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見聞:新疆哈密賞石文化博物館,有一桌天下第一奇石宴

2020-09-24 大漠孤煙直戈壁落日圓

這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早晨,我來到環城西路新疆哈密賞石文化博物館,據說館內集中展示了哈密乃至新疆各地的近萬件奇石藏品,精品薈萃。這裡還有天下第一奇石宴,宴席桌的直徑就有16.8米,桌上有1088道「特色菜品」,是以滿漢全席菜品為基礎,由新疆各地收藏而來的各種象形石組成,現已申報金氏世界紀錄,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今天我懷著一顆好奇之心,走進新疆哈密賞石文化博物館,一睹這裡的奇石風採。

新疆哈密賞石文化博物館位於環城南路哈密王府景區西側,王府玉城就設置在哈密王府底層大廳內。這裡柳樹成蔭,環境幽靜,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室內不用開空調,這裡也很涼爽。是夏季休閒、納涼、賞石的好地方。

走進王府玉城大門,眼前頓時一亮,一條古色古香,簡潔華麗的走廊直通大廳,這條走廊大約有35米左右,走廊的地面用深色瓷磚鋪成,兩側是一間一間的玉石坊,外牆裝飾、櫃檯底座的顏色多以深色為基調,在柔和的燈光下,不同顏色的玉石、奇石顯得華麗而精美。

穿過走廊就到了王府玉城大廳,大廳為長方形,面積約有2000平方米左右,大廳四周分布著不同特色的玉石坊和景觀休閒區,大廳地面也是用深色瓷磚鋪成,吊頂採用格柵天花裝飾,簡潔流暢,中間用櫃檯分割成不同的區域,櫃檯上擺滿了各種奇石和玉石,柔和的燈光照亮了整個大廳,滿眼望去,美輪美奐,雍容華貴,各種奇石和玉石令人目不暇接。說真的,我不太懂奇石,也不太懂玉石,但這樣的場面還是第一次看到,讓我感到很震撼。

也許你想像不到,這些美輪美奐的奇石和玉石,有許多都是來自那浩瀚無垠的戈壁灘。記得有一次我與同事到哈密南湖的戈壁灘上去撿石頭,這也是我有生以來的第一次。蒼茫的戈壁灘是那樣的寂靜,那樣的粗獷豪邁、雄渾壯闊,各種質地的戈壁石經過風沙多年的打磨,殘留下來戈壁石,其硬度都很高,形態也各異,顏色也不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然要想在戈壁灘中撿到好的象形石、風凌石、戈壁玉也不一件易事。我也第一次學會了撿石、賞石,雖然很粗淺,但也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

在大廳南側有一間貴賓玉石坊間,面積約200多平方米左右,包間名稱是「哈密賞石文化博物館」,包間裡面有一桌天下第一奇石宴,很便宜的,付費30元後,你就可以進入包間「吃席」了。走進包間,從遠處望,各種「菜品」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從近處細觀,有的石頭象五花肉,有的石頭象八珍魚頭,有的石頭象八寶飯,有的石頭象------。各種「菜品」惟妙惟肖,妙趣橫生。你圍繞這張桌子慢慢地轉一圈,可以仔細品嘗到各種各樣的「菜品」,體驗到各種「菜品」的韻味。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正午,我走出王府玉城,有種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感覺。我環顧四周,路上的行人不多,太陽已經高高的掛在頭頂,陽光和煦而溫暖。我呼吸著秋天的氣息,回味著這座王府玉城的文化底蘊,感知著大漠戈壁的鬼斧神鵰和精華。這裡的奇石讓我回味無窮,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大漠戈壁。它雖然粗獷蒼涼,但也有美、有歌、有詩。歡迎海內外遊客前來新疆哈密王府玉城旅遊觀賞,到新疆哈密的大漠戈壁徒步撿石,以石會友,共同弘揚新疆哈密的奇石文化。

