿態隨人心願,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乞丐喜笑顏開,城隍爺剛走,就得意洋洋爬到了神壇上,左右比劃裝模作樣好不得意。乞丐這還在幻想自己有多威風,廟門外就匆匆忙忙進來一個開面鋪的老闆。恭恭敬敬跪在神壇下邊說:「城隍爺,我曬面需要太陽,請不要下雨。如果應驗,我許你白面饅頭。」面鋪老闆說後,磕了一個頭,起身走了。
  • 安徽乞丐把要飯當職業,靠一張巧嘴走遍各地,如今成千萬富翁
    我們經常會在天橋下、街道旁看見衣衫襤褸,居無定所的乞丐,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些人中是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可你能想像嗎?一個流浪在各地的乞丐其實是身家千萬的富豪,有別墅,有豪車,卻把要飯當職業。他就是被稱為"中國最牛乞丐"的宋天福。
  • 民間故事:秀才嗜吃肉虎,三十歲時候胸口長蛆,乞丐一碗唾液救命
    柳氏說:「我和他夫妻情深,道長如不肯相救,我也只有追隨他而去。」說罷,放聲大哭,悲傷之情,令人聞之心酸不已。 過了好久,道長終究不忍,說道:「也罷,我說出一個人來,可以救他。但是,你不可說出是我指點,他如不肯,苦苦哀求就是。無論遇見什麼怪事,都不要驚慌。」他讓柳氏去縣城南門,找一個蓬頭散發的老乞丐。
  • 民間故事:女孩夜入破廟,偷供品救乞丐,乞丐:我幫你實現願望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偷供品的小女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夠有所收穫。
  • 我在異界當乞丐:別逗了,乞丐穿越到異世界能幹啥?換地方要飯?
    直到爹媽問我以後想幹什麼我大膽的說出了這個想法我微笑著看著準備向我動手的父母那一刻夢醒了但沒關係年輕的你們還可以做夢啊時代不同了成為乞丐更簡單了穿越到異世界要飯更成了家常便飯!?都不是孫其陽他不是俠客是乞丐這些熱血的事情跟自己沒啥關係啊因為不管身在何處乞丐要做的事情只有一個!!!
  • 故事:小要飯的偷地瓜燒了吃,飯後睡覺做了個美夢,醒後疼得哎呀大叫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從前,在魯東南山區農村,有一個小要飯的,約摸有十六七歲。有一年秋天,小要飯的上門要飯吃怕狗咬,肚子餓得「咕咕」叫。
  • 一個乞丐致富後的感言:聽完之後,我對這個「要飯的」刮目相看!
    前些年,要飯在大城市成了一種致富的職業,事實還真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人家靠要飯在中國二線城市買了房,買了車,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你還敢小看要飯的嗎?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聽人說要飯能暴富,誰都以為是街頭巷尾的八卦,侃大山者信口開河的無釐頭。
  • 民間故事:女子針灸老乞丐,老乞丐喚醒她的老公,救人就是救己
    好幾百年以前,有一個姓祖針灸世家,祖傳的針灸醫術,能治不少疑難雜症,家裡人個個都是針灸能手,女子也不例外。女兒祖氏從小跟著父親學針灸之術,在針灸方面很有一些能耐,嫁給了盧秀才為妻。 因為礙於女子不能拋頭露面的封建禮節,古代很少有女子行醫的,祖氏遵循古訓,不能開設醫館,但是照樣可以治病救人,她專門給女子針灸治病。
  • 民間故事:小乞丐報恩
    古時候,有個叫萬良人的書生,帶著書童和老僕到醫館找郎中針灸,看見醫館門口附近,躺著一個小乞丐,不住地呻吟,好心地問道:「喂,你怎麼了?」 小乞丐虛弱地說:「疼!」萬良人這才發現,小乞丐的一條腿血跡模糊。郎中走出來說道:「今天早上,胡公子騎著高頭大馬在街上奔跑,小乞丐躲閃不及,左腿被馬蹄踐踏,骨折了。
  • 民間故事:女子救一小乞丐,卻無故懷孕,原來是龍三太子在搗鬼
    轆轤溝村南有一座龍三太子廟,廟裡供奉的是龍三太子和一位漂亮的農村女子,說起這座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從前,轆轤溝村有一戶姓趙的人家,趙家有一獨生女兒,叫趙紫雲。趙紫雲從小就大大咧咧,沒一點兒女兒樣。在趙紫雲十七歲時,有一天她和幾個姐妹到村南的龍三太子廟去玩耍,在廟裡他們看到一個落魄的乞丐,看樣子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其他幾個姐妹,都拿那個小乞丐尋開心,但趙紫雲對那個小乞丐很好,她勸開其他姐妹,並把隨身攜帶的炊餅遞給那個乞丐吃。其他姐妹開玩笑說,趙紫雲看上了人家小乞丐,趙紫雲一下羞紅了臉。
  • 俗語「要飯不給,三年倒黴」,說的是咋回事?
    因此在地方農村裡,還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要飯不給,三年倒黴」。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家裡面進來了討飯的人,多多少少都要施捨點,要不然就會三年倒黴運。當然這句俗語沒有科學道理,但是卻體現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善良,他們是想通過這句俗語,來嚇唬那些為富不仁的土財主能夠幫幫窮人。
  • 男子做完髮型說像要飯的?丐幫表示:我們的精緻你想像不到
    朱一龍換完髮型說像要飯的?迷妹們表示他沒頭髮也好看啊!點進去才發現是1818黃金眼這個快樂源泉給大家帶來的驚喜。原來是杭州某位精神小夥新燙了頭,自己感覺十分的不滿意,他覺得頂著這個髮型,再換件衣服,可以直接去討飯了。作為一個有丐幫小號的我感到了靈魂深處的震怒,為啥一說到這些畫風亂糟糟的髮型就會想到要飯的呢?
  • 民間傳說:懶漢休妻,當乞丐去要飯!灶王爺和灶王奶奶的故事!
    他也感到沒臉見人,就撿了一個打狗棍,挨村乞討去了。話說趙芹來到一個坡根已是黃昏時候,只見山腳下有一個小茅庵。她來到小草棚前發現有一個老大娘在紡線,就哀求借宿。老大娘說:「我是一個沒兒沒女的孤獨老婆子,你不嫌棄地方窄就住下吧。」趙芹在這裡住了幾天,看大娘很誠實能幹,願意留下不走。
  • 周立波怒斥職業乞丐,藉機暗諷唐爽:有種高級要飯的比他更無恥
    3月11日,周立波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段路人採訪職業乞丐的視頻,並發文怒斥「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無恥?是我們用善良鑄就的」。視頻中,這位職業乞丐聲稱靠著乞討賺了186萬,足夠購買幾棟樓房,在13年到15年每天都能賺到800元,連路人都忍不住感嘆是一份好職業。但周立波的卻不認同,直言這是一種無恥,利用了他人的善良。
  • 民間傳說:乞丐皇帝的功德
    今桐鄉市屠甸鎮海星村晏公廟這個地方,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卜家兜有一戶人家,家景中等。
  • 疫情出現之後,街上看不到乞丐,乞丐去哪兒了?
    乞丐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就是在各類垃圾桶裡翻箱倒櫃,尋找吃的,特別是乞丐根本沒有佩戴口罩,在疫情期間,都這樣的話,其實乞丐的感染的概率更高,但現實中我們卻很少聽到乞丐大規模感染的情況,這又是為何呢?現在乞丐大致劃分不同的幾類,不同類別的乞丐在疫情期間有不同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