相關焦點

  • 新疆哈密不止有哈密瓜,還有魔鬼城、天下第一奇石宴、西域小故宮
    有的像獅身人面像,有的像雙頭馬,有的像開屏迎客的孔雀,有的像雙塔峰,有的像北京天壇,有的像烏龜,形神兼備、千姿百態,各有特點。感覺是進入一個偌大的動物園,又像置身古代的某座城池。新疆哈密天下第一奇石宴,一桌1088道菜以假亂真,估價6.8億百人圍攏千碟天下第一宴。
  • 「十一」遊新疆 | 哈密向你發來邀請
    絲路傳奇之旅哈密是新疆多元文化交融的樣本保留有清代商旅題寫的石刻新疆歷年考古共發現四塊漢碑三塊就在哈密哈密是新疆最大的奇石產地以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哈密民航博物館、哈密烈士陵園等為支撐的傳承紅色基因景觀帶
  • 揭秘新疆全天然奇石滿漢全席,1088道菜佔地超200平方,估值數億
    清朝皇家的滿漢全席一直是人們形容酒席豐盛的一個習慣說法,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滿漢全席無人目睹,不過在新疆哈密卻有一桌特殊的「滿漢全席」。這桌位於哈密賞石文化博物館裡的「滿漢全席」不是廚師燒制的菜品,而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恩賜。
  • 客商紛至沓來 新疆奇石市場商機多
    誰會是新疆奇石市場最後的贏家?   石頭也能賣大價錢  羅布泊風凌石《山高人為石》、哈密風凌石《獅子崖》《長壽烏龜》、阿克蘇託什幹河《十二生肖》等等,產自新疆各地的大部分奇石都是第一次在展銷會上展出,千姿百態,令人叫絕。一桌《瑪瑙大餐》報價5萬元,共有108道「菜」,全部由產自哈密的瑪瑙石組成,「大餐」上的手抓肉、烤雞腿、哈密大棗等等,形狀與色澤十分逼真。
  • 新疆「天下第一奇石宴」 「菜品」達上千種(組圖)
    (廣告合作:18907018951)  2016年05月2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天下第一奇石宴,宴席桌直徑16.8米,「菜品」達1088種,正在申請吉尼斯紀錄。  好了,看完了新疆的奇石宴,來重溫一次黃蠟石界的滿漢全席,來自金華的張述章夫婦用本土黃蠟石,經過十多年積累創作的民間版「滿漢全席」作品問世後震驚了玉石界。每一道雕刻菜品栩栩如生,無不讓觀者驚嘆。
  • 新疆第九章——哈密
    &34;重鎮,地處東西方文化、西域與中原文化交匯之地,既有鮮明的中原文化脈絡,又有少數民族古老傳統的風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哈密東天山歷史文化。哈密歷史悠久的屯墾文化、絲路文化、多彩的草原文化、豐富的民俗文化、燦爛的漢文化,以及哈密瓜文化、大棗文化、奇石文化,與十二木卡姆共同構成了特色鮮明的東天山文化。肉孜節:肉孜節又稱開齋節。按照伊斯蘭教規定日期,在封齋一月滿時開齋,開齋之日就是肉孜節。
  • 新疆哈密見聞:9月山上飄起了雪花
    9月的新疆哈密,山上飄起了雪花,雪花漫天紛飛,像無數的小精靈在空中舞動。9月的新疆哈密,山上飄起了雪花,大地立刻變得銀裝素裹,讓這裡有了冬天的感覺。9月的新疆哈密,山上飄起了雪花,小小的白羽毛落在樹枝上融化了,樹更綠了,讓這裡又有了春的感覺。
  • 新疆第十章——哈密
    "絲綢之路"重鎮,地處東西方文化、西域與中原文化交匯之地,既有鮮明的中原文化脈絡,又有少數民族古老傳統的風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哈密東天山歷史文化。哈密的民俗風情古樸典雅。哈密木卡姆作為新疆木卡姆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公布為第三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並被國家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哈密木卡姆是漢朝摩訶兜勒和唐代伊州樂發展而來的,是哈密維吾爾人集體創作的結晶,也是東西方樂舞藝術在哈密交匯融合的優秀成果。
  • 新疆哈密:「哈密號」郵政專機首航廣東(圖)
    中新網哈密9月12日電 (高子劍)9月12日下午,一架裝載「密作」哈密古棗、「密作」哈密貢瓜的「哈密號」郵政專機從新疆哈密機場啟航首航廣東,將於13日凌晨抵達深圳機場。新疆哈密市伊州區五堡鎮的棗農們正在摘棗。
  • 新疆哈密火車站途經公交車路線乘坐點及其運行時間
    新疆哈密火車站新疆哈密火車站途經公交車路線:1路;2路;4路;11路環線;12路;哈密公交3路;紅星2路新疆哈密火車站1路公交車路線:06:00-22:00:火車站→新市區街道辦→天馬→六中→師範→麗園→崑崙銀行→南粵→公園→電信公司→小十字→大十字→平安人壽→區人民醫院→第一小學→哈密中醫院新疆哈密火車站2路公交車路線:08:00-20:00:西郊農場→純鹼廠→舊貨市場→七一路口→二中→天和人家
  • 新疆兵團第十三師:哈密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地處新疆東部,東倚甘肅酒泉市,西鄰吐魯番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與蒙古國接壤。哈密到烏魯木齊市大約有600公裡,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和鐵路可以選擇,鐵路可以選擇過路客車4小時可到達烏魯木齊,動車3個半小時可以到達。
  • 哈密盡展「絲綢之路明珠」風採 「魅」動京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哈密的名片:哈密瓜。哈密擁有至少兩千多年的哈密瓜栽培歷史,有一百多個品種,早在漢代就有文字記載,哈密瓜之名由康熙大帝金口御賜。博覽會現場展出了20多種哈密瓜模,以及在唐代就已成為貢品的哈密大棗,在北京某公司上班的關女士品嘗了哈密瓜後讚不絕口:「好甜!特別甜!這『舌尖上的哈密』匯聚了世間罕有的甜蜜,展示了最濃鬱的新疆特色啊!」
  • 新疆東大門哈密之行
    從敦煌開往哈密,一路上都沒有加油站,一直到上連霍高速進新疆界後第一個服務區,加油站四周都圍著,只留出入口,隨行人員都要下車在門口等。進去要登記,刷身份證。進入哈密共檢查三次,掃防疫碼,看大數據,查身份證,順利進入哈密。
  • 旅遊季 | 哈密三日遊!絲路名城 醉美哈密!
    ,但如果你來了新疆沒來哈密,那絕對會成為你的一大遺憾。哈密這座新疆最東邊的城市,聞名遐邇的哈密瓜因它得名,雄奇偉岸的天山是它的天然守護。山北山南,氣候截然不同。哈密也因此有了「十裡不同天,一日遊四季」的讚譽。然而,會變幻如四季的又豈止氣候。
  • 8天創下15萬+客流的哈密園區瓜香美食城,火爆招商中!0公攤+0租金+免裝修!
    奇石文化城:建築面積14400平米,建築兩層有135家商鋪和120個檔口,3個精品廳這裡主要匯聚、展示和銷售哈密乃至全國的奇石精品,對發展和繁榮哈密文化事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哈密奇石博物館是利用舊廠房改造的一處博物館主要以哈密奇石的獨特造型和品種多樣性來充分體現「哈密瓜」、「哈密大棗」「千叟宴」、「新疆宴」、「普度眾生」、「黃河石」等主題
  • 9月的新疆哈密,山上飄起了雪花
    9月的新疆哈密,山上飄起了雪花,雪花漫天紛飛,像無數的小精靈在空中舞動。9月的新疆哈密,山上飄起了雪花,大地立刻變得銀裝素裹,讓這裡有了冬天的感覺。9月的新疆哈密,山上飄起了雪花,小小的白羽毛落在樹枝上融化了,樹更綠了,讓這裡又有了春的感覺。
  • 去了一趟新疆哈密,我後悔了
    作為新疆東大門的哈密是一座怎麼的西部城市呢?1.隱藏在東天山的人間仙境哈密,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部,是新疆連接內地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素有「西域襟喉」、「中華拱衛」、「新疆門戶」之稱。
  • 走進新疆,去哈密一定要了解的美食文化
    哈密的飲食以新疆風味和川味為主,回族小吃花樣繁多,最有特色,有熱羊蹄、涼拌牛肉、臘羊骨頭、麻辣雞、油香、粉湯、羊羔肉、涼皮子等,都不容錯過。哈密的夜市位於大十字附近,除了有傳統的手抓飯、羊肉燜餅、烤肉、烤羊排、薄皮包子、油酥饃、烤饢等之外,還有四川麻辣燙等川味小吃,都是到哈密非嘗不可的美食。油酥饃是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的名小吃。用米糟製作的。酵頭髮面,攤成薄餅,加入油和糖,捲成花卷狀,再按平,然後放入烤爐中烤熟即可。焦香脆甜,口感不錯,不可不嘗。
  • 中國特產美食——新疆——哈密
    哈密,古稱西漠、古戎地、昆莫,漢稱伊吾或伊吾盧,唐稱伊州,元稱哈密力,明以後稱哈密,位於新疆東部,是新疆通往內地的門戶,沙漠中的一片綠洲,有甜美的哈密瓜和葡萄。主要旅遊景點有五堡的魔鬼城、白石頭的草原風光、鳴沙山的萬民嘶鳴、回王墳、蓋斯墓、五堡古墓群、天山廟、沁城巖畫、廟爾溝、西路軍進疆紀念園、烈士陵園。
  • 新疆哈密:「冷資源」帶動冬季旅遊熱
    新華網烏魯木齊1月6日電(杲均豐、梁安琪)隆冬時節,新疆哈密市冰雪節暨巴裡坤縣第十五屆冰雪文化旅遊節隆重舉行。不少遊客帶著家人駐足這裡,滑雪、遊玩,賞冰燈,體驗冰雪活動帶來的快樂。遊客王巧雲說,以前一直希望去東北看冰雕、冬捕,沒想到在哈密提前滿足了願望。  巴裡坤的冷,在歷史上為西域三絕之一。冬季的巴裡坤,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山川、河流、樹木、村莊,銀妝素裹,分外妖嬈。哈密市充分發掘巴裡坤冰雪旅遊資源和冰雪文化,圍繞自治區旅遊興疆戰略,加速發展冬季旅遊,用「冷資源」促進旅遊經濟快速健康發展